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民
大明成化六年,北直隸,河南,陝西,數省大旱,流民紛紛湧入荊襄。鄖縣,內屬荊襄,地接河陝,路通水陸,居竹、房、上津、商、洛諸縣之中,為四通八達之要地。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從湖廣周邊數省而來的流民不可避免的向鄖縣匯聚。鄖縣東北二十里。“娘,我餓!”一個五歲的小男孩依偎在母親懷裏,抬起頭看着一臉菜色的婦人,膽怯的說道。婦人年歲不到三十,荊釵布裙,一臉的疲倦色,聽了懷中人的話,輕輕嘆了口氣,從懷中拿出一個藍布帕子,小心翼翼的層層打開,彷彿裏面裝着的是世間的珍寶。帕子被打開,小男孩看着托在婦人手裏的窩窩頭,眼中滿是渴望,小手微微前伸。婦人緩緩將窩窩頭遞了過去,叮囑道:“慢點吃”。小男孩聞言,咽了咽吐沫,快速接過窩窩頭,猴急的吃了起來。張昭站立在山坡之上,看着男子趕着破舊的騾車載着這對母子隨着流民隊伍緩緩挪動而過,一雙好看的丹鳳眼裏,情緒複雜莫名。這是簡單的一家三口,管中窺豹,由此不難看出這群向鄖縣遷移的流民的窘迫與無奈。衣食無着,一路奔波,等待他們的依舊是個不確定的未來。......“哎!”“流民入荊襄,亂世恐將起呀!”張昭遠眺那如長龍般看不到盡頭的流民隊伍,不由嘆了口氣,在心中默默想着。“阿昭,已經遣人回去通知了,縣衙會開始安置流民的。”張昭聞言將目光從流民隊伍上收回,轉過頭來,便見楊鋒已經走了過來,落後自己一步停住,徐徐說道。楊鋒年十六,卻長得人高馬大,身材魁梧,一雙劍眉和高聳的顴骨,寬闊的前額,帶着沉着而剛毅的神氣。他本是陝西人,六年前,陝西大旱,他與其父楊忠隨着流民隊伍遷移到了鄖縣。由於楊忠勇武過人,一手楊家槍使得出神入化,因此得了張昭的父親鄖縣縣令張明遠的賞識。在成化元年鎮壓劉通、石龍領導的荊襄流民之亂中立過功勞,之後便被張明遠提拔為三班衙役的總捕頭,成為張明遠的心腹之人。因為這份際遇,楊鋒自小伴隨着張昭長大,兩人名為主從,實為兄弟,關係十分親厚。張昭聽了楊鋒的話先是默默頷首,隨即苦笑道:“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是流民人數之多,還是遠遠超出我的預計,僅憑鄖縣一縣之地,我們能夠做的恐怕也有限呀!”“天災人禍,亂世一起,人命便如草芥,能救一個便算一個吧!”楊鋒似乎想起六年前,自己跟隨父親顛沛流離,四處遷移的窘迫日子不由神色黯然,嘆氣道。張昭聞言皺眉不語,無意識的摩挲着手中的馬鞭,心中一時煩躁莫名。.......“嘶嘶”一陣馬鳴聲傳來,張昭與楊鋒同時看去,便見一騎士手拉韁繩,待馬停住后立刻翻身下馬,徑直向山坡上兩人走來。“少爺,流民隊伍後方遇襲。”騎士拱手一禮,氣喘吁吁道。“來着何人,人數有多少?”張昭心中一緊,連忙問道。“此處靠近龍門山,恐怕是龍門寨的山賊,瞧見流民隊伍經過,從而下山劫道,人數約莫五十人。”騎士徐徐回答道。“龍門寨的匪首,人皆不知其真名,而以匪號【坐山虎】揚名於外,其人聚眾落草龍門山,劫掠過往行商,為非作歹。”“而且龍門寨實力頗強,鄖縣又處萬山之間,縣衙實力有限,無力征討,不想如今流民入荊襄,眼看動亂將起,這些佔山為王的匪寇也蠢蠢欲動起來了。”張昭聞言臉色陰沉道。“這些山賊目無法紀,是該好好教訓一下他們了。”楊鋒看着張昭建議道。“理當如此。”張昭點了下頭,隨即吩咐道“召集人手,隨我剿滅山賊去。”話落,張昭便率先向山坡下走去,楊鋒見狀連忙緊緊跟隨而去。待行至道旁,接過下屬遞過來的韁繩,張昭騎上馬,掃視了一眼身後眾人,見其隊伍嚴整,進退有度,滿意的點了下頭,隨即一揚馬鞭,便如離弦之箭向流民隊伍後方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