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靖康之恥
“其實啊,現在的人對文臣沒有好感並非是文臣不好,而是那幫子宋儒鬧得。”
朱棣猛地喝了一口酒,言語之中有點兒不是滋味。
“宋就是文武失衡了,文人知軍事那不是瞎胡鬧呢么?最終導致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宋儒還在寄希望於敵人的高抬貴手呢。”
“太厚、皇后、公主、皇帝的妃子,甚至是總是女眷以及成千上萬的宋朝官宦人家的女子被低價賣給了金人做娼妓,被敵人恣意地凌虐羞辱……”
“人家金人那真的是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啊,不僅把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無數的漢人女子帶走了,還帶走了無數的金銀珠寶、古董字畫和史書典籍,那都是我們漢人祖先的傳承之寶啊……”
“後來呢?這群懦弱的東西非但不敢起身反抗,還被那金人帶着行了那牽羊禮。”
“懷孕的宋朝後妃、公主的肚子裏的孩子都被打掉以供金人**,趙構的原配夫人當時都已經懷有身孕了,但在輪番的凌辱中孩子都沒了……”
“垶兒知道那牽羊禮是什麼嗎?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全身赤裸,身上披着血淋淋的羊皮,然後在脖子上栓根繩子,讓金國人牽着挨個叩拜金國人的祖宗。”
“我們漢人歷來最重視祖宗傳承,這無異於是讓人改換祖宗,是對我們所有漢人的侮辱!”
“再說男子可能也就罷了,畢竟赤身裸體的也沒人願意看,但讓一個女子赤身裸體那無疑是比殺了她還難受!”
“在牽羊禮的羞辱下,大量的官員自殺,而女子更是十不存一,是指連先後兩位皇后都因為忍不了這種羞辱而自盡。”
“但金國人為了滿足他們那畸形的慾望以及羞辱漢人的想法,皇后死了之後再立一個,說什麼都要以此方法羞辱我們漢人……”
“皇后名義上還是漢人的皇后,但伺候的卻是金國人,生的孩子也是金國人的,更氣人的是宋徽宗和宋欽宗為了活命竟然還呲着牙笑呵呵的認下了這些個雜種!”
“就連宋皇趙構的親媽韋太后都被金國人充入了教坊司接客,幾年下來恩客絡繹不絕,以至於懷孕生下了孩子都不知道是哪個金人的種……”
“這就是靖康之恥啊,這就是文武失衡的下場啊……”
“說來那些宋儒也是可笑,竟然還高喊着禮義廉恥以身殉國而自殺,你說你連死都不怕,怎麼就不敢跟金國人拚命呢?”
朱棣這一席話是從教育的沉穩慢慢變得慷慨激昂,隨後又變成咬牙切齒,最後又變成了怒其不爭。
一眾武將聽着朱棣講這靖康之恥也是沉默了下來,一次又一次的酒入深喉,而楊榮和金幼孜兩位大學士則是聽得如坐針氈。
這靖康之恥哪怕是宋朝的事情,但現在的明儒還是不願意去提起,因為每當提起的時候他們就感覺像是一個個大嘴巴扇在他們臉上一樣。
現在他們也是這麼感覺的。
“陛下,這都是前宋的事情了,軟弱的是宋儒,我們大明的文官可不會如此軟弱!”
楊榮是越聽越委屈,忍不住出聲抗議。
“是啊!不僅如此,我們大明兵強馬壯也不是前宋能夠比擬的,我們文人也是有血性的。”
本來沒人起頭還沒什麼,現在楊榮開了頭,金幼孜也忍不住了。
“太子並非是庸弱,在聽聞淇國公以及十萬將士葬身草原時太子都快氣瘋了,恨不得親自帶兵上戰場了。”
“太子爺只不過是想讓天下百姓都吃飽,
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休養生息,沒有馬放南山不再動武的想法!”
朱棣見狀也知道是自己性情導致說的有些過了,連忙安慰起了兩位大學士。
然而朱瞻垶卻在一旁不屑地撇了撇嘴。
明儒也沒有好到哪裏去,有多少的明儒連一個風塵女子都不如?人家柳如是還敢跳河殉國、殉節呢?你們明儒呢?
錢謙益的一句水太涼成了千古絕唱,緊接着又來了一句頭皮癢,那辮子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留起來了。
he~tui!
不過不忿歸不忿,朱瞻垶多少還是有些被震驚到了。
他對歷史沒有那麼精通,對靖康恥也只知道個大概,更多的還是那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但是他不知道這靖康之恥竟然恥辱到了這種地步。
連太后、皇后這種國母都被凌辱成那個樣子,可想而知那靖康恥是有多麼的恥辱了。
而且連太后皇后都不能倖免,那普通人家的女子怕是會更慘。
雖然不排除朱棣因為親近武將而有誇大的可能,但看楊榮和金幼孜兩位大學士的表情應該都是真的。
怪不得啊,怪不得歷史上的朱棣六飛五渡親自操刀子來草原砸場子,一副不滅了這群蒙元後裔誓不罷休的樣子,感情是被靖康之恥給嚇到了啊……
不過想來也是,哪個皇族願意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淪落到趙宋皇族的那個下場?
“垶兒,你可得記住了,以後用人要有度,不可輕信某一方的人,一旦失衡,趙宋皇族就是下場了。”
安撫完了兩個大學士,朱棣又重新叮囑起了朱瞻垶。
“孫兒,記下了!”朱瞻垶站了起來,鄭重的回應了朱棣的叮囑。
靖康之恥他現在知道了,本來他對草原的態度還是比較融合的,畢竟他是經過了正規九年義務教育的,民族大融合這五個字他還是知道的。
本來朱瞻垶想的是通過利益等各種方法去促進民族融合,這樣就能讓種花家安定下來。
但現在看來,可能這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和二十一世紀的少數民族是不一樣的。
想一想朱棣才剛說過的靖康之恥,再想一想明朝末期的八十一日江陰城。
想一想清軍入關之後頒佈的那“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想一想二百門紅夷大炮、二十四萬清軍只為滅亡大明的最後十萬火種。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這八十一日的江陰城又是何等的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