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義社十兄弟

8.義社十兄弟

趙匡胤做了殿前都虞候,已成為殿前禁軍的核心人物,整天與禁軍的將官們在一起。他性格豪爽、談吐不俗、愛交朋友,更重要的是他與殿下柴榮長期呆在一起,關係非同尋常,大家也都願意與交往。

有一天,趙匡胤與各位將軍在小校場演練回來后,大家因為高興,就一起到汴京大酒樓喝酒去了,酒桌上酒杯你來我往,大家好不快活。

趙匡胤提議說:“我與各位將軍朝夕相處,性格相投,大家共保大周江山,無不盡心儘力,如果我們能結成金蘭之好,必將同心協力輔助我主,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石守信首先說:“這個主意不錯,我們當初都在樞密使郭公(郭威)帳下當差,結成兄弟就更加親了。”李繼勛、王審琦等人也都表示附和同意。

李繼勛叫來店小二,立即置備擺設香案,大家就在案前插香為盟,以酒灑地,共同結為兄弟,相約同生死、共患難、決不食言。

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李繼勛的軍職最高、年齡最大,大家稱為大哥。在李繼勛的帶領下,趙匡胤、石守信、王審琦、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等人重新入座,結為“義社十兄弟”。

……

北漢主劉崇高平兵敗后,穿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乘着契丹所贈送的黃騮駿馬,率一百多騎兵逃跑,勉強進入晉陽。黃騮馬因立功了,竟然也被封享受三品的待遇。

契丹大將楊袞也率領他的軍隊北上,屯駐在代州(山西代縣)。北漢收拾殘兵,修繕武器裝備,加固城池,並向契丹再次請求救援,契丹主答應發兵援救晉陽。

……

高平之戰後,形勢對後周很有利,北漢的汾州(汾陽市)、遼州(左權縣)、嵐州、憲州、石州(離石縣)、沁州(沁源縣)、忻州紛紛歸附後周。

面對大好形勢,柴榮決定繼續征討劉崇,此時僅是高平之戰後一個月的時間。

柴榮這次仍然力排眾議,不顧大臣的勸阻,親自北伐。任命天雄節度使符彥卿為河東行營都部署,統領征討大軍,符彥卿也是柴榮的岳父。

後周軍進入北漢境內后,那裏的百姓用食物迎接後周軍隊,控訴北漢的沉重賦稅徭役,希望後周軍進攻晉陽。

後周軍很快抵達晉陽城下,環繞晉陽城長達四十里。北漢主劉崇在高平縣剛戰敗,還沒緩過氣來,軍隊也還沒修整好,只好固守晉陽城不出來。

後周軍雖然乘勝獲得了北漢數州,但由於戰線不斷拉長,後勤補給不夠。而且後周軍的順利推進也導致軍紀鬆懈,經常發生搶掠百姓的現象,北漢的百姓感到失望,對周軍堅壁清野,周軍獲得補給困難。

主帥符彥卿與諸將奏請柴榮:“晉陽城牆堅厚,眼下久攻不克,軍糧不足,供應不濟,不如暫且撤軍,等待時機再行討伐。”柴榮當然不答應。

但形勢變的對周軍越來越不利,前鋒史彥超輕敵冒進,在忻州遭遇了契丹軍埋伏,激戰到筋疲力盡被殺死。

連日又大雨不停,軍士生病的很多,士氣不振,954年六月初,柴榮只得同意撤軍,所佔據的州縣也都被迫放棄,被圍困兩個月的晉陽城解圍。

……

但雄心勃勃的柴榮,繼續養精蓄銳,他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干出一番大事業。他問左諫議大夫王朴:“朕可以當皇帝多少年?”

王朴答道:“臣孤陋寡聞,以我的學問來推算,三十年後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柴榮欣喜地說:“如果按照愛卿所說,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達到太平盛世!”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平之戰中禁軍將士不用命、不能戰的一幕時時浮現在眼前。柴榮決心改革禁軍,他下詔說:

“朕坐鎮中原正朝,但周邊諸侯林立,各自為政,我雖有心統一華夏大地,但目前之禁軍實力不濟,士不出力,將不用命,卻又驕橫傲慢,每遇大敵不逃即降,實不可用。各朝之所以失去政權,多是軍隊不強的原因。如今的御前諸班軍士是先帝時組建的,並未認真遴選和訓練,大多是貴族和近親子弟,待遇優厚,升遷容易,但經歷戰場較少。長此以往,先帝的宏圖大業何日能成?詔令殿前都虞候趙匡胤代朕整頓禁軍,張永德、李重進儘力支持,當不辜負國之期望。”

禁軍分為殿前司、侍衛司。殿前司下轄鐵騎軍、控鶴軍,侍衛司下轄龍捷軍、虎捷軍。

趙匡胤接旨意后,廣招天下壯士,不唯身份,把軍營中弱者淘汰掉,選拔有武藝者編入。

經過幾個月的整頓訓練,後周的禁軍煥然一新,趙匡胤特意請柴榮現場檢閱。

檢閱那天,鐵騎軍和龍捷軍的騎兵部隊騎着膘肥體壯的戰馬,將士們盔甲鮮明,一排排戰馬一字排開,馬嘶人叫,猶如泰山壓頂。

控鶴軍和虎捷軍的步兵部隊排成方陣,弓箭手、長槍手、短刀手依次擺開,一行行、一排排、一列列,齊聲吶喊,聲震汴京黃河。

柴榮檢閱三軍后非常高興,當場對禁軍將士勉勵一番,對趙匡胤很滿意。野心勃勃的柴榮已在心裏醞釀更大的事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朝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宋朝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8.義社十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