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啟殖民
李肇基點點頭,手指則是點在了婆羅洲,說道:“你們可以選擇在這裏進行開拓活動。”
施琅問:“一個土地貧瘠,稻米產量低的地方?”
李肇基笑了,施琅不愧出身鄭氏海商集團,對南洋還是有了解的。
“哈哈,我現在不需要一塊出產稻米的土地,淡水周邊數百萬畝的土地還未開發。”李肇基說道,他在地圖上圈了一個圈,大體把婆羅洲,也就是後世稱之為加里曼丹島的西北部分圈了出來,而在這個圓圈裏,已經標註出了一個城市的名字——古晉。
這片區域被稱之為沙撈越一帶,正如施琅知曉的那樣,這裏土地貧瘠。當然,所謂的土地貧瘠是與爪哇島這類地方相比而已。
南洋地區大部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雨林地區的淋溶作用會讓土壤的養分快速流失。爪哇島等一系列擁有活火山的島嶼是個例外,因為火山灰會給土地不斷的補充養分。
古晉一帶顯然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為土地肥力低下。也正是這樣的原因,這裏才成為了後世華人可以站穩腳跟的地方,早期的殖民者根本瞧不上眼這裏。
“婆羅洲島上有很多土著,分佈着汶萊、馬辰等幾個蘇丹國,我們不知道這座相當於六個福建省的巨大島嶼上有多少人,荷蘭人估算有四十萬到五十萬人。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這裏,是因為荷蘭人對這裏沒有興趣,只能算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而非荷蘭人掌控的領地。”李肇基認真介紹說道。
施琅立刻警覺起來:“等等,你說.......我們!敢問李大人,我們指的是誰,總不會是您和我們兩個吧。”
李肇基沒有回答,而是轉身看向船艉樓,高聲問:“兩位,你們覺得他們怎麼樣,可願意和他們合作?”
“在下沒有意見。”一個藍衣長袍的男人走了出來,他看起來三十歲,而在他的身後,還跟着一個看起來衣着打扮很像是荷蘭白人,卻分明長了一張漢人面孔的傢伙。
而施琅看着後面那個打扮怪異的人,說道:“我好想在哪裏見過你。”
“在福州,你父親和我的大哥......。”那人微笑說道,而施琅立刻警覺起來,他後退一步,說道:“你是楊昆身邊的那個跟班。”
“林六,這是我的名字。”林六淡淡說道。
二人的相識源於巴達維亞華人群體與福建鄭家的恩恩怨怨。巴達維亞在內的南洋華人群體,與大明朝廷是多多少少有聯繫的,因為華人多是福建後裔,而葡萄牙人壟斷了與廣東方面的聯絡,因此華人多是與福建聯絡。
林六的結拜大哥楊昆曾經就負責巴達維亞華人與福建的聯絡,當然,這是得到荷蘭人支持的。因為鄭家壟斷了大明的對外貿易,荷蘭人希望通過華人建構一條新的貿易路線。
於是楊昆帶着船去了福州,一度見到了當時的福建巡撫,但卻被鄭芝龍得知。施琅的父親親自處理了這件事,買通巡撫,定了個通番罪,楊昆被抓入獄,花了好些錢才被贖回來。
但也因此,楊昆的家產全都賠了進去,本人憂憤而死,利用他的荷蘭人還算仗義,替他還清了債務。
而林六是楊昆的結義兄弟,在巴達維亞華人領袖已經半隱退的情況下,林六擔當起了責任,通過華人的關係網絡,為荷蘭人提供各類服務。
“你們認識嗎?”李肇基問。
“他的父親是鄭芝龍的鷹犬,害死了我大哥。”林六冷冷說道,但他轉而又說:“可這與他無關,鄭家敗落了,他父親也死了,而當年的施琅,只是跟着他父親的屁股後面增長見識,和我一樣,都是無能為力的人。”
顯然,林六是不準備算舊賬的,而李肇基說:“好吧,我再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他來自馬六甲,李為經李先生。”
“在大人面前,不敢稱先生。”李為經恭敬說道。
李肇基說:“兩位也請坐下吧。李先生,你來介紹一下古晉。”
“等等,李大人。”施琅繼續問道:“這兩位先生也會參與嗎?”
李肇基說道:“對,他們是股東.......。”說著,李肇基拍了拍腦袋,說道:“怪我,沒有把話說明白,還是先跟你介紹一下我們的合作方式吧。”
“看來,我沒辦法到婆羅洲當一個山大王了。”施琅淡淡說道,顯然已經察覺出了什麼。
“當山大王有什麼前途呢,你應該當一位征服者,一位總督。”李為經正色說道,接着他代替李肇基講述了婆羅洲開拓的事宜。
李肇基的東方商社聽起來是一個商社,但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海上帝國。其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名字是公司,但實際上已經是擁有國家職能的強力機構。
但區別在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而東方商社只是李肇基的私人產業。當東方商社在內伶仃島上建立的時候,這一點已經確定了。可以說,從一開始,李肇基就已經是無冕之王。
甚至,有人對李肇基這個無冕都已經頗有微詞,無論是商社內部,還是商社的盟友,都提出李肇基應該稱王。
其中最積極推動這件事的就是沈猶龍,北徵結束之後,沈猶龍一直希望李肇基可以立國稱王,但前提是,要接受大明的冊封,李肇基的王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但這一點被李肇基斷然拒絕了,因為接受了大明的冊封,就與大順不好來往了,而如果雙方的關係變成了兩國,很多事也就不好操作了。尤其是大明掌權的是一群士大夫,在他們眼裏,名分什麼的,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稱王只會帶來麻煩,不會帶來利益。
可以說,李肇基的東方商社就是一個封建集權國家,而這樣的國家是不適合海外殖民的。
歷史上,在海外殖民取得重大成果的,多是資產階級國家,至少君主立憲。像是奧地利、奧斯曼、俄羅斯,這些也是歐洲強國,但在海外殖民方面,連比利時這樣的後起之秀都比不上。
唯二的例外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也就是佔據了先機而已,比別國開啟殖民早了近兩個世紀,又佔了兩個世紀航海技術落後的光,即便四個世紀的便宜,最終也讓他們的殖民地變成了公共殖民地。
哪怕是十七世紀的現在,統治了拉丁美洲大部分,擁有兩千萬人以上殖民地人口的西班牙,也沒有從殖民地獲得好處,每年從殖民地運來了金銀,直接送去荷蘭阿姆斯特丹還債,弄的殖民地成了給荷蘭金融家打工的了。
因此李肇基從一開始就為海外拓殖制定了類似商業主導的規則。
而今年年初在淡水正式建立的婆羅洲公司就是一個股份制的公司,實際上,李肇基更希望婆羅洲商社效仿英國東印,度公司而非荷蘭東印,度公司,兩者的區別就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面向全國出售股份。
但考慮到前期的保密和參與者提出的要求,最終婆羅洲公司還是一個類似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份制公司。
入股這家公司的股東來自三個群體,南洋華人商人、大明士紳與東方商社的高層。
東方商社之中,李肇基、陳六子、劉明德、楊彥迪、唐沐等一共七個人入股,而大明士紳全部來自於廣東的老朋友,林渭源、黃莞樓和海述祖。
而南洋華商是這家公司的主要推動者和經營者,如果沒有他們,這家公司或許會晚幾年成立。
李為經和林六是兩位股東,另外還有來自暹羅的楊信、安南國的魏之瑗、北大年蘇大國的林同文。每一個都是有權有勢的,也就李為經地位稍低點,但也是馬六甲華人群體的領袖。
楊信等三人,更是所在國家國王的座上賓,為國王打理海上貿易的內臣。
李為經是最積極的一個,他是主動找上門的,因為現在馬六甲的統治者已經從葡萄牙變成荷蘭人,荷蘭人想盡一切辦法打壓馬六甲的貿易地位,提升巴達維亞的地位,沒有往來的商船,馬六甲迅速衰落。
林六代表着蘇鳴崗等巴達維亞的華人領袖。他們是與李為經不謀而合的,因為東方商社的崛起已經是事實,而且還在快速擴張中。
早在《香港條約》簽訂之後,蘇鳴崗等大量的華人就開始向淡水移民或者買地置產,但這仍然無法消除他們的憂慮。
這些華人很清楚,殖民者們喜歡華人的勤勞和商業上的網絡,但他們絕對不能接受華人做大。
現在東方海域出現了一個中國人主導的海上勢力,早晚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產生衝突,到時候,生活在巴達維亞的華人肯定會受牽連。
因此他們必須提前做佈置,但去了淡水卻發現,這裏並非自由國度,李肇基就是一個國王,商社的成員就是為他服務的官員,除了不叫朝廷,這裏大明沒有什麼不同的,華人,尤其是華人群體裏的富商也不能接受。
當林六和李為經在淡水碰頭之後,一個建立與東方商社合作,接受其庇護,卻實際受自己控制的自由國度的計劃誕生了,在向李肇基說明之後,就誕生了婆羅洲公司。
而這家公司缺少武裝力量,而李肇基作為一個僅僅出資一萬兩,卻佔了百分之二十股份的大股東,其責任就是給這家公司找一些有能力的打手。施琅和顧榮就是他們的選擇。
“沙撈越一帶大約有五萬到六萬人,一些馬來人奴役當地的土著進行生產生活。其中能稱得上戰鬥人員的,大約有兩千到三千人。如果你們兩個能打下古晉,消滅那裏主要的抵抗勢力,當然只是讓原有的統治階層崩潰,而不需要清理鄉間的抵抗者。
那麼,你們二位就可以成為婆羅洲公司的正式股東,我們預留了百分之十的股份給你們。你們也自動成為公司權力委員會的正式成員,擁有投票權。你們的手下也可以充任公司的首批武裝。
但如果完不成,這些就得不到,你們只能接受公司的雇傭,或者立刻離開。”李為經認真說道,有李肇基作為後盾,他說話非常硬氣。
顧榮問:“那麼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支持呢,難道讓我們拿着這點錢,招募一些流散的水手,就去找當地的土人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