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第七十六章、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今天中國人奉為神聖經典的《周易》,其實正是導致中國人善惡兩性分化的根本原因。
孔子編纂后的《周易》,其高度的物性思維和高度的集權利己主義思想,是導致中國人魔性上升的根本原因。
孔子編纂和篡改《周易》后,之後被儒家將其列為五經之首,奉為經典。
從此人們依葫蘆畫瓢順理成章地從中吸取文化營養,可是幾千年來卻沒有一個中國人質疑或探討《周易》的真理所在!
反倒是儒家從不提倡儒生們在學習《周易》之後,用《周易》去占卜,而是告誡儒生們知易而不用易,“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可見孔子編纂和篡改《周易》,並非單純的傳承易經卜筮理論。
但是,儒家卻將《周易》定性為古代文人的必修課,是古代仕宦貴族官僚群體的必修課本,而這些人都是幹什麼的?
這些人個個都是左右國家命脈的支柱棟樑!國家命運就掌握在這群人手中!
儒家為什麼將《周易》定性為官僚雛子們的必修課,準確講《周易》應該是一本占卜書,但是古代中國還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將《周易》列入綱領性文化產品,並明確定性《周易》不是算命書籍,而是儒家經典!
明確定性《周易》是一本政治鬥爭的綱領性書籍。
孔子在五十四歲之後用十三年時間周遊列國,了解和學習《周易》,這期間兩次探訪隱者,這兩次探訪的隱者肯定不是老子,坊間傳說的孔子問道老子根本不存在。
之後,他在七十歲左右最終完成《周易》編纂工作,現在大家看到的《周易》,這已經不是原來的《周易》了。
他為什麼要編纂和篡改《周易》,因為他要找到一種有利於國家統一,有利於國家集權的政治思想,用於結束春秋時期多國並存的混亂局面!
他找到沒有?
找到了!
他長期居住在陳蔡衛三國的目的,就是尋找殷商王朝時期用於政治上的綱領性文獻《歸藏》到底是什麼原型內容。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將《歸藏》中重要的“集權”內容都編纂和保留下來了,而將《連山》易中主要的“開放”內容給篡改和刪減殆盡。
這也是儒家之所以最終敗給西方哲學的根本原因。
因為西方哲學發展到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果斷勇敢地拋棄了自然科學和世俗母系文化遺存的文化基因,將西方文化順利地過渡到男權制度下的男權文化之中,為西方文化指明了一條意識形態領域的康庄大道!
反觀儒學。
儒學發展到孔子手中,孔子無法擺脫男權制度下仍然遺存的母權思維的束縛,無法將母系氏族社會遺存下來文化根基給徹底清除乾淨,又無法建立起一套完全適應男權制度的文化大廈,來取代母系文化的塔樓,反而是沿襲母系陰性文化之路向前發展。
並且擴大了母系陰性文化的理論基礎,更加鞏固和發展了母系陰性文化的理論框架,最終導致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陰性,越來越柔弱,越來越缺乏男權文化的剛性精神,最終被拍死在清王朝那片沙灘上。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阻止了儒學無法擺脫母系陰性文化的束縛,像西方文化一樣跨越到男權文化中去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陰陽”這兩個字。
“陰陽”這兩個字如同喜馬拉雅山一樣高聳入雲,讓儒家學子們無法逾越。
因為“陰陽、陰陽”,必然是先陰后陽,中原文化的根基就是“陰先陽后,女人事天下!”
現在看一部錯誤的《周易》,其毒性遠遠大於《倫語》《中庸》《大學》等儒家著作對中國人的毒害。
準確的講《周易》幾千年來帶給中國人的文化食糧,並沒有人們吹吹噓的那樣牛逼,其實它更多的是一場文化陰謀!
古代中國一次又一次的藩鎮割據鬥爭和農民起義鬥爭,並沒有讓鬥爭者找到治癒社會矛盾的良方,反而是在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鬥爭之後,又重新走上《周易》設定的覆轍,重新走回老路。
若干年後,當社會矛盾再次積累到火山爆發的頂點時,於是再一次的反抗運動又爆發了。
反抗鬥爭一次又一次的爆發,朝代一次又一次的更迭,誰能說明白到底為什麼中國社會會如此反覆?
其實只有一個原因,根本原因是母系文化的通病就是用柔,用忍,凡事忍讓,忍辱負重,隱匿弊端,懼怕正面迎接挑戰,害怕戰爭,害怕反對聲音,搞封鎖,圍堰築堤,一切封閉式處理。
以如女人心態,講忍受,講封鎖,講仁義道德,遇事猶豫不決,往往是小事不處理,積弊成痾,反成大患,最終引發社會動蕩,朝代再一次的更迭。
反觀父系文化,西方人講進攻,講剛毅,講直面面對,講侵略,不怕事,講責任,講擔當,講契約精神。比如美國,美國建國200多年,只有16年不在打仗,大部分時間都在戰爭,堪稱世界上最好戰的國家,強悍無比。
父系文化就是不怕打仗,攻擊往往要比承受、接納來得痛快。
在別人家園搶劫,受傷的往往是對方。
將自己的院牆築得再高也抵擋不了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所以說世界上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