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北患

番外1:北患

每年清明,唐二升都會來看一看安眠於地下的戰友們。三十年前,收復遼東的時候,二十七年前,在雅克薩殺俄國鬼子和韃子的時候,以及二十三年前,在察哈爾截擊蒙古韃子,告訴他們什麼叫做“十五步射擊”的時候。

正是他們的英勇無畏,換來了遼東大地之後二十幾年的安寧和平,也換來了遼東如今從遼河到松花江,到黑龍江,數千個營庄,數百萬百姓的安居樂業。

大慶永順二年,完成了整訓的三萬征遼軍在平遼公馬寶的率領,兵分兩路,一路出山海關,不費吹灰之力便以絕對的火力優勢,轟平了滿清在遼西走廊新修的那些碉堡,而另外一路則直接從遼河口登陸,很快控制了遼河下游流域。

而經過了一年的準備,滿清在馬寶的征遼大軍和朝鮮國慶協軍,漠南蒙古各部慶協軍的三面夾擊之下,根本不敢一戰,順治在鰲拜,濟度等人的護送下,一路北逃,海州,遼東,瀋陽各個重鎮被直接放棄,十幾萬漢人包衣被解救,數萬滿人老弱婦孺被慶軍騎兵截留,或是逃入山林荒野......

滿清雖然節節敗退,但這一年以來,順治也沒有坐以待斃,清廷早已經派兵北上偵察,甚至和黑龍江的俄國人勾結在了一起。

且說,因為關內局勢的惡化,滿清並沒有像原本歷史上一樣,一直在關外保持對俄國人的反擊和防備,黑龍江也因為清廷加大了人口掠奪,各部落實力銳減,這使得俄國人哈巴羅夫和同夥哥薩克斯捷潘諾夫得以憑藉優勢火器,僅以數百兵馬,就輕易控制住了黑龍江中上游流域的廣大地區。

俄國的遠東征服者在之後的幾年時間內,從黑龍江中上游地區沿河而下,一直到黑龍江出海口,途中建立了十幾個據點,其中還有三座是易守難攻的棱堡,上千亡命之徒盤據在這些堡壘之中,四處燒殺搶掠,維繫着俄國的殖民統治。

殘清如今已然是風雨飄搖,岌岌可危,寧古塔以南順治都不敢再待,但是以北的黑龍江,又已經被俄國人佔據,而且以如今清軍的實力,根本攻不下那些堡壘,這使得順治不得已放棄了取而代之,自己稱王的想法。

於是乎,這兩支同樣殘暴,奴役着黑龍江流域各部落的力量,在經歷過了一開始的交鋒——清軍攻城失敗,損失慘重,俄國人野戰失利,死傷了百餘人馬。同時,俄國人在從喀爾喀蒙古那裏了解到了慶國的事情之後,最終選擇了和殘清合流,共同對付大慶這個可怕且攻擊性極強的敵人。

不過,這個時候,殘清雖然能戰的甲兵不過五千,加上隨軍轉移的家口,男丁僅有一萬左右,但對於此時的黑龍江流域而言,糧食壓力仍舊十分巨大。

而且,俄清畢竟不過是結盟關係,雙方一直都相互提防着,不時因為補給和爵位問題爆發矛盾,前後死了幾十人,若不是大慶這個體量龐大的敵人一直虎視眈眈,他們或許早就已經狗咬狗,打成一團了。

孫可望知道棱堡的厲害,也了解過原本歷史上雅克薩之戰的過程,他在遼東被收復之後,除了要求馬寶派出數千兵馬北上,在赫圖阿拉,薩爾滸,鐵嶺,安樂一帶修築碉堡,保持防禦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遷移江南和華北各省的百姓到遼東開墾的事情上面。

當然,除了遷移百姓,做長久打算之外,孫可望也在為之後的進攻做準備,一方面是派出哨騎北上偵察地形和敵情,以松花江為核心,步步深入,屯戍要地;另一方面也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偷襲進攻,

破壞俄清各個據點附近的糧田。

與此同時,李來亨也加大了對蒙古的壓力,劉文秀更是一番分化瓦解,擊敗了衛拉特蒙古聯軍,使得喀爾喀蒙古連忙派遣使者入京乞和,孫可望趁勢要求派兵駐紮進漠南,以及喀爾喀的車臣汗斷絕和俄國人的貿易,以孤立和封鎖俄國遠徵兵,激化俄清矛盾。

進攻黑龍江流域本來就困難重重,這不是實力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巨大的補給壓力使得這次進攻只能採用精兵模式,而俄清加起來有五六千兵馬,這就使得孫可望投入的兵力也必須達到這個規模,否則外線作戰,勝算不大。

經過諸將的一番研究之後,孫可望最終決定繼續沿用之前的戰略,一步步推進。在松花江流域後世的長春,吉林,哈爾濱附近築大城三座,每城駐紮三個百總,兩千戶百姓,就地屯田,同時預備船艦,開闢水陸交通線,籌集運輸工具,以及修整戰具。瀋陽往松花江流域的路上也開始設置軍用驛站和倉庫,運儲軍需糧食。

畢竟,如今和原本歷史上情況又不一樣,滿清的加入使得黑龍江的敵人實力大增,控制的區域也不僅僅是黑龍江沿岸。而遼東早已經是一片荒土,從瀋陽到黑龍江流域,幾乎沒有人煙,大軍不可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遠征和攻城大戰。

同時,孫可望也在等待燧發槍的最終改進。經過“長沙武器局”五年多研究和改進,在鋼鐵冶鍊技術取得了進步之後,第一批帶刺刀的燧發槍最終成功研製了出來,使用改進過的彈簧和火藥之後,晴天點火率高達九成,便是陰雨天,也有五六成。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配上了刺刀,這使得慶軍計劃中原本緊俏的兵馬得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軍中佔比達到四成的火槍兵可以以更小的負載完成更多的任務,包括直接進行陣戰衝殺。

當然,之所以要步步為營,繼續等下去,也是因為孫可望猜測只要自己的威脅看似解除,俄清之間必有一戰。他們之間的信任,恐怕還比不夠當年的明軍。

而最終的事實也正如他所料,駐紮在最前線的新城哈爾濱,負責城中大小防務的唐二升第二年年中便收到了前線哨騎的消息——俄國鬼子和韃子內訌了,動靜極大,死傷可能過百。

唐二升獲悉消息之後,趕緊派兵將情報傳回了瀋陽,同時下令城中軍民備戰,做好了要趁着俄清內訌的機會展開進攻的準備。

不過,因為短短一年時間,驛站,水陸交通,糧草等等原因,以及分佈在內線幾大城池之中的大軍還未準備就緒,唐二升期待中的進攻並沒能實現。

而眼見南面的慶軍毫無動靜,好不容易平息了黑龍江城內的第一次重大內訌的俄清雙方果然很快就開始了更大一輪的內訌。

畢竟,順治好歹也是當過皇帝的人,如今和他眼裏的一個小小兵頭平起平坐,還要給別人稱臣,若是一個藩王級別的或許也就是算了,但是俄皇因為接收到了哈巴羅夫和斯捷潘諾夫的錯誤信息,對他這隻喪家之犬並不重視,只給了順治一個部落酋長的待遇。

畢竟,抵擋住慶國大軍的功勞,都已經被哈巴羅夫和斯捷潘諾夫兩人私吞了,順治和殘清在他們的彙報中,根本不值一提。

於是乎,預料之內的更大內訌不到兩個月就爆發了,期間斷斷續續大了三四個月,最終形成了殘清佔據黑龍江中下游,俄國人在尼布楚援軍的支援下,佔據了黑龍江上游的局面。

這一次,雙方死傷慘重,俄國人損失了五百多士兵,殘清損失了一千多甲兵,還有混戰轉移過程中,損失了兩千多人口。

而趁着俄清狗咬狗,無暇南顧,馬寶也隨即下令大軍繼續推進,並開始徵集民夫運送物資,同時從朝鮮和蒙古徵調糧食和馬匹。慶軍很快就推進到了後世的伊春,佳木斯等地,在當地修築起了城池,並開始派出哨騎逼近殘清的據點。

經過了大半年的準備,到第三年春季,松花江,黑龍江等河流解凍的時候,馬寶親自領軍,千總唐二升為前鋒,首先開始了對殘清勢力的圍剿。

殘清經過和俄國人的內訌,實力大損,在慶軍來攻之前,又因為內訌和慶軍哨騎接連不斷地焚燒糧田,糧食陷入緊缺,最終爆發了內訌,不少甲兵潰逃,各城堡中剩餘的人口總數減少到了萬餘,相當一部分人處於半飢餓狀態。

最終馬寶所率的五千精兵經過半年的激戰,在五十多門新型火炮的助力之下,將清軍固守的城池悉數攻破,但是也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

不過,此時的慶軍後續有源源不斷的支援,損失的兵馬和裝備很快就能得到補充,而清軍則是死一個少一個,火器彈藥更加得不到補充,手中的火槍火炮不到三個月就失去了作用,便是縮在棱堡裏面負隅頑抗,也經不住火炮的不斷轟擊。

而馬寶率部收復了黑龍江中下游流域的同時,喀爾喀蒙古三部在慶朝的施壓和火器訓練之下,也隨即開始派兵進攻威脅貝加爾湖流域的俄國據點。當然,雖然說是蒙古兵,但裏面有一半都是慶軍。

畢竟,只有這樣,孫可望才能扮演居中調停的角色,表達對蒙古人所作所為的失望,並願意為了俄慶兩國的百年和平做出努力,以迷惑尼布楚,雅克薩等地的俄國人,讓大軍可以在明年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和俄國人講誠信是最愚蠢的想法,對待他們,完全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對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手段,否則就是自己吹虧。孫可望要把這些人全部殺死在黑龍江和貝加爾湖流域,讓俄國人的勢力永遠消失在遠東。

蒙古人雖然有意藉著俄國人掣肘慶朝,但他們對於俄國人的威脅也十分警惕,如今在李來亨的壓力下,被迫二選一,自然是選擇了慶朝一方。畢竟漢人知根知底,俄國人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最終的慶俄大戰在第二年準時打響,慶軍和談使者和俄國和談使者原本還在聊着大好的和平相處願景,然後同時拔刀,可謂是“不謀而合”,配合的天衣無縫啊。

蒙古進攻尼布楚和伊爾根斯克的俄國人據點並不順利,這使得雅克薩等地的俄國人還是得到了許多補給,五千慶軍圍點打援,花了半年時間,付出了數百士兵的傷亡,才最終消滅了盤踞在黑龍江的俄國人。

大慶此時正是四處出擊的時候,沒有滿清所謂的西北威脅,反而劉文秀才是西北蒙古各部的巨大威脅,自然不可能和俄國人簽署什麼割地的合約。

之後的四年時間,李來亨所部的貝加爾湖遠征軍清除了這裏的三個俄國據點,並成功在喀爾喀蒙古三大部落的汗帳中留下了駐兵,每年輪換。期間還挫敗了一次車臣汗部和遼西蒙古部的叛變。

這些驅逐了滿清韃子,又經過了新式訓練的慶軍在對俄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給蒙古協從軍的心裏留下了巨大的陰影,特別是遼西的那次十五步射擊,更是徹底嚇傻了蒙古人,讓他們最終明白了一件事——玩火器,他們還是太嫩過來。

這些或者被擊潰的,或者有幸成為慶協軍中的一員,最終回到了蒙古部落的青壯年們無不自發的散播着慶軍的不可戰勝,以及跟在慶軍後面砍人頭的光榮經歷,以獲得女人們的青睞。

畢竟,蒙古人已經退回了部落形態,而慶軍則是半隻腳邁入了近代軍隊,兩者的文明差距,或許就相當於千年前唐軍和西域各部落軍之間的差距吧,甚至還要更大。

那個時候,整個東方都以大唐為尊,以成為唐人為傲,唐軍更是不可戰勝的存在。

如今,慶軍正在逐漸樹立這一形象,並有望超越之。大慶控制蒙古和西域各部,除了強大的軍力威懾以外,所謂的疾病和宗教根本不在預選方案之內。

沒了民族壓迫,正處於蓬勃復興期,被釋放出了巨大創造力的大慶將會用文明和龐大先進的生產力,使得蒙古人以成為慶人為傲,這種文明向心力比任何卑劣的手段更管用。

唐二升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他的二十餘年軍伍生涯,最終從“瀋陽軍官學堂”總教官的位置上退下來。

雖然最終他沒有娶到將軍之女,最終的職位也停留在了千總和總教官,沒能更上一步。但一家人在永順二年就跟着他移民到了遼東,佔據了遼東復墾的先機。

唐大升成為了瀋陽附近的營庄管庄,唐小妹成了遼東商社的管事,他自己則在軍中擔任千總一職,對俄戰爭結束之後調回了瀋陽成為了軍官學堂的教官,並逐步升到了總教官。而唐老爹也最終在三個子女,五個孫兒的陪伴下,在三進的大宅子裏安詳而去。

這一家人如同其餘數十萬戶來自關內各地的百姓一樣,從南京人,鳳陽人,淮安人,松江人,濟南人,河間人成為了遼東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伐清165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伐清1652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1:北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