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109章
大太太顧氏一聽丈夫的話,她是上心了。於是大太太顧氏是趕緊給女兒杜貞貞寫一封書信送去。大太太顧氏想知道大外孫的近況究竟怎麼辦。李家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打算。
杜家是從商賈轉換為官宦人家。可女兒嫁到商賈人家,若是不改換民籍,等着下一輩時,兩家就真是不相般配。
想一想大外孫往後的人生,大太太顧氏替女兒杜貞貞愁啊。
京都外城,李宅。
朝廷的最新旨意一出來,李宅就是愁雲慘淡。杜貞貞病了,她是心病難醫。因為在杜貞貞的設想中,來年兒子就能下場參加科舉,如今一切全成泡影。
李二郎沒去產業上巡視,他在家中與爹娘、大哥商議着事情。這一回杜貞貞一病,李二郎也是知道妻子心病所在。
奈何大夫請了,杜貞貞的病情還是沒見一個好轉。
李宅正堂屋中。
李老爺、李家太太,李大郎和李二郎兄弟俱在。此時李家老爺說道:“朝廷的旨意下來,胳膊兒擰不過大腿。咱們家什麼情況,大郎和二郎都是清楚的。如今你們兄弟說說,咱家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打算。”
李家老爺的目光是轉向兩個兒子。
“爹,咱們一直吃着商賈這一碗飯。想轉為民籍,嘴裏說得再好聽。可那能當飯吃嗎?一家子老小的也不可能喝西北風去。鄉下的土地都有數,哪一寸都有主。咱家想插手,難,難,難。”李大郎倒不是沒動心思,畢竟二弟的岳家杜氏一族做出一個好榜樣。
只是事情不同,擱到李家的身上又不同。
因為杜氏的背後有人支持。李家的背後有誰?
杜家是姻親不假,可也沒得為著李家就是損害自己的利益。杜家又不是吃素的大聖人。
“大哥,這一回若不轉為民籍,往後只怕更難。如今咱家好歹能借一借杜家的光彩。兒就怕,如今就思變,將來想變時,已經沒得回頭路。商賈一道,咱們想往上走,就得尋靠山。一旦真有大靠山,豈是咱們這等人家想抽身,就是能抽身的。杜家不可能為著李家去得罪人。”李二郎是不一樣的想法。
這些年裏,杜貞貞想當官家女眷的想法,枕邊人當然知道。
李二郎在杜家也是見着太多的官員。因為眼界開了,李二郎看到就是民不與官斗。在權力面前,區區錢財算個屁,不過是別人養着的肥豬,想宰殺掉就宰殺掉。
李二郎不甘心。
或者說杜貞貞自己的想法,那是擺得明明白白,這或多或少的都是影響到枕邊人。李二郎是與杜貞貞一樣的想法。
兩個兒子,兩條心思。
李家老爺一瞧后,連連嘆氣。
李家太太一個當娘的,她哪有什麼壞心眼兒。可偏偏兩個兒子的意見不同,她是左右為難。李家太太的目光是落到李家老爺的身上,一切自然要讓李家老爺來做主。
“你們的話,各有道理。若不然,依着我的意思,分家。分家后,你們各隨各意。”李家老爺是最後拿出決斷。
“不成。”李二郎一口咬定。
“若是分家,依着規距,爹娘跟隨大哥。那我這一脈便是轉為民籍,也得等着我家曾孫輩,方可入場科舉。爹,這待我家何其薄也。”李二郎不滿意。
若是從他爹這一輩開始轉換民籍,他的兒子雖不能入科舉考場。可孫子這一輩就能成。大不了,讓兒子早早娶妻,多生幾個孫子。
可若是從李二郎這一輩再轉換民籍,那哪成?那等着曾孫輩再去考科舉,李二郎能瞧見成果嗎?
“這……”李家老爺也是為難起來。
李大郎聽着弟弟的話,他是眉頭皺起來。他說道:“老二,你莫要拿自己的心思為難爹。身為兒女的,如何能不孝。”
“大哥,你當然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李二郎不高興。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會變得自私。這可是晚一輩人考科舉。李二郎能高興才有鬼。
李二郎對於兒子不考乘興,他心頭還是鬆一口氣的。不同於妻子對兒子的絕對信心。李二郎是花過大價錢,讓人對他家兒子測試過。
李二郎發現他的兒子資質平平,可能考個一輩子,至多到秀才就要花一輩子的努力。如今兒子不參加科舉。早些成婚,多生孫子才是要緊事。
兒子輕鬆了,孫兒多生些。到時候妻子的目光自然會轉到孫兒的身上。孫兒這一輩子,還能借更多的力。
當初兒子這一輩時,杜家還沒真正的發家。如今不同,杜家可是出着官老爺。家中族學一起來,到時候他家孫輩也是可以去杜家的族學借讀。
李二郎自然是盤算打的精。若非有利可圖。他如何會想着轉民籍。
“大哥,我如何不孝順。我是想着讓李家改換門庭。便是地下的老祖宗們知道,也一定是贊同我的想法。我李家一旦得功名,成為讀書人家,等着小輩做上官老爺。那就是咱家祖墳里冒青煙。”李二郎為自己辯駁道。
李家老爺是真為難。他聽着大兒、二兒的想法。
他嘆息一回。他說道:“不若分家后,我隨老二一定。”李家老爺提一個建議。
“不妥。爹,大哥若在商賈,您這分家,分的沒議論。因着大哥的拖累,咱們想轉民籍不成的。朝廷又不是擺設。”李二郎可沒有李家老爺這般的糊塗,真把朝廷當成紙糊的。
“若是大哥真捨不得商賈一道上轉悠。至多把咱家的產業掛到別人的名頭上。”李二郎退一步。
李家老爺也聽懂兒子的意思。他把目光是望向大兒子。
李大郎瞧着親爹的目光,他還有什麼不懂的。這是親爹想法,那是跟二弟一樣,也是想着讓老李家改換門庭。
“成,依爹和二弟的意思。”李大郎最後一咬牙,他說道:“一些明面上的產業,全是轉出去。可以暗中操作的,都着家中的媳婦嫁妝里。爹娘以為如何。”
李大郎的話一出來,李家老爺點點頭。
“二郎,你大哥的話,你意下如何。”李老爺問着二兒子。
“我無沒異議。明面上的產業轉了,咱家正好置地。哪怕花大價錢,轉為民籍總要有土地來陪襯。”李二郎同意着大哥的話。
李家爺們商量好后,李家太太是鬆一口氣。
然後,李二郎回到自己住的院子。他是把家中商議的結果與杜貞貞一講。他道:“二奶奶,這事情還要你幫襯一回。咱們置地,有着杜家的幫襯,名頭上響亮。也不容易讓人糊弄一回。二奶奶,您可不能繼續躲懶。這裏頭關乎着咱家大兒的未來繼承家業。”
杜貞貞一聽丈夫這般講,她提起精神來。
“二爺的意思是大房、二房裏面把家業分了,只是明面上不分家。”杜貞貞問道。李二郎點點頭。
“成,為著大兒,我也當是立起來一回。”杜貞貞對於兒子報有太大的希望。如今是真失望的很。只是事情出來了,她能怎麼辦?她也沒法子。
“二奶奶,咱家大兒不能科舉。你當為他趕緊挑一門好親。也盼着早些給咱們添了孫兒。孫輩可是能考科舉的。到時候,多幾個孫兒,多幾人參加科舉,希望也更大些。”李二郎在勸着妻子。
“除開這般安慰,我能怎麼辦?二爺,我生的心血全在大兒身上,哪料想……”一邊說,杜貞貞一邊抹起眼淚來。
杜貞貞是真的傷心啊。她求了兩輩子,結果現實給她狠狠的一擊。
一想到娘家的諸姐妹里,就數着她如今過得最差。要問杜貞貞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她就是一個崩潰的心情。
如今能撐起精神來,純粹是她不想把自己落魄的一面,那是讓娘家人瞧見。明明當初重回一活時,她是太驕傲。哪料想自己最後會落得如此的下場。
李家發生的事情,杜貞貞接到親娘大太太顧氏的信兒,她是回了信。
不管李家如何辦,杜家還真得幫襯。誰讓兩家是姻親。
至於司徒家。
杜綿綿對於娘家不太關注,因為娘家在這一拔里沒什麼麻煩。倒是忠勇侯府那一邊,杜綿綿是花足心思。
好歹在銀子的開道下,杜綿綿是見到了忠勇侯府的女眷。
大牢裏。
這地方是關押犯人的。這條件自然不好。一進牢中,光線不好,氣味難聞。
杜綿綿領着丫鬟進去時,她發現,她都有些難以適應這等環境。光想想,忠勇侯府那些更加金尊玉貴養出來的太太、姑娘們在這等環境裏待着。上頭還一直沒一個明確的結果出來。那一等煎熬,真得多難受。
牢頭得着好處,一路上還算得好說話。
在見着女犯關押的深處,杜綿綿才算是見着忠勇侯府的女眷們。這時,牢頭提醒一話,只道:“一刻鐘的時間,可不敢擔擱。”
杜綿綿對丫鬟使一個眼色,牢頭又得着好處。然後,牢頭是拿着得來的銀子,才是離開。
牢頭一走,杜綿綿讓丫鬟把帶着的吃食送上來。隔着牢房的柵欄,杜綿綿把吃食一一遞進去。
“嬸娘,大嫂、二嫂、三嫂,一點吃食,你們給大家分一分吧。”杜綿綿喚着長輩押人。
一間牢房內,忠勇侯府的女眷全在。
除着太夫人魏氏外,還有嫂嫂程氏、馮氏、賈氏以及未出嫁的蘭惜、蘭姿,以及大姐兒、二姐兒。
至於男丁那一邊,杜綿綿也打探過消息,只她一個女眷也不好去見一見。還是由着司徒佑淇去送些吃食和打點的銀子。
把吃食送上。
杜綿綿又是拿出一包銀子。她說道:“這些給嬸娘和嫂嫂們打點一二。在裏頭也能過得舒坦一些。”
“有勞弟妹了。”三太太賈氏是最先反映過來的人。她是謝了一話。
程氏也是謝一話。
倒是侯夫人馮氏,她是動一動嘴,最後還是沒講什麼話。
“也是弟妹有心,瞧着咱們家一落難。唉,其它出嫁的姑娘一個都沒來探望。倒是弟妹這兒,也是勞你破費。”三太太賈氏感慨一回。
“弟妹,侯府的男丁那一邊情況怎麼樣?佑禧怎麼樣。”侯夫人馮氏問一話。
“大哥兒情況如何,嬸娘,還望你告辭一聲。”朱佑礽的媳婦也是問一話。
“男丁那一邊我不方便去,是淇兒去的。如今上頭情況不明,我家能幫襯的不多,也只能送些吃食,打點一些銀子。”杜綿綿嘆息一回。
“弟妹,你能幫襯上這些已經足了。”三太太賈氏說道:“上頭不發話,誰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三太太賈氏這時候哀聲嘆氣的。
“好了。”太夫人魏氏喊一聲。
“弘光媳婦,勞你走一趟。男丁那一邊一旦有最新的消息,你給遞個信兒。咱們一家子人,這一回托你和弘光受累了。”魏氏此時的姿態擺的很低。
“嬸娘,這些都是小輩應該做的。”杜綿綿趕緊的回一話。
“一旦有消息,若能親自來,我便是親自來。若不能親自來,我也會托來帶口信兒。”杜綿綿給一個肯定的話語。她也怕牢裏的眾人是沒着什麼念想,那是自己把自己熬沒了。
太夫人魏氏點點頭。
女眷們都是拿着吃食,一一分吃。那一包銀子,這時候也是收下來。
杜綿綿在女眷們用好吃食后,她又是把帶來衣物一一送進去。最後,杜綿綿方是告辭。離開時,杜綿綿又給牢頭塞銀子。
當然,杜綿綿不忘記與牢頭許一二好話。牢頭得着好處,自然全口應下。
對於這些外頭還有權貴人家做親戚的犯人,牢頭又不傻。真不會去狠狠的得罪了。
這遭離開,再是歸家后。
當天,杜綿綿把情況一說。司徒弘光是沉默的態度。司徒佑淇也是講着忠勇侯府男丁的情況,目前還算能支撐。
就是不知道上頭的意思。這才是最要命的問題。
司徒老太爺在此時說道:“姐姐歿得早,也好。也不必瞧着子孫後人不爭氣,把祖宗拿命掙來的爵位鬧丟了。”
“弘光,你身上流着朱家的血脈。若是能做為一些,便是幫襯一些。若是真箇侯府惹上大麻煩。寧可避一避。也別把麻煩若過來。到底念一念這家中的妻兒。想是上頭的朝廷大人們都是明理的,不會把朱氏一族的罪,那是怪到司徒家的頭上。”司徒老太爺的話再好聽。那也得聽全后,就懂了。
司徒老太爺還是想講孫兒司徒弘光慫一點。最好是把事情糊弄過去。
司徒弘光當著老太爺的話,自然全口應下。
只是當晚歇息前,寢屋中,杜綿綿瞧着丈夫的神色不太好。她問道:“可是還在念着祖父的話。”
“有一些在意。”司徒弘光承認。
“咱們能幫襯的,就幫襯。若是無能為力,也便是真無能為力。”杜綿綿執起丈夫的手。沒法子,這一個時候里,皇權之下,皆為螻蟻。
“我知曉祖父的話對,可是侯府落得這般一個下場。我心頭真不好受。我一直以為侯府是與國同休武勛,必是長長久久。哪料想……”想着忠勇侯府的爵位歿了,司徒弘光心情能好才有一個鬼。
“世間沒有永恆的一切,皇朝亦有滅亡的一天。咱們是庸人,四郎,且過好日子便成。咱們得相信後人的智慧。不必把兒孫的忙碌一起給擔著。既然兒孫的忙碌都不擔著,前人種下的因,那就瞧着收穫的果便是。是苦是甜,打從種下時,就已經註定了。”杜綿綿寬慰一回。
“……”司徒弘光沉默片刻后,他是回道:“嗯,時間不早了,綿綿,咱們歇下吧。”
杜綿綿應一聲。
關於這一回的武勛人家下牢,一些自然得觀後續。後續便是乾元帝真正罰的是那些摻合進去的商賈人家,才是被朝廷當成肥豬給宰掉吃了。還是吃得一個肚兒肥圓。
至於武勛人家這一邊,乾元帝最後還是留手了。
至於真是沒踩過線的,還是留了一些體面。到忠勇侯府這兒,乾元帝念在第一代忠勇,那是真正的肱骨之臣。乾元帝又念着第二代忠勇,也是在北地與繼承人朱世子一起歿了。
最後乾元帝下旨意。忠勇侯的爵位、爵府、爵產全部收回。
至於涉事的朱弘明,這一位自然是流放三千里。至於下對的人,全是放出來。至於忠勇侯府的私產,那是全部抄沒入官中。
倒是各家女眷的嫁妝,這一回朝廷沒吞沒。那是各返各家。
一應女眷是放出來,當然,身上的誥命全部收回。妻憑夫貴,忠勇侯府的爵位歿了,這些誥命一個也沒漏,朝廷也是盡數作廢掉。
在朱弘明流放那一日,司徒弘光去相送。還是給差役打點銀子,送上好處。就盼着讓這一回兄弟一路北行,能夠少受一些罪。
朱弘明走了,應該沒有歸來的一天。
剩下來的人,日子還得照舊。
只是一些事情,不以人的意願而轉移。
朱家一脈的人丁,如今全部是住到太夫人魏氏的私產中。在京都內城的一處二進宅子。對於原來的侯府眾人而言,這裏住着真的窄小。
可對於落魄的朱氏一族的人而言,好歹也有落腳地兒。
杜綿綿來過一趟,也是幫襯一些小忙。
最後,杜綿綿要離開時,三太太賈氏來送行。
“三老爺已經跟老太太在商量着,各房準備分家。”三太太賈氏嘆息一回。她是如此說道。
“真分家?”杜綿綿挺是驚訝的。
“真分家。”三太太賈氏肯定的點點頭。她道:“如今還是二房當家,老爺已經不太想繼續這般的忍下去。”
“一切怕得看老太太的意思。”這裏講的老太太,自然便是如今朱氏一族的朱家老太太魏氏。
“老太太沒同意。”三太太賈氏又是搖搖頭。她道:“可老爺已經拿定主意。還是因着佑禧那兒的事情。唉。”
“這又出什麼妖蛾子。”杜綿綿臉上帶着懷疑的神色。若不出事情,在朱家老太太魏氏是反對時,三老爺朱弘晴就會熄火。
“佑禧媳婦不高興,在鬧騰着。這把佑祥夫妻牽扯進去。總之,小輩里起麻煩。讓老爺心頭不滿意。”三太太賈氏沒詳細說。不過杜綿綿能想到一些。
如今諸媳婦里,朱佑礽的媳婦娘家依舊在,她膝下有兒子。一個守寡之人,那自然還得守下去。
而朱佑禧媳婦這兒,那可是如今沒生育。這一位與夫君過得又不太順心。一旦鬧騰,指不定就是想和離。
偏偏依着馮氏這一個嫂嫂的心思,如今哪肯和離掉這樣一個出身名門的兒媳。畢竟一旦和離,再想尋着一個出身高門的兒媳絕對沒可能。
這和離不成的朱佑禧媳婦一旦鬧騰起來。這自然就是掃着颱風尾。把三房牽連進來。偏偏朱三老爺朱弘晴一直以來就在侯府里受到壓制。
以前是侯府的爵位在,那是靠着侯府過日子,忍一忍就是。
如今侯府的爵位歿了,這一位三老爺就未必想忍下去。他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兒孫們考慮的。
“也是為難嫂嫂了。”杜綿綿只是這般含糊的說道。
“可不是嘛,如今朱家都是破落戶,也不知道還窮講究一個什麼。”三太太賈氏看得開。她這時候,也是看不習慣朱氏一族流下來的臭毛病。莫說三老爺不想忍,聽着三太太的語氣,這一位三太太賈氏也不想忍受。
當天,杜綿綿回到司徒家。她把情況與丈夫一講。
“也不必多管。朱氏一族還有底子在,如今不缺吃,不缺穿,想是日子能過下去。咱家也不必過於去插手,免得討人嫌棄。”司徒弘光看的明白。他都不姓朱,他讓媳婦多幫襯,也要看別人領情不領情。
“其時依我看來,朝廷待侯府還是手下留情。瞧瞧另外幾家,侯府的結局,也算不得差。”杜綿綿這般說一話。
司徒弘光聽后,也是點點頭。
杜綿綿心頭則在想着另外的一些事情。在她的記憶里《簪花記》中,侯府的結局更差。彼時,忠勇侯府的男丁在牢中受着搓磨。
最後活下來的男丁就剩下朱佑禧一人。當時,杜綿綿就懷疑這是不是主角光環。如今瞧來,有着司徒家的幫襯,到底還是改變良多。
也不可否認的,司徒家還是借一借姻親的庇護。到底寧王府的權勢,桂王府的權勢,這是用一用名頭時,也不真是以勢壓人。就求一個不被人搓磨。瞧瞧如今的結果。
除着真摻合進秦王府那點事情的朱弘明被流放。還把忠勇侯府的爵位家產搭進去外。旁的人,倒是全須全尾的回家。
還能多求什麼,那些被抄家的。忠勇侯府這等結局,已經算一個好結果。
杜綿綿都懷疑,是不是因着女兒是寧王世子妃。到底皇帝查清楚后,知道忠勇侯府也不摻合太深。這才沒下狠手。
不過那些事情都不關着杜綿綿何事。既然丈夫不讓摻合太多朱氏一族的事情。杜綿綿樂得灑手不管。也不必裝着善良人。杜綿綿的本心也不是普度眾生,聖光常照的主兒。
只是讓杜綿綿想不到的事情。便是她不摻合朱氏一族的事情了。那一邊朱家傳來新消息。
次日。
杜綿綿領著兒女去朱家。
杜綿綿與兒女一進屋后,先去瞧朱家老太太魏氏。魏氏這時候躺在榻上,這會子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
“老太太怎麼會如此。大夫可有法子。”杜綿綿與當家的馮氏問一話,她的臉上全是關心的神色。
“大夫家,老太太是熬不過去。如今也是過一天是一天。老太太早前在牢中就不太熬得住。只是硬熬着。如今家中沒甚麻煩與危險。老太太這是熬不住了。一口松下來。”馮氏的神色也不太好看。
朱家如今的銀錢有限。各家的媳婦子,也是各有算計。
現在的開銷,全是魏氏的嫁妝在頂着。可以說,一旦魏氏倒了,怕是這分家一事也真會提上來。
只是大房那一邊就剩下一個小女。那可怎麼分?
馮氏很清楚,一旦分家。便是三房能分出去。大房,一定得跟着二房的。可二房這一邊,馮氏想到兒子朱佑禧,還有朱佑禧的媳婦。這二人在馮氏眼中真成一對冤家。
馮氏頭疼的很。
還有下頭的庶子庶女,也是要成家立業的。
馮氏把自己的嫁妝拿出來給庶子庶女用?馮氏哪捨得。
杜綿綿聽着嫂嫂的話,她只是嘆息一聲。
杜綿綿這兒登門了。不久,朱家的出嫁女也是一一登門。這時候,杜綿綿才發現一個事情。這出嫁女登門后,把各自的生母姨娘還是送回朱家。
同時,便是二房的朱蘭惜、朱蘭姿、朱佑祿的生母姨娘,也是讓人一道送回來。
杜綿綿瞧着大房的出嫁女蘭華、蘭清,三房的出嫁女蘭敏、蘭珍,這時候杜綿綿已經瞧出來,這四位出嫁女把生母姨娘送回娘家。也是各有難處。
到底這一個時代,就沒有出嫁女在婆家養着生母姨娘的道理。
“母親。”蘭華、蘭清待程氏這一位嫡母,那是非常尊敬的。這二人也是關心一回魏氏這一位祖母的情況。
程氏倒是平淡如常。程氏身邊跟着的便是朱家的大姐兒。
至於三太太賈氏這兒,自然就是朱蘭敏、朱蘭珍。對於這兩個庶女把生母送回來。三太太賈氏面上笑嘻嘻,心裏如何想?可能就三太太賈氏自個兒最清楚。
倒是最後,杜綿綿離開時,她又是關心一回。這一回來,杜綿綿送上滋補的藥材。最後還不忘記與嫂嫂們講了,若有能幫襯的,儘管差人去到司徒家。
這一回依然是三太太賈氏送的杜綿綿。
二人慢慢的走着。三太太嘆息一回。她道:“母親不好,家中也不平靜。瞧着這一回,怕是分家成定局。”
“往後總會慢慢好起來。”杜綿綿安慰一回話。三太太賈氏點點頭,她回道:“但願吧。今個兒這些女兒家,一個一個的從婆家回娘家。唉。”
“我瞧着,她們個個心思也是多,心眼兒也不老少。”三太太賈氏臉色不太好。
“嫂嫂心頭有芥蒂。”杜綿綿說道。
“本來以為少些麻煩,哪料想,還是讓人送回來。”三太太賈氏直言不諱。杜綿綿想了想后,才說道:“出嫁女,在婆家都不容易。她們的生母姨娘若不救上一救,總要讓人罵一回不知禮數,不懂孝悌。”
“如今不過添幾雙筷子。木已成舟,改是不可能改。嫂嫂放寬心思。以前您能安定局面。往後您有着娘家的幫襯,一定翻不了天的。”杜綿綿寬慰着三太太賈氏。
“弟妹說的在理。好歹我娘家還好好兒的。娘家那兒,也是我這一個出嫁女的底氣。”三太太賈氏的娘家還在做着官。甭管親爹還是弟弟,全是官老爺。這等情況下,白身的三老爺朱弘晴只會更加讓着三太太賈氏幾分。
那些庶女的生母姨娘歸家后,也只會更加的小心謹慎。
至於靠女兒?
女兒在婆家,還是做著兒媳婦。想當家管事,那得等着上頭的婆母去了,那還得好些年才可能熬出頭。
多少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體現在歲月上,那就是長久的很。
這一個時代里,哪一個做媳婦的都不容易的很。
杜綿綿領著兒女來。最後帶著兒女離開。
一家人回了司徒宅后。杜綿綿領著兒女去給司徒老太爺問安。老太爺關心一回魏氏的情況。聽着杜綿綿的回復后。
“唉,魏氏也撐不住了。瞧來,還是我這一個老不死的夠長壽。活得久,唉,見得多也是惱人的事情。”司徒老太爺感慨一回。
“曾祖父,曾孫兒們還想讓曾祖父見着曾孫兒們成家立業。如何您就是這般罵自己。”司徒佑淇是趕緊的提一話。
“曾祖父可是惱了咱們。”司徒佑泓提一話。
“曾祖父,我們一定好好孝順您。您可不能自己罵自己。”司徒佑浦也是的補充一話。
後頭的司徒澄澄、司徒汶汶、司徒佑灃自然也是湊到司徒老太爺的跟前,那是把司徒老太爺哄一哄。
有這些曾孫輩們的哄話,司徒老太爺的心情是好起來。
“好,好,有你們這些曾孫孫在,曾祖父一定得活得久。可一定得見着你們成家立業。曾祖父還要見到小玄孫。”司徒老太爺一時間,又是生起豪情萬丈來。
當晚,杜綿綿把朱家的情況與丈夫提一回。
夫妻二人獨處時,自然也是說一說近況。司徒弘光是說道:“嬸娘情況不好,唉,怕是也在為北邊的二哥擔憂。如今的情況下,咱家能幫襯的太少。到時候再瞧瞧情況吧。我已經去信到北地,也託人照顧二哥一些。”
“咱們盡着晚輩的責任。但求問心無愧就成。”杜綿綿覺得自家做的足矣。救急不救窮。朱家的後頭如何?自然要朱家的兒孫去擔著。
杜綿綿可不會忘記掉,她的兒女如何姓司徒。
乾元二十九年,夏。
明明天氣炎炎時,朱家的老太太魏氏沒撐住,她是在瞧着忠勇侯府的爵位沒了,兒子流放北邊三千里后,這是帶着無盡的落寞去逝。
司徒家自然也是參加魏氏的身後事。悼哀,只是盡着晚輩的責任。
魏氏是朱家的長輩。杜綿綿的兒女姓司徒,這自然一切禮法上就從簡。
到是朱家這一邊,在魏氏的身後事一結束后。朱家就真箇分家了。杜綿綿與丈夫司徒弘光也是參加一回做一個見證。
杜綿綿瞧着最後的結果,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嫂,您這是何苦。”杜綿綿萬萬想不到事情,便是程氏準備出嫁。至於朱大姐兒,這一位姐兒由着程氏托給兒媳。
永昌侯府的七姑娘接着女兒回娘家,如今母女二人在一起。據着程氏這一位嫂嫂的意思,朱佑禛的媳婦已經確定會再嫁。到時候朱大姐兒會隨着母親一起去繼父家生活。
“一切皆是緣法。阿彌陀佛。”程氏這一回是鐵了心思。她把自己的嫁妝全部封存,那是盡數的給兒媳。可嫁妝單子,卻是三份。一份給兒媳,一份給馮氏由朱家掌管着。一份給着司徒弘光,目前由杜綿綿掌管着。
程氏的嫁妝,便是等着將來朱家大姐兒出嫁時,三方一起驗一驗嫁妝。程氏的嫁妝留給孫女,這自然沒引來什麼異議。
諸人有異議的地方,就是朱家大姐兒未來去繼父家生活。這讓馮氏的臉色不太好看。
便是三太太賈氏那兒,也是勸過話。只是顯然在程氏這一個妯娌的眼中,二弟妹也罷,三弟妹也罷,又或者杜綿綿這一個所謂的“四弟妹”也罷。
在程氏的眼中,還是朱大姐兒的親娘,朱佑禛的媳婦更值得信任一點。
最後勸一回話,杜綿綿瞧着大嫂程氏這兒真勸不住。杜綿綿只能一聲嘆息。朱大姐兒的將來會如何?杜綿綿只能心頭祝福。希望朱佑禛的媳婦真的在將來為大女兒考量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