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喜訊
被兩刀三斷的沙欣,更加想不到的是,跟着他衝鋒的城守,一開始就壓制着速度。步卒和輕騎,完全脫節,等見到輕騎合圍過來,直接就停了下來,隨後丟下了手裏的武器。
沙欣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利用別人做炮灰,阻攔後方,拖延時間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反而被別人賣了。
高侃不明白為何敵人拋下武器,不過這對他來說,就是好消息,調整方向,對着敵人輕騎屁股,殺了過去,配合雁翎陣收攏口袋。
沙欣並不知道,陌刀手那是大唐精銳之中的精銳,個頭最低都是一米八的大個子,而且力氣極大。力氣大,揮舞武器的速度就很快,大唐的將領,都沒人敢去沖陣。
連續四刀破了他的防,然後兩刀要了他的命,身邊的人並不是不想救援,只不過自顧不暇,衝上去的人,無一例外被陌刀,連人帶馬斬殺。
這就去戰場,比的就是誰力氣大,裝備好,一把刀還可以招架,躲避,兩把刀同時砍過來,一個人根本招架不住。
李靖佈置的雁翎陣,介於雁翎陣與鶴翔陣之間,口子大,底部狹窄,有輕騎護衛兩翼,增加兩翼防禦,可以包圍敵人,掩蓋了兩者之間的缺點。
這就去李靖,他在前人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經驗,讓軍陣變得更加實用,配合更加輕鬆,操作指揮,也沒有那麼麻煩,普通士卒,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就能使用。
騎兵合圍,從後方殺入,瘋狂的收割着敵人性命,薩珊國騎兵,沒有多久,就被圍殺,只有最後幾千人,茫然的看着四周敵人,心裏慌亂無比。
看着四周林立的長槍,弓箭,封鎖住去路的盾牌,還有殺氣騰騰的騎兵,沒有人願意繼續戰鬥。
丟下武器,下了戰馬,老老實實的投降。
“這就降了?”尉遲恭不爽的說道,手裏的馬槊還躍躍欲試,想要看有沒有人想要反抗啥的。
“他們是被人擺了一道!不然有步卒拖着,沒這麼快就圍殺他們。”高侃笑着說道。
剛才就是高侃和尉遲恭,一左一右,領着輕騎護衛兩翼。
如果不是輕騎迅速殺入薩珊國騎兵背後,他們的騎兵雖然無法擊敗李靖指揮的步卒,但是傷亡絕對不小,畢竟陌刀手的數量是有限的,
只有幾百人。
王牧組建的長斧兵,這次也立功不小,雖然因為訓練的緣故,無法像陌刀手一樣使用,但是李靖自然有他的辦法。
用槍盾兵抗住騎兵第一波衝擊,隨後高大的崑崙奴,手持長斧殺出,一斧頭一個,砍得薩珊國的騎兵,人仰馬翻。
損失最大的就是三千重騎,為了抵擋敵人一萬重騎的衝鋒,損失了大半,好在有一部分只是負傷,即便無法重回戰場,也死不了。
三千對一萬,數量懸殊很大,不過他們擋住了重騎的衝擊,兩翼步卒迅速衝過去,遏制了重騎的行動空間,活生生的被步卒圍殺。
對於大唐來說,最麻煩的就是戰馬帶來的衝擊,盔甲反而是小問題,竹甲,木甲雖然比不上鐵甲那麼耐用,但是防禦力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容易損壞,每戰鬥一場,需要更換一些甲片。
重騎沒了速度,和重步卒沒有多大區別,面對更多數量,裝備不差的步卒,他們想贏怎麼可能。
其實這也是沙欣大意了,他們以前的戰爭,往往是重騎對重騎,步卒很少摻合,畢竟步卒你追不上戰馬的速度。
重騎基本上分出勝負,步卒才會殺到一起,那時候重騎又有衝擊空間,配合著步卒,自然殺傷力巨大。
但是他沒有想到,李靖布的陣,雖然也在移動,但只是小範圍的移動,基本上輸於原地等待敵人進攻。
等他們重騎殺到面前,一支重騎才從陣容中殺出,擋住去路,同時配合了步卒。
這就去統帥的區別,沙欣只是按照經驗辦事,而李靖以不變應萬變,他佈下的軍陣,能有多種變化,足以應對敵人很多種進攻方式。
一萬五千步卒反水,這是大勝的關鍵,即便在戰場不苟言笑的李靖,也露出高興的笑容,戰事的順利,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敵人三萬騎兵,還有一萬全身鐵甲的重騎,居然一股腦的衝進他佈下的軍陣,這種事情,他從來沒有遇到過,感覺就像碰到一群沒腦子的傢伙。
如果換成中原的戰爭,兩翼的騎兵肯定會被牽制,即便只有兩萬騎兵攻擊,那肯定也是分成兩三批,按照兩千人一隊的方式,進行衝殺破陣。
兩支騎兵殺來,如果用步卒抵擋,肯定需要幾倍的步卒,等交戰之後,再安排另外兩支騎兵,殺向步卒陣型的破綻。
步卒佈陣,確實可以抵擋騎兵,但是很難抵擋兩個方向的騎兵,李靖布下雁翎陣與鶴翔陣的變陣,就是為了快速調集步卒,抵擋一支支騎兵。
有重騎兵,陌刀手,長斧兵,他自信能消滅一隊隊騎兵,不過這需要時間,所以他心裏已經做好了犧牲步卒的準備,犧牲帕拉瓦國的兩萬步卒。
位於中間的帕拉瓦國人,肯定不知道,他們看上去很安全的位置,其實是李靖用來犧牲的。
強大的一波流,是薩珊國最常用的方式,除了攻城,他們覺得,野外遭遇戰,自然是要全力進攻,用強大的實力,儘快消滅敵人,減少自身的損失。
不一樣的統帥,造成了不一樣的結局,如果換成王牧,他肯定會動用簡易手雷,因為他不懂佈陣,無法做到像李靖這樣,兩個刀盾兵,兩個長槍手,配合弓弩手組成小隊,細緻的安排。
也很少有將領,能像李靖這樣,不斷指揮一隊隊士卒進攻不同的地方,彌補自身的漏洞,所以也不能說沙欣是錯誤的,只不過他遇到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接見了投誠的摩托羅城守,戒日國北方就算全部拿下,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如此輕易的戰勝,不由讓李靖感到有些空虛。
隨軍帶了一百桶火油,後續還在不斷的送來,一點都沒有使用,這讓他心裏有些痒痒的,那股破壞慾望,一直在心裏縈繞。
李靖是一個很容易折服士卒的人,是天生的統帥,在他藝術般的指揮下,士卒往往能以多打少的戰勝敵人,而且是圍殺那種,跟着他打仗,你會覺得放心。
帕拉瓦人還不知道,自己本來是要做炮灰的,結果損失很小,所以他們感覺,跟着李靖打仗,真舒服。
沒辦法,跟着王牧,那是懼怕,懼怕王牧把他們一起收拾了,再加上利益誘惑,才一直出兵跟着。但是打仗的時候,王牧只交代任務,要求他們完成,這損失可不小,所以他們更喜歡跟着李靖打仗。
即便一直觀戰的摩托羅城守,都感覺不可思議,三萬騎兵,就這麼敗了,還被活捉了八千,在他們心目中,薩珊國的鐵騎,一向就是無敵的象徵,唯有西方那個大國,才擁有相同的力量。
從來沒有聽說,幾萬步卒,能阻擋三萬騎兵的,即便對方也有騎兵。
打仗並不是數字對比,三萬騎兵對一萬多,那可不是一比二的戰鬥力對比,真打起來,三萬騎兵應該能輕鬆消滅一萬才對。
步卒一向沒有被騎兵放在眼裏,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重騎衝鋒,輕騎收割,面對成倍的敵人,都能輕鬆擊敗。
可就是這樣的軍隊,還是失敗了,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面對所有人的期盼,李靖有些心動,了解到薩珊國居然死了一個總督,這下沒有話好說的了,打吧!
薩珊國的總督,比起都護府的權利更大,管轄的地方更寬,相當於一個諸侯王。換位思考,要是誰敢弄死大唐一個王爺,這也是必須要打的。
關鍵薩珊國還不知道,他們總督死了,這就去一個機會,可以趁機奪取東南總督的地盤。
無論怎麼樣,先把好處撈到再說,即便以後要談判,好處已經吞下去了,讓他們再吐出來,怎麼可能。
李靖一面安排斥候打探消息,一面整頓人馬,同時給王牧送信。
給王牧送信,到不是商量打不打的問題,本來就說好了,讓他試探薩珊國的實力,主要還是通氣,王牧好應對朝廷,把借口和理由找好。
王牧當然知道應該怎麼做,安排糧草物資繼續北送,他坐鎮曲女城,居中調度,同時也給李世民送捷報。
…………
長安城!
兩鬢已經有了白髮的李世民,正在處理政務,如今關中的事情,他都沒有以前那麼關心,每天第一時間查看來至於遼東,隴右,西南,東南的消息。
西南拓土數千里,新增郡縣二十八,官員安排了上百人,可是讓他考慮了很久。
東南海外還在戰爭,雖然心裏很有底氣,不過沒有接到消息,還是非常牽挂。
“陛下!吐蕃使者到了。”內侍進入御書房彙報道。
房玄齡,長孫無忌兩個陪着李世民處理政務的大臣,同時和李世民抬起頭。
“讓他進來。”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有些不悅的說道。
吐蕃使者是來求親的,原因李世民他們早已推測出來,定然是想藉助大唐的實力,一統高原。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安裝最新版。】
可惜他們並不知道,分裂的高原,才是大唐最希望的。
“贊東祿叩見天可汗陛下!”
思索間,一個因為高原,臉頰紅得發黑的中年男子,進入御書房,恭敬的行禮。
“平身吧!”
“多謝天可汗!”
“你求見朕,還有何事?”李世民澹澹的問道。
“尊敬的天可汗陛下,下國對大唐非常敬仰,贊普願意奉上戰馬千頭,氂牛一萬頭,羊五萬,想求娶一位公主。”贊東祿誠懇的說道。
“朕已經說過了,沒有適齡的公主,這事不必再提。”李世民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如果是以前,李世民可能還會考慮和親,畢竟對朝廷有好處,但是如今朝廷實力強大,吐蕃一個分裂的小國,哪裏看在眼裏。
大唐立國之初,可是沒少給突厥送禮,所以李世民對於和親,心裏就有些反感,尤其是來求親的。
這就是皇帝心思,我可以賞賜給你,但是你不能主動要。
“還請天可汗體諒下國一片赤誠之心!下國願尊大唐為宗主國,年年上供,歲歲來朝。”贊東祿急忙說道。
“啟稟陛下!身毒送來捷報!”
正在這時,一個侍衛跑到門口,雙手捧起一個捲軸,朗聲喊道。
李世民臉色一喜,高興的說道:“念給大家聽!”
侍衛一愣,拿起捲軸,示意了一下封着的火漆,隨後打開,拿出一份摺子。
“吾皇在上,臣王牧頓首,貞觀十二年五月二十三,臣北伐戒日國,以水師破敵水師千船,隨後火燒曲女城,滅敵二十餘萬;
八月初六,衛國公李靖,領精兵八萬,家上帕拉瓦國五萬人,攻打戒日國北部,兩月時間,戒日國全滅,然戒日國盟友薩珊國派兵救援,十月十八,衛國公於摩托羅城三十里處,破薩珊國三萬鐵騎,俘虜八千。
薩珊國有人口近兩千萬,-實力強大,臣與衛國公,翼國公,鄂國公商議,決定一探虛實,所以由衛國公領兵,深入薩珊國,另外請陛下對戒日國改設州郡,安排官員治理。”
能做皇宮護衛,自然不會是普通百姓,很大一部分都是軍中將領的後人,所以識字那是沒有一點問題。
摺子由他抑揚頓挫的朗聲念了出來,語氣中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好!好!好!”李世民連連叫好,同樣興奮不已,他可是知道,半島的面積有多大,比起遼東半島大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糧食產區,可以說大唐又多了一個糧倉。
李世民早就考慮過了,隨着南方糧食產出越來越多,以後北方的重心,將用在礦藏和戰馬上面。
李世民並不擔心北方減少耕種,就受制於南方,一來北方並非完全不種地,二來每年南方的糧食,會運送到北方來,放進糧倉。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