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興土木

第五章 大興土木

---------..

一隊士兵邁着整齊的步伐從濱海縣東門走出,一面軍旗說明了這隻全身鐵甲,手持朱紅長槍的士兵是什麼身份,那面大旗通體紅色,上部用黑線綉了一頭插翅猛虎,栩栩如生,和其他地方的刺繡追求神似不同,這頭插翅虎完全是寫實手法,甚至連猛虎額頭上的“王”字花斑都一清二楚。

大旗中部一個斗大的“羅”字,大旗最邊上有四條黑色的飄帶,代表了現在炎州的四個縣,這面旗只能說明炎州刺史羅烈到了。

羅烈身上也穿了一套濱海將作營出產的鐵甲,和其他親兵的鐵甲不同,羅烈的鎧甲都是由一片片銀色的鋼甲片組成,甲片上可清晰的看到打制時的雲紋,鎧甲在深秋的陽光下如同活物一般,反射出波光一般的粼粼精光。

這種鎧甲是出自馬廣之手,每一片甲片都是最好的精鋼,還通過鍛打將其厚度減少到了極限,又薄又輕,甲片邊緣如同鋒利的利刃,甲片上下穿孔,用馬鬃和金絲穿起,整套鎧甲由半個巴掌大小的八百多片甲片組成,重量只有三十餘斤,對於羅烈的力量來說,根本不是負擔。

鎧甲的防禦力極為驚人,由上身鎧甲、甲裙、頭盔和脛甲組成,脛甲就是鐵靴,腳踝處用環扣的甲片保持靈活性,小腿被前後兩塊內襯牛皮的甲片保護得嚴嚴實實,穿上這一套鎧甲,可以說沒有什麼武器能夠輕易的破開。

這種鎧甲因為甲片的形狀類似葉片,被羅烈命名為秋葉魚鱗甲。整個炎州只有一套,就是羅烈身上的這一套。

羅烈騎在一匹黑色的戰馬背上,戰馬邁着不快不慢的步子小跑向前,身後的一百名親兵全身鎧甲跑步跟隨。鎧甲碰撞得聲響轟鳴,隊形卻絲毫不亂,斜舉空中的長槍整齊的上下起伏,紅色的槍櫻如同波浪一般翻滾,滾滾向前。

羅烈滿意的抓着韁繩,此時韁繩正栓在羅烈身前馬鞍上的一個圓環中,高橋鞍已經做出來了,羅烈微微雙腳用力。屁股離開了馬鞍,身體隨戰馬的步點起伏。

很不錯,馬維這小子點頭知尾,技術上沒的說。除了要錢兇狠一點,這馬鞍馬鐙做得跟後世沒什麼兩樣,甚至要更好,羅烈暗想。

這馬鞍不但加了固定的皮帶,戰馬的四條腿都有皮帶和馬鞍相連。固定的皮帶達到了八根,高橋鞍不但能夠使騎兵能夠在起伏的馬背上坐穩,更能夠再長途奔襲中減少騎兵的體力消耗。

如此多的皮帶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固定馬甲。一直到唐代,戰馬的馬甲都還沒有發展起來。唐太宗李世民上陣衝鋒,戰馬都沒有配甲。在唐代太宗八駿圖中,李世民的八駿之一特勒驃身上插滿了箭矢,就能說明當時的騎兵戰馬沒有配甲。

現在羅烈的戰馬只要在胸前和馬鞍相連的皮帶上裝上雙層牛皮所制的馬甲,身體兩側,脖頸出都可以利用皮帶裝上馬甲,就能夠變成具甲戰馬,在重量沒有增加很多的情況下,戰馬的戰場存活率大大提高,也能夠連續作戰,不會因為被射傷而失去戰鬥力。

雙馬蹬的設計使騎術不好的騎兵也能夠輕易的借到馬力,變身騎術老手,就像羅烈一般。

馬蹄在青石板的路面上踏出了清脆的聲響,保護馬蹄的馬蹄鐵也已經成功做出,戰馬對地形的適應力大大提高,不會因為馬蹄被石頭磕傷而整匹戰馬都廢掉。

羅烈心思隨着整個戰馬的裝備活泛了起來,不過很快羅烈就回過神,嘆了一口氣,全副戰馬的裝備花錢太多,還真的養不起,現在李鐵蛋和李鐵岩的六百騎兵也不過是由兩百騎兵裝備完成,這已經是炎州的全力了。

甩甩頭,將組建重甲騎兵的念頭驅出腦袋,只改馬鐙馬鞍和馬蹄鐵就夠了,重甲騎兵用不起啊。

羅烈尋思中隊伍出了城一直往東走,城門口的青石板路出城不到一百米就斷了,取而代之的是夯實了的土路,路寬兩丈,能容三兩牛車通行,路的兩邊稍高出地面,是五萬募工所修建,這條路還沒有完工,羅烈的計劃是這條路東至海邊,南至渡口,北至無棣。

純粹用人力修建土路都是一個漫長的時間,現在只有到渡口的路已經修通,全部完工羅烈估計要一年左右。

往東走了二十多里,跟在羅烈身後的親兵絲毫沒有疲累的感覺,步伐還是齊整,道路左右兩邊全部是金黃的田地,再過幾天就要收割了,顧縣、濱海和無棣三地估計有八十萬斛糧食能夠入庫。

因為戰事,農事基本耽誤了,陽信的田地基本拋荒,雖然羅烈接手陽信之後採取了一些挽救手段,但整個陽信估計收不了多少糧食。

對於五十多萬人口的炎州來說,八十萬斛糧食只夠吃兩個多月,還好一直以來陸雲鑒都在組織往顧縣運糧,顧縣東面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糧倉,已經有兩百萬斛糧食入庫,雨季過去之後還在源源不斷的儲備糧食。

糧食倒是不斷增加,而羅烈手中販賣馬匹所得的巨額錢財也在縮水,顧縣王山望已經開始煮鹽,濱海的鐵料也在往南邊販賣,但鐵料是戰備物資,不可能拿出太多換錢,不然會影響炎州軍隊的換裝。

現在到處都要用到錢,將山建十八個堡寨需要錢,無棣縣沿着徒駭河要修建三十六個堡寨,為了防備胡人有可能的進攻,易守難攻的堡寨至少需要修建兩百座,想想需要的巨大的錢財,羅烈就頭疼欲裂。

現在只有先將北面和西面的外圍堡寨先修建起來,內地的堡寨只有向後拖,糧食是只有嫌少沒有嫌多的。不過羅烈並不擔心什麼。

四縣的能夠開墾的農田很多,光是濱海和顧縣兩地就有上百萬畝可以開墾的農田,兩地位於黃河入海口,土地肥沃。開墾出來的生地都比一些地方的良田出產的糧食要多,明年能夠組織好種植,那麼就足夠撐起現在羅烈手下軍民的需要了,當然,有大戰的時候就不好說了。

羅烈回到了濱海,並沒有急於對平昌的周平動手,彷彿被周平迎去的彭城王冉明不存在一般,周平也默契的沒有公開冉明在平昌。只是加強了對平昌三面的防禦,將山山道口周平也放了一千士兵紮營立寨。

羅烈派了探子混入平昌,打探消息,不過周平對冉明之事封鎖甚嚴。一個多月都沒能找到冉明所在。

臨子縣的慕容恪彷彿沒有進攻的**,五萬大軍也減少到了兩萬,只是封鎖平昌北上的道路,慕容評也是帶了兩萬大軍進入德州,和張遜的大軍對峙。並沒有爆發大戰,局勢詭異的平靜了起來。

無棣這邊張金報告,慕容霸帶兵一萬進駐鹽山,也沒有南下渡河進攻的跡象。不過張金很是不安,徒駭河跟黃河一樣。冬季是會封凍的,到時候河流的天險就消失了。胡人的騎兵能夠輕鬆渡河,攻擊濱海和無棣,張金對於這種局面覺得無可奈何,幾次來信希望羅烈能夠加強無棣的防禦。

羅烈現在對王猛的分析很有信心,燕胡今年之內很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最多是小打小鬧罷了,還能夠給炎州提供一個練兵的機會,這種程度的戰鬥不會超過千人,羅烈表示毫無壓力。

想想也奇怪,羅烈來到這個時代的時間不過短短的幾個月,卻大大小小的戰鬥打了好幾次,抬眼看看豐收的田園風光,羅烈收起心情,回身下令:“就地休息半個時辰,再接着趕路。”

高震右手握拳高舉,大喝:“停止前進!”

整個隊伍慢慢的停了下來,因為跑步前進而間隔開得隊列收攏,所有親兵全部挺立不動,由動至靜只是短短的幾個呼吸時間,顯示出了極為良好的訓練水平。

這隻親兵是全軍挑選出來的精銳,三百人的編製正好一校,可以說是百里挑一,無論體力、戰鬥意志和上陣次數,都是軍中佼佼者才能入選,每日的訓練都是全副武裝的三十里越野,這種走個二十幾里路,那是小意思了。

羅烈是將這些親兵作為預備軍官來培養,羅烈在後世那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可是深知,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好壞,和中低層的軍官素質是密不可分的,GCD爭霸天下的時候,是一顆打不爛砸不垮的銅豌豆,就是有一批信念堅定的底層軍官為骨幹。

只要骨幹在,每到一處招募新兵,就能很快形成戰鬥力,這就是骨幹的作用,羅烈也打算將這種預備軍官團複製過來,只要骨架在,自己的部隊也會是打不垮的鐵軍,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打出一片天地。

所以親兵的訓練是所有軍隊中最苦的,首先是軍紀,有四斬四殺,得令不尊斬,妄殺百姓斬,擅自離營斬,動亂軍心斬,這是四斬,是對個人要求,四殺是臨陣脫逃者殺直屬主將,也就是士兵臨陣脫逃殺伍長,伍長臨陣脫逃殺卒長,以此類推,照羅烈的話來說,一個軍將,自己的官兵畏戰逃跑,兵都帶不好,不殺你殺誰?

泄露軍機者殺,縱兵劫掠者殺,傳令不到者殺,其餘的軍紀還有十八條,什麼聚將不到、營中喧嘩、戰時飲酒等等,這十八條只是用軍棍懲罰,並不殺人,但在所有兵將看來,羅烈的軍紀已經是天下最嚴厲的了。

為此羅武還專門來找羅烈說過,卻不想被羅烈一通好罵,對二哥都是這樣,於是軍紀就確立了下來,連焦霸這個最喜歡飲酒的都尉都因為飲酒被打了軍棍,更有一名卒長在市場買東西時和商販衝突,拔刀殺了商販,最後這個卒長被斬首示眾,羅武為這個勇猛的卒長求情都沒用。

於是全軍上下氣氛為之一凜,羅烈對那個卒長被斬也是萬分心疼,但羅烈深知軍紀的重要,軍隊中要是沒有軍規,那就是釋放出來的魔鬼。到再想立規矩的時候,那就晚了。

不過炎州三軍,冠勇軍,乞活軍。雄武軍,正式戰兵的軍餉極高,當然這是和周圍百姓相比,一個普通的士兵,每月有錢三百,也可半錢半糧,在這一斛糧才六七十錢的時候,一個士兵可以輕鬆的養活五口人。何況士兵的衣帽全部由軍中配發,吃飯全部是軍中解決,可以說在當時沒有這麼好的軍隊待遇了。

羅烈將士兵分為三等,正式的士兵稱勇烈。軍餉就是三百錢,整個炎州勇烈只有六千左右,陽信、濱海、顧縣各兩千,軍械鎧甲無一不是最好的,也是最先裝備的部隊。

下一等為備武。也就是輔兵,備武的訓練量只有勇烈的一半,也有軍餉,不過只有一百錢。備武不是常備軍,羅烈安排的是備武每年至少要訓練六個月。是勇烈的補充和後備。

最後一等是屯兵,炎州所有十六歲至四十歲的男子皆要參加每年為期兩個月的訓練。訓練期間都能夠得糧五斗,這糧食不算在訓練期間的伙食中的,屯兵沒有軍餉,表現好的屯兵可升為備武。

北地民風本來就悍勇,何況是常年和胡人作戰的河北,男子人人高大勇武,是最好的兵源地,炎州五十幾萬人口,成年男子足足有二十餘萬,幾乎佔了一半,主要是炎州百姓來源為魏國流民,老弱婦孺在戰爭中的存活率極低,這些都是羅烈不能放棄的兵源。

曹操得河北之地用屯兵法為天下最強諸侯,秦國耕戰制一統天下,羅烈的三等士兵的劃分,也是有這種考量,備武和屯兵訓練時按照各村各鎮集中訓練,訓練完畢之後回去種地做工,閑時為家中勞動力,戰時就是持戈武士,只要推行數年,一遇戰事,羅烈光憑藉炎州的五十幾萬人,只要有足夠的軍械,就能夠拉出十五萬的大軍。

這跟胡人的全族皆兵有類似的作用,胡兵也是閑時為牧民,戰時為騎兵,所以一個部族不過二三十萬,卻能夠輕鬆的有幾萬軍隊,全部動員甚至女人也是戰士,一半以上的部民都能夠上陣。

軍隊的調整和備戰,是羅烈最迫切需要掌握的,這是亂世立足的根本,剩下的兩個問題就是糧食和軍械了。

糧食問題已經有辦法了,顧縣王猛和濱海杜聰,兩人分別進行水利興建,一直以來羅烈都很奇怪,漢代的糧食生產水平可以說很低,什麼套種、深耕、兩季糧羅烈都沒聽過。

種田無非就是用木犁一耕,然後灑下種子就了事,看天收成,勤快點的農夫無非是除除草,打打肥,不管南北,哪怕是在河邊江邊,幾乎種的都是小麥、粟等旱田作物,哪怕江南也是以麵食為主食。

水稻也有,不過種植面積絕大多數在南邊,種植面積也小,似乎晉國南遷之後將北方的生活習慣和主食都帶到南邊去了,水稻最主要的功能居然是拿來釀酒,這是令羅烈目瞪口呆的結果。

羅烈決定在顧縣實行旱田水田的交叉種植,劃出一塊約有兩萬畝的地方進行栽種,也跟馬維說了犁的改進,漢代農耕所用的農具多是木製,木製直犁耕田效率低不說,還多是以人力拉動,一個壯丁最多能夠照顧五畝田左右,畝產也是極低,一畝上好的良田侍弄得好,不過產糧三四百斤,要養活一家五口,五畝的產量除了交上的賦稅,也是勉勉強強,還要是沒有天災**的時候。

這種土地的抗風險能力極低,稍微有點問題農民就活不下去了,所以羅烈準備讓馬維製作用牲畜作為耕田勞力的曲犁,犁頭為鐵質,人只要站上去,加上牲畜在前拉扯,就能夠耕得很深,畜力也比人力要高得多。

利用牲畜老人和女子也能夠耕作,極大的解放了勞動力,曲犁是羅烈在前世老家滄州所見,有點映像,和馬維一說,馬維兩天就拿出了樣式,改進幾處之後,就開始了大量生產,也是為來年的春耕做準備。

糧食最好的補充就是蔬菜和副食,羅烈有三個想法,一是豆腐,黃豆的種植中國有兩千多年,只是光作為補充食物,黃豆的食用一直到明朝才因為豆腐的出現而興盛。

豆腐是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能夠極大的調整人體營養結構,後世有句話“豆腐是窮人的肉食”,可見豆腐的營養價值。

所以土地不光是種植小麥和水稻,還要種黃豆,陽信明年就是黃豆的主要種植區,想到這裏羅烈露出微笑,還是現在好啊,一句話說種什麼就種什麼,沒有人會跟羅烈對着干,也算是計劃經濟了吧?羅烈自嘲的想着。

下了馬羅烈目光沒有焦距,坐在路邊一棵棗樹下面,青色已經翻紅的棗子將樹枝都壓彎了,正是金秋收穫的季節。(。。)

p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乞活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乞活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大興土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