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聖人朱啟
這邊遼王朱啟剛剛收到了朱元章的聖旨,朝應天府過去的時候。
在應天府的那些官員們,就已經收到了消息,遼王殿下在北邊,完美地處理了草原上的經濟改革。
那些官員們對於遼王殿下,都是讚不絕口。
而中央朝廷的那些官員們,則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他們派去草原改革的,有不少的官吏,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吏。
但在遼王面前,似乎都不夠看的。
而遼王殿下那一句話,就是讓官員們走到民間,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
這句話,讓不少的官員都大為感動。
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但這樣淳樸的語言,卻讓那些官員們心裏面也是暗暗的記了下來。
說白了當官的難道真的是為了一家天下嗎?這當然不是。
自古以來,儒家天下都是為了公天下呀,都是為了天下的老百姓。
只是大家都學過這句話,但真正把這句話記在心裏面的,卻是沒有幾個人。
而遼王殿下雖然不會如同他們一樣滿嘴的之乎者也,確是真正把這句話記在心裏了。
要不然遼王殿下也不會這麼快就解決了,草原上那些老百姓們的經濟問題。
還組建了農村合作社,讓那些老百姓們有什麼問題就像官府衙門這邊詢問。
不僅如此,聽說遼王殿下在傅友德打敗納哈出的戰役里。
也是出力頗多,說起這件事情不少的中央朝廷官員們,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都紛紛詢問,咱們這遼王殿下出了什麼力氣啊?
有人就說了。
怎麼沒出力氣啊?如果不是遼王殿下的威名,這納哈出,沒準還要拿着兵馬反抗反抗。
但就是因為咱們遼王殿下,先前千里咒殺了這李芳遠,讓這納哈出是嚇破了賊膽。
那些北元的士兵們,也是沒有一個人膽敢反抗的,全都紛紛投降了。
其實他說這話,也是沒什麼錯的。
畢竟納哈出也是畏懼遼王朱啟的名聲,所以才不敢反抗的。
而且整個北元在大家看來,也都是遼王朱啟帶兵親手赴滅的,反倒是打了最硬仗的藍玉的功勞,似乎沒被大家記住。
不過藍玉的功勞,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官職上,遼王自然是比藍玉要大得多的,這要拍誰的馬屁還用問嗎?
而現在不僅僅這麼大的功勞,壓在遼王朱啟的身上,現在皇帝陛下又下旨了。
讓遼王殿下趕緊回應天府主持,最近一次,也就是洪武19年的科舉考試。
而科舉考試的改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發佈過了。
在洪武19年要舉行的科舉考試,是新式的考試。
學的都是遼王殿下編的教科書,像什麼數學物理化學這些東西,以前可都是學都沒學過的。
現在在朝廷當官的這些老古董們,幾乎沒幾個人懂這些東西。
也不經要慶幸自己早生了好幾十年,如果現在這個年代,學遼王殿下編寫的這些教科書,他們能不能考上當官還得打個問號了。
眾人們一聽也是心中一驚,好傢夥,這是什麼意思呀?
要讓咱們遼王殿下當著天下讀書人的老師了呀?
這個科舉考試如果是遼王殿下來主持,那但凡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以後,不都是遼王的門生了?
起碼他們都是受了遼王殿下的恩惠,更別說他們念的那些書了。
數學,化學,物理可都是遼王殿下編寫的呀、
孔子為什麼地位這麼高,就是因為大家學的四書五經,大部分都和孔子有關呀。
所有人都是孔子的學生,
你說這孔子的地位能低到哪裏去呢?
現在遼王朱啟這架勢是要成為第2個孔子,噹噹代的儒學聖人的。
朱元章也確實是有這個打算,要不然他也不會大力推動科舉考試的改革了。
畢竟一方面科舉考試帶來的人才不能讓他滿意,而遼王朱啟推動的科舉考試,卻是一個可行的方桉。
起碼自己的兒子想出來的這個方法,關稅什麼的,可不都是數學學得好的人弄出來的嘛。
所以朱元章對於改革的科舉考試還是很有信心的。
而第2點,也是朱元章存了一個私心。
那就是他們老朱家這要是能出個聖人,那可真是厲害了。
甚至於比肩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可能要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
但老三當了聖人,對於老朱家也是無上的榮光啊。
所以朱元章看到了這一個機會,尤其是現在馬上要科舉考。
所以才下旨,讓朱啟趕忙回到應天府來主持。
就算啥也不幹,在那坐着當個吉祥物,這功勞也得安在你這老三的身上。
朱元章的意思已經非常的明顯了,而朱啟一開始是沒看懂。
在路上越想越心驚,心裏面哭笑不得,你這朱元章好面子,結果把我這害了。
要是我跟大哥反目成仇,那得全都怪你這個當爹的。
朱啟心裏面雖然這樣想,但也還是不敢違抗聖旨,馬不停蹄的就往應天府這邊趕。
朝堂上的官員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裏面也不知道該如何作想了。
而太子黨那邊不用說了,一個個都是哀聲變野的。
心想着怕不是朱皇帝有想法了,想把咱們太子廢了,立着遼王朱啟當新太子吧。
真要是這樣那說不得,咱們得拿着立長立嫡的規矩,到朱元章耳邊好好說道說道了。
比較起這些官員們的緊張和害怕,朱標倒是非常的正經。
從頭到尾他也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弟弟朱啟的。
更何況現在呢,朱啟只是來掌握科舉考試的改革,這本來就是朱啟提出來的。
如今馬上要新式科學考試了,讓他來當這個主考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手底下那些人的危言聳聽,其實朱標並不是多在意的。
這要是每個人的話都聽在心裏當真了,那恐怕自己這個當大哥的,早就該拿刀子去把遼王朱啟給捅了。
但他對於這個三弟,還是非常喜愛的。
父皇私下裏也和他說過此事,這老三以後是他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可千萬不能因為手底下的人,就壞了他們兄弟的關係。
當然這話也只是父皇旁敲側擊的說出來的,但是朱標是多麼聰明的人,父皇的意思,他自然也是明白的。
而藍玉可以說是這些官員裏面最為緊張的了。
先前他打了捕魚兒海大勝,但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被這遼王朱啟看得通透。
甚至連自己抓了皇妃之後,心裏面會對這北邊王妃有想法,這件事情都在這遼王朱啟的算計之中。
甚至還讓朱能陪着自己,攔下自己以防犯下歷史性大錯。
這件事情藍玉可是看得明明白白地。
而這朱啟之所以這樣干,也是為了拉攏自己,藍玉心裏面自然也是明白的,但他終究是太子殿下的人,心裏面自然還是要為太子殿下着想。
如今這時候,勸說太子殿下也是為了太子殿下的位置。
這遼王朱啟如果再這麼繼續厲害下去,雖然皇帝現在不一定會廢太子立遼王,但就連自己都感嘆,這遼王的本領實在是高超。
甚至在睡覺的時候,偶爾還會有想着萬一我要是投靠遼王了,豈不美哉這樣的想法。
皇帝陛下不會有同樣的想法?
萬一我要是立了遼王當太子,這大明江山豈不是千秋萬載。
一想到這裏,藍玉就免不了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這個侄女婿,會因為遼王朱啟的緣故丟了太子之位。
但太子殿下對此不僅沒有絲毫的戒備,反而一再的和手底下這些官員們,重申自己和老三遼王那關係是好的很呢。
絕對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讓他們破壞自己和兄弟之間的關係的。
也讓他們不要再說此事了,藍玉雖然說了幾次,但被太子殿下嚴厲訓斥之後。
也是不再多提了,只是私下裏和手底下人,說起此事的時候也是心裏感到難過。
還甚至還說出了萬一以後遼王殿下繼承了大統,可別說我藍玉沒說過這句話呀。
當然了,這件事情也只是私下裏知道,並沒有人特意去傳,就算傳了出去也都被太子朱標給壓了下來。
就在這整個朝堂上,又因為遼王殿下紛紛擾擾的時候,朱啟也在一片喧囂中趕回了應天府了。
第1件事,自然是要去拜訪自己的父親朱元章的。
而朱元章看到遼王朱啟回來之後也是大為高興,果然什麼事情派給自己這個老三,就沒有解決不掉的。
其他的官員,對於草原上經濟改革的事情,一籌莫展的時候,讓這老三過去直接一兩個月就給搞定了。
而現在納哈初也已經被打敗,馬上就要科舉考試,大明帝國一片欣欣向榮啊。
而朱啟可不想去當什麼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啊。
這個時候在自己父親,朱元章面前也是痛哭流涕,說的那是十分動情啊。
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當這個主考官。
而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標稱為著大明皇帝的太子。
才更應該去當這個主考官才對,畢竟他以後是要當皇帝的人,這天底下的官員怎麼能從自己這邊出去了,肯定是要從咱們大哥那邊出才對的呀。
這話要是放別的時代的皇子來說,肯定會覺得是故意給太子殿下戴高帽子。
但是朱元章手底下的這批兒子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太子朱標帶大的,連朱啟也不例外。
雖然朱啟並沒有這方面的記憶,但這個時候說出來也是兄友弟恭的表現,而朱元章心裏面其實也是挺感動的。
對於這個問題他也思考過,如果讓太子朱標去當這個主考官的話,確實對太子以後的皇帝之路非常的有好處。
但畢竟這數學化學物理等等都是他老三朱啟編寫的。
更何況讓太子當主考官,可造不出個聖人來呀。
但如果讓朱啟來當這個科舉考試改革的官就不一樣了,憑藉先前那麼多的功勞。
再加上當了主考官,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出自遼王朱啟門下的話,這個聖人可就要當定了。
而朱元章也把這個事情和朱標說過了,所以朱標才如此放心。
畢竟老朱家出個聖人,對於他來說也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只是朱啟這邊萬般不情願呀,而朱元章也不好直接把這事和朱啟說了。
要不不顯得自己過於功利了,所以很快就把哭喪着的朱啟給打發走了,還言辭命令朱啟無論如何要當這個科舉考官。
那沒話說了,這些能努力的也都努力了,只能去跟自己的老大哥朱標報個備了。-
朱啟垂喪着頭走到了朱標東東宮。
而這個時候的朱標已經有30來歲,整個人看上去顯得精幹老練。
沒有絲毫油膩的感覺,不得不說朱標無論是在人格魅力,還是自己的形象上面,都是非常完美的。
見到了遼王朱啟過來之後,朱標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遼王朱起來是做什麼了。
當時就笑了,笑然後讓人把這遼王朱啟邀請進來,隨後就讓人上了兩壺酒,要跟自己的小三弟好好的喝一杯。
朱元章不好說的話,他朱標自然是沒什麼顧慮的。
當即就和朱啟說起了,朱元章要給老朱家做聖人的事情。
而朱元朱啟這時候,也才恍然大悟了起來,原來搞半天朱元章是抱了這個心思呀。
朱啟也是恍然大悟,一下子心裏面沒有之前的負擔了。
還真擔心這樣操作下來之後,和大哥坐標之間產生什麼嫌棄呢,而現在話說開了,原來是給咱們老朱家造聖人的。
不過他心裏面才剛剛放鬆了一些,突然表情就愣住了,什麼?給老朱家造聖人,這個聖人還是我自己。
朱啟一下就慌了神了,趕忙拉着自己大哥直擺手,這聖人哪能是我當呀,要當也是大哥,你去當才可以。
話雖這樣說,但朱標也是非常明白自己又沒有寫心學,也沒有寫數學化學等等這些教科書。
科舉改革,更是跟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無論怎麼算,這個聖人也當不到自己頭上呀。
所以說這聖人,他這個遼王朱啟那是當定了,誰來說都不好使啊。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