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秘的黑龍溝
女導遊在車下焦急地踱來踱去,無助地看着被沖斷的路面。
宋衛星想抽顆煙,於是走下大巴,先點着煙,才過去與導遊打招呼。
“韓導,怎麼了?”
“沒事,一點小麻煩。劉師傅去找人了,很快就會好。”
宋衛星安慰導遊說:“韓導,別急,盡人事聽天命。你們的辛苦大家都看到了,沒有人會責怪你們的。”
好言一句三冬暖。有人體諒,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也讓心煩意亂的導遊心情稍稍好轉了一點。
一個旅行團差不多30個人,導遊對這位姓宋的遊客印象比較深刻。
這位遊客總是提前到達集合點,但從來不搶前排座位;到景點不會搶位置拍照,經常跟在導遊身後,認真聽導遊的解說,有時還會問幾句不明白的問題。
導遊心情一放鬆,也與宋衛星攀談起來:“你怎麼不在車上休息?”
“年紀大了,瞌睡輕。”
“大叔今年高壽了?”
“呵呵,當不起高壽,剛剛退休沒多久,人長的比較着急,顯老。”
導遊抿嘴笑了一下:“倒不是顯老。第一次來四川嗎?”
“呵呵,來過n次了,都是開會或出差。以前去過都江堰和青城山,還去過九寨溝和黃龍。”
“喜歡四川嗎?”
“太喜歡了。不過這次天公不作美,樂山大佛沒看清,峨眉山金頂也因為天氣沒有上去,以後找機會還會再來,畢竟峨眉天下秀,不想留下遺憾。”
導遊笑了笑,“這幾天只看到你一個人在自拍,給其他團友照相,太太沒跟你一起來旅遊嗎?”
“老伴在國外帶孫子,沒回來。”
“那你怎麼一個人在國內,不去國外陪老婆孩子?”
“去了。國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呆不下去。正好我有一個學生有事想請我幫忙,我就先回來了。”
“哦,大叔以前是當老師的?”
“是。我退休以前在華夏地質大學工作。”
天越來越亮了。大雨早在半夜就停了,被雨水清洗過的天空在晨曦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澈。
環顧四周,除了公路邊一條渾濁的小河,小河對岸的群山樹木鬱鬱蔥蔥,青翠欲滴,晨起的小鳥已經嘰嘰喳喳開始喧鬧了。
心情鬆弛下來的導遊帶點神秘地笑了笑,“宋老師,你知道這座山的後面是什麼地方嗎?”
宋衛星搖了搖頭,旅遊做功課時可沒想到會來到這裏。
“這座山的後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導遊問:“你不會沒聽說過黑竹溝吧?”
開什麼玩笑,搞地質的人沒有聽說過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
之所以這樣說,倒不是因為黑竹溝處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之間的過度地帶,在橫斷山脈的東側,屬峨眉山火山岩地帶,在一系列南北向褶皺和深大斷裂的控制下,山川走向均呈南北縱向伸展,形成特有的地貌特徵,在地質學上多麼有名。
也不是因為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的風景有多麼優美,景點造型多麼奇特,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多麼繁多,在國家森林公園裏獨樹一幟。
而是因為黑竹溝還有另一個稱呼——“中國百慕達三角”。
位於北緯三十度附近的黑竹溝經常濃霧瀰漫,瘴氣肆虐,地磁異常,猛獸出沒,各種神秘靈異事件層出不窮,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原因至今未解。
導遊看着有點發愣的宋老師,笑着說:“其實黑竹溝也沒有傳說中那麼恐怖,畢竟是對外開放的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遊客只要不去沒有開發的區域,是不會發生事故的。”
“高速公路沒有修通之前,我們經常從這裏走,我也帶團去過黑竹溝景區,從來也沒有發生過什麼危險。”
“不過,”導遊猶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說:“黑竹溝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前面的黑龍溝。”
導遊指着公路旁邊仍然流淌着渾濁河水的小河說:“這條河叫官廟河,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前面幾百米的上游有一條支流,也就是一條幾米寬的無名小溪。小溪是從一個峽谷流出來的,那個峽谷就叫黑龍溝。聽本地人說,沒有人敢進黑龍溝,進去黑龍溝的人就沒有出來的。”
“聽同事說,前些年有兩個獵人不相信,帶着獵槍和兩條狗進去過黑龍溝,才進去幾百米,兩條狗就在原地不停轉圈,朝四處亂叫,不一會就倒地死了。兩個獵人嚇壞了,轉身就向溝外跑,再也不敢進去了。”
“每年發大水的時候,當地人經常能看到從黑龍溝被洪水衝出來的野獸屍體,有狐狸、野兔、竹雞,甚至還見過麂子,都腐爛了。”
導遊本來還想說什麼,突然看到劉司機帶着幾個村民,背着背簍,拿着鋤頭鐵鎬等工具過來了,就對宋老師說了一聲抱歉,跑過去和村民打招呼,因為修路的費用報酬要導遊去商議和付款的。
修路不難。俗話說:易漲易落山溪水。山裏的水退得快,公路旁邊的官廟河水已經小了很多,河灘上很多衝下來的石頭也露出來了,只要把幾塊大石頭抬到被洪水沖開的窄溝里,用鵝卵石填平到與路基基本持平,大巴車就可以開過去了。
但是村民沒有機械化的工具,只靠手工作業,鋤頭挖,背簍背,人少效率低,工作量不小,估計沒有一個小時修不好。
宋老師沒有回到車上。他又點燃一支煙,慢慢吸着,向著導遊所指的黑龍溝方向走去。
每步七十五厘米,大約走了八百步,轉了一個彎,就看到一條小溪從一個窄窄的峽谷里流出來,從公路下面約一人多深的涵洞注入官廟河中。
峽谷口比公路低,還看得出來有幾個歪斜的木樁豎著。看上去以前應該是有鐵絲繞着的,不過木樁已經被洪水沖得東倒西歪了,繞着的鐵絲也差不多鏽蝕斷成支離破碎的小段了,完全擋不住人和動物出入。
這正好說明這個峽谷是不想讓人進去的,應該就是導遊所說的黑龍溝了。
黑龍溝和其他峽谷看上去沒有什麼不一樣。谷口狹窄,從谷口看進去是一片比谷口還低的平坦草地,草地上有淺淺的水,不知是積水還是泉水;草地中間有一條小溪,水已經比較清了,不像官廟河那麼渾濁。
離谷口約兩三百米就是茂密的森林,由於沒有遭到人類的破壞和砍伐,峽谷內森林的長勢非常好。
令人詫異的是,這個黑龍溝是由兩種地質構造形成的,溝里的地貌景觀反差極大。峽谷的谷口在東面,峽谷的南面、北面大部分地方植被茂盛,森林密佈,綠樹成蔭,青翠欲滴。
而峽谷西面卻幾乎全是聳立的崖壁,岩石裸露,除了岩石縫裏伸出的幾顆“小老頭”一般的松樹外,光禿禿的幾乎寸草不生。就像一個人患上了“鬼剃頭”一樣難看。
陽光升起來了,從谷口照進了黑龍溝。由於谷口狹窄,峽壁高聳,幽暗的峽谷里太陽照射到的地方異常明亮。
陽光從谷口直射峽谷的西面,也就是光禿禿的崖壁。崖壁目測離谷口不到四百米。
咦!西邊的崖壁上靠近北面森林的地方居然還有一道崖縫,不寬,崖縫和崖壁的顏色渾然一體,如果不是陽光正好照射進崖縫,平時根本看不出來。
崖縫被陽光照的非常明亮清晰。突然,宋老師看見整體淺灰色的崖縫中部出現了一大片清晰的暗綠色,這應該是岩石風化被雨水沖刷剝落後露出來的顏色。宋老師心頭驀然一緊,這種顏色,太像學校標本館裏一種礦石的顏色了。
宋老師意識到有可能找到礦苗了。
按照正規的標準要求,宋老師應該立即確定發現礦苗的位置。課堂里書本上的做法,最正確的做法是儘快測定礦苗位置的經緯度。但如果在道路附近,簡易的做法應該沿着公路向前或向後跑幾百米,尋找並記錄公路每一千米設置一個的里程碑信息,比如黑龍溝口正好就有一塊:x14938,意思是149號縣道,38公里處。
可是現在科技進步已經可以淘汰這些課本知識了。宋老師掏出手機,打開微信,把“位置”發到自己的微信號上,以後就可以導航到現在所處的位置了。
宋老師回到大巴邊上時,村民們已經把路上的窄溝填好了。
韓導遊正在和一個年紀大的村民結算工程費用,要求村民寫收據以便回去向公司報賬。
旅遊大巴終於順利通過了被沖毀的路段,向著海螺溝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