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大漢各方動向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等袁紹他們收集到各大郡守的消息,發現他們大部分人都不贊同另立天子!
於是袁紹只能再次給袁術寫信說:“如今西邊名義上有一個年幼的皇帝,而並沒有皇家的血統。公卿等朝臣都諂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們!只要派兵去守住關口要塞,自會把他們全都困死。我們在東邊擁立一個聖明的皇帝,就可期望過上太平日子,為什麼遲疑不決?”
袁紹的意思是想要讓袁術起個頭,為擁立劉虞造勢!
但袁術回信說:“皇帝職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誦那樣的資質。賊臣董卓乘國家危亂之時,用暴力壓服群臣,這是漢朝的一個小小厄運,你意說皇帝‘沒有皇家血統’,這豈不是誣衊嗎!我滿腔赤誠,志在消滅董卓,不知其他的事情!”
看了袁術的回信,氣的袁紹把把信件都給撕了,這上面寫的字袁紹一個都不相信!袁術一向無法無天,連皇宮都敢燒毀,現在居然給他裝忠臣,這讓袁紹如何相信,他認為袁術肯定有什麼謀划,才不願意擁立劉虞!
但袁紹還沒有死心,他派遣前任樂浪郡太守張岐等帶着他們的提議到幽州,向劉虞奉上皇帝的尊號,想要看看劉虞的意思,要是劉虞想要當皇帝,他也可以用帝位吊住劉虞,這樣一來關東聯軍就多了11萬精銳了。
但劉虞見到張岐等人,知道他們的意思之後,厲聲呵斥他們說:“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難,我受到國家重恩,未能為國雪恥。你們各自據守州郡,本應盡心儘力為王室效勞,卻反而策劃這種逆謀來沾污我嗎!”
劉虞堅決拒絕。
袁紹等人等人又請求劉虞主持尚書事務,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劉虞做不做皇帝無所謂,但重要的是劉虞手中的8萬大軍可以加入關東聯盟當中。
但即便這樣劉虞仍不接受,甚至打算逃入匈奴將自己隔絕起來,袁紹等人這才作罷。
而通過這件事情,劉虞也算是看出來了,袁紹他們根本是為了自己一己私慾,想要分裂大漢,他們這個關東聯盟根本不是為了討伐董卓,而是是為了自己爭權奪利而設立的,劉虞對他們的感官更加差了,他不會幫助董卓,但也不想幫助袁紹!
而且此時的劉虞也非常忙碌,因為討董大戰,整個中原到處都是流民,他們度過黃河之後來到冀州。
但冀州的上下已經被黃巾軍殺怕了,生怕因為這些流民讓冀州的黃巾軍再次復燃,所以他們根本不敢讓這些流民停留在冀州,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老辦法,就是不斷把流民往幽州和并州趕,并州他們不擔心,因為雷公只要看到流民就會接收。
但幽州就有點難辦,畢竟幽州的劉虞在大漢聲望非常高,他們這樣以鄰為壑的做法太得罪人了。
為了讓劉虞按照流民,冀州上下的官員籌了2億錢的款交給劉虞。
使者還說什麼,劉州牧屯墾的能力天下佩服,我們冀州沒有荒地,而幽州荒地眾多,還請劉州牧帶領這百萬流民屯墾!救救這天下萬民,總之一頂頂高帽子不斷往劉虞頭上戴,讓他不好意思說出拒絕的話。
而劉虞還真就沒有拒絕,老好人性格的劉虞知道,現在拒接這些流民就是讓他們去死,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而幽州正好因為使用鳥糞石糧食大豐收,幽州的府庫存糧眾多,糧食的價格甚至低到了30錢,足夠養活這些流民。
而且劉虞也知道這些糧食不養流民,就會到藤甲軍的地盤上去。
他知道大量的幽州門閥士族把糧食通過草原賣給并州,因為并州的雷公以500錢一石收購糧食,只要糧食去了草原就是十幾倍的利潤,而且并州方面還幫忙運輸,完全不需要麻煩他們,現在代郡,上谷郡北方的草原都是藤甲軍的地盤了,這點還是東部鮮卑人首領彌加告訴劉虞的。
而劉虞也是聽到這話,才明白幽州的門閥士族根本不是把糧食賣給草原上的胡人,而是藤甲軍的雷公!
所以在劉虞想來,與其讓雷公得到這些糧食,還不如用來安置大漢的流民,好歹讓大漢多幾個忠心的臣民,而要是糧食到了雷公手中,太用來安置流民大漢就多了幾十萬叛逆了!為了跟雷公爭奪民心,他就把這批流民安置在幽州了。
冀州上下的官員知道劉虞收留流民之後大喜,他們自發學習當年劉備的方法,每10里設置一個賑災點,這些賑災點一路連接到幽州境內,不到半年時間趕了幾十萬流民來人幽州,冀州做的了沒有一個流民的存在。
這些災民直接把幽州的府庫個吃空了。以至於劉虞只能身披破舊衣裳,腳穿草鞋,進餐時只吃一個肉菜。但因為劉虞這個舉動,感到了幽州上下的官員,整個幽州上下一心,居然把這些流民安置下來。
劉虞為政寬厚,勸導督促百姓從事農業、桑蠶業,開放上谷郡的胡市,與胡人交易取利,發展漁陽郡的鹽、鐵生產,使百姓歡悅,這些流民很快在幽州安定下來。
而在冀州的皇甫嵩冷眼旁觀袁紹他們的舉動,他沒有管中原的流民,沒有管青州的黃巾軍,也沒有管董卓的命令,更加沒有管袁紹的小動作。
他整個人就一心撲在對付雷公這件事情上,他到處修建烽火台,塢堡,兵站,把整個太行山打造成為一條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防線,同時不斷訓練士兵,積累錢糧,他手中有10萬常備軍,還訓練出10萬民兵,可以說皇甫嵩手中掌握的全大漢最精銳,戰鬥力最強,也是數量最多的軍隊。他站在任何一方都足夠決定董卓和袁紹的勝利,但偏偏他兩不相幫!
盧植疑惑道:“義真,你的手中的大軍足夠改變中原的戰爭,現在因為董卓和袁紹的戰爭弄的天下大亂,難道你就這樣一隻只的看着?”
皇甫嵩無奈笑道:“子干,這場戰爭的勝敗,要靠袁紹和董卓他們自己的力量來決定,我要是加入他們任何一方,并州的雷公都會加入這場戰爭當中,維持戰爭的平衡,他就是想要我大漢天下大亂好讓他趁亂取勝!”
“我留在冀州積累實力才是對付雷公最好的方法,這樣雷公就不敢妄動,只要袁紹和董卓之間分出勝負,大漢的力量才可以統合在一起,我們才可以消滅雷公。”
而後皇甫嵩凝重道:“要是我們失敗了,只怕這天下以後都沒有我們這些士族的立足之地了。”
皇甫嵩算是大漢最有遠見的人之一了,要不然當年在平定黃巾起義的時候,馬上上書靈帝解除黨錮,因為他知道要是士林中人加入進黃巾軍的話,大漢說不定就有可能被張角顛覆!
同樣他在冀州觀察道藤甲軍的情報,發現藤甲軍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政權,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國家,這個國家當中沒有他們門閥士族的位置,雷公想要強力把他們這些門閥士族橫掃出大漢,換上一批忠心於他的門閥士族,這已經不是大漢要亡國了,而是整個天下都要被雷公滅亡,這是皇甫嵩不能容忍的。
所以皇甫嵩可以容忍董卓和袁紹他們,因為兩方不管做什麼,最多也就是大漢的權臣,不會滅亡大漢,也不會滅亡天下的門閥士族。
而他的想法就是等待董卓和袁紹他們當中的勝利者,而後他投靠上去,這樣整個大漢就可以全力來對付雷公了。
盧植也感嘆道:“天下怎麼會出現雷公這樣的叛逆,他本不應該站在亂民一邊的!”
在盧植看來,雷公不管是文治武功,還是技巧百工,甚至行商都是天才,這樣的全才在歷史上也沒有幾個,每出現一個,都會做出一番改天換地的功績,而這樣全才的出身必定不低,他們會想建功立業,但卻不會站在百姓一方造反!
皇甫嵩也奇怪道:“大漢的門閥士族就沒有這號人,他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盧植道:“他應該是某個隱秘的宗門培養出來的,玄德說法雷公最開始出現的地方是在中山國的一處山野當中,他本想要去荊州躲避戰亂!”
後面的事情皇甫嵩也知道,趙義看中了雷公的寶車,於是雷公一怒用幾百石糧食招募了幾萬流民攻破了趙義的莊園,從此雷公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大漢也多了一個難以對付的強敵!
初平元年四月初!
眼見援軍沒有,而擁立劉虞也不得人心,袁紹想了想決定派遣辛毗去并州,找到雷公,想辦法弄出一些鐵甲,給他大軍的更換裝備,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袁紹他們都是大漢最頂級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最不缺的就是錢糧,以前還沒有到那個份上,他們以為喝喝酒,吟吟詩就可以戰勝董卓,但現在要拿出家底來拚命了。
於是袁紹通過他的那些親朋好友,不斷向中原的門閥士族借私兵提升軍隊的數量。同時派遣辛毗北上上黨郡,向雷公購買鐵甲!
辛毗來到上黨郡的時候,發現上黨郡各地都是人潮湧動,甚至有幾分揮汗如雨的感覺,要不是他知道這是上黨郡,他還以為自己來到洛陽城了。
無數的災民在藤甲軍的指揮下,開挖道路,修建水渠,開墾荒地,居然沒有一個人是清閑的,也看不到一個無所事事的流民。
看到這熱鬧朝天的建設場景,辛毗感嘆道:“雷公在上黨郡安置了多少流民?光從這裏看過去就有好幾萬人,整個上黨郡怕是有幾十萬人,他就不怕這麼多流民聚集在一起造反?”
這也是辛毗等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流民在大漢境內就會造反,但藤甲軍接收了幾百萬流民,居然什麼事情都沒有,這簡直讓他們道心動搖,只差說一句不科學了!
隨着他們一行人越來越深入上黨郡的時候,辛毗就發現上黨郡改變的越來越大,到處都是農田,到處都是高聳的藤甲軍特色高架水渠。水車,風車更像一個個巨人,遍佈整個上黨郡地盤,還有藤甲軍特色的軌道馬車,來往不絕的商隊,可以說現在的并州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景象,和戰火連天的大漢內陸完全是兩個樣子了。
他奇怪的:“雷公有能力我不奇怪,但他哪來的這麼多財力修建如此多的設施,要知道一年前他可安置了500多萬災民?”
辛毗算是看出來了,雷公就是靠着這些龐大的基礎設施來養活流民,這種事情其實朝廷也可以干,但最關鍵的就是朝廷沒有錢糧。
這幾年朝廷連維持大軍的糧餉都做不到,黃河大堤更是因為幾十年沒有維修,即便弄出不斷潰堤的事件,朝廷能做的就是把流民趕到雷公的地盤上,卻也做不到花錢去修築黃河大堤!
修建如此多的基礎設施,花費的錢財可是海量的,雷公也不可能讓災民赤手空拳去做事,後勤的準備,各種工具,這些花費也不小,雷公是那裏來的錢糧?
要知道當初大秦就是因為修築太多的工程,逼反了天下的百姓,才弄的二世而亡。這種工程不是應該做的越多,越容易逼反百姓,怎麼到了雷公這裏就變得相反了,辛毗想不通。
他最想不到的事情是,連大漢都做不到按置500萬流民。雷公是怎麼僅憑一個馬邑做到這一點,這是全天下的人都感到奇怪的事情。
“要我大漢有這樣的財力也可以做這樣的事情,雷公不過是侵吞了并州門閥士族的財產,才能做到這一點,這算什麼本事!這是邪魔歪道,并州遲早會在他的貪心下崩潰的。”沮浩憤憤不平道。
他是冀州人,跟雷公打交道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尤其是雷公在魏郡屠殺門閥士族,他家的親戚死在雷公手上也不是一個兩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