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財富與自由
王曉利經過這十幾年的打拚,終於從一個收廢品的“破爛王”搖身一變成了回收公司的大經理。也買了這城市中最著名的小區內的樓房。喬遷新居這一天,特地邀了喜來來為之祝賀,至於別的親朋想過一段時間以後再給他們這個驚喜。
這棟樓房依湖而居。給喜來的第一感覺它已經逼近閆麗現在居住的那座別墅,也正在追趕着尚明清那億萬富翁的老丈人曾經住過的那座別墅。不由心中慨嘆“王曉利這小子何德何能能夠在這個城市中有如此的幸運,他是撿了金礦銀礦還是老天爺把他認成了“干小子”,了。
喜來明白王曉利之所以邀他過來見證他的成就,並不是單單為了讓他驚喜,更重要的是又要在他面前宣告一下他王曉利的偉大和他夏喜來的渺小。即便是這樣喜來也要來,畢竟他們同登過腳踏板,同做過“破爛王”。更何況現在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和權力向別人說“不”了。現代城市中的自由是由財富是否自由來決定的。
走進樓內,喜來先是四處看看,然後站在陽台上推開玻璃窗向遠處眺望整個寬闊的湖面盡收眼底,湖中心那個小島上面那個曾經高大過的小塔(指以前在湖邊張望)現以變得那麼矮小。遠處半個城市一覽無餘,似一群螻蟻被自己踩在腳下。“會當覽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情懷不禁從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心中升騰。“恐怕王曉利,不知站在這裏把自己輕狂的心情釋放過多少遍。”喜來心中這麼想。
在喜來的面前,曉利並沒有把自己扮演的像個成功人士,兩個人還是那樣隨隨便便。兩個人坐下來飲茶,曉利媳婦忙裏忙外做起家務。此時喜來覺得該有一個保姆來替曉利嫂子操持家務才合適。不知為什麼他開始擔憂起這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以後的城市生活是否還像農家那樣和和美美。“王曉利這個沾花惹草成性的人如今成了‘成功人士’,那他這個勤勞善良的媳婦還能……”想到此喜來沒有敢做可能的設想就對曉利說:“說實話,你有今天的成功離不開我勤勞善良的嫂子的支持,最起碼忒有她一半的功勞。”
“你嫂子的勤勞善良是看得到的,她對我這個家的功勞我心裏也明白。”王曉利接著說:“但是我如今能夠混到這個地步,能住上這樣的豪宅。說實話光靠我們的勤勞善良是辦不到的……。”
這種片面的論調能夠在他王曉利的嘴裏說出喜來覺得一點也不奇怪。也無可否認王曉利和妻子的勤勞能幹這是生活在周圍的人能看得到的。其實現實生活中也到處可見。他們確確實實在這個飛速發達的城市中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得到他們應有的財富。但是要想成為人上人,成為這個城市中為數不多的“富人”那就屈指可數了。
王曉利的真正發跡始於他結交了老拖拉機廠負責後勤工作的副廠長,兩個人拜了“把子”。王曉利開始成立了他的公司,前幾年拖拉機廠徹底倒閉了,王曉利也徹底發了大財。至於這兩者之間是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旁觀者的喜來和其他人一樣無從知道。他只知道這兩件事在時間上有些關聯。喜來時常這麼想:“也許是巧合吧!――但願是巧合吧!”不然國有資產能夠輕而易舉的流失到這個收“破爛”的農民手裏不是一個貽笑大方的“奇迹”嗎?
今天在喜來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面前,王曉利否定“勤勞能致富”的社會發展中的真理。喜來也並沒有去鄙視“旁門左道”,在這個開放的大城市中包容了各色的人和事,只要是為發展城市做了貢獻就沒有人去非要計較它的對與錯。此時的喜來也同樣是不想過問王曉利的發家史。他只想關心他眼前這個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能不能搭上這個迅速發家致富的快車和丈夫、孩子過幸福美滿的城市生活。於是他問王曉利是否把這毫宅看成是夫妻二人共同的財產。
王曉利不慌不忙的拿出房產證把它打開挮到喜來的面前。當喜來看到上面寫的是王曉利妻子一個人的名字的時候不由得心中有些吃驚。
王曉利完全能看出喜來吃驚的樣子,也沒有等他說話就解釋道:“現在我們都到了中年也得到了應該得到的生活,也算活明白了。什麼錢財物質享樂都是他媽的身外之物,只有家庭和睦才是咱普通老百姓真正的幸福。……”
此時王曉利的話不由讓喜來瞠目結舌,也不由不讓他對曉利刮目相看。看來他要重新認識眼前這個男人――這個過去劣跡斑斑的破爛王如今有了常人難以得到的財富。大徹大悟中也得到了徹底的精神解放。有了他應該有的自由,更具備了男人應該有的品格。
其實,城市的發展是偉大的!發展的城市對社會的推進力是偉大的!發展的城市對人民生活水平的總體提高和人們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都起了偉大的作用。只不過是某種“競劣”的發展方式,和人們周圍“日益逐利”的社會氛圍阻擋着小部份人那遠眺的視線,忽略了城市發展那積極向上的總趨勢。
中午,喜來和曉利品着曉利媳婦親手做的家常菜小酌了幾杯,藉著酒勁兒,開懷的兩個人真想做一首詩來讚美此情此景,歌頌這偉大的城市發展。只是吭哧老半天,兩個人沒有湊出一句像樣的詩詞。――“唉!沒文化!
……”兩個人開懷的大笑起來,嘴裏說著自責的話:“沒文化,對不起這大發展的社會啊!……”說完又是一陣開懷……
“兩個瘋子,看把你們高興的都不認識自己了。”旁邊的曉利媳婦嘟囔起來。
剛吃罷中午飯,正要告別時正逢王曉霞和丈夫潘國富一起來城裏辦完事也來到了她哥王曉利這個富麗堂皇的新居。喜來就非常高興的留下來和曉霞姐攀談一番。
王曉霞和丈夫潘國富兩個人儼然已經是成功人士。兩個人的穿着打扮一點也看不出是仍然生活在農村的農民。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還能看出他們背後所擁有的比城市人更豐富的資產。
曉霞一進屋先是和哥嫂及喜來禮節性的打了一下招呼就開始好奇的把每個房間,每個角落審視一遍。然後走回客廳和自己的丈夫說:“我們也要買一套這樣的房子。”
“好吧!”潘國富笑着說:“等我們發了大財一定要在這裏買一套房子。”
“別開玩笑了,”一旁的曉利媳婦說:“你們現在還缺這點錢。”
“你不知道啊,嫂子。現在做服裝加工沒有那麼大利潤的,能照常開出工人的工資就不錯了,哪有那麼多閑錢……”潘國富說著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
在這種場合,喜來不便多插言。只是默默得尋思着:現如今的社會,“炫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能是被人嘲笑的“小丑”。潘國富和王曉霞肯定有他(她)們應有的財富,也有他們自己支配的自由。他們的追求也不一定和王曉利夫婦一模一樣。
一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成百上千個日益蓬勃發展的城市。一座座發展起來的城市才成就了成萬上億的新型農民,他們之中更不乏農民企業家,藝術家……甚至農民學者和大師。這是奇迹嗎?當然不是,幾千年來農民作為國家和社會的基層群體,在每段歷史進程中農民都做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可每張“功過薄”上農民總是被枉殺以謝天下的對象。在這個農民浩浩蕩蕩的進城運動中,那種被壓抑了幾千年的激情得以迸發。農民從自然經濟的束縛中徹底解放,抓住市場經濟這道救命稻草努力的從農村攀爬到城市甚至到更高層次。
這種解放后的自由來得稍晚了些。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更牢牢的把握這個機遇來無私的釋放那每一份能量。讓它為城市增添更大的光輝的同時閃現自己每一份光芒。
“形象已經高大了”的霞姐並沒有有意拉遠她和夏喜來的距離,並不斷地靠近他和以前一樣有說有笑,問寒問暖。也更像一個知心大姐不斷關心和關懷她這個小弟的工作和生活。在霞姐如此熱情的關懷下,喜來還真覺得自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屁孩兒”。也的確如此,在這城市中自己確實是個“需要成長的孩子”。
告別曉利和曉霞他們,喜來又開始奔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天色又漸漸的黑下來,城市的街道和廣場上又亮起了通明的燈光。掩映着高樓大廈中那透過窗戶灑向城市的萬家燈火。星星點點影影綽綽,似歌似舞,亦靜亦動。
當經過這個不出名的小居民區時,喜來想起了趙家興,他應該居住在這個城市的邊緣小區里。
喜來把車停在了小區旁邊,搖下汽車玻璃昂頭向上看。一縷縷祥和的燈光從每家每戶的窗戶里透出。一棟棟並不高大的樓房依偎在城市身旁。最近幾年他己很少進出趙家興的家門,這其中原因多半是他不願多看到魏囡囡那充滿世俗的眼光。這個當初“不嫌貧愛富”的純潔少女如今已經“嫌貧愛富”到了“天真”的地步。以至於像夏喜來這樣還在城市中掙扎着的好朋友都不敢輕易和趙家興往來了。
此時這片祥和的燈光中不知哪一束是屬於家興和囡囡這個幸福的家庭的。他(她)們通過勤勞和智慧也走進了城市過着普普通通的小市民的日子,他們早出晚歸不辭辛苦付出比父輩們更多的汗水,澆灌着和農村田地中不一樣的幸福種苗。他們也和大多數新興市民一樣有着沉重的房貸,他們這些“逃離”了農村在城市中還未站穩腳跟的人群,還不能自由自在地過着幸福的城市生活。但他們照就有比父輩更充足的幸福感。
喜來沒有下車,在心裏對家興和囡囡這對恩愛的夫妻,這兩個永遠的朋友做了默默的祝福,就又發動機馬達出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