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的家園

第三章 新的家園

雖然商民們被長途跋涉拖累得疲憊不堪,甚至有一些老弱病殘還死在了途中。

但是這個冬天,他們過得並不艱難。

大王發明了一種房子,房子分為大小兩間,大房子裏面用泥巴燒硬了砌成一個檯子,內部中空,和小房子相連。大王說,這叫炕。

在小房子裏面,也有泥巴燒硬了,砌成一個小一些的檯子,內部也中空,上面安裝一個陶鼎。大王說,這叫灶。

炕和灶之間有孔洞相連,在灶下面生火,灶上面的陶鼎可以煮飯,熱氣經過相連的通道湧進炕底,再在炕上鋪上獸皮,睡起來暖烘烘的,就算是在中原時的冬天,也沒有這麼暖和。

吃的就更好了,大王將族中的青壯分為三隊,一隊專事打獵,一隊專事捕魚,另外一隊,則專事曬鹽。

以前在中原的時候,吃的鹽總是又苦又澀,有時候運氣不好,還會拉肚子,甚至吃死人,死的時候全身發紫,十分恐怖。

大王說,那是亞硝酸鹽中毒。

什麼是亞硝酸鹽中毒,沒有人知道。但大家都明白了,鹽中含有雜質,要過濾掉才可以食用。

大王用木炭過濾海水,制出來的鹽晶瑩剔透,就和白雪一樣,大家都高興地稱之為雪鹽。

新獵的獸肉或者海魚,殺了洗乾淨,抹上一層雪鹽,在火上慢慢炙烤,香氣四溢,味道別提多美了。

菜也有,海邊的石頭上,生長着許多紫色的海草,大王說,這個叫紫菜。

把紫菜採摘回家,洗乾淨,加上兩個海鳥蛋,煮一鍋湯,撒一點鹽,比羊肉湯還鮮美。

這可是在中原時,從來沒有吃過的美味。

就是沒有糧食吃。僅存的那些糧食,要等春天時作為種糧。

可是,有肉吃,誰還吃什麼穀物呢。

不過大王說,光吃肉不健康,穀物還是要吃的。

商民們是這裏的第一批居民,這裏生活着許多動物。花鹿,狍子都不怕人,大家獵到的動物多了,吃也吃不完,便開始拿肉做成醬。

這些醬大王都不愛吃,他喜歡一種用魚卵做成的醬。那是一種長度和成年人一般的大魚,大王叫它鱘魚。它的卵是黑色的,製成的醬,大王叫它魚子醬。

不過聽大王身邊的人說,大王其實並不愛吃這玩意兒,齁咸。他之所以吃那麼多,全是因為報復性消費。

至於什麼是報復性消費,沒人知道。大王從昏迷中醒來后,常常會說一些從來沒人能聽懂的話。人們傳說,那是玄鳥給大王的啟示。

冰雪消融,春天來了。

這是商民們在平安邑的第一個春天,祭祀之後,開始春耕。

平安邑還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沿着海岸分佈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北面是高山。在高山和森林之間,烏蘇里江靜靜流淌。

河流兩岸是大片肥沃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上好的棕壤,無需施肥,種子種下去,就能獲得豐厚的收成。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

箕子坐在河灘上,哼着《烏蘇里船歌》,看着商民們辛勤勞作,心裏有點得意。

這些人……都是我的子民啊。

不過箕子發現,商民們播種的方式還是太過原始了。基本就是把草清除乾淨,人拉着木犁在土地上犁出一道淺痕,撒上種子,把土掩上,完事。

這種播種的方式看得箕子直搖頭,但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雖然知道播種要有翻土,間苗,施肥等工序,但是商民們沒有鐵制農具,連青銅農具都很少。翻土什麼的,根本無法進行,也就只能這樣了。

好在這裏物產豐富,山裡跑的,水裏游的,也足夠大家吃的了,等以後弄到鐵了再說吧。

商民們的農作物倒是挺豐富,他們帶來:麻、黍、稷、麥、菽。

在這個年代,麻子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不過箕子並不打算吃它,當糧食吃的話,它的產量太捉急了,味道也不行。但它的表皮纖維是好東西,可以用來織布。這年頭,絲綢產量太低,棉花還沒有被種植,穿衣服就指着麻布了。

黍就是小米,黃燦燦的小米目前來說是商民們最喜歡的糧食。

稷就是高粱,它結的穗子也是可以吃的,後世叫高粱米,在這個年代也是商民們的主要糧食,不過這玩意兒拿來吃簡直浪費,應該拿來釀酒啊,後世東北的高粱酒,可是很有名的。

麥就是小麥了,但此時的脫殼技術太辣雞了,小麥基本就是用來直接煮粥或者蒸飯,味道不咋滴。小麥的精髓,當然是磨成粉做麵食啊。箕子心想,今年秋天,就能吃上餃子了。

菽就是大豆,商民們也拿來當糧食吃。這玩意兒直接吃的話,口感不咋滴,吃多了還脹氣,消化不良,放屁不止。所以直接吃簡直是浪費,應該做成豆製品或者榨油嘛。

至於水稻,要南方的長江流域才有,大概要再過幾百年,才會取代麻,成之一,所以這群商民們是沒有攜帶稻種的。

春耕的事情很簡單就完事了,接下來箕子要考慮的是住房問題。

商民們的房子都是木頭搭建,在中原的時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裏靠着太平洋,是有颱風的。到時候幾陣颱風一刮,去年冬天搭建的那些木頭房子恐怕連個毛都不會剩下。

不過想要建造可以抵擋颱風的堅固房子,在這個年代實在是太難了。因為這個年代的生產力,科技水平實在太過低下。

磚頭啊,鋼筋啊,水泥啊……啥都沒有。

連鐵器都沒有,就幾把青銅斧,能造出什麼來?

等等,水泥?

箕子一拍大腿,有水泥啊。

中國古代曾有過很多宏偉的建築,但這些建築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了,而遠在西方的羅馬,他們的建築卻可以千年不朽,一直到現代社會,人們還可以去欣賞膜拜。

原因就在於中國的古代建築都是木製的,時間一久就爛了,古羅馬人卻會使用水泥,所以他們的建築可以在風雨之中屹立千年。

這種“水泥”,是用石灰,沙子,火山灰混合在一起得到的。

石灰好解決,石灰岩到處都是,直接挖就行了。

沙子也好解決,到烏蘇里江挖就行了。

最難得到的是火山灰,但如果是在中原也許很難,在現在這個地方,卻再容易不過了。

因為這裏就是長白山脈,這一片全是火山帶,後世東北著名的天池,鏡泊湖連池全是火山湖。

他們一路東來的時候,甚至見到了一座正在噴發的活火山。

箕子馬上找來南宮修,命他帶人沿江而上,去挖掘火山灰。

這時的商民們已經會製造木板船了,不過因為沒有鋸子,切削木板十分麻煩。

箕子為了抓緊時間,直接就命人把大樹砍下,晒乾了扔到江里結木為筏。這船是簡陋了一些,不過去的時候是空船溯游而上,回來的時候雖然載滿了火山灰,卻是順游而下,所以並不費勁。

基本上一個月可以跑一個來回。來回兩趟,所需的火山灰也盡夠了。

在他們去挖火山灰的同時,箕子也帶着人就近挖掘河沙,石灰石,燒制石灰,土磚,做着準備工作。

等到所有材料齊備,箕子開始試着製作水泥,經過不斷的嘗試各種材料的比例,合格的水泥終於製造成功。

當眾人親見兩塊土磚合成一塊,無論怎樣也分不開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接下來欠缺的,就只有鋼筋了,鋼筋是目前來說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好在箕子要建的也不是什麼高樓大廈。只要把房子建得矮一些,能抗颱風也就行了,所以鋼筋就免了。

前後忙了幾個月,當麥子成熟的時候,能供所有人居住的磚房終於建好了。

箕子鬆了一口氣,這時候已經是颱風季了。好在運氣不錯,目前為止,颱風並沒有從平安邑登陸。

為了慶祝豐收,也為了慶祝磚房的建成,箕子決定搞一個慶典,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並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

於是,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提前一千六百年……誕生了。

但箕子沒有想到的是:正當大家載歌載舞歡慶豐收,而他興緻勃勃地給大家介紹餃子這種美食的時候,天空中忽然傳來一聲怒喝。

“胥余,你竟然躲在這裏登基為王?”

箕子嚇了一跳,抬頭看去,只見天空之中,一個青面獠牙,身長二丈的巨人迎風而立。

手裏握着一根黃金棍,身後一對翅膀隱有風雷之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殷商玄鳥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殷商玄鳥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新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