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神通石
京都,聖廟。
聖廟雖說是廟,可並非建在山上,而是建在京都東面。
建在繁華鬧市之中。
京都聖廟,是一個五進四合院。
面積雖不如皇宮聖殿,但也不遑多讓。
董仲從墨寶閣離開,來到聖廟之時,已接近酉時。
雖是酉時,可聖廟依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其中,多是參拜仙佛的香客。
但也有不少,是來聖廟之中學習神通的文士。
董仲一眼瞧去,穿學士服的學士,不下十人。
他才走入,便有一名聖廟小廝走來。
“客人,可是要上香拜佛?這邊有售賣香火的。”
小廝客氣笑道。
由此可見,聖廟與聖殿的差別。
聖殿直屬於皇室,可聖廟不同。
聖廟雖由文相管理,但更類似於半公半民的組織。
日常開支,全憑聖廟自給自足。
這也是為何各地聖廟,皆有供香客參拜的緣故。
董仲聽聞,答道:“不,我是來學習神通的學士。”
“學士大人?”
小廝一聽,介紹道:
“學士大人,前三進院落,都是用於上香拜佛所用,您若要學習神通,勞您親自前去四進院落,小人還要忙,便不送了。”
話雖客氣,笑容與熱情,卻是減了。
此事,倒也不足為奇。
董仲曾聽聞,小廝收入,與聖廟營收掛鈎。
之前便說,聖廟類似於半公半民組織。
這半民,體現在聖廟經營自給自足,體現在可供香客上香拜佛。
這半公,便體現在聖廟可供學士學習神通。
然而,學習神通是免費的。
一切費用,由官方統籌負責。
免費,自然談不上營收,也就無法增加小廝收入。
他的態度,能好才怪了!
董仲聳肩一笑,也不計較小廝態度,舉步向內走去。
二進院落,三進院落,仍是上香場所。
香客,絡繹不絕。
到第四進院落,人數驟減。
董仲望去,僅有聊聊幾名穿學士服的學士,匆匆走動。
“這位客人,此後院落是供文士們學習神通所用,非文士不可入內,請您原路返回。”
不遠處,一名廟祝裝扮的中年人,迎面走來。
學士服僅有一套,董仲並不常穿。
今日所穿,便是尋常文袍。
見廟祝上前,董仲解釋道:“見過廟祝,董某亦是一位學士,只是今日湊巧未穿學士服,此為學士徽,可做驗證。”
說話間,他拿出學士徽。
文氣湧入之際,學士徽散發出淡淡柔光。
“原來是學士大人,是我眼拙了,您隨我來。”
學士徽難以作偽,廟祝客氣一笑,帶領董仲入內。
走在路上,廟祝問詢:“我看學士大人面生,應是第一次來京都聖廟吧?不知之前,可曾領了神通石?”
神通,算是文氣的一種運氣方式。
只是,方式因人而異。
同一種神通,不同文士使用,運氣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曾有人言,千名文士便有千種運氣方式。
雖有誇大其詞,但大體不差。
因此,神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神通石,便是一種可存儲神通之意的特殊寶物。
其特殊,主要源於原材料。
一種名為‘崑崙玉’的天材地寶。
此寶,產於昆崙山。
而整個昆崙山,歸皇室所有。
聽問詢,董仲答道:“不瞞廟祝,董某適才突破學士境界,此次前來聖廟,正是為了領取神通石,學習學子神通·妙筆生花。”
“原來如此。勞煩學士大人隨我來登記處,做好登記,便可領取神通石,學習領悟其中神通了。”
廟祝說道。
此時,兩人已走到庭院分岔口。
左方一戶,右邊兩戶,前方則是五進院落入口。
廟祝介紹道:“五進院落,是進士大人們學習神通的地方。他們另有入口,無需經過聖廟前四院,便可直接入內。”
董仲恍然,難怪之前經過,見學士不下十人,卻未見一個進士。
原來,是進士另有入口!
想想也對,進士個個地位不低,若是都與香客們混在一起進入,豈非落了身份?
廟祝繼續介紹:“左邊門房,是領取存儲神通石的地方;右邊兩個門房,是靜修室與練習室,供學士大人們練習神通所用。”
“學士大人,請隨我來。”
廟祝說著,帶領董仲走向左邊門房。
董仲緊隨其後,兩人推門而入。
門內,是一個碩大房間。
房間很簡單,與藥房有些類似,入門是一個櫃枱。
櫃枱后,是一面巨大的箱子格牆。
不同的是,格牆上的小箱子所裝,不是藥材,而是神通石。
櫃枱前,並無人。
廟祝走入櫃枱中,解釋道:“我們廟祝之間,舉行輪換制。平日若無大事,只有一位廟祝負責聖廟事宜,每三天一輪換。”
董仲點頭,並不意外。
他剛才已借天書查探,這廟祝同樣是一位學士。
想來,其餘廟祝,情況一致。
“廟祝,說到底也不過一份工作罷了。”
董仲暗道。
即是學士,輪換工作,亦是正常。
坐在櫃枱,廟祝拿出一份登記表,問道:“學士大人,您是第一次前來,照例還需登記您的個人信息。”
董仲接過,低頭一看。
其上五項:姓名,性別,境界,派系,居所。
簡單填寫后,他將登記表遞了回去。
看到他的名字,廟祝臉上露出震驚之色,詫異道:“您是儒家,又叫董仲?莫非是那位狀元郎!?”
“應該是的。”
董仲苦笑,他都那麼出名了?
“大人,您稍等,我這就給您拿神通石。”
廟祝說道,依舊恭敬。
可之前的恭敬是工作使然,而這次的恭敬,發自內心!
眼前這一位,可是覺醒聖種,學子便掌握神通三境的猛人!
不消片刻,廟祝已拿來一個錦盒。
“董大人,這是您的神通石。神通石可用於感悟三次,三次后神通石便會作廢,每一位學士只可領取一次,請您謹慎使用。”
廟祝介紹道,同時拿出一個領取表,讓董仲在其上簽名。
簽名在表格中間,而末尾仍有一列‘歸還’項。
董仲面露疑惑,廟祝見狀,再次解釋:“是這樣的,每位學士領取的神通石,並非無償贈予的,而算是聖廟預支,需要歸還的。”
“當然,這歸還並非現在,而是在您突破到進士之後。”
廟祝解釋道:“突破到進士后,您可到聖廟領取一份崑崙玉,同時要將學子神通·妙筆生花之意,融入崑崙玉中。
之後,您將蘊含了神通之意的崑崙玉還給聖廟,便算是歸還了。”
“原來如此!”
董仲煥然大悟。
這一借一還,皇室要承擔的損耗極低。
只需擔負原材料,與崑崙玉煉製成神通石的費用。
當然,若學士未能突破到進士,也是無歸還能力的。
這其中損失,自然也由皇室負責。
然而,這點損耗於皇室而言,亦不過九牛一毛!
“一借一還,等於變相賣了天下文士一個人情,皇室當真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