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1)
姚崇說“京城不可留,閨女得救人就走”,開始這話像呂洞賓的“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樣難懂,但現在不難懂了。
為了一個無言的承諾,凌風被抓進了金吾衛的黑房牢獄,伍谷下落不明,而何仙姑和鐵拐李則雙雙被襲受到了重創,生死未卜。雖然凌風還不相信何仙姑和鐵拐李被襲是真的,但自己的天目從沒看走眼過,事實的證實不過是遲早的事。重言諾,輕生死,一個“俠”字好辛苦,好沉重啊。
凌風在金吾衛的黑房裏似通非通“通”了佛家第二通“天耳通”。這一通不但讓他看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也讓他聽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人活在世上,知道越多、聽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痛苦——如果你還有良知的話。人孜孜不倦求“知”,但又為“知”所累,為“知”所困,為“知”所折磨。
要不痛苦,就要有“智”,也就是看透了。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如果“知”而不“智”,人一輩子便永遠活在痛苦中。
凌風還沒有達到“智”的境界,所以他痛苦。
他趴在金吾衛黑房草席鋪就的床上,看着前面鐵門前街卒和新進以及釋放的人的腳進進出出,出出進進,不知過去了多少天。
幾天來他滴水未進。
他捶胸頓足,大呼小叫,說對不起何仙姑,對不起鐵拐李,對不起對不起伍谷。
伍谷是伍谷婆婆和老尼託付給自己照顧的,可失蹤至今,不知人在何處;何仙姑和鐵拐李從自己和伍谷、閨女三人一踏進長安城起,就毫無來由地幫自己,歷經艱辛,最後竟遭了暗算。雖生死未卜,但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凌風後悔、苦惱、內疚,跟着自己的人為什麼都這樣倒霉呢?
“諸佛神通中,是境見非境。能持佛心咒,即同佛心地。具六波羅蜜,當獲大神通。遍照諸佛界,即具六神通。”凌風胡思亂想,想起了老尼的口訣,心如死灰又如心有神明,口訣天天念誦,大悲功不知不覺在天天積聚。
金吾衛的街卒準時四天一次拉凌風去練習杖法。每次九十杖,例行公事一樣。但十天半月過去,他們的杖法沒有什麼進展。他們打煩了。凌風的屁股居然沒有被打爛,而且越打越好。也沒見他有什麼靈丹妙藥。一個叫郭子儀的少年郎君倒是常來看,但也沒見帶什麼靈丹妙藥。反正,街卒們煩了,怕了。一個打不死的人,不是有神靈附體便是命不該絕。
命不該絕的人再打,就是有違天意了。
郭子儀常來打點一下街卒,街卒便開始做順水人情。但卻也不敢太過,東宮抓的人,誰也不敢鬆懈。
郭子儀也內疚。把凌風帶進東宮,想不到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
而且,還有更壞的。
郭子儀說,他去了一趟終南山,在終南山一個南向的山坡看見了一個墳墓,上面立了一塊碑,上面寫着“何瓊之墓”,鐵拐李則不知所終。
聽到這消息后凌風噴出一口血箭,向後便倒。
郭子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噴出就好了,噴出就好了,”一個好心的街卒說,“這郎君人雖小,可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啊。”
是的,凌風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
血是噴出來了,可好多怨,好多苦,能噴出來嗎?
郭子儀開導他:“山再高,沒有過不了的山;坎再深,也沒有過不了的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凌風無動於衷。他不是聽不懂。那麼多的怨,那麼多的苦,不是一、二句話就能消解的。
“上天在考驗你。讓你經歷這麼多苦,讓你經受苦難,是為了今後不會再有苦難。只要挺過來了,前面就是康庄大道。重要的堅持啊。”郭子儀說:“遠的不說,就說姚使君吧。姚使君今年六十多歲了,宦海沉浮,同樣經受磨難,但姚使君從不改其青雲之志。”
郭子儀說,姚崇在則天皇帝時,曾做過相王府長史。相王是誰啊?就是當今睿宗皇帝。但姚使君從不貪圖高位而隨波逐流、諂媚權貴。為此,三次遭貶,可謂“三起三落”。
郭子儀說,武則天長安四年,則天皇帝卧病不起。寵臣張易之為永保富貴,準備在家鄉定州私建佛寺。姚使君時任禮部尚書,制止了這件事而得罪了張易之被貶。這是姚使君的第一次被貶;神龍元年,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誅殺“二張”,擁立中宗皇帝複位。姚使君因事先參與謀划有功受到封賞,以宰相的身份參與政事。但當他在上陽宮看到離位的則天皇帝憔悴衰老的樣子時,競失聲痛哭,公開表示對舊主的應有之義而被貶為亳州刺史。這是姚使君的第二次遭貶;###元年,睿宗皇帝即位,姚使君又被任命為宰相。他和侍中宋璟,同心協力,改革弊政,朝政面目一新。後來,姚使君和宋璟不顧自身的安危,向睿宗皇帝上“安儲三策”,得罪了太平公主,又一次被貶到同州任刺史。
郭子儀說,雖然三次遭貶,但姚使君正氣永存,信念不移。姚使君雖在同州,但心在廟堂,心繫天下。為了大唐,他始終不屈不撓。
“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容易的,不死才是艱難的。”郭子儀最後說,“好好活着,為了死去的人。”
凌風放聲大哭。
“為了死去的人!”郭子儀這句話終於打動了凌風的心扉。師妹李雯死了,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韋芷死了,伍谷婆婆死了,昔日的南陽公主後來的老尼也死了,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何仙姑死了。自己如果放棄了,她們死得安心么?
凌風決定站起來。他要活下去,揭開這真相。
“這個世界有陽就有陰,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惡,”郭子儀說,“到處是詭秘和陰謀,江湖如此,廟堂也如此,但我們不能就此屈服和沉淪。匹夫於天下,當如偉丈夫,頂天立地,死不旋踵,縱是虛與委蛇,也是換一種方法去爭啊。”
郭子儀豪氣干雲。
“都是姚使君說的?”凌風問。
“不,是姚使君教的。”
“可我聽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凌風說,“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道德不廢,安取仁義?這世界,聖人就是大盜。”
“小聲點,這是謀逆之言,可是殺頭的罪。”郭子儀四周看了看,“世間本如此,我們目前無力去改變它。大唐立國百年,國力強盛前所未有,就算和大漢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多數國人能夠安居樂業,已是不朽盛世。如有內亂,就是百姓苦。好在大唐立國至今,只是皇室傾軋,沒有波及百姓,我輩男兒,自當維護這盛世局面。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
郭子儀的父親郭敬之歷任綏州、渭州、壽州、泗州、刺史,現在正在桂州任刺史。郭子儀雖為官宦子弟,但志與天齊。大唐官宦子弟中,有此志向而且能以天下蒼生為念者真是鳳毛麟角。大唐盛世,歌舞昇平,那個官宦子弟不流連風月?正所謂長安街上銷金窟,紙醉金迷。長安城金粉薈萃,十里珠簾溫柔鄉,都是官宦子弟、風騷詩人的好去處。可郭子儀小小年紀,卻練武讀兵書、學陣法不綴,遊歷名山大川,暗記軍事形勢,為了將來報國安邦做着豐厚的貯備。
凌風打心眼裏佩服郭子儀。可自己一介平民,學武之人,初出江湖就受如此沉重打擊,不學當年瓦崗寨好漢一樣反了朝廷已是難能可貴了,還講什麼忠君愛國?
“那郭郎君今後有何打算?”凌風問。
“當是考取功名,為國家出力。”郭子儀說。
“既然是盛世,你我一介武人,如何出力?”
“大唐國力雖強,但四周依然強敵環伺。吐蕃、突厥、會紇,無不對我大唐虎視眈眈,建功立業,燕然勒石,何愁沒有機會?”
“機會何在?”
“天降異象,大唐怕是就要除舊布新了,”郭子儀說,“當今皇太子,日後就是有為之君。”
凌風“哼”了一聲。
“也難怪,”郭子儀嘆了口氣,“換了我也一樣不以為然。可你知道,皇太子為什麼把你交給金吾衛?”
“為什麼?”
“就是不想置你於死地。”
“誰信啊?”
“如果要你死,十個凌風都沒有了。”
凌風想想也是。
“不過,金吾衛牢獄不是同州府監獄,我還救不了你。遲一點,你就可能會被轉到大理寺獄或者京兆府監獄。姚使君正在想辦法救你。如果不行,就要等大赦了。”
什麼時候會有大赦呢?郭子儀說一般都是新皇帝登基的時候。
凌風嘆了口氣。大悲功天天積聚,委以時日,這牢獄要走就走,何用大赦?
但他不走。他要賭一賭這口氣。
姚崇說“京城不可留,閨女得救人就走”,開始這話像呂洞賓的“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樣難懂,但現在不難懂了。
為了一個無言的承諾,凌風被抓進了金吾衛的黑房牢獄,伍谷下落不明,而何仙姑和鐵拐李則雙雙被襲受到了重創,生死未卜。雖然凌風還不相信何仙姑和鐵拐李被襲是真的,但自己的天目從沒看走眼過,事實的證實不過是遲早的事。重言諾,輕生死,一個“俠”字好辛苦,好沉重啊。
凌風在金吾衛的黑房裏似通非通“通”了佛家第二通“天耳通”。這一通不但讓他看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也讓他聽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人活在世上,知道越多、聽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痛苦——如果你還有良知的話。人孜孜不倦求“知”,但又為“知”所累,為“知”所困,為“知”所折磨。
要不痛苦,就要有“智”,也就是看透了。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如果“知”而不“智”,人一輩子便永遠活在痛苦中。
凌風還沒有達到“智”的境界,所以他痛苦。
他趴在金吾衛黑房草席鋪就的床上,看着前面鐵門前街卒和新進以及釋放的人的腳進進出出,出出進進,不知過去了多少天。
幾天來他滴水未進。
他捶胸頓足,大呼小叫,說對不起何仙姑,對不起鐵拐李,對不起對不起伍谷。
伍谷是伍谷婆婆和老尼託付給自己照顧的,可失蹤至今,不知人在何處;何仙姑和鐵拐李從自己和伍谷、閨女三人一踏進長安城起,就毫無來由地幫自己,歷經艱辛,最後竟遭了暗算。雖生死未卜,但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凌風後悔、苦惱、內疚,跟着自己的人為什麼都這樣倒霉呢?
“諸佛神通中,是境見非境。能持佛心咒,即同佛心地。具六波羅蜜,當獲大神通。遍照諸佛界,即具六神通。”凌風胡思亂想,想起了老尼的口訣,心如死灰又如心有神明,口訣天天念誦,大悲功不知不覺在天天積聚。
金吾衛的街卒準時四天一次拉凌風去練習杖法。每次九十杖,例行公事一樣。但十天半月過去,他們的杖法沒有什麼進展。他們打煩了。凌風的屁股居然沒有被打爛,而且越打越好。也沒見他有什麼靈丹妙藥。一個叫郭子儀的少年郎君倒是常來看,但也沒見帶什麼靈丹妙藥。反正,街卒們煩了,怕了。一個打不死的人,不是有神靈附體便是命不該絕。
命不該絕的人再打,就是有違天意了。
郭子儀常來打點一下街卒,街卒便開始做順水人情。但卻也不敢太過,東宮抓的人,誰也不敢鬆懈。
郭子儀也內疚。把凌風帶進東宮,想不到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
而且,還有更壞的。
郭子儀說,他去了一趟終南山,在終南山一個南向的山坡看見了一個墳墓,上面立了一塊碑,上面寫着“何瓊之墓”,鐵拐李則不知所終。
聽到這消息后凌風噴出一口血箭,向後便倒。
郭子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噴出就好了,噴出就好了,”一個好心的街卒說,“這郎君人雖小,可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啊。”
是的,凌風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
血是噴出來了,可好多怨,好多苦,能噴出來嗎?
郭子儀開導他:“山再高,沒有過不了的山;坎再深,也沒有過不了的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凌風無動於衷。他不是聽不懂。那麼多的怨,那麼多的苦,不是一、二句話就能消解的。
“上天在考驗你。讓你經歷這麼多苦,讓你經受苦難,是為了今後不會再有苦難。只要挺過來了,前面就是康庄大道。重要的堅持啊。”郭子儀說:“遠的不說,就說姚使君吧。姚使君今年六十多歲了,宦海沉浮,同樣經受磨難,但姚使君從不改其青雲之志。”
郭子儀說,姚崇在則天皇帝時,曾做過相王府長史。相王是誰啊?就是當今睿宗皇帝。但姚使君從不貪圖高位而隨波逐流、諂媚權貴。為此,三次遭貶,可謂“三起三落”。
郭子儀說,武則天長安四年,則天皇帝卧病不起。寵臣張易之為永保富貴,準備在家鄉定州私建佛寺。姚使君時任禮部尚書,制止了這件事而得罪了張易之被貶。這是姚使君的第一次被貶;神龍元年,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誅殺“二張”,擁立中宗皇帝複位。姚使君因事先參與謀划有功受到封賞,以宰相的身份參與政事。但當他在上陽宮看到離位的則天皇帝憔悴衰老的樣子時,競失聲痛哭,公開表示對舊主的應有之義而被貶為亳州刺史。這是姚使君的第二次遭貶;###元年,睿宗皇帝即位,姚使君又被任命為宰相。他和侍中宋璟,同心協力,改革弊政,朝政面目一新。後來,姚使君和宋璟不顧自身的安危,向睿宗皇帝上“安儲三策”,得罪了太平公主,又一次被貶到同州任刺史。
郭子儀說,雖然三次遭貶,但姚使君正氣永存,信念不移。姚使君雖在同州,但心在廟堂,心繫天下。為了大唐,他始終不屈不撓。
“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容易的,不死才是艱難的。”郭子儀最後說,“好好活着,為了死去的人。”
凌風放聲大哭。
“為了死去的人!”郭子儀這句話終於打動了凌風的心扉。師妹李雯死了,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韋芷死了,伍谷婆婆死了,昔日的南陽公主後來的老尼也死了,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何仙姑死了。自己如果放棄了,她們死得安心么?
凌風決定站起來。他要活下去,揭開這真相。
“這個世界有陽就有陰,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惡,”郭子儀說,“到處是詭秘和陰謀,江湖如此,廟堂也如此,但我們不能就此屈服和沉淪。匹夫於天下,當如偉丈夫,頂天立地,死不旋踵,縱是虛與委蛇,也是換一種方法去爭啊。”
郭子儀豪氣干雲。
“都是姚使君說的?”凌風問。
“不,是姚使君教的。”
“可我聽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凌風說,“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道德不廢,安取仁義?這世界,聖人就是大盜。”
“小聲點,這是謀逆之言,可是殺頭的罪。”郭子儀四周看了看,“世間本如此,我們目前無力去改變它。大唐立國百年,國力強盛前所未有,就算和大漢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多數國人能夠安居樂業,已是不朽盛世。如有內亂,就是百姓苦。好在大唐立國至今,只是皇室傾軋,沒有波及百姓,我輩男兒,自當維護這盛世局面。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
郭子儀的父親郭敬之歷任綏州、渭州、壽州、泗州、刺史,現在正在桂州任刺史。郭子儀雖為官宦子弟,但志與天齊。大唐官宦子弟中,有此志向而且能以天下蒼生為念者真是鳳毛麟角。大唐盛世,歌舞昇平,那個官宦子弟不流連風月?正所謂長安街上銷金窟,紙醉金迷。長安城金粉薈萃,十里珠簾溫柔鄉,都是官宦子弟、風騷詩人的好去處。可郭子儀小小年紀,卻練武讀兵書、學陣法不綴,遊歷名山大川,暗記軍事形勢,為了將來報國安邦做着豐厚的貯備。
凌風打心眼裏佩服郭子儀。可自己一介平民,學武之人,初出江湖就受如此沉重打擊,不學當年瓦崗寨好漢一樣反了朝廷已是難能可貴了,還講什麼忠君愛國?
“那郭郎君今後有何打算?”凌風問。
“當是考取功名,為國家出力。”郭子儀說。
“既然是盛世,你我一介武人,如何出力?”
“大唐國力雖強,但四周依然強敵環伺。吐蕃、突厥、會紇,無不對我大唐虎視眈眈,建功立業,燕然勒石,何愁沒有機會?”
“機會何在?”
“天降異象,大唐怕是就要除舊布新了,”郭子儀說,“當今皇太子,日後就是有為之君。”
凌風“哼”了一聲。
“也難怪,”郭子儀嘆了口氣,“換了我也一樣不以為然。可你知道,皇太子為什麼把你交給金吾衛?”
“為什麼?”
“就是不想置你於死地。”
“誰信啊?”
“如果要你死,十個凌風都沒有了。”
凌風想想也是。
“不過,金吾衛牢獄不是同州府監獄,我還救不了你。遲一點,你就可能會被轉到大理寺獄或者京兆府監獄。姚使君正在想辦法救你。如果不行,就要等大赦了。”
什麼時候會有大赦呢?郭子儀說一般都是新皇帝登基的時候。
凌風嘆了口氣。大悲功天天積聚,委以時日,這牢獄要走就走,何用大赦?
但他不走。他要賭一賭這口氣。
姚崇說“京城不可留,閨女得救人就走”,開始這話像呂洞賓的“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樣難懂,但現在不難懂了。
為了一個無言的承諾,凌風被抓進了金吾衛的黑房牢獄,伍谷下落不明,而何仙姑和鐵拐李則雙雙被襲受到了重創,生死未卜。雖然凌風還不相信何仙姑和鐵拐李被襲是真的,但自己的天目從沒看走眼過,事實的證實不過是遲早的事。重言諾,輕生死,一個“俠”字好辛苦,好沉重啊。
凌風在金吾衛的黑房裏似通非通“通”了佛家第二通“天耳通”。這一通不但讓他看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也讓他聽到了世界上最醜陋的一面。人活在世上,知道越多、聽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痛苦——如果你還有良知的話。人孜孜不倦求“知”,但又為“知”所累,為“知”所困,為“知”所折磨。
要不痛苦,就要有“智”,也就是看透了。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如果“知”而不“智”,人一輩子便永遠活在痛苦中。
凌風還沒有達到“智”的境界,所以他痛苦。
他趴在金吾衛黑房草席鋪就的床上,看着前面鐵門前街卒和新進以及釋放的人的腳進進出出,出出進進,不知過去了多少天。
幾天來他滴水未進。
他捶胸頓足,大呼小叫,說對不起何仙姑,對不起鐵拐李,對不起對不起伍谷。
伍谷是伍谷婆婆和老尼託付給自己照顧的,可失蹤至今,不知人在何處;何仙姑和鐵拐李從自己和伍谷、閨女三人一踏進長安城起,就毫無來由地幫自己,歷經艱辛,最後竟遭了暗算。雖生死未卜,但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凌風後悔、苦惱、內疚,跟着自己的人為什麼都這樣倒霉呢?
“諸佛神通中,是境見非境。能持佛心咒,即同佛心地。具六波羅蜜,當獲大神通。遍照諸佛界,即具六神通。”凌風胡思亂想,想起了老尼的口訣,心如死灰又如心有神明,口訣天天念誦,大悲功不知不覺在天天積聚。
金吾衛的街卒準時四天一次拉凌風去練習杖法。每次九十杖,例行公事一樣。但十天半月過去,他們的杖法沒有什麼進展。他們打煩了。凌風的屁股居然沒有被打爛,而且越打越好。也沒見他有什麼靈丹妙藥。一個叫郭子儀的少年郎君倒是常來看,但也沒見帶什麼靈丹妙藥。反正,街卒們煩了,怕了。一個打不死的人,不是有神靈附體便是命不該絕。
命不該絕的人再打,就是有違天意了。
郭子儀常來打點一下街卒,街卒便開始做順水人情。但卻也不敢太過,東宮抓的人,誰也不敢鬆懈。
郭子儀也內疚。把凌風帶進東宮,想不到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
而且,還有更壞的。
郭子儀說,他去了一趟終南山,在終南山一個南向的山坡看見了一個墳墓,上面立了一塊碑,上面寫着“何瓊之墓”,鐵拐李則不知所終。
聽到這消息后凌風噴出一口血箭,向後便倒。
郭子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噴出就好了,噴出就好了,”一個好心的街卒說,“這郎君人雖小,可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啊。”
是的,凌風體內積了好多怨,好多苦,好多血。
血是噴出來了,可好多怨,好多苦,能噴出來嗎?
郭子儀開導他:“山再高,沒有過不了的山;坎再深,也沒有過不了的坎。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凌風無動於衷。他不是聽不懂。那麼多的怨,那麼多的苦,不是一、二句話就能消解的。
“上天在考驗你。讓你經歷這麼多苦,讓你經受苦難,是為了今後不會再有苦難。只要挺過來了,前面就是康庄大道。重要的堅持啊。”郭子儀說:“遠的不說,就說姚使君吧。姚使君今年六十多歲了,宦海沉浮,同樣經受磨難,但姚使君從不改其青雲之志。”
郭子儀說,姚崇在則天皇帝時,曾做過相王府長史。相王是誰啊?就是當今睿宗皇帝。但姚使君從不貪圖高位而隨波逐流、諂媚權貴。為此,三次遭貶,可謂“三起三落”。
郭子儀說,武則天長安四年,則天皇帝卧病不起。寵臣張易之為永保富貴,準備在家鄉定州私建佛寺。姚使君時任禮部尚書,制止了這件事而得罪了張易之被貶。這是姚使君的第一次被貶;神龍元年,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誅殺“二張”,擁立中宗皇帝複位。姚使君因事先參與謀划有功受到封賞,以宰相的身份參與政事。但當他在上陽宮看到離位的則天皇帝憔悴衰老的樣子時,競失聲痛哭,公開表示對舊主的應有之義而被貶為亳州刺史。這是姚使君的第二次遭貶;###元年,睿宗皇帝即位,姚使君又被任命為宰相。他和侍中宋璟,同心協力,改革弊政,朝政面目一新。後來,姚使君和宋璟不顧自身的安危,向睿宗皇帝上“安儲三策”,得罪了太平公主,又一次被貶到同州任刺史。
郭子儀說,雖然三次遭貶,但姚使君正氣永存,信念不移。姚使君雖在同州,但心在廟堂,心繫天下。為了大唐,他始終不屈不撓。
“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容易的,不死才是艱難的。”郭子儀最後說,“好好活着,為了死去的人。”
凌風放聲大哭。
“為了死去的人!”郭子儀這句話終於打動了凌風的心扉。師妹李雯死了,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韋芷死了,伍谷婆婆死了,昔日的南陽公主後來的老尼也死了,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何仙姑死了。自己如果放棄了,她們死得安心么?
凌風決定站起來。他要活下去,揭開這真相。
“這個世界有陽就有陰,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惡,”郭子儀說,“到處是詭秘和陰謀,江湖如此,廟堂也如此,但我們不能就此屈服和沉淪。匹夫於天下,當如偉丈夫,頂天立地,死不旋踵,縱是虛與委蛇,也是換一種方法去爭啊。”
郭子儀豪氣干雲。
“都是姚使君說的?”凌風問。
“不,是姚使君教的。”
“可我聽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凌風說,“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道德不廢,安取仁義?這世界,聖人就是大盜。”
“小聲點,這是謀逆之言,可是殺頭的罪。”郭子儀四周看了看,“世間本如此,我們目前無力去改變它。大唐立國百年,國力強盛前所未有,就算和大漢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多數國人能夠安居樂業,已是不朽盛世。如有內亂,就是百姓苦。好在大唐立國至今,只是皇室傾軋,沒有波及百姓,我輩男兒,自當維護這盛世局面。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
郭子儀的父親郭敬之歷任綏州、渭州、壽州、泗州、刺史,現在正在桂州任刺史。郭子儀雖為官宦子弟,但志與天齊。大唐官宦子弟中,有此志向而且能以天下蒼生為念者真是鳳毛麟角。大唐盛世,歌舞昇平,那個官宦子弟不流連風月?正所謂長安街上銷金窟,紙醉金迷。長安城金粉薈萃,十里珠簾溫柔鄉,都是官宦子弟、風騷詩人的好去處。可郭子儀小小年紀,卻練武讀兵書、學陣法不綴,遊歷名山大川,暗記軍事形勢,為了將來報國安邦做着豐厚的貯備。
凌風打心眼裏佩服郭子儀。可自己一介平民,學武之人,初出江湖就受如此沉重打擊,不學當年瓦崗寨好漢一樣反了朝廷已是難能可貴了,還講什麼忠君愛國?
“那郭郎君今後有何打算?”凌風問。
“當是考取功名,為國家出力。”郭子儀說。
“既然是盛世,你我一介武人,如何出力?”
“大唐國力雖強,但四周依然強敵環伺。吐蕃、突厥、會紇,無不對我大唐虎視眈眈,建功立業,燕然勒石,何愁沒有機會?”
“機會何在?”
“天降異象,大唐怕是就要除舊布新了,”郭子儀說,“當今皇太子,日後就是有為之君。”
凌風“哼”了一聲。
“也難怪,”郭子儀嘆了口氣,“換了我也一樣不以為然。可你知道,皇太子為什麼把你交給金吾衛?”
“為什麼?”
“就是不想置你於死地。”
“誰信啊?”
“如果要你死,十個凌風都沒有了。”
凌風想想也是。
“不過,金吾衛牢獄不是同州府監獄,我還救不了你。遲一點,你就可能會被轉到大理寺獄或者京兆府監獄。姚使君正在想辦法救你。如果不行,就要等大赦了。”
什麼時候會有大赦呢?郭子儀說一般都是新皇帝登基的時候。
凌風嘆了口氣。大悲功天天積聚,委以時日,這牢獄要走就走,何用大赦?
但他不走。他要賭一賭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