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

控制了言路之後,再加上又有很大話語權的光海君的支持,北人黨的野心急劇膨脹,當然不會滿足現狀,任由南人黨騎在頭上。

為了能把南人黨給打倒,北人黨試圖抓住南人黨的根基予以沉重打擊。在明軍主力撤出朝鮮后,支撐南人黨的主要軍事力量就是屢立戰功的李舜臣領導的朝鮮水軍了。因此,要除掉柳成龍,首先就要先把李舜臣給除掉。

不過,李舜臣畢竟是有過極高戰功的將軍,當時朝鮮陸軍大潰退,只有李舜臣的水軍始終沒讓日軍佔到絲毫便宜,並多次阻擊了日軍的後方運輸線。為了能夠成功打倒李舜臣,北人黨拉攏了名將元均。

元均與李舜臣,年輕的時候都在北方抵抗女真族的多次入侵。當時,他們兩人都是抗擊女真入侵的名將,名望不相上下,因此元均與李舜臣之間,曾就為了戰功產生過了巨大的分歧。到了“壬辰倭亂”之際,兩人又都不約而同地都成了水軍的將領,很自然的,他們又為了軍功問題產生了矛盾。

雖然元均是陸戰的名將,但對於水戰就不行了。加上李舜臣同樣在水戰上立下了赫赫戰功,並得到了柳成龍的親睞,令失意的元均感到非常不滿。

北人黨利用了這兩個人的私人矛盾,來削弱南人黨的力量。在北人黨的支持下,元均上疏誣陷李舜臣在戰時與日軍有過勾結,雖然說李昖並不相信李舜臣通敵,但由於李山海控制了言路,使得形勢對李舜臣非常不利。

並且,李昖此時也已經對逐漸做大的南人黨產生了警惕,議政府領議政和左議政都是南人黨把持着,如果再加上一個掌握着兵權的李舜臣,豈不是有了威脅自己統治的實力?

顯然柳成龍也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考慮到大局初定,既不想與北人黨產生大規模衝突,又不能失信於李昖,因此棄車保帥,沒有積極阻止北人黨彈劾李舜臣。而李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李舜臣無辜地被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喪失了軍權。

北人黨的第一輪反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南人黨支持的李舜臣失去了統帥水軍的權力,元均成了水軍統領,掌握了朝鮮的水軍。

南人黨此次失去的不僅是水軍的統治權,他們的巨頭之一、擔任左議政的李德馨本是北人黨首領李山海的女婿,對於柳成龍對待政敵過於保守遷就的個性本就非常不滿,再加上這次沒有保住功勛名將李舜臣,他在政策上已經偏向於中立了。

而南人黨另一巨頭李元翼,是個資歷絲毫不輸於柳成龍的老臣,他也不滿柳成龍獨自一人掌控南人黨,並且妥協的做派。因此南人黨雖然表面上還是掌握着議政府,但內部卻矛盾重重。

北人黨方面,通過了“壬辰倭亂”湧現了一大批新的人才,如鄭仁弘、洪汝淳、南以恭等人。李山海早年被柳成龍扳倒之後,就失去了北人黨的實權,不過由於他的威望,還是被北人黨的後輩們請出來作為精神領袖。

這樣一來,雖然像南人黨一樣,在北人黨內部也有鬥爭,但總算有個精神領袖作為他們的首腦,在對抗南人黨這個問題上,北人黨內部還是非常團結的。掌握了水軍之後,再加上已經有了不少話語權的光海君的支持,北人黨竟然隱隱壓過南人黨一頭,這從去迎接朱常洛的大臣中,北人黨佔據了六個位置,而南人黨僅佔了四個位置就能看出端倪。

當然,朱常洛看了冷漠搜集到的情報知道,朝鮮內部的矛盾還不止於此。

挫敗了西人黨的東人黨之所以分裂成南人黨和北人黨,還是在於建儲上。朝鮮王李昖如同朱翊鈞一樣,此時也是沒有嫡子,他本人比較欣賞次子光海君,在與西人黨的建儲之爭上,東人黨便支持光海君,藉此擊敗了支持定遠君的西人黨。

當朝鮮把自己選擇的世子人選光海君報給大明,希望大明進行冊封時,卻出了問題。大明也正為了國本之爭而焦頭爛額,與朝鮮不同的是文官集團在與朱翊鈞抗衡。面對朝鮮的世子人選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的光海君,內閣和禮部當然大筆一揮,以違制駁回。

正是由於大明的態度,東人黨內部本就有一些矛盾,最後直接分裂成了支持光海君的北人黨和轉而支持長子臨海君的南人黨。

由於東人黨分裂成南人黨和北人黨,之前支持定遠君的西人黨雖然實力大損,但也似乎看到了機會,再加上他們有定遠君的生母、深的李昖寵愛的仁嬪金氏撐腰,作為攪局者也算是勉強夠格。

朱常洛對去邊境迎接自己的那個一臉憔悴、盡顯菜色的定遠君,還算是印象不錯,看來他能夠撈到去迎接自己的機會,應該算是從光海君和臨海君相爭中漁翁得利。不過顯然,從那些相迎的大臣中沒有一個是西人黨的人員中便可看出,西人黨和這位王子的處境似乎不算太好。

看完手中的這些資料,朱常洛對於朝鮮目前的局面有了個清醒的認識,不由得心生感慨,看來還是有了親信好辦事,不然光憑勞鷹先前提供的那些資料,此時恐怕已經過時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局勢,也就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從目前朝鮮的朝局來看,朱常洛感到似乎是北人黨佔據了一些優勢,而南人黨由於內部的矛盾和一些錯誤的舉措,雖然表面上看來還掌握着議政府,但行事多了許多顧忌,被動了不少。

不過,暫且不論北人黨如何,對於他們支持的光海君,朱常洛的印象就十分不好。倒不是說光海君慢待了他,而是通過歷史,無論是不靠譜的國內史書還是朝鮮的實錄,都對光海君這個人的評價不算好。

朱常洛曾經不止一次的告誡過自己,史書是寫出來,統治者和個人的傾向太重了些,也許會虛構不少“史實”,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不過,史書即便是歪曲大明,卻不一定會對朝鮮的歷史歪曲太多,更何況朝鮮的實錄也對李氏王朝這第十五代君主頗有微詞,與國內的史書相印證之後,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拋開成見,從朱常洛這段時間了解的情況來看,光海君的能力至少還是不錯的。萬曆二十年,壬辰倭亂爆發,臨海君李珒被俘,朝鮮王李昖倉皇逃出平壤,命令十七歲的光海君李琿攝國事、整軍備。光海君收集流散的朝鮮各部兵馬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

這些舉措還是起到了不少作用的,不說那些收攏的殘兵敗將和義勇的戰力如何,至少這些人變身輔助兵種,還是給予了作為主力的大明軍隊不少方便的,後勤上着實輕鬆了好多。

但是,可能是受到大明國本之爭的連累,雖然朝鮮曾經數十次的上疏大明,請求冊封光海君為世子,結果無一例外被大明以“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的理由拒絕。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光海君即位后,採取一種圓滑的外交政策,在臣服大明的同時也向後金示好,消極執行大明各種命令和措施,資助了當時后金急缺的不少戰略物資。

縱觀李氏王朝,對大明不忠的朝鮮君王,也就出了光海君一個

基於此,朱常洛對光海君心中有着不小的成見。何況,他自己本身就是大明國本之爭的主角,作為皇長子,在沒有成為太子之前,於政治立場上,就天然註定了他不可能去支持身為次子的光海君。

既然立場已經註定了,那麼就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支持光海君的北人黨一步步掌握實權,打壓其他勢力。

當然,以朱常洛的身份,根本就沒有必要光明正大的表明立場,也不會有人逼迫他表明立場,他只需在關鍵的時刻,破壞一下北人黨的重要佈置,或者暗中支持一下南人黨,或者拉西人黨一把即可。

想到西人黨,朱常洛便想到那個一臉菜色的定遠君,不由得笑了起來,挺有意思的一個人,只是不知道心性如何。

南人黨如今正處於內鬥,誰也不服誰,想要暗中支持的話,也要找個代言人才行。他們的三巨頭中,首領柳成龍雖然老成持重,但從資料上看,似乎沒有太大魄力;李德馨政策上偏向中立,又是北人黨李山海的女婿,也不太符合心意。

另一個南人黨的巨頭李元翼,是朝鮮太宗之子益寧君四世孫,屬於朝鮮旁系王族,頗得百姓愛戴,曾得到過“李公桑”的稱號。“壬辰倭亂”爆發后與金命元等人鎮守平壤,立下了不少戰功。平壤陷落後組織義軍打擊日軍,幫助李如松收復平壤,立下戰功,受封為明朝的“崇政大夫”。

這個人政治上屬於強硬派,與李如松的關係不錯,曾說過要反攻到日本去的言論,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徵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徵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