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逢
宋燈跪的久了,站起來時竟有些暈眩,眼前一黑,腿上一軟,險些又跪回去。
“小心!”
雲心水岫自然是第一個衝上來攙扶她的,只是奇怪,那一聲卻不是她們喊的。
宋燈半靠在水岫身上,眼前還有些發黑,可不用看,她都知道那聲音是誰的。
是元孟。
她聽見元孟對她的兩個侍女道:“還不扶你家小姐到一旁坐下?”
聲音中帶着一絲克制過的冷意。
宋燈很熟悉這樣的口吻,每當他說起那些互相推諉的貪官污吏時,語氣中總不免帶出幾分這樣的情緒。他在生氣,為什麼?
那股暈眩之感終於緩了過來,她睜眼,看見站在佛殿門前的元孟。因為逆着光,宋燈看不大清元孟的神情,一時也無法猜測他為何發怒。
佛殿外不遠處便有一座涼亭,宋燈被扶着到那坐下。既撞見了宋燈險些暈倒,便是出於禮儀,元孟也不能袖手旁觀。於是元孟與宋燈一同相對而坐,在這小小的亭中隔了最遠的距離。這涼亭又毫無遮擋,旁人一眼便能看見,也算清清白白。況且普照寺香客雖多,能入後殿佛堂的卻也只有一些王公貴族,平日裏這等貴重的香客也少見,今日能有這麼兩位,也算是人多了。
元孟問道:“宋姑娘,你怎麼樣?是否需要我派人先送你回府?”
宋燈搖頭,道:“不妨事,只是方才跪的太久,起的又太急,一時才有些頭暈目眩。如今坐了一會兒,已經沒什麼不適了。”
她抬眼,不着痕迹地觀察了元孟一番,見他神色微緩,似乎又不像方才那麼沉鬱了。
元孟道:“沒想到宋姑娘竟也是這般虔誠的信徒。”
他依稀記得,她後來是不信這些神佛的。
宋燈有些恍惚,前世的時候,她確實是不大信的。她跟着元孟,見他受了太多苦,難免會想,如果世上真有神佛,為何會讓元孟遭受那麼些生離死別與求而不得。他或許不是個君子,可他實實在在是個英明的君王,自他繼位以來,流離失所,橫死街頭的百姓不知少了幾何,如果連這都不能化作他的福報,那麼她不知道簡單的祈求幾句又有何用。
但如今,重活一世的她多多少少有些改變,至少她相信,冥冥之中是有一種註定的。
宋燈道:“……我如今求神拜佛,其實也不是真的想要求來什麼,想要得到的東西我會自己去取,想要做成的事我會自己去努力。我只是希望上天能夠有所垂憐,縱使不給我時來運轉的機會,也不要讓我太時運不濟,一腔心血都付諸東流。”
宋燈忍不住看向他。
元孟對上她的眼神,微怔,率先移開了目光。面上雖還是那副笑意吟吟的模樣,宋燈卻看出來,他走神了。
宋燈在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在元孟無心睡眠,只能埋頭於小山一樣奏章的漫漫長夜裏,她也曾避開耳目悄悄地守着他到天明。金碧輝煌卻又靜謐封閉的寬廣宮殿裏,年輕的帝王偶爾也會同她說起他年少的時候。
那時,他對她道:“我年少的時候,早早出了宮,獨自開府,雖說門庭冷落,卻是難得自由。閑來無事的時候便喜歡去普照寺,同慧獻大師手談一局,現在想來,竟也是恍如隔世。”
慧獻大師是他的忘年交,他們相識時他便年事已高,元孟提起這事時慧獻大師已經圓寂數年了。
宋燈之所以這麼頻繁地來普照寺,禮敬神佛是其一,想見元孟是其二。只是不知是她運道不好,還是元孟記岔了,他其實來得沒那麼頻繁,宋燈這兩個月下來,竟是頭一次遇見他。
元孟對她道:“你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命運終歸要掌握在自己手裏,神佛可以拜,也可以求,卻不能全心全意地去依靠。”
他說這話時思緒萬千,分明也是確有所指。
按照他們明面上只見了一次的關係,兩人的這兩句話實在有些交淺言深。
可宋燈既控制不了自己,也猜不透元孟出乎意料的行為。
宋燈當然知道,若她真想得到元孟,或許她就該像元孟追逐九五之位那樣,從一開始便仔細籌謀,步步為營,在恰好的時機擺出恰好的姿態。可人心又如何能像算計死物一樣去爭奪,她甚至無法去佯裝他喜歡的模樣,只一心想做自己,還期望着他能喜歡上這樣的自己。
宋燈已不像剛重生時那樣壯志躊躇了,她隱約意識到,或許元孟從來都不會喜歡她這樣的女子。
宋燈一時沉默下來,無意識地側過臉,看向遠處的群山。
這樣的安靜在任何兩人之間都是難熬的,唯獨在他們之間不是。宋燈習慣於默默守在他的身後,元孟又何嘗不習慣她默默守在他的身旁,與他共享那一片靜謐。
只是不知不覺間,他的目光便移到她身上。
如果說,上一次見面他還心有疑慮,疑心是自己無意間做了什麼引發改變的舉動,那麼這一次,他心中便有了定論。
如果不是同他一樣,這個年紀的宋燈不可能出現在這裏,更不可能那樣誠摯地叩首祈求。
他或許沒將那麼多目光放在她身上,但她了解他的同時,他也有了對她的一些了解。
有山風吹過,拂起宋燈額邊碎發,露出一道淺淺的傷。元孟目光一定,這傷痕顏色很淺,顯然是新長好的傷。
她上一世也有這樣的傷嗎?
元孟一時竟有些茫然,他記不清了。
元孟不會天真到以為這傷是後來癒合的,他身上亦有小時候同幾個兄弟動手留下的傷,十幾年了,疤痕會淡,卻不會徹底消失。
那麼就只剩下一個原因了,他沒仔細注意過。
說來可能很可笑,他同宋燈認識了那麼多年,甚至一起出生入死過,到了後來,她更是他身邊唯一的知己。
可他竟連她額上有一道疤都不記得。
元孟有些恍惚。
或許是因為宋燈總是低着頭,並不給他看清她神情的機會。
又或許是因為他同她分享那些或快樂或沉鬱的往事時,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之中,並未真正分出一絲心神給她。
可不管怎麼樣,這都太可笑了。
宋燈的鼻樑很高,鼻頭卻很小,圓潤可愛。她並不是過分消瘦的臉,臉型便帶着股溫柔,可她的脾氣卻很倔。
元孟沒有意識到,他在用目光認真描摹宋燈的五官。
涼亭外守着的下人心中都有些疑惑,不論是伺候元孟的人,還是伺候的宋燈的人。亭子裏的兩位主子已經沉默了許久,時間長到他們都覺得有些難堪,可若是偷偷回頭看上一眼,卻又發現他們間的氣氛並不尷尬,這樣的靜謐好像也只是另一種默契。
天知道他們才見了第二面。
在下人們各異的心思之中,宋燈做了打破沉默的那個人,她向元孟試探道:“我聽聞慧獻大師的棋下得很好,若是有機會能與慧獻大師手談一局,那真是三生有幸。”
宋燈知道,慧獻大師是個臭棋簍子,元孟總抱怨這個。可她一時也想不出別的借口,總不能說聽聞元孟棋下的好,那麼元孟定然會疑心她從何處聽聞,接近他又有何居心。
元孟聽了一時不知該回些什麼,最後只笑着,道:“我倒是不清楚慧獻大師還會奕棋。”
隻字不提自己與慧獻大師的熟稔,更不提自己亦會奕棋。宋燈自然無法順竿而上。
她心中有些失望,但元孟的謹慎與疏離也在她的預料之中,於是宋燈只是點點頭,道:“興許是我記錯了。”
宋燈突然想不到該如何參與進元孟的生活了,如今的元孟,對她來說是陌生的。他興許已經開始準備厚積薄發,又或許還是個閑散王爺的心態。
她唯一知曉的,只有這座寺廟而已。
宋燈隱下那份失落,想起元孟方才站在殿外,難得有些好奇,問道:“殿下,你今日也是來拜佛的嗎?”
宋燈覺得有些好笑,前世他們分明都不信神佛,如今卻在這莊嚴的佛堂前相遇。
元孟下意識就要否認:“我是來尋……”
話說到一半,他突然意識到他不能說是來尋慧獻大師的。
在掩人耳目,避重就輕,乃至移花接木的口舌之術上,元孟向來是極擅長的。可他唯獨不擅長在宋燈跟前說謊,因為他只有她這麼一個可以說真心話的人了。
元孟突然有些懊惱,為了方才露出的破綻,也為了再世相逢以來,他在宋燈跟前再三流露出的不當存於此時的表現。若非宋燈對此時的他不算了解,此刻怕已看出他的來路了。
若宋燈仍是那個無欲無求的永康郡主,彷彿對萬事萬物都不甚執着的模樣,元孟興許不介意她知曉此事。可這一次,宋燈的眼神太過繾綣,繾綣到元孟幾乎以為是自己的錯覺。
宋燈見他一副咬了舌頭的模樣,便體貼將話題帶過,兩人只再淺淺聊了數句,宋燈便在元孟的疏離之中敗下陣來,生怕追急了反而惹他生厭。
宋燈依依不捨地離了普照寺,后兩月里又來了幾趟,卻再沒見到元孟。
若不是估摸着在元孟眼裏她只是個萍水相逢的人,宋燈幾乎要以為,他在故意躲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