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儒學西學相互成就
“但是這樣,如何保證你的指數被施行呢?”宋應昌還是有些不明白。
“那就要看我將來的學生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看我這指數到底有多優異了。不過這樣也好,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不要總想着哪個宗師厲害能夠一個人包圓了。孔聖人不也沒能拯救大周與魯國嗎?”劉君墨笑着感嘆道。雖然指數成功的影子還沒有,但作為年輕人,暢想成功后的美好還是很及時的。
“哦”宋應昌馬上就理解自己的處境以及為什麼高翰文讓自己只學習不公開辯經了。因為自己就是老師推出來施政的關鍵。這一下子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高老師在“改稻為桑”國策成功后不急着調回京師了。或許高老師也一樣,壓根就沒打算入閣呢。
想到這一點,宋應昌眼角濕潤了起來。都說師生一體,可自己真沒想過,要代替老師去實踐驗證,去硬生生搶了老師的光輝。
看着宋應昌愣獃獃了好久后眼睛才間或一輪。
劉君墨才說道:“宋兄,現在知道你的命有多好了啊。有師長願意給你做基石。後面,你的問題,高師叔會指出。西學理論的問題,你肯定會反饋給高師叔。這樣理論與執行問題都可以單獨切割討論。你只管安心備考,不要在外面摻和這些儒西之爭,不要辜負高師叔就行了。
我這邊可就沒這麼好命了。我自己老師不成氣候就算了。顏師叔那邊也好大一堆徒子徒孫要照顧,哪裏輪得到給我留口飯食,讀書二十載,一無所獲,只能自己冒險出來掙一掙了”
“可別”宋應昌本來是想說可別這麼說自己老師的。但話到嘴邊咽下去了。因為一對比自己老師,這話就顯得缺乏同理心了。
“哈哈,沒事的。我那老師也不在意的。大家都是落魄書生。相互說說,沒什麼影響的。”劉君墨知道宋應昌剛剛尷尬在哪裏,趕緊打破尷尬氣氛。
“接下來,劉兄計劃如何體驗民間的仁義呢?”宋應昌回過神來,認真問道。
“也沒想好。不過顏師叔的拜帖在各大飯館酒樓牙行都比較吃得開。我可能要先去這些地方做工體驗一下了。不好意思說,學儒這麼多年,我都沒下地干過活。也不知道後面能不能適應。只能硬着頭皮上了”劉君墨半開玩笑地說道。
這時宋應昌才發現,劉君墨一個快四十歲的山東大漢,手指看着居然比自己這個江南小子還要細長鮮嫩。顯然是從小到大壓根沒幹過啥活兒的。這也真是為難他了。
“這樣,為了不干擾你科考,我會先自己去體驗,完了會模仿你們師門那個學術報告也寫幾份。到時再拿着報告來跟宋兄討論。希望宋兄能不吝賜教。到時我們總結出個客觀的、沒什麼內生性問題的仁義指標來。如果這能為儒學證明,那自然西學也得到了證明,不是嗎”劉君墨說完就站起了身。
“宋兄,祝我好運吧。再會”說完劉君墨就自動退出屋子了。
剛一出門門口的錦衣衛就連忙關上了門。一大群學子居的儒生一下子烏泱泱就圍了上來,沖不破門,只好來找剛從裏面出來的劉君墨套話。劉君墨卻是同樣緘默不語,硬擠着出了學子居就消失在街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