第一十四章 當年事

第一十四章 當年事

察覺到立夏的異常,坐在一旁的劉道長忍不住問道:“小師弟,看啥呢?”

立夏按下心中的疑惑,向劉道長解釋道:“師兄,剛剛路邊那逗貓的小孩,你看見沒?怕是有些特殊,回頭我們回山的時候,在這裏停留一下哈。”

劉道長一副你說了算的表情,點頭答應,默默記下此鎮名字:百龍。

當班車離那路邊男孩幾十米遠后,立夏在遠處,透過弦眼所看見的景象又有些不同:

只見那男孩所在位置的房屋後方,似乎也是有些不同尋常,隱隱有一股連立夏都感覺壓抑的氣息存在。要知道立夏往日裏,就算是經常面對青真山中的各位祖師、先賢神像,都不曾有過這種感覺。

雖然那股氣息有些壓抑,但卻並沒有邪惡、陰森的感覺,所以立夏倒是不怕,心裏反而更想一探究竟。

正所謂:刨根問底,求真若渴。

難得遇上這種神神秘秘的事,這回山的時候,立夏是一定要停下來探查一下的,要不然他夜不能寐啊。

而且讓他心有所惑的是,他總覺得這男孩似乎跟他有些因果牽連。這種感覺就像當年第一眼看到顏無憂小姐姐那樣,是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有緣的想法。

19日傍晚,班車終於抵達了賨人郡內,劉道長隨便找了汽車站附近的一家旅店,開了標間,安頓休息。

第二日(太華古歷之大寒)一大早,師兄弟二人便早早退了房,購買了些香火之物、麵包牛奶后,便坐出租車前往半小時路程外的天宮院。

說起這天宮院,始建於太華古國歷史上,曾經盛極一時、四夷來朝、萬邦來賀的大唐時期,雖幾經落敗、重建,卻還是挺了過來,成為當下一個不出名的文物保護單位。

太華正史記載,這袁天綱、李淳風二人,晚年先後來到賨人郡定居,並在此擇地觀天,著書立說,傳聞死後皆葬於此,所以這天宮院也是為紀念他們而建的。

此時的天宮院,還沒有修繕翻新,更沒有開發成當地的旅遊景區。所以在出租車開來的路上,坑坑窪窪的,甚至於很多路段都還是泥路,要不是劉道長捨得加油錢,司機怕是會連番抱怨。

抵達天宮院后,出租車放下二人,迅速調頭離去。當然,在路上的時候,劉道長便已經留下了司機的手機號,到時候要返回賨人郡內時,方便聯繫司機來接他們。

這年頭,願意大老遠跑來這裏參觀遊玩的人,基本沒有,就連祭拜袁天綱和李淳風的,恐怕也只有周邊居住的本地村民們。

來之前,立夏自然是已經看書了解過袁、李二人的生平事迹:

1、袁天綱(生卒年不詳,多數認定為太歷583-670年),太華隋末唐初時的益州蜀郡人,是著名的玄學家、天文學家。

民間認為袁天綱乃是天罡星中的智慧之星下凡,所以又稱其為“袁天罡”。

精通相術。據太華古籍《唐書》記載,他曾給當時年幼的武帝看相,言其“可為天下主”。

其所著頗豐,流傳下來的有太華古冊《相書》《要訣》《氣神經》《易鏡玄要》《九天玄女六壬課》《右乙命訣》《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等。

2、李淳風(太歷602-670年),太華唐代岐州雍縣人,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道教人士,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

所著《乙巳占》,是人源星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

而他本人也是人源星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

其所著頗豐,流傳下來的有太華古冊《乙巳占》《皇極曆》《五代史志》《懸鏡》《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閣錄》等。

太華古國歷史上,發生在袁、李二人身上的共同故事,有推背圖、斷馬入河、斷武龍脈、金針穿錢眼等。

時空輪轉,再回千年之前,正值太華大唐盛世之時:

此時的國都長安,太極宮甘露殿內,眾人屏退,只有一帝一臣一道,正協商密謀着什麼。(由於三人方言不同,所以本文均以普通話、通俗稱呼進行描述)

“聖人,我和淳風苦尋數月,現已確定未來武氏之龍脈,有大龍一條,小龍兩隻。均在隆州治下賨人縣內。”此話出自袁天綱之口。

高居正位的天家聖人聞言,不經皺眉問道:“怎麼會有三條龍脈?”

李淳風趕緊補充道:“聖人勿惱,那兩隻小龍不足為懼,成不了氣候。唯有那條大龍,怕是難以扼制。”

“兩位愛卿,這大龍當真滅不得?”聖人有些不想相信的詢問道。

袁天綱和李淳風對視一眼,似乎交流了一下意見,由袁天綱回稟道:“聖人見諒,此乃天意,以臣等凡夫俗子之力,龍脈雖能尋得,但滅不得,不可逆天而行。自古龍脈,可阻可扼、可斬可斷,卻未曾聽聞有誰可滅之。”

天家聖人聽后,很是鬱悶,忽然轉頭對李淳風生氣道:“都怪愛卿,給朕看了你那《推背圖》,讓朕為那後世子孫們,擔憂煩惱。”

李淳風心裏一萬匹草原馬奔騰而過,心道:不是你自己非要看大唐國運么,咋怪我呢?

心裏可以這麼想,嘴上可不敢這麼說,寬慰且表決心道:“聖人無需太過擔憂,我與袁師已有對策,若按此法行之,雖不能徹底消滅那條大龍,但最終也能撥亂反正,恢復李唐河山。”

天家聖人一聽,頓時喜上眉梢,讓袁、李二人趕緊將計劃細細道來。末了還拜託二人一定要按計劃執行,就算是自己升天後,也要繼續幫助他們老李家。

此番密謀之後,便有故事流傳開來,說是袁天綱、李淳風二人,在蟠龍山中,斬斷未來武氏之龍脈。可外人又怎會知道,這事其實是天家聖人放出的煙霧彈,若是龍脈可人為斬斷,那也可以人為修復啊,武氏登基稱帝后,難道不會派人去蟠龍山想辦法修復嗎?

天家聖人去世后,袁、李二人,為了完成他們當年與聖人的約定,紛紛離開長安,定居於賨人郡天宮院。

且看這天宮院地形,似頂上王冠,四周有九道山脈朝向此處,風水格局可謂之曰“九龍捧聖”。

為鎮武氏龍脈,李淳風和袁天綱死後,均落墓於此。兩墓立碑的位置相隔不遠,僅幾公里,遙遙相望。

其中:

1、李淳風死後墓分兩處,一處在此,為替身草墓,位於一座不出名的山上,但其風水格局卻呈“二小龍戲珠”;一處在其老家、當時的關中“鳳鳴岐山”下的李氏村落,為真墓,受後人保護。

(二小龍:是指太華古國歷史上,在盛世大唐與曇花一現的大周之時,權傾朝野的武太尉和最後被賜死的李太平。)

李淳風在此有道觀塑像,而袁天綱沒有塑像,就是因為李淳風真身不在此,雖有草墓落脈,但對於鎮壓武式龍脈還不夠,所以還需塑像加持。

2、袁天綱之墓,在觀稼山半腰,其風水格局猶如“麒麟奔日”。

從兩人的墓位來看,李淳風之墓佔兩條較小點龍脈的龍頭,袁天綱主墓則占較大的那條龍脈的龍腰。為什麼袁大李小,是因為李淳風並非真墓在此,所以謙讓大龍脈給袁天綱。

而袁天綱也很厲害,只是立碑葬於大龍脈腰部,攔腰阻截龍脈,這才導致武氏拖到中晚年,才執掌大權、立武周稱帝,但臨死時又只能無奈的將帝位歸還李氏。

後人皆以為袁天綱的墓穴就在墓碑后,於是用磚石將拱起的土堆給圍砌成墓冢,這樣反而誤導了盜墓賊們,讓他們無法確定其主墓在龍脈何處,所以至今未能盜成。

綜合來看,袁天綱風水道行更強,所以負責阻截武則天龍脈;李淳風次之,所以負責鎮壓武氏一族的後續龍運。

各位,龍脈可不是隨便就能找到、修個墓就能破壞的。袁天綱、李淳風終究沒有屠龍術,所以能阻截、鎮壓這幾條龍脈,已是極限。

大家可以想一下,若袁天綱不阻截武帝龍脈,那武氏就能更早的、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就能培養更多的心腹人才,更能為武家兒女來繼位大統創造條件;而李淳風若是不鎮壓武氏一族的小龍脈,那麼任由其成長,那麼在太華唐朝後續的歷史進程中,或許便會再次發生武氏重臨帝位的故事,畢竟武周女帝也是被文武百官、億萬子民、天地認可了的正統皇帝,就像太華明朝時發生的“叔奪侄位”,這本是同源共祖的兩家人後代,其實都可以合法坐那個龍椅。

自古以來,太華古國便講究人死後入土為安,這是太華文明的一種傳統文化內容。

那麼安葬死者之地,可概分為四類,分別是:墳、墓、冢、陵。

土之高者,謂之墳。這是最為簡單的埋葬方式,草席捲屍、挖坑填埋,只要土堆高過周邊地面即可,是太華古代生活在底層的普通老百姓們常用的安葬方式。

挖塘穴、葬棺槨,蓋土與地平,無樹無雜草者為墓。墓自然要比墳講究些,有條件的人家,還會講究風水,找專家看一看,選擇好位置;沒條件的,也要避開滲水、淹泡、易塌等不好的位置。因為有棺槨的保護,有墓碑的指引,太華古人們天真的以為,死者的魂,或許在陰壽未盡時,還能藉助自己的墓,往返陰陽兩處空間。

王侯將相之墓,可稱為冢。與普通墓相比較,冢自然更大更氣派更精緻,耗財更多。尤其是太華古代的達官貴人們,講究身份地位,而普通老百姓則是沒有資格、不被朝廷允許修建超規格的大墓的。

太華古代諸位帝皇之天墓,稱為陵。陵分四邊,下呈方形,工程浩大,勞民傷財。很多皇帝死後,都喜歡依山為陵(因山為陵、以山為陵等,都是一個意思):一是藉助山體,讓陵墓更顯高雄;二是山體嚴密,不易垮塌,也不易被盜。

時至今日,太華古國境內,最神秘、最龐大的帝皇之陵,莫過於還不敢開發、挖掘的太華始帝之大秦皇陵。

書歸正傳,立夏與劉道長,循着簡單用水泥鋪裝了的小路一側,按照已經風吹雨淋后,有些模糊的手寫指示牌,爬上好幾層台階,首先來到了李淳風的塑像道觀前。

立夏環顧四周,疑惑問道:“師兄,咋個沒有李仙師的墓碑呢?”

劉道長攤手表示:“我也不知道,可能李仙師不喜歡立碑吧。”邊說邊在那整理香火、準備敬香。

立夏則通過弦眼,在此處東張西望着,似乎是在尋找、確定李淳風的墓。

“小師弟,你在找啥子啊?”劉道長好奇道。

立夏擺擺手,回道:“我看看李仙師墓在哪兒。”

這事劉道長倒是知道,提醒道:“李仙師的墓,就在此道觀後方山中。可惜啊,千年來,已經被盜墓賊給破壞數次了。”

師兄弟二人默然無語,向李淳風塑像,敬了香。這次香火煙氣就沒有發生什麼特殊變化。

敬完香后,立夏特意從一側繞到了道觀後面的山林中,再用弦眼看了看,果然發現了某處地底之下,似乎有墓穴狀建築呈現,並有數個盜洞一樣的豎井,通往墓穴之中。

只是有一點令立夏驚訝的是,他隱約看到此處墓中的棺槨,似乎不是像普通人那樣橫躺擺放的,而是奇怪的豎著擺放的,並且大概率裏面是空的。也不知是不是盜墓賊過於囂張,不僅盜光了墓里的陪葬品,還大膽的將棺槨如此擺放。

用靈氣激發弦眼來穿透土層看東西,對只是鍊氣三階的立夏而言,也是有很大負擔的,所以立夏也只是適可而止,沒有強撐着細看。

收回視線,對着李淳風之墓,拱手拜了拜,立夏便退出了此處山林。只不過他沒有察覺到的是,這片山林中的樹木,在其轉身離開后,出現了傳遞式的細微顫動,而在這片山林深處,也似乎有什麼東西,因為他的到來,蘇醒過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修真好無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修真好無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十四章 當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