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發酸胡餅 民怨沸騰
出了人字號,順着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就聽不見車夫和夥計們有些喧囂的聲音了。
進入地字號,這更高級一點人員吃東西的地方果然不同,廚房乾乾淨淨。
地面鋪着青石板,所有櫃枱都擦得鋥亮,即便是灶台上也看不到一滴油漬。
長桌和椅子擺放得整整齊齊,一切碗筷的擺放似乎是用標尺量過一般,每一份炊具餐具都非常潔凈。
二福帶着墨陽走了進去,將墨陽介紹給了負責地字號的大廚。
這位大師傅個子不高,在腦門的位置還有些謝頂,面色蠟黃,神情很是冷漠。
“劉師傅,這是新來的車夫墨陽郎君,他識文斷字,掌柜的特意允他到地字號吃飯。”二福恭恭敬敬地說。
劉師傅對二福下頜輕點,有些空洞的目光在墨陽身上轉了一圈,他自是知道關於地字號的事情,店裏的夥計是不敢扯謊,輕易給人證明的。
他從籠袖裏掏出一個掛着紅色絲絛的長條木牌,隨即有些嘈啞的聲音響起:“我明白了,對牌給你,在那邊自己拿。”
說完將這個寫着地字號帶着編號的木牌交給了墨陽,墨陽的編號是“壬戌”。
隨即劉師傅便自己直接轉身回去,沒有再理會墨陽他們。
在這房間以東一道長柜上擺放着許多的籠屜,上面蓋着罩子一來保溫,二來也可以防止灰塵落入,看起來十分講究。
在柜子後方還有許多的格子櫃,上面是一些酒罈和一些零星雜貨。
墨陽走過去將剛剛到手的牌子遞過去,得到一份籠屜,順便也探知雖然櫃枱上這些食物是免費的,但那些酒罈和零星雜貨卻是要錢的。
墨陽和二福捧着籠屜走到了地字號外面,找了一處避陽的位置席地而坐。
離開了地字號的二福就像是跳上岸的魚兒重新回到了水裏,整個人都顯而易見地放鬆下來。
墨陽掀開了籠屜的罩子,一陣熱氣冒出來,裏面有三塊切好的胡餅,蒸的蓬鬆軟和,散發著肉香。
墨陽用筷子先夾了一塊給二福。
“謝謝墨郎君,以後有事您儘管吩咐。”二福喜笑顏開地拱手道謝。
“不必客氣,快趁熱吃,天這麼冷一會兒該涼了。”墨陽忙出聲相勸。
二福小心地咬開了一個口,吹了吹氣,而後又咬了半口,細細咀嚼,微微昂起下巴,眼睛眯起。
墨陽也夾起來一塊,輕輕咬了一口,眉頭蹙起:“這裏面放了醋嗎?還有點開胃……”
聽得墨陽這樣說,二福心中對於墨陽更是艷羨佩服,這墨郎君別看現在沒落了,從他對食物口味的要求來看,他肯定還吃過不少好東西。
畢竟醋這種調料香料的口味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在乎的,普通人家能解決溫飽都已經很是了不得了,哪裏還敢奢求什麼口味。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囁嚅道:“這,我鮮少有機會吃到夾肉的胡餅,不過感覺這個裏面的肉還挺汁多肥實的。”
墨陽仔細地看了看手裏的胡餅,把裏面的肉餡扒了出來,那肉切得並不細碎,肉塊上還掛着一層乳白色中帶着點黃油的油膜。
他用筷子戳了戳,一股子既香甜又油膩膩的味道四散開來。
或許是烹飪方式的不同,但是這種味道墨陽實在難以消受。
見一旁的二福雖然嘴裏吃着,但眼睛卻巴巴地瞅着籠屜里的胡餅,便將自己手中的胡餅放回籠屜,連着籠屜一起推給了二福。
“二福,把你的蒸餅給我吃吧。這胡餅和我家鄉的味道不大一樣,我還有點不習慣。”墨陽溫和地說道。
“墨郎君,你真是好人,但這蒸餅太干,恐怕你更吃不慣。”二福的語氣很是感激,但目光卻怎麼也無法從胡餅上收回來。
二福暗自慨嘆,這墨郎君顯然是為了讓自己多吃一些這日常難以得到的胡餅,才故意找借口說自己吃不習慣。這種善意在如今這個年代真是難得。
“沒關係,你多吃點。”墨陽拿起了本屬於二福的蒸餅,小口地咀嚼。
“那多謝墨郎君,我就不客氣了。”二福倒很高興,他將這三塊胡餅都吃到了肚子裏,連墨陽剛剛戳碎的肉塊也沒有放過。
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一般一日只吃兩餐,因為如果做晚餐,就意味着要點燈,那過於破費,而且以糧食的珍貴,兩餐也更為合適。
墨陽和二福這頓就屬於下午的飧食,吃過之後就意味着快要結束一日的工作,可以回家休息。
而吃完這頓飧食,二福帶着墨陽又去看了為車夫們提供的宿舍,這個通鋪宿舍墨陽可以自己住,但如果自己有家也可以回家休息,並沒有強制規定。
大通鋪上挨挨擠擠可以住十多個人,想到可能有人打呼嚕、磨牙、甚至腳臭,墨陽還是選擇了回破廟休息,何況蓉兒和車老闆子還在那裏。
和二福道別之後,由於墨陽是第一天到車行,還不算正式上班,在剩下的當值時間,他就去收拾清潔了屬於自己負責的車架,還為那匹黃瘦馬添加了幾次飼料,帶着它在車行四處走走。
雖則看起來是在遛馬,但實際上墨陽一直在暗自觀察車行出入的人員以及分佈佈局。
不過他溜達了一個下午,倒也沒有看到什麼男童的形跡。
倒是聽到幾個車夫閑聊的時候感嘆,最近走失男童的事情愈發增加了,那壞人不僅僅將罪惡的手伸向流民,就連普通平民百姓的家中也有男童走失,以至於許多人家都因此潰散,哀痛欲絕的哭聲在城中各個區域傳出,民眾抱怨咒罵的聲音也充斥於城中……
墨陽在回去的路上發現,街坊之間確實看不到兒童嬉戲的身影,不論是男童還是女童,幾乎都不見蹤跡。
家家戶戶閉門守戶,街道上的人們也不見喜色,而是緊張兮兮地匆匆而行。
墨陽注意到,即便是不得已要帶着孩子出門,一些男童甚至被裝扮成了女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