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同人於野 利涉大川(2)

第十三章 同人於野 利涉大川(2)

五人出到機場的停車場后,遠遠就看見一輛棕色途昂旁一名男子在向秦陽玉招手,走近后,秦陽玉跟大家介紹道:“這是張博,我初中同桌,他的媽媽是個藏族姑娘,嫁到了蘭州,他的表哥是年保玉則的當地藏民,小的時候他就經常給我們講他們進山牧牛的事情。這回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好好地調研,不用再受王局長的約束了!”

周祥林難掩興奮,同時又抱怨道:“陽玉啊,既然有個那麼好的同桌,你幹嘛還帶我們去找那個王局長呢?”

岳觀晴見秦陽玉臉上顯出一些慍色,在一旁調和道:“哈哈,有誰會預料到正路會如此荊棘呢?想要到達目的地,有時候不走些‘旁門左道’還真不行。”

張博倒也是不認生,接腔道:“大家放心,由我來帶路,接下來走的都是捷徑,無論你們想去哪裏,都包管帶到。”

相互認識之後,大家就再次向著年保玉則出發了,又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車程后,入夜抵達了位於年保玉則西南方隆格村的藏族表哥家裏。表哥一家非常熱情地招待了一行人,他雖然也還不到四十歲,比大家年長不了多少,但是已經有五個孩子,最大的十七歲,最小的也有八歲了。

早幾年隨公司到雲南旅遊的時候,岳觀晴也曾去過藏民家訪,印象中的房屋都是全木製造,寬大的正廳中央一個綁着哈達的大圓柱可供客人跳舞,廳側供着神龕、水龕,廳的另一角是爐灶;來到表哥家中,才知道那是富人之家的配置。在普通的藏民家裏,房屋並沒有那麼寬敞高大,長方形的廳里,盡頭是神龕與電視機櫃,兩邊是既可以當座椅又可以當床的、長長的鋪着褐色毛毯的炕,或許在當地,它有專屬的名稱,但岳觀晴沒有問。牆體上下分層,分別漆上了天藍色與土黃色,代表天空和大地,牆上糊着些唐卡、還有毛主|席頭像,顏色都比較舊了。爐灶在廳的中央,老式的鋁製燒水壺裏已經煮好了酥油茶,壺口的白煙包裹着香氣冒向木頭梁頂的白熾燈,廳里唯一的一盞白熾燈。

見到有客人來孩子們也很高興,他們先是好奇地躲在門外張望,看這一群陌生人來到自己家中做什麼,悄悄地討論着眾人身上那些他們沒有見過的新奇的玩意,笑着跑開,不久又跑了回來。秦陽玉向他們招了招手,小可愛們終於扭捏羞澀地一個一個走了進來,大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拿出在蘭州市裡順道買好的書本、文具、拼圖、彩繪本等小禮物送給他們,每個人都如獲至寶般、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藉著從廳里透出去的微光,蹲在院子裏,相互分享着手中的“珍寶”。在來這裏之前,秦陽玉就諮詢了張博,說到這一趟這麼麻煩他的表哥,要不要帶點什麼名優特產以表謝意,他說什麼都不需要,如果實在要帶就給孩子們帶些實用的小玩意就行。

第二天,張博開車把大家從隆格村帶到了年保玉則西側入口附近,一行人跟着表哥繞着山路走了大概三四公里之後,便來到了下文措溫泉區。

這裏的溫泉與雅拉雪山的相比毫不遜色,彌補了秦陽玉和周祥林沒去到雅拉雪山的遺憾。他們倆對溫泉進行了更細緻與專業的考察、取樣。包括測量不同深度、不同方位水體的溫度,不同池子的水體、岩石、沉積物的樣本。秦陽玉驚奇地發現在這五六十度的溫泉池水裏的岩石上,竟然有藻類的生存,她立即采入瓶中留存了起來。

隨後,眾人沿着上下文措的北沿向東行徑,期間橫趟了幾條從左側的年保玉則峰上流下來的高山溪水。溪流清麗,洗刷着河道兩岸及河床里從高山上衝下來的礫石,似在源源不斷地講述着這“天神後花園”美妙動人的故事。

表哥多傑告訴大家,現在是枯水期,如果水多的時候,溪水又急又寬,並沒有那麼容易走過,要藉助牲口的力量才能通行,而這裏的高山牧場,全靠這些溪流滋養着。他的漢語發音還是比較標準的,多多少少帶有些藏腔,除了會有些卡頓之外,大家很容易明白他的表達。

秦陽玉忍不住問道:“多傑大哥,你的漢語是什麼時候學的啊?非常厲害呢!”

“哈哈哈,那得謝謝我表弟啊,小時候經常過來這邊玩,他就是我的漢語老師呢!”

“那你實在是語言天才了!應該不少人找你當翻譯吧?”

多傑慢慢地眨了眨眼,謙虛地笑道:“沒有,沒有,不過是為了交流方便,沒想別的,大家明明是一家人,總不能因為語言不通連話都說不上了吧。”不知是否膚色較深的緣故,他的眼白顯得特別的白,像清澈的雲,眼神分外的純粹。

“陽玉,藏族小村落,跟我們大城市還是挺不一樣的,這裏的孩子如果家裏有條件送他去學校的話,基本會在學校

(本章未完,請翻頁)

里學到漢語了,但是那些沒法上學的,或者年紀比較大的想學習漢語的人,可都是我多傑免費教他們的喲!”張博的言語裏毫不掩飾他的驕傲。

所有人的嘴巴都噘成了“o”字形,向多傑投去讚賞的目光。

繼續東行,多傑給大家介紹道:“如果是在六七月份,恰逢高原花海浪打浪的季節,這裏會漫山遍野地開滿杜鵑花、綠絨蒿、格桑花,紫的、粉的、白的、藍的、黃的點綴在藍天碧草間,用我女兒擁青的話說,‘年保玉則美得就像童話世界一樣夢幻,山裡一定曾有王子和公主在這幸福地生活’。呵呵呵,這小姑娘……”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大夥來到了阿爾加措南岸紮營,遇到一戶在這裏牧牛的藏民,一家三口,夫妻倆帶着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男主人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女主人在帳子門口打酥油,棕紅色的雪董由五條黃銅均勻分段緊箍着,用最古樸的方式分離着藏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食材,男孩無憂無慮地在山坡上玩耍,女人不時抬頭看看自己的男人和孩子,笑着露出潔白的牙齒,宛若開在她綠色藏袍上的一朵雪蓮花。

他們一見到大家,就十分熱情地邀約大夥去他們帳篷里喝酥油茶。雖然大家言語不通,需要多傑在中間做翻譯,但還是盛情難卻,大家一邊感謝着一邊進入了帳篷中。

眾人問及年寶玉則這幾年不再對外開放后的情況,藏民朋友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段話,多傑大致翻譯了他的意思是:過去來這裏遊玩的人,大都對神山、對自然沒有什麼敬畏,他們都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要專門跑到這裏來破壞他們的生存環境,他們真的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讓這裏有所恢復,並且不希望神山日後再受到打擾。

“所以在這裏生活的人們,是真的都把神山當做自己的家園,把自己當做大山的子民,對嗎?”秦陽玉向張博問道。

張博點頭道:“這是肯定的,但往深一層想,他們並沒有把大山據為己有,而是希望所有來到這個大山裏的人,都能把自己視作神山的一員,關注神山的健康,而不僅僅是‘瀟洒走一回’的遊客。”

秦陽玉聽后眉頭一震,若有所思,看了看她這打小就並不太起眼的同學,又看了看那對平凡的藏族夫妻,露出一個大徹大悟的笑容,久久在她臉上懸挂。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海尋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山海尋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同人於野 利涉大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