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 大時代
輕輕的敲門聲將維克托的思緒打斷,他在窗前轉過身,朝着門口的方向看了1眼,說道:“進來吧。”
緊閉的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穿着1身淺灰色裙子的索菲亞從門外走進來,她的手中拿着1份文件,站在門口的位置朝着維克托笑了笑,說道:“會議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你該準備出發了。”
維克托點點頭,朝着她伸出手。
索菲亞快步走過來,將手中的文件遞到他的手裏,又接著說道:“車已經準備好了,就在樓下等着。”
“我這就下去,”維克托應了1聲,他將那份文件拿起來,翻開封面,仔細瀏覽其中的內容。
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稍後他要前往克里姆林宮,與前來莫斯科訪問的芬蘭農民黨籍議長蘇克西來寧會面,以洽商兩黨在各方面加強合作的事宜。
當然,所謂的洽商兩黨加強合作事宜,不過是蘇克西來寧,或者說,是赫爾辛基給出的1個借口,這位議長先生此次訪問莫斯科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莫斯科與貝爾格萊德之間牽線搭橋的,此前,作為南斯拉夫的最高領導人,鐵托已經通過外交途徑聯繫了赫爾辛基,他們希望赫爾辛基方面能夠在合適的時候向莫斯科傳遞1個信息,即貝爾格萊德有意改善與莫斯科的關係,將兩國之間的關係拉回到正途上。
隨着聯盟明確提出“東進政策”,南斯拉夫在地緣政治方面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這,這份壓力不是來自於某1個方面的,而是來自於各個方面的。
首先是華盛頓方面,美國人希望貝爾格萊德能夠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影響東歐各個國家的局勢,讓那些立場上傾向於南斯拉夫的派別,積極的行動起來。對於華盛頓來說,他們現在迫切希望東歐地區,能夠再現1場波蘭那樣的騷亂,因為這對於牽制莫斯科的精力來說,是最為有效的。
而除了美國之外,在整個歐洲範圍內,不管是東歐各國,亦或是西歐各國,都不希望南斯拉夫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攪局,是的,不僅僅是西歐各國希望聯盟能夠加速東進,東歐各國同樣也有着類似的期盼。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希望聯盟能夠履行與戴高樂所達成的協議,削減駐紮在東歐地區的蘇聯紅軍力量。
最後,在南斯拉夫內部,支持聯盟東進的聲音也很大。當然,南斯拉夫是不可能影響到聯盟國策戰略的,因此,貝爾格萊德有多少人支持聯盟東進,並不能影響到莫斯科的決策,但這些南斯拉夫內部的東進政策支持者們,卻希望貝爾格萊德能夠積極改善同莫斯科之間的外交關係,從而在側面推動蘇聯人的東進。
毫無疑問,這些人的政治立場與是否親蘇毫無關聯,他們只是單純希望蘇聯人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東部地區去,從而減輕他們對南斯拉夫所施加的壓力,換句話說,這些人純粹是站在南斯拉夫的立場上,支持蘇聯人東進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也不贊成南斯拉夫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作妖,影響到蘇聯人的東進。
所以說,目前以鐵托為核心的南共領導層,直接面臨著來自內外雙層的壓力,即便是不考慮自身的立場傾向,貝爾格萊德也必須考慮與莫斯科改善關係了,否則的話,他們的處境將會更加被動。
同樣也是在今天上午的日程安排中,維克托在結束了與蘇克西來寧的會面之後,還得立刻去參加中央主席團的1場全體會議,而這次會議所要討論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對華援助的問題。
在最近1段時期,北平方面已經表現出了明確的實用主義外交姿態。就在戴高樂訪問北平期間,北平的外交政策決策者在公開的場合下,重申了中方在此前萬隆會議期間的表態,尤其是強調了國家主權不容侵犯的立場,在莫斯科看來,這顯然是北平方面對長波電台設立的問題的正式表態了。
但同樣也是這1番表態,其實也從側面向莫斯科發出了1個信號,那就是儘管華盛頓在頻頻的拉攏北平,但不管將來中美關係如何變更,在中國的領土上,也不會出現任何1個屬於美國人的軍事基地或是軍事前哨,當然,旨在監測和偵查蘇聯的大功率雷達、電台,也不會在中國的領土上出現。
這種表態,其實就是在向全世界表明,北平不會在蘇聯和美國之間選邊站,中國將會成為遠東版的挪威和芬蘭,他們將在美蘇的對抗中選擇中立立場。
如果放在過去,北平方面的這種表態,顯然是不可能令莫斯科感覺滿意的,因為在聯盟的核心領導層中,有些人對中國的看法,與對東歐各國的看法沒有太大區別,他們都應該成為聯盟的衛星國成員,以莫斯科馬首是瞻。
但在經過了之前的1系列交手之後,面對着聯盟的東進趨勢,面對着美國人的步步緊逼,尤其是面對着北平方面的“忤逆”,莫斯科核心領導層的態度也在緩慢的發生着變化。
就以莫洛托夫同志的觀點為例,他認為北平的立場正在迅速的“南斯拉夫化”,這其中既有來自於美國橄欖枝的誘惑,也有北平方面審時度勢的因素。北平方面看清了聯盟東進的總體戰略,也看清了中國在這1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他們才有了進1步討價還價的底氣。
當年,蘇南關係的破裂,已經在地緣政治方面給聯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說真的,若不是聯盟開始調頭東顧,轉而開始謀求在太平洋地區與美國人扳手腕,那麼,南斯拉夫這根刺,還將繼續在聯盟的嗓子裏扎着,這是聯盟在地緣政治上的1大失敗。
如今,隨着聯盟東進,北平方面顯然是從南斯拉夫那裏學到了某種經驗,他們的“南斯拉夫化”可以說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但其主要作用的,始終都是內因。
考慮到現實的情況,莫洛托夫認為,聯盟應該向美國人學習,就像當初華盛頓對待貝爾格萊德的態度那樣,莫斯科不需要北平完全站在自己這1邊,莫斯科的底線應該是確保北平不會站到華盛頓那邊去,只要能夠守住這個底線,那麼中國遼闊的幅員,便依舊是聯盟南線開闊的戰略縱深。畢竟美國人沒辦法直接跳過中國的領土,向聯盟發動大規模的攻勢。
至於說聯盟與美國人在西太地區的角逐,莫斯科可以充分利用好越南和勘察加,只要這個鉗形的佈局能夠運作好,那麼聯盟就等於是將中國擁入了懷裏,到了那個時候,北平的立場自然會發生轉變的。
莫洛托夫的建議,得到了維克托與馬林科夫的支持,也得到了伏羅希洛夫等老同志的贊同,不過話說回來,進1步拉攏北平的路線,仍舊需要執行下去,因此,對華援助的問題,也依舊需要重新討論。
總而言之,隨着聯盟東進政策的確定,整個國際格局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在莫斯科,受中美關係轉變的影響,對華援助的問題開始受到莫斯科核心領導層的進1步重視,在馬林科夫同志提交的新方案中,對華援助的金額已經提高了3.7億美元,而相關的援助項目,則由原來的1百個,增加到了1百5十至1百6十個,可以說,北平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莫斯科已經接受了絕大部分。
在中南半島,法國人已經開始與北越游擊隊秘密接觸,巴黎方面已經開始推進從越南撤退的工作,與此同時,聯盟的軍事顧問組將於年底之前開赴越南,這標誌着聯盟將正式介入越南的局勢。
而在西歐,戴高樂1番激情演說,掀起了西歐各國出訪莫斯科的高潮,最先行動起來的,赫然是被視為彈丸之地的冰島,作為該國的總理,奧拉維爾·托爾斯緊跟戴高樂之後,也對莫斯科進行了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在莫斯科期間,奧拉維爾·托爾斯與馬林科夫達成了1項旨在實現兩國互信的方案——聯盟撤銷在里加設立大規模試驗性雷達站的計劃,冰島方面則幾乎在來年的7月份之前,要求英國人撤走設立在冰島的雷達站。
如果說戴高樂的演說,是揭開了西歐各國“退團”的序幕,那麼冰島隨後做出的選擇,就是將遊戲的進度往前大大推動了1步。
在東南亞,就像維克托此前所猜測的那樣,美國人增大了對菲律賓的投入,馬尼拉已經制訂了新的戰略,準備在年底之前,對各地的叛軍、分離勢力展開新1輪攻勢,以便在菲律賓重建和平。很顯然,面對來自聯盟的威脅,美國人已經顧不上在菲律賓玩養寇自重那1套了,他們必須迅速穩定菲律賓的局勢,以免給聯盟創造介入菲律賓局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