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一步登天
“皇上,嬴政與李淵,何人更勝一籌呢?”
張儀沒有立刻回答劉煜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這~”
“朕以為,當屬嬴政吧?”
劉煜輕笑着答道。
作為古往今來第一皇帝,秦始皇的威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雖然李淵也是個開國皇帝,但跟嬴政相比的話,還不是一個檔次的啊。
“嗯,那麼皇上以為,當今天下諸國誰又是最強的呢?”
張儀略微點頭,接着問道。
“那自然是秦國了。”
劉煜毫不猶豫地給出了答案。
雖然從國土面積上來看,明國與漢國都要比秦國稍微多上一點。
國力和經濟方面,秦國也不是最強的。
但要提起戰鬥力的話,秦國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秦國與吐蕃、突厥及元國接壤,常年征戰不斷。
在和一眾強敵交戰的過程中,部隊幾經磨礪,戰鬥力可想而知。
所以劉煜也不得不承認,秦國確實是當前最猛的國家。
“皇上,既然連您都知道秦國如此強大,那他們為何不持續對外擴張,反而長期與諸多鄰國對峙呢?”
劉煜的回答,都在張儀意料之內。
所以在得到答覆之後,他緊接着便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這下可把劉煜給難住了。
“或許是因為……”
“經濟羸弱?”
劉煜再三思索之後,給出了一個猜測。
畢竟印象當中,秦國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
領土內的城池略顯荒涼不說,附近的貿易通道也較為閉塞。
貿易受阻之後,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提不起來,最終導致經濟偏差。
應該是這樣吧?
劉煜看向張儀,想聽聽他的意見。
“誠然,經濟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
張儀微微點頭表示認可,而後依舊盯着劉煜。
直到他發現劉煜不打算繼續作答后,這才收回了目光。
“皇上,一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人口。”
“無論軍事還是經濟,都離不人口這個問題。”
“秦國固然強大,但人口卻持續走低。”
“常年征戰再加上地理位置不佳,非常不利於人口的繁衍。”
“最近兩年,秦軍招募的士兵年齡越來越小,更是暴露了這一現象。”
“如果不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勢必會有巨大隱患。”
“那麼皇上若是秦國君主,將會怎樣去做呢?”
張儀笑着看向這位年輕的皇帝,再次發問。
“唔~”
聽了半晌之後,五位尚書和劉煜一同陷入了沉思。
他們順着張儀的思維開始考慮秦國的發展方向。
這一刻,好像張儀成了考官,他們才是考生一般。
“本官以為,秦國可能會內遷人口,吸納周圍國家的民眾補充自身!”
刑部尚書董卓經過一番思考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但此話一出,立即招來了蔣乾的反對。
“不不不,此舉過於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算穩定。”
“以嬴政的性格,斷不會如此去做。”
“那他們莫不是會侵擾我國?”
兵部尚書趙匡胤猛然開口猜道。
“不會。”
工部尚書高俅擺了擺手,否決了這個想法。
“我大順,國力薄弱,人口也算不上太多,定然滿足不了秦君的胃口。”
“相反,由於我們周遭鄰國眾多,秦國就算打下來也不好守,可謂是得不償失啊~”
偷瞄了眼劉煜之後,高俅給出了反駁的理由。
“如此一來,好像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啊!”
既然順國他們不大可能動手,那麼人口更少的吐蕃、突厥、元國還有易守難攻的漢國就更不會去考慮了。
猜到這裏,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
和珅對上了劉煜的目光,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已經有了結論。
而見此情形,張儀也不再賣關子了:
“各位也能看得出來,秦國要想穩固霸主地位,只有兩個辦法可行。”
“一是索性窮兵黷武,將軍事能力發揮到極限,追求短時間內立於不敗之地。”
“否則,秦國必定會對接壤的唐國動手,先佔據整個北方區域而後再緩圖中原。”
張儀說罷,掃視了眾人一眼,臉上帶着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
“嗯,張儀言之有理。”
“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
聽完了張儀的分析,劉煜也覺得確實是那麼回事。
於是他望向五位尚書,想聽聽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皇上,張儀所說確實有幾分道理。”
“但這與我們順國有何相干呢?”
禮部尚書蔣干沉吟過後,對劉煜答道。
剛才張儀的一通分析,確實得出了唐國未來會被秦國吞併的風險。
但這件事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呢,跟順國也沒啥關係啊!
要是現在唐國直接舉全國之力攻打順國,那他們還是無力抵抗啊~
所以蔣干對這個結論嗤之以鼻,感覺並沒有什麼卵用。
“不,天下大事,牽一髮而動全身。”
“秦國人口不足,我們便可以藉由這點遊說秦帝,引導其盯緊唐國。”
“而由於我國大部分領土與漢國接壤,對方也需要仰仗我國作為緩衝地帶。”
“所以皇上大可積極聯繫漢帝,申明利害后促使兩國結盟。”
“此消彼長之下,唐國實不足慮也~”
看到蔣干發出質疑,張儀顯得非常不滿。
於是他稍加分析后,便為劉煜指出了一條明路。
遊說秦國來壓制唐國,同時結盟漢國以壯大自身。
只要操作得當,唐國根本就不是順國的對手!
聽到這裏,劉煜眼前一亮,對張儀的提議非常滿意。
“不錯,朕沒有看錯人。”
“張儀果然非同凡響啊!”
將張儀叫到身旁,劉煜連連點頭,同時朝着眾人宣佈道:
“即刻擬旨下去,封張儀為禮部侍郎,明日上任!”
看到這一場景,幾位尚書人都傻了。
我去,直接就從平民提拔到了正三品?
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劉煜甚至都想直接讓張儀當禮部尚書,把蔣干替換下去呢。
但考慮到張儀平民出身,寸功未立,所以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過倒也不用急。
反正以張儀的實力,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自己爬上去的~
見皇帝正在興頭上,而這個張儀也確實有幾分實力。
所以幾位尚書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自當同意了下來。
而就在此時,宣政殿外的科舉考試也已經結束,二百餘份試卷被統一收齊呈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