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1】
按照常規,虞舜離了平陽理應直接回歸歷山,歷山是他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地方,那裏有他年邁的父母,有他割不斷,理還亂的親情與友情。但是虞舜沒有這樣做。虞舜的目的在於把眾臣之心引到接受丹朱、能夠擁戴丹朱繼承帝統。到那時,如果需要,他願意再回帝都為國效勞。因此,虞舜之所以沒有選擇回曆山,就是下定了決心不讓人能夠找得到他的行蹤。
告別了石頭后,虞舜帶着娥皇、女英曉行夜宿,到了黃河的上游南河。這地方,河水由西奔騰向東,遠離平陽,崇山險峻,荒山延綿,人煙稀少。虞舜決定就在這裏住下來。於是就在背山面河的半山腰一處廢棄的神廟裏暫歇。
清晨起來,虞舜打算四處走走,找戶人家了解一下這地方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跟娥皇、女英打好招呼后便離了家,剛出門,就聽見對面有歌聲傳來:
明明上天,燦若星辰;
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
虞舜偱着歌聲走過去,見一個老者正在鋤地,不遠處一個年輕後生吆喝着牛,在耕着一塊山坡地。便問道:“老哥子是本地人嗎?”
老者六十好幾年紀,形容枯槁,面帶菜色。回答說:“遷來南河好多年了。這地方土地貧瘠,收成雖然並不好,可是不會遭水淹。”
“老哥子剛才唱的歌叫什麼?”虞舜問。
“這是謳歌舜帝的,普天下人都會唱的。難道你不會唱嗎?”老者滿腹狐疑地問,“你是域外人嗎?”
“嗯,”虞舜含混地答應着,“聽說虞舜還只是攝政帝,為什麼稱他為舜帝?天底下人多得很,為什麼要謳歌他呢?”
“虞舜早就是人們心裏的帝王了。天底下人是多,像虞舜一樣孝感天地的有嗎;像虞舜一樣厚德載物的有嗎?像虞舜一樣追求天地人和的人有嗎?像虞舜一樣重教化,輕誅殺的有嗎……”
虞舜打斷了老者的話:“其實虞舜出生貧民,莫過一介庶人,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比起帝堯來說可就差得遠了。”
“你們域外人哪知道啊。若論起仁信,帝堯是很不錯,可是舜帝的德能更不錯啊!”老者聽了虞舜的話后顯得很是着急。
虞舜不再說什麼,就詢問了一些想要知道的事情。
平陽陶唐議事的仁信殿裏,丹朱坐在帝堯當年坐的位子上。一應大臣除了禹、棄、益因為治水而不在朝中,其它都在。
丹朱滿面惓容,懶洋洋的樣子,問道:“四岳,你們不是派出了人找虞舜嗎?找着了沒有啊?”
四岳回答:“我等無能,就想請攝政帝回來輔佐於你。以為他回了歷山,可他沒有,也不知道到了哪裏。”
丹朱冷笑了一下:“虞舜看起來是不願為我做事嘍!我很傷心的,思來想去,還是把驩兜、孔壬、放齊三人召回來算了,你等以為如何?”
皋陶忿然說道:“萬萬不可!驩兜、孔壬、放齊都是先帝時候的罪臣,臭名昭著。”
契說道:“當今之計,重在穩定人心,召回他三人,恐怕只會冷了眾人的心,亂了朝綱。”
四岳:“先帝跟攝政帝對於天下的治理宏圖大略早已敲定,帝子只要不改變他們的做法,天下就不會大亂。”
丹朱表情不以為然,口裏卻說:“算了算了,這事以後再定。”
丹朱回到居所,吩咐擺上酒席,就摟着一個妖冶嫵媚的女子,一邊對斟對飲,一邊欣賞歌舞。
音樂妙曼,紅顏溫柔,舞女多姿,丹朱卻是一臉愁容。打自虞舜出走,不覺有了一段日子,眾臣一方面遵照虞舜的留書讓他坐在台上,表面上坐的是先帝的位置,一方面又說為先帝守孝三年期滿方能正式即位,他就有一種坐在空中樓閣之中的感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說他無權又是當今陶唐古國第一號人物,說他有權又處處受人制肘難以施展;處處順着先帝時期的眾臣的意思辦事吧,又覺得太窩囊,另起爐灶吧,一時又難以成氣候,於是每天都在攪盡腦汁地想主意,每天都悶悶不樂。
忽然有護衛來報告說孔壬與放齊求見,丹朱喜不自勝,揮手將舞女樂師屏退了,忙說:“快請,快情。”
孔壬、放齊向丹朱施禮。丹朱問:“二位世伯來了?”
孔壬說道:“呆在平陽城外久了,一直未見帝的消息,心裏很是着急。”
放齊說道:“也不知帝什麼時候能召我們回來?如果一時不能,我們就先回西戎、北狄了。歲數大了,誠惶誠恐地過日子,心裏很不是滋味。”
丹朱聽了二人的話,心裏也很不是滋味:“那些人還是不同意把你們三人召回來。他們已經幾次派人去找虞舜,我是心急如焚啊!”
孔壬說道:“帝子即先帝之位,上合天意,下合規制,情通理順,你就大膽使用你的權柄,把我等召回來,我等在你身邊,隨時聽從調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放齊說:“我有一個主意要秉告帝。”
放齊看看左右護衛。丹朱會意,揮手讓護衛們退下。放齊說道:“眾臣不順從於你,完全因為虞舜。派人去殺了虞舜,則風平浪靜,萬事大吉矣。”
丹朱一愣:“這恐怕不行。他都已經走了,我再殺他,不仁不義,豈不遭天下人唾罵?天下人都視虞舜為神,我若殺他,必然會犯了眾怒。”
孔壬說:“帝差矣。我們合計了很久,唯如此才能消除後患。普天下三大民族集團,如今是你華夏族一統江山,驩兜率三苗融和南蠻策應於你,虞舜之東夷族未成氣候,把握機會,殺了虞舜,滅了東夷人脈,沒了後顧之憂,天下從此政歸一統。倘帝畏首畏尾,失了良機,恐會後悔莫及。”
放齊說:“要成大事,得當機立斷!”
丹朱端起一杯酒欲飲又放下,憂鬱地說:“可虞舜終究是我妹夫,天理良心,他對我還算不錯。”
孔壬大聲吼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古無毒不丈夫。這事你權且當作不知,由我安排人去做便是了。”
南河通往歷山的路上,虞舜趕着馬車在疾馳。娥皇、女英陪着義均在打盹。
虞舜在南河已經數個月了,估計丹朱已經理事,就決定回曆山看看。路上跑了好幾日,眼見得歷山在望,虞舜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打自那次陪帝堯巡視順道回家探視過父母后,不久就做了攝政帝,從此擔子更重,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根本就沒有半點空餘時間處理私事家事。日出日落,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有九年時間沒有回過歷山,對歷山的思念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
歷山遙遙在望。虞舜凝視着連綿的山巒和如帶的媯水,眼面前有浮現出了二十多年前那些日日夜夜:放火畲荒,象耕鳥耘,歷山讓畔,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成都,友情親情,青年都君……一切都還歷歷在目,時間一晃竟然就是二十多年了。
虞舜想起了母親握登。就先把馬車趕上了母親的墓地。遠遠地就看見了母親墳墓四周的舜華樹開得一片火紅。虞舜想起了母親臨死時的話:“虞舜,娘在生最愛舜花,娘死後你一定要在娘的墳頭栽上舜華樹。”虞舜沒有忘記娘的囑咐,親手在娘的墳頭栽上了第一棵舜華樹,從第二年春天開始,舜華樹就滿樹舜花,火紅耀眼。爾後,每年娘的忌日,虞舜都要在娘的墳頭添栽一株舜華樹,到離開歷山時候,竟然栽了近三十株,每年從仲春到初冬,舜花開了,火紅一片,陪伴着娘,這時候,虞舜往往就有一種跟娘相依相伴的感覺。此時此刻,看見紅得亮眼的舜花,虞舜眼前又出現了娘親切的笑容,慈祥的目光。虞舜把馬車停穩后,就從車上先抱下義均,又扶下了娥皇、女英,在母親墳前虔誠跪拜,久久默哀。
馬車快進歷山時,就被人發現了。一會兒,村口就站滿了迎接的人,都齊聲喊着:“我們的都君回來了!”
虞舜老遠就看見了父親瞽叟,“吁”地一聲把馬車停住,小跑着到了瞽叟面前就跪下了,口裏說著:“孩兒不孝,好長時間沒回家看你跟娘,父親一向可好?我娘可好?”一雙眼睛四處搜巡着,“娘呢?娘呢?”
瞽叟熱淚滾落:“我很好。你娘她……病了。”
“病了?病得厲害嗎?”虞舜急切地問父親。
瞽叟點點頭,說:“回家再說,回家再說。”
娥皇、女英帶着義均見過了瞽叟與眾鄉親。虞舜扶着瞽叟,娥皇、女英與年長而相識的歷山人邊走邊寒喧着到了家裏。
年邁的後母躺在病塌上奄奄一息,聽見有人進來,無力地睜開眼睛。瞽叟、虞舜、娥皇、女英都到了後母病塌前。
瞽叟的眼睛曾經因為虞舜的舐舔復明,現在年歲大了,視力又低到了極點,此刻他幾乎是摸索着俯身對壬女說:“孩子他娘,是重華回來看你了。”
壬女有氣無力地說:“是,重華嗎?重華,在,哪裏?”
虞舜跪在後母旁邊:“阿娘,我在這裏。我回來看你了。”
娥皇、女英也跪了下來:“娘啊,我們回來看你了。”女英又對義均說:“均兒,快叫奶奶。”
義均叫着:“奶奶。”
壬女眼角邊滾出了熱淚:“兒啊,我怕是,不行了。想起從前……我就閉不上,眼睛……”
虞舜見後母瘦骨嶙峋精神委瑣的樣子,禁不住滿眼淚水充盈:“阿娘,是兒子不孝,惹娘生氣,娘教訓重華是正理。往事就如雲煙,別再說了好嗎?”
壬女頭無力地搖了搖,淚水順着腮幫下流:“我,有愧……”
虞舜說道:“阿娘,你是偶感風寒,不要緊的。”
壬女頭搖得像微風擺柳,眼淚不住地往下掉,自言自語叫着:“象兒,象兒。”
虞舜懂了後母的意思,安慰說:“阿娘,象弟跟着禹治水,很出息的。趕明兒我叫人把他叫回來就是。”
壬女頭微微點了點:“象兒,娘,有,話,要,對,你,說……”
瞽叟說道:“重華,你後母是對你弟象放心不下,你如果做了天子,別忘了給象一塊封地。”
虞舜壓低聲音對瞽叟說道:“土地爵祿是國家專門用來賞賜給功臣的,天子不可能隨便濫封的。”
瞽叟說道:“天底下那有哥做天子,弟為匹夫的道理。”
後母壬女聽到了虞舜與瞽叟的對話,吃力地說道:“你是,兄長,是,仁……君,原諒,象。”
看到後母那副樣子,虞舜心裏很凄憷,安慰後母說:“象如今變好了。兄弟是手足,我不會計較的。”
“那,我,就,放心……了。”壬女說話越來越吃力,聲音越來越低,頭一歪,已經撒手人寰。
虞舜、娥皇、女英等人都失聲痛哭。瞽叟也嚶嚶哭了起來。
按照常規,虞舜離了平陽理應直接回歸歷山,歷山是他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地方,那裏有他年邁的父母,有他割不斷,理還亂的親情與友情。但是虞舜沒有這樣做。虞舜的目的在於把眾臣之心引到接受丹朱、能夠擁戴丹朱繼承帝統。到那時,如果需要,他願意再回帝都為國效勞。因此,虞舜之所以沒有選擇回曆山,就是下定了決心不讓人能夠找得到他的行蹤。
告別了石頭后,虞舜帶着娥皇、女英曉行夜宿,到了黃河的上游南河。這地方,河水由西奔騰向東,遠離平陽,崇山險峻,荒山延綿,人煙稀少。虞舜決定就在這裏住下來。於是就在背山面河的半山腰一處廢棄的神廟裏暫歇。
清晨起來,虞舜打算四處走走,找戶人家了解一下這地方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跟娥皇、女英打好招呼后便離了家,剛出門,就聽見對面有歌聲傳來:
明明上天,燦若星辰;
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
虞舜偱着歌聲走過去,見一個老者正在鋤地,不遠處一個年輕後生吆喝着牛,在耕着一塊山坡地。便問道:“老哥子是本地人嗎?”
老者六十好幾年紀,形容枯槁,面帶菜色。回答說:“遷來南河好多年了。這地方土地貧瘠,收成雖然並不好,可是不會遭水淹。”
“老哥子剛才唱的歌叫什麼?”虞舜問。
“這是謳歌舜帝的,普天下人都會唱的。難道你不會唱嗎?”老者滿腹狐疑地問,“你是域外人嗎?”
“嗯,”虞舜含混地答應着,“聽說虞舜還只是攝政帝,為什麼稱他為舜帝?天底下人多得很,為什麼要謳歌他呢?”
“虞舜早就是人們心裏的帝王了。天底下人是多,像虞舜一樣孝感天地的有嗎;像虞舜一樣厚德載物的有嗎?像虞舜一樣追求天地人和的人有嗎?像虞舜一樣重教化,輕誅殺的有嗎……”
虞舜打斷了老者的話:“其實虞舜出生貧民,莫過一介庶人,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比起帝堯來說可就差得遠了。”
“你們域外人哪知道啊。若論起仁信,帝堯是很不錯,可是舜帝的德能更不錯啊!”老者聽了虞舜的話后顯得很是着急。
虞舜不再說什麼,就詢問了一些想要知道的事情。
平陽陶唐議事的仁信殿裏,丹朱坐在帝堯當年坐的位子上。一應大臣除了禹、棄、益因為治水而不在朝中,其它都在。
丹朱滿面惓容,懶洋洋的樣子,問道:“四岳,你們不是派出了人找虞舜嗎?找着了沒有啊?”
四岳回答:“我等無能,就想請攝政帝回來輔佐於你。以為他回了歷山,可他沒有,也不知道到了哪裏。”
丹朱冷笑了一下:“虞舜看起來是不願為我做事嘍!我很傷心的,思來想去,還是把驩兜、孔壬、放齊三人召回來算了,你等以為如何?”
皋陶忿然說道:“萬萬不可!驩兜、孔壬、放齊都是先帝時候的罪臣,臭名昭著。”
契說道:“當今之計,重在穩定人心,召回他三人,恐怕只會冷了眾人的心,亂了朝綱。”
四岳:“先帝跟攝政帝對於天下的治理宏圖大略早已敲定,帝子只要不改變他們的做法,天下就不會大亂。”
丹朱表情不以為然,口裏卻說:“算了算了,這事以後再定。”
丹朱回到居所,吩咐擺上酒席,就摟着一個妖冶嫵媚的女子,一邊對斟對飲,一邊欣賞歌舞。
音樂妙曼,紅顏溫柔,舞女多姿,丹朱卻是一臉愁容。打自虞舜出走,不覺有了一段日子,眾臣一方面遵照虞舜的留書讓他坐在台上,表面上坐的是先帝的位置,一方面又說為先帝守孝三年期滿方能正式即位,他就有一種坐在空中樓閣之中的感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說他無權又是當今陶唐古國第一號人物,說他有權又處處受人制肘難以施展;處處順着先帝時期的眾臣的意思辦事吧,又覺得太窩囊,另起爐灶吧,一時又難以成氣候,於是每天都在攪盡腦汁地想主意,每天都悶悶不樂。
忽然有護衛來報告說孔壬與放齊求見,丹朱喜不自勝,揮手將舞女樂師屏退了,忙說:“快請,快情。”
孔壬、放齊向丹朱施禮。丹朱問:“二位世伯來了?”
孔壬說道:“呆在平陽城外久了,一直未見帝的消息,心裏很是着急。”
放齊說道:“也不知帝什麼時候能召我們回來?如果一時不能,我們就先回西戎、北狄了。歲數大了,誠惶誠恐地過日子,心裏很不是滋味。”
丹朱聽了二人的話,心裏也很不是滋味:“那些人還是不同意把你們三人召回來。他們已經幾次派人去找虞舜,我是心急如焚啊!”
孔壬說道:“帝子即先帝之位,上合天意,下合規制,情通理順,你就大膽使用你的權柄,把我等召回來,我等在你身邊,隨時聽從調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放齊說:“我有一個主意要秉告帝。”
放齊看看左右護衛。丹朱會意,揮手讓護衛們退下。放齊說道:“眾臣不順從於你,完全因為虞舜。派人去殺了虞舜,則風平浪靜,萬事大吉矣。”
丹朱一愣:“這恐怕不行。他都已經走了,我再殺他,不仁不義,豈不遭天下人唾罵?天下人都視虞舜為神,我若殺他,必然會犯了眾怒。”
孔壬說:“帝差矣。我們合計了很久,唯如此才能消除後患。普天下三大民族集團,如今是你華夏族一統江山,驩兜率三苗融和南蠻策應於你,虞舜之東夷族未成氣候,把握機會,殺了虞舜,滅了東夷人脈,沒了後顧之憂,天下從此政歸一統。倘帝畏首畏尾,失了良機,恐會後悔莫及。”
放齊說:“要成大事,得當機立斷!”
丹朱端起一杯酒欲飲又放下,憂鬱地說:“可虞舜終究是我妹夫,天理良心,他對我還算不錯。”
孔壬大聲吼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古無毒不丈夫。這事你權且當作不知,由我安排人去做便是了。”
南河通往歷山的路上,虞舜趕着馬車在疾馳。娥皇、女英陪着義均在打盹。
虞舜在南河已經數個月了,估計丹朱已經理事,就決定回曆山看看。路上跑了好幾日,眼見得歷山在望,虞舜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打自那次陪帝堯巡視順道回家探視過父母后,不久就做了攝政帝,從此擔子更重,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根本就沒有半點空餘時間處理私事家事。日出日落,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有九年時間沒有回過歷山,對歷山的思念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
歷山遙遙在望。虞舜凝視着連綿的山巒和如帶的媯水,眼面前有浮現出了二十多年前那些日日夜夜:放火畲荒,象耕鳥耘,歷山讓畔,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成都,友情親情,青年都君……一切都還歷歷在目,時間一晃竟然就是二十多年了。
虞舜想起了母親握登。就先把馬車趕上了母親的墓地。遠遠地就看見了母親墳墓四周的舜華樹開得一片火紅。虞舜想起了母親臨死時的話:“虞舜,娘在生最愛舜花,娘死後你一定要在娘的墳頭栽上舜華樹。”虞舜沒有忘記娘的囑咐,親手在娘的墳頭栽上了第一棵舜華樹,從第二年春天開始,舜華樹就滿樹舜花,火紅耀眼。爾後,每年娘的忌日,虞舜都要在娘的墳頭添栽一株舜華樹,到離開歷山時候,竟然栽了近三十株,每年從仲春到初冬,舜花開了,火紅一片,陪伴着娘,這時候,虞舜往往就有一種跟娘相依相伴的感覺。此時此刻,看見紅得亮眼的舜花,虞舜眼前又出現了娘親切的笑容,慈祥的目光。虞舜把馬車停穩后,就從車上先抱下義均,又扶下了娥皇、女英,在母親墳前虔誠跪拜,久久默哀。
馬車快進歷山時,就被人發現了。一會兒,村口就站滿了迎接的人,都齊聲喊着:“我們的都君回來了!”
虞舜老遠就看見了父親瞽叟,“吁”地一聲把馬車停住,小跑着到了瞽叟面前就跪下了,口裏說著:“孩兒不孝,好長時間沒回家看你跟娘,父親一向可好?我娘可好?”一雙眼睛四處搜巡着,“娘呢?娘呢?”
瞽叟熱淚滾落:“我很好。你娘她……病了。”
“病了?病得厲害嗎?”虞舜急切地問父親。
瞽叟點點頭,說:“回家再說,回家再說。”
娥皇、女英帶着義均見過了瞽叟與眾鄉親。虞舜扶着瞽叟,娥皇、女英與年長而相識的歷山人邊走邊寒喧着到了家裏。
年邁的後母躺在病塌上奄奄一息,聽見有人進來,無力地睜開眼睛。瞽叟、虞舜、娥皇、女英都到了後母病塌前。
瞽叟的眼睛曾經因為虞舜的舐舔復明,現在年歲大了,視力又低到了極點,此刻他幾乎是摸索着俯身對壬女說:“孩子他娘,是重華回來看你了。”
壬女有氣無力地說:“是,重華嗎?重華,在,哪裏?”
虞舜跪在後母旁邊:“阿娘,我在這裏。我回來看你了。”
娥皇、女英也跪了下來:“娘啊,我們回來看你了。”女英又對義均說:“均兒,快叫奶奶。”
義均叫着:“奶奶。”
壬女眼角邊滾出了熱淚:“兒啊,我怕是,不行了。想起從前……我就閉不上,眼睛……”
虞舜見後母瘦骨嶙峋精神委瑣的樣子,禁不住滿眼淚水充盈:“阿娘,是兒子不孝,惹娘生氣,娘教訓重華是正理。往事就如雲煙,別再說了好嗎?”
壬女頭無力地搖了搖,淚水順着腮幫下流:“我,有愧……”
虞舜說道:“阿娘,你是偶感風寒,不要緊的。”
壬女頭搖得像微風擺柳,眼淚不住地往下掉,自言自語叫着:“象兒,象兒。”
虞舜懂了後母的意思,安慰說:“阿娘,象弟跟着禹治水,很出息的。趕明兒我叫人把他叫回來就是。”
壬女頭微微點了點:“象兒,娘,有,話,要,對,你,說……”
瞽叟說道:“重華,你後母是對你弟象放心不下,你如果做了天子,別忘了給象一塊封地。”
虞舜壓低聲音對瞽叟說道:“土地爵祿是國家專門用來賞賜給功臣的,天子不可能隨便濫封的。”
瞽叟說道:“天底下那有哥做天子,弟為匹夫的道理。”
後母壬女聽到了虞舜與瞽叟的對話,吃力地說道:“你是,兄長,是,仁……君,原諒,象。”
看到後母那副樣子,虞舜心裏很凄憷,安慰後母說:“象如今變好了。兄弟是手足,我不會計較的。”
“那,我,就,放心……了。”壬女說話越來越吃力,聲音越來越低,頭一歪,已經撒手人寰。
虞舜、娥皇、女英等人都失聲痛哭。瞽叟也嚶嚶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