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等一等你的精神
第588章等一等你的精神
果然,老同志很滿意:“你們那個特效技術怎麼樣?現在做到了什麼程度?”
方沂說:“亞洲最先進,部分能跟得上荷里活,但是總體來看,和他們差距最起碼在十年以上。”
老同志相當驚訝:“差這麼多嗎?”
“這已經是非常樂觀的說法了。”方沂沒有解釋技術細節,其實在他看來,可能差了有三十年,但他沒有這麼說。
郭凡替他解釋:“現在特效技術是這樣……荷里活獨一檔的強,空下一檔之後輪到其他電影市場,比如歐洲、日本,現在還有我們了,我們才剛剛在技術上勉強趕上,實際上我們在技術上也仍然不如歐日,但是我們應用的比他們好,因為我們有更大的市場,此消彼長下去,以後就有可能拉近差距。”
方沂點頭道:“我們團隊有一個獨立的特效技術公司,這個公司現在人員組成很多元,德國人、加拿大人、法國人……都有,為什麼能招得到這些人?工資給的高是一方面,他們確實也沒有用武之地,科幻片是大投資項目,很容易血本無歸。”
老同志問:“我還能看到你們其他最新的項目嗎?”
方沂他們當然介紹《流浪地球》。
據說老同志是一個科幻迷,讀過《三體》為代表的一些科幻小說,但畢竟是傳言做不得數。
他們從故事說起,儘可能減少拗口的術語,“流浪地球改編自國內一個中篇科幻故事,有一年太陽要熄滅了,再也不能提供能源,地球上的人類就分為了數字生命派和流浪地球派,一個要求把所有人轉化為數據儲存在專用的伺服器裏面,也就是在某種機器裏面實現了再復活……”
“另一種就是帶着地球流浪,更像是我們中國人的觀點是吧……故土難遷,要帶着我的家園一起走。”
老同志抿了抿嘴,“聽着挺有想像力,我沒仔細看過你這個故事,但伱一提起來好像有印象。你們說體現了中國人的觀念?很好!我們拍的電影要有我們自己的特色,不要老是抄美國人的東西!”
特色啊。
13年其實還有一部荷里活科幻片要上映,叫《地心引力》,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作品,目前內部試映評價極佳。片子還沒有上映,但在行業很出名,因為該片幾乎全程在一個密閉空間裏面拍攝,且全程只用了大概兩個月。
如果這個片子出來沒有暴死,觀眾看不出瑕疵的話,它就可能引領電影拍攝的一個小技術革命,荷里活把這種拍攝模式和《阿凡達》相提並論,認為是新一次探索。
真的是新探索嗎?
這是因為大陸影市還沒有世界級的影響力,所以拿不到話語權。
方沂之前拍攝《重返十七歲》有個在集裝箱裏面拍攝的發大水片段,也有在國內模擬的納斯達克敲鐘大樓,其實質上和墨西哥導演這部片子的思路如出一轍,總計大半小時的全特效劇情也並不短。
如果方沂是美國白人,那肯定他被吹成為技術創造者了,可惜他處在比荷里活更弱勢的影市。
在這方面,方沂確實使得國內的技術應用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地心引力》的新聞出來后,公司內部很多人恍然想起方導確實有先見之明,方導是真有天賦的。
今天的他,真的比張一謀、陳愷戈之類的老導演,更能代表大陸電影的前進方向。
他們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
《地心引力》當然也有墨西哥導演所謂的文化哲學,比如傳言導演要求電影給地球畫面,更多的給出綠色的陸地畫面,而非是海洋畫面,比如導演要求女主演像一條魚一樣從湖泊爬向沙灘,說“謝謝你”,為什麼要這麼拍?因為要表達的是生物從海洋登上陸地的過程,表達地球是生物的搖籃這麼一個含義。
墨西哥人要表達墨西哥人的文化,國人導演當然也表達國人的文化,濃縮在導演的個人風格表達當中。
老同志確實對科幻很感興趣,可能那些傳言不是作假,他隨後興緻勃勃的要求看《流浪地球》片場的各種“未來科技”:行星發動機微縮模型、全地形採礦車、可穿卸的戰鬥輔助裝置……令所有人大飽眼福,情不自禁上手。
“為什麼做的像樣?因為科幻不是純粹的幻想,所以我們做的道具看上去像是幾十年後人類會出現的東西,它符合科技的演化趨勢,而且兼具當前的設計美感。”方沂介紹道。
老同志很喜歡。
大玩具對男人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警衛人員的目光偶爾也停留在大玩具上,流露出驚訝的情緒。
什麼事情證明你始終是個少年?
據說張麻子以前偶然得到一個長短適宜,極其平整的竹竿,他很喜歡這玩意兒,有段時間天天待在身上,逢人就拿出來炫耀,就算是其他朋友來討要也不給。
這是改不了的。
方沂開始總結拍科幻電影的好處,結合史實,老同志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方沂說:“電影是和平年代下,文化軟性侵略的一個代表。我們拍不出好的作品,就要在其他地方花更多的資源抵消掉這種影響。作為一個大眾文化消費品,它在某些時候有很大的影響力。”
土共早期發展的一大法寶就是“土電影”,他們自己編排了一些社戲,請根據地的父老鄉親們來看,通過這些社戲,恰當的傳達自己的主張,替老百姓們訴苦。
日本佔領東三省的時候,允許中國人做生意搞實業,但不許搞廣播、報社和電影,抓到了要槍斃。他們拍了一系列媚日電影搞奴役宣傳。
現在是和平社會,至少主要國家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但是文化戰爭一刻也沒有停止。
南方系的報紙總是說“中國人你走的慢一點,請讓你飛躍的物質之腿,等一等你的精神……”
我們不提南方報系這些觀點對或是不對,但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頭一個十來年,它代表了輿論的一股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