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孤獨

第四章 孤獨

孤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

但是用宏觀方式理解來說,其實就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有些時候不僅只有一種人存在孤獨感,很多人其實都有,都會時不時存在這種感覺。下面說一下哪些人最容易存在,一類“幼兒無父,老而無子”,年幼時缺失父母的陪伴,缺少完整的童年,在需要父母親在身邊陪伴長大的時期,缺失關愛,幼小的心靈最易缺失的就是安全感,內心的精神世界往往容易孤獨,不願與人交流,獨來獨往,不知道親情的感覺,為人比較冷漠,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會衍生出自閉症,到長大后慢慢轉變為抑鬱症。

而老而無子之人,則是年老之時,沒有子女在側儘儘孝道,可以理解為新時代的空巢老人,沒有一個說話、貼心之人,在老人心靈深處長久都會存有孤獨感,嚴重者會發展成抑鬱。所以說一句流傳已久的話,叫“常回家看看”。

接着從孤獨這方面能看到很多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心理想像,最開始孤獨其實是一種心裏現象的表現,心裏殘疾的癥狀,也叫自閉症,就是我們剛開始講到的這種,多發源於童年經歷而導致的。第二種一個人,為什麼說是一個人,生活上你可以為了謀生在外四處奔波,經常一個人上下班、吃飯、旅遊、睡覺,久而久之的孤獨感,產生就會讓你懷疑生活;還有差不多的是留學生,出國在外如果是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能讓你懷疑自己是無用的人,沒有朋友,生活中的孤獨感就此產生。

講一個來自生活中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次國慶假期約閨蜜出去逛街,因為早上出方出門走的急,就約定到城裏先找餐館解決早飯,再完成後面的安排。在餐館吃飯的時候,聽閨蜜說她的大學室友好幾個都談了男朋友,好多都是從高中就帶過來的,她每次和她們一起出去都顯得好不相同,很孤單,然後問我,她自己是不是應該也談場戀愛,才顯得像那麼一回事。我回復她的原話:你是因為室友談戀愛,沒有人在一起打鬧一起玩才感到孤獨,那如果按照某一種說法來說的話,大可不必,並且從心理學層面講,需要伴侶的情況是你缺失什麼才想從對方身上獲得什麼,雙方是相輔的,如果像你剛才說的那樣,真的沒那個必要。她的回應是說的確實是這麼回事。

記得從前讀過曾奇峰的一本書,叫《你不知道的自己》,有一節的一個篇章當中就說明過,有的時候短期的孤獨是個有必要的,但是不能長期孤獨,那樣會生病的。

生活里還有一種人要重點區分開來,他們不是因某種情況而產生孤獨,與之相反,極其喜歡孤獨。他們的性格上屬於孤獨久了,反而愛上了這種習慣,通常喜歡自己研究發展愛好特長,冷靜思考問題求索,但是他們極其討厭被別人打擾。在孤獨的生活中,充分將時間利用起來。有人也會因此愛上寫文章和看書,自帶着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對一些見解和理解比旁人更直接更為透徹,簡單來說用人間清醒概括足已。

孤獨有利也有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格物至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格物至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