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奉天京師
【大宋世祖】【】
奉天殿,是北平城宮城前朝最大的建築物。
午門進去,過金水橋,再進奉天門,裏面是一個長方形的空曠廣場。中間一條御道,兩邊磚石鋪地。
御道上去三層台階,白玉丹陛,然後就是奉天殿的主體。
奉天殿與開封城裏皇城內宮建築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築材料以磚石為主。
殿基、台階都是石塊堆砌而成,柱子是大理石或花崗石凋琢打磨而成,承重牆是水磨石,副牆是青磚,中有鋼筋,用水泥為黏合劑。
殿內寬敞無比,足足有三四個大慶殿大——大慶殿是開封宮城裏最大的建築物。
今天這裏滿滿當當地坐滿了人。
左邊為首的是宰相呂頤浩,下首是司徒曾保華、司寇李綱、少宰葉遜等文臣,右邊為首的是樞密院使楊惟忠,下首坐着萬勝武備學院山長劉法、參謀總長种師中、軍政總虞侯劉子羽...
大學士悉數到齊,學士絕大多數在席,直學士有近半在這裏。
除了三省諸院五品以上官員外,還有張叔夜、長孫墨離、宗澤等離職的前任重臣們,以及院士、教授等名士們。
“非常感謝諸位臣卿,來為朕賀壽。”趙似接過趙庭遞上的酒杯,舉起來對着眾人說道。
“臣等恭祝陛下福同海闊,壽與天齊!”
趙似與眾人一起飲了杯中酒,坐下來后呵呵笑道。
“壽與天齊,朕知道是你們的好意,但朕這個壽星得心裏有數。這是恭維話,不能當真。真要是壽與天齊,那不成老妖怪了嗎?而且要鬧出大亂子的。只有人才輩出,風起雲湧,方興未艾,大宋才能江山永固啊。”
趙似看了一眼趙庭,還有趙鼎、張浚、胡銓等年輕大臣們,笑着說道。
“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長孫墨離站起身來,笑着說道:“今天陛下雅興正好,又吟詩一首,可流芳萬古。臣等是好久沒有聽到陛下的新詩詞了。”
趙似仰首大笑:“玄明這是擠兌朕啊,朕這文采,就跟天上的雲彩,誰知道什麼就飄來幾滴雨。朕的新詩詞,讓諸卿久等了。”
眾人哈哈大笑,殿裏氣氛十分融洽。
“諸卿,這北平城住得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靜了場。
曾保華大聲喊道:“好!這城修得漂亮!比開封城漂亮多了,也寬大許多!臣的新宅子,也十分中意。”
旁邊的眾人也如夢初醒般,紛紛大叫起來。
“北平城修得好,住得舒服!”
“好得很!”
“確實比開封城要好!”
趙似等大家的聲音落下,又說道:“朕也覺得好。至少有這麼大的地方,能把諸卿聚在一起喝酒。朕看了看,這裏滿滿當當近千人,大慶殿肯定是坐不下的。只有這奉天殿能坐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宋世祖】【】
“這樣辦才氣派,才讓人舒暢。這才是皇家氣度。朕今年四十有五,五歲一慶。其實啊,賀不賀的,朕也不在意,朕在乎的是我們君臣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平日裏大家都有事,分巡各地,代朕牧民。藉著五年一次賀壽,把大家聚在一起。”
“這一次賀壽,八哥,秦王殿下,
”趙似指了指趙庭,“花了不少心思,即少花錢、少擾民,又能辦得讓朕稱心如意。難得他這份孝心啊。”
這時長孫墨離在下面接言道:“秦王殿下跟陛下狩獵四年,頗見長進,再無少年稚氣,當為仁王。”
“哈哈,玄明先生,你是他的老師,當然盡說他的好話。”趙似哈哈大笑,十分地欣慰,轉而又有些傷感。
“孩子們都大了,大哥魯王出海去了。是朕在塘沽港送他上的船,現在北瀛洲商州就藩。二哥越王去了呂宋島,在逸州就藩。三哥楚王去了波斯,在罕州就藩。想給朕賀壽,都來不了,只能送禮物來。”
安裝最新版。】
“還有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和六姐,都出嫁了。有的嫁到外地,路途遙遠,想來賀壽也來不了,也只能送禮物。朕說過,賀禮不要金、不要銀也不要玉,朕不缺這些。給朕寫張紙,畫幅畫,讓朕知道他們過得挺好就可以了。”
聽着趙似絮絮叨叨說著話,眾臣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縱橫萬里的官家怎麼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難道官家真得老了嗎?不會啊,他才四十五歲,正值壯年。
“朕說了這麼一通,其實就是覺得,這北平城不錯。我們君臣就在這裏住下。這裏地方寬敞,秦王殿下想表現孝心,為朕操辦壽宴,也有地方。朕今年四十五歲,往後再辦三個壽誕,就到六十歲。”
“六十大壽,朕想着就在這奉天殿擺宴,把所有的臣卿親友們都請來,歡聚一堂。如何,諸位,能不能讓朕完成這個願望?”
聽到這裏,眾人終於明白了。官家繞來繞去,最終的目的就是遷都,讓大家同意從開封城遷到北平城來。
這件事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只是很多臣工在開封城置辦有家業,跟京畿、河南地方世家有着各種利益關係,遷都真不想遷。
原本以為官家會用強硬手段——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他的任何旨意,都能在大宋得到最徹底地執行。
到時候大家半推半就就是了,對內對外、對上對下都有了交代。不是我沒有反對,是反對無效。官家都下了嚴旨,誰敢違抗?你敢嗎?你不敢,我當然也不敢了。
偏偏官家今天打了一張感情牌,一張悲情牌。
他說自己喜歡北平城,希望待在這裏。借口是這裏地方大,五年一次的賀壽,可以把故交親友們都請來,聚在一起。
但實際上話里的意思也很直白無誤。大宋歷代皇帝,就沒有活過六十歲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宋世祖】【】
官家戎馬一生,身體強壯,但是能不能活過六十歲,打破這個禁咒,得看天意,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現在官家拉下臉面,說喜歡北平城,希望在這裏住下去,反正有概率是活不過六十歲,等自己龍馭賓天了,你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陵墓都修在了北平城西北昌平縣的的萬壽山下。
可是一旦住下,就想遷回開封就不可能了。
很簡單,屆時秦王殿下即位,說這是官家遺願,生為人子,當以孝為先,遵循不怠。再傳兩代皇帝,就是祖宗之法,不容更改了。
這是一時之間,大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看到殿裏的眾人如此神情,長孫墨離揚身起來,朗聲道:“陛下,這北平城臣住着也舒服。雖然夏天熱了些,但是可以去灤河源頭的定城,或者潤州的海陽避暑。山海之間,清爽怡人。只是不美的是,人事皆非,那些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開封城的街坊味道,再也找不到了。”
“不妨,不妨。”曾保華接言道:“北平城東城一部分就是彷開封城而修。有河水有御道,有七十二樓,也有幾座橋樑。玄明先生去走一圈,肯定分辨不出。而且那裏還空置着,可以把開封城裏的居民百姓遷居一部分過來。”
“真的可以嗎?”
“現在北平城才六十多萬人口,大把的空房子和空地方,再添兩百萬人口也住得下。那些樓房可以半賣半送給開封城的鄉親們,條件是他們得待滿十五年。待滿了就徹徹底底地歸他們,可以子子孫孫傳下去了。”
“這好啊。開封城裏的鄉親們不得都來啊。”
是啊,只是趕着搶着來的,都是中下層的百姓們,他們半買半送得一套房、一個院子,甚至一座酒樓,當然願意。那些已經置辦家業的怎麼辦?肯定不願意來。
可是不願意來也沒有辦法的。官家在北平住下,三省兩院,翰林、格物、弘文三院,各大學校,跟着搬過來。然後各大銀行、商社、公司等總部也會跟着搬到北平城——不,這些消息非常靈敏的傢伙,早就把總部搬過來了。
這些都是大頭,以前開封城多少百姓靠着他們養家湖口。現在這些財主們都搬走了,為了吃飯,數以十萬計的百姓肯定也會陸續搬過來。
一進一出,北平城的繁華自然就會超過開封城,成為京師大都就成定局,再無更改可能。
看着長孫墨離和曾保華一唱一和,為官家說話圓場,眾人們也紛紛識趣地開口。
“臣覺得北平城住着也挺舒服的。”
“是啊,這裏特別寬敞,交通運轉都十分方便。尤其是離海不遠,可儘可能地利用海運之利。”
眾臣站在各自的職位立場上,為北平城說起好話。紛紛揚揚,千言萬語化為一句,那就是北平城好,我們都願意遷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宋世祖】【】
“好,既然如此,朕明天下明詔,改北平府為奉天府,定為京師。奉天承運,國祚永綿。改開封府為承天府,定為東京;改江寧府為應天府,定為南京;改長安為順天府,定為中京。西京嗎,八哥,看你的了。”
“兒臣記住了父皇的期盼。”
夜深了,飯飽酒足的趙似在李芳的引領下,沿着安靜的巷道向後宮走去。
“大伴,這裏你都走熟了?”
“是的官家。官家西狩北獵的這幾年,老奴就住在這紫禁城裏,天天走,夜夜走,閉着眼睛也能走到地方。為的就是等官家住進來,老奴不能領錯路了。”
“大伴你有心了。朕知道,西狩北獵這幾年,你日夜憂心。幾年不見,你老了許多。”
“官家,人總是會老的,老奴也會老的。”
“放心吧大伴,今後朕不會再跑那麼遠了。安安心心在這京師住下,把朕的學問一五一十地寫出來。大伴,朕的滿腹學問,你是知道的。”
“知道,知道。”李芳話語裏充滿了溺愛,“官家學究天人,無所不知,老奴當然知道。”
“哈哈,還是大伴知道朕。-朕把這些學問都寫出來,頂多,頂多氣悶了到處走走,不走遠,不會走那麼遠了。頂多去嶺南郡看看。到時候帶着娘子們,大伴、化田一起去。”
“謝過官家,老奴等着跟官家出去開開眼,長長見識。官家不再輕身上戰場,老奴也心安了。”
“放心吧。朕做了這麼事,該做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人啊,不可能把事情都做完,怎麼可能做得完。還是得看八哥他們。”
“官家放心,八哥天資聰慧,又得官家親手教誨,肯定能把事情辦好的。”
“嗯,那就好,那我就心安了。”
兩人的說話很輕,猶如呢喃。
輕輕的聲音,像是遠處伸出牆頭的梅花花瓣,隨風飛起,不斷飄蕩,飄到了空中,寬闊的紫禁城化作了一個庭院;再飄啊飄,雄偉的京師化成了一座巴掌大的城池。
繼續飄啊飄,飄到了燦如繁海的星空中。往下一看,蒼茫的大宋土地上,處處城鎮和村莊燈火通明,閃耀山河,與星空相映成輝。
——完——
該寫的基本上都寫完了,也差不多結局了,就此結束。或許還有很多遺憾,其實再好的書也是有遺憾的,就如再美的夢也有醒來一刻。有遺憾,我們就有念想;有念想,我們才好在繁忙的俗世中偷閑做個夢。
另外,校尉的新書《重回1998》,都市類的。對,寫一本都市書,是校尉的念想。籌劃準備了好幾個月,幾經修改,終於能拿得出手跟大家見面,還請大家多多支持,也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