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撒網
下午,連海嫂子和收成媳婦又來了,這回換連海嫂子給小石頭餵了一頓奶。
褲子縫起來更容易,不過半下晌,大小兩條褲子就縫好了。
大伯娘拿出她壓箱底的老式熨斗來,燒了幾塊木炭放上,撒點兒水,嗤嗤嗤一陣熱氣騰騰,夾襖和褲子都熨燙的板板正正。
連海嫂子和收成媳婦看的兩眼直冒光,都說這東西太好了,哪天出門做客,一定拿衣裳過來熨燙熨燙,這樣板正的衣裳穿出去,趕上城裏幹部體面了。
縫完衣服,連海媳婦餵了小石頭一頓奶,兩人就一起告辭回去了。大伯娘做主,把裁衣裳剪下來的一些碎步頭送給了兩個人,讓她們拿回去打袼褙用。
倆個人得了這碎步也算意外之喜,歡歡喜喜地去了。
凌城燕也要告辭,大嫂家的紅兵蹬蹬蹬跑進來說:“二叔借來漁網啦!”
大嫂趙二妮拍了小兒子一巴掌,笑罵:“咋咋呼呼的,吵着你石頭兄弟,看你爹不削你。”
凌城燕起身笑道:“石頭皮實的很,不怕這點兒動靜。”
說著,和大伯娘、嫂子們打個招呼,就讓紅兵帶路。
紅兵很積極地跑在前頭,一邊跑一邊道:“四嬸兒,二叔直接去西河了,去那邊打魚生產隊不管。”
凌城燕眯眯笑:“好小子,知道的還不少。”
紅兵嘿嘿一笑,露出掉了門牙的豁豁兒:“晌午聽俺爹和二叔說的。”
這一天和女人一起做針線說話,凌城燕了解了一些,知道這時候田地歸國家所有,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都屬於生產隊的社員,由隊裏組織一起上工,耕種、修水利、修農具諸般活計,都是分工合作,一年到頭,秋收之後,根據一年累積的工分分糧分錢。
當然了,能分多少糧食,還要看各大隊、生產隊的具體情況、年景等等。
連海嫂子有個姑姑逃荒嫁到了山裡,好年景,大平原耕地多,勉強能混個溫飽了,大山裡因為耕地面積小,地力貧瘠,到如今還是吃不飽飯,說是十幾歲的大姑娘都穿不上褲子,只能躺在被窩裏,沒法出門見人。
不過,女人們基本就在村子裏,連公社都沒去過幾回,對外邊的事情了解很少。說起來,也都是聽說、據說……訛傳、附會多與實際。
凌城燕跟着紅兵一路到了村西,小杏也樂顛顛地跟了過來。
王連發借來的是撒網,這是最傳統的網具,但想要會用、用好了,卻需要一定的技巧。
王連發跟着小夥伴學過幾回,勉強算是會撒,撒出去的網不圓,扁不拉幾不說,還有纏網撒不開的幾率。
水庫魚是集體財產,小娃子偶爾抹個一條半條的沒人說,掄網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王連發選擇了南河河道。
南河是一條灌溉人工乾渠,豐水期水面有十多米寬,但春季是枯水期,水流量比較小,水面縮減到七八米的樣子,這樣狹窄的水面,想要撒網捕魚,又增加了難度。
所以,王連發撒網的成功率就只剩了五成,五成扁扁的漁網撒下去,倒也讓他打上來了幾條魚,但都不大,多是小白條、小鯽魚,最大的是一條巴掌大的鯽魚崽子。
就這,一群圍觀的半大孩子也興奮地不行,特別是王連起家紅兵、王連發家倆小子紅明、紅光,一臉驕傲興奮,王連發一拖上網來,三兄弟就帶着小娃子們歡呼着衝上去撿魚,根本不用王連起自己動手。
凌城燕帶着小杏來到河邊,
不光小孩兒,連大人也來了十幾二十個看熱鬧。
大人們就沒有小娃子們那麼單純可愛了,王連發一網撒下去,沒有撒開,網纏在一起了,河沿上兩個嘴欠的漢子就笑話上了。
“連發,你會不會啊?這網撒的,下了餃子啦!”
“會撒的一朵花,不會撒的種疙瘩!哈哈哈哈……”
“哈哈哈……”
論撒網王連起不太行,單論嘴,王家大房老二就沒怕過誰,他一邊解着纏在一起的漁網,一邊笑呵呵地回嘴:“你倆夯貨行,你倆來?……連試試都不敢啊?那就別在這裏說風涼話……”
倆嘴欠的小夥子往人群里縮了縮,引來一陣鬨笑。
凌城燕領着小杏站在人群之中,沒有急着上前,等王連發拾掇好漁網,抖落抖落,確定沒有糾纏,這才重新使足了力氣,掄圓了撒出去……
“好!”凌城燕叫聲好。
小杏立刻跟上,拍着巴掌跳着腳叫好。周圍的人也跟着叫好喝彩。
王連發這一網撒的着實超常發揮了,圓溜溜一網,正正噹噹落在河面中央。
王連發得瑟地回頭瞅了瞅那倆嘴欠的小子,這才慢悠悠網上拖網。
只是——
“沒魚?哈哈哈哈,連發,你這網撒的光好看啦,繡花枕頭啊!”
“驢糞蛋子,皮上光啊!哈哈哈哈……”
那倆貨又得瑟上了,小話一句一句的,王連發這回連回嘴的勇氣都沒了,一臉懊惱地抖着網,似乎想要再拼一把。
“二哥!”凌城燕站出來,從王連發手裏接過漁網。
“連生媳婦,這魚網不好……”王連發意外愣怔之際,凌城燕已經接過漁網走開去,王連發反應過來,想要勸說兩句呢,話沒說完,凌城燕卻突然撒下網去。
這一網,不太圓,但卻恰好扣在河面的最中央,而且,扁圓的形狀也是順着河面的,看上去,似乎就是為了河面窄特意撒出來的。
王連發也顧不上說了,與呼啦啦跟上來的大人孩子們一起,都關注在緩緩拖起來的漁網上。
漁網拖上來了,紅軍和紅明紅光哥幾個跑的最快,徑直衝上去扒拉漁網,小杏慢一步,跟着王連起家的二閨女紅芝也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