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三回 御劍飛仙

卷一 第三回 御劍飛仙

富貴帝鄉,瓊樓玉宇,金錢地位,到頭來皆如虛空夢一場。

天之道,唯清風徐來,上善若水,方得天長日久。

正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凡塵事,太多情絲,諸多愁緒,終不得解脫。世人但求超凡入聖,遠離婆娑,需得苦苦求索,而修真者大有人在。可惜上身無當神性泯滅已久,修仙問道之法本無跡可循,唯有親近自然之法,順應天時之道,為修真者追捧效法,大成者或可俯仰天地,卻仍難脫凡胎,只得一身仙風道骨,逍遙一世罷了。

仙劍,便是此宗之妙法主旨。此宗以劍身為基,以劍氣為要,以劍意為精,以劍格為妙。所謂劍身,便是劍的材質,尋常人佩劍多為銅鐵所制,乃是借金屬堅硬銳利之屬性,而劍法愈加高深,便一絲一竹皆可為劍,而無堅不摧;劍氣,乃修鍊者自身真氣充盈,更渡氣於劍,使劍招破風凜冽,劍招雖簡而劍氣縱橫紛飛,傷人於無形;劍意,乃劍法之要意,以酒為意,則劍法放蕩不羈,以詩為意,則劍法精緻脫俗,以情為劍,則劍法颯氣豪邁;劍格,正是人劍歸一,以身養劍,化劍為魂,此境界便已近悟道了。

仙劍以天地為養,以萬物生靈為息,乃系天地造化之精華,與其說是劍道,不如說道法自然,此宗修習者多隱居避世,藏身名山大川,遠離凡塵俗世,故而知者甚少,或以為不過民間謠傳罷了。時至地元歷1840年人魔兩屆衝突之後,一方面民眾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受損,一方面百姓對統治者的不滿情緒激化,逃避厭世者增多,尋道修仙群體急速發展,各地仙劍宗派林立。

地元歷1942年,內亂爆發。起因系霸劍為宗的御劍司首座仙術先生與仙劍為旨的仙劍名家了凡先生的一場激辯。

了凡先生主張順應天命,無為而治,又批判國家過度干預民生,頒佈各類法令規範,實際有違人本,脫離實際,反致民不聊生,實為虎狼之政。劍術先生本以為探討劍法之道,不想了凡先生天馬行空,更妄言朝綱,一時如做針氈,不知如何回應。當時人尊也出席旁聽,當即拂袖離去,在場文武百官無不變色。

激辯結束當天,了凡先生就被強行扣留帝都,哪知仙劍一宗早已遍地開花,信眾甚多,聽聞此事便紛紛造反,以人尊無道,欺壓良民為由起事要勤王,當下得到不少民眾擁護,一時全國各地出現擁兵自立的情況。

帝都見勢不妙,趕緊先釋放了凡先生,並發佈公文紕漏,一番美化渲染,更爭得了凡先生公開解釋,引導輿論,很快各地仙劍信眾就被炮製成叛國作亂者,大大消解了民間力量的支持,最終在官兵圍剿之下逐個被瓦解。

至1949年內亂平息,仙劍一宗死傷大半,倖存者多隱居山林,或至海外島嶼,此宗劍道亦日漸衰落,鮮為人知了。

卻說那了凡先生被釋放后即率眾隱居海外仙山,並將此山命名為思過山,潛心修道,傳業諸弟子。但終覺有愧於蒼生,不到五十歲便無疾而終,其宗傳至大弟子瞭然手中。

瞭然秉承師志,繼續將仙劍一宗精神發展,提倡親近自然,除魔衛道,鼓勵弟子下山修行,懲惡揚善。

其宗派有一名弟子喚作絕塵,悟性極高,十二歲便可出魂入定,十五歲悟得攝物御風,然而到了十八歲,反而修為停滯不前,終不能頓悟。瞭然對其寄予厚望,思量再三,便命其下山,入世遊歷,以求頓悟。

此時正值地元歷2008年,適逢魔界舉辦魔鑒盛會,人尊無憂殿下亦值成年,需的祭拜太廟已告天下太子得立。

此時雖先帝亦在壯年,但此時魔界勢力發展愈發壯大,與人界接壤界限越發模糊。儘管兩方修好多年,民間交流繁盛,但亦不可掉以輕心,防患未然,否則一朝發難,反陷被動。

無憂殿下將立太子,帝都上下無不歡欣雀躍,一者民眾心安,二者三軍心定,三者魔界心忌,實為天下太平之幸事。只可惜對於當局人卻未必如此。

無憂殿下本為庶出,乃因嫡長子早年意外身亡而僥倖得勢,非以才德賢能所得,旁人不說,無憂殿下自己卻心中有疙瘩。

原來嫡長子無慮自幼天資過人,博文強記,文治武功無不信手習來,先帝予以厚望,百官亦無不拜服。儘管無憂殿下自幼發奮圖強,卻總覺頭頂有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無慮王弟,而這份煩惱卻無人能說,無人能曉,而心魔漸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劍三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劍三分
上一章下一章

卷一 第三回 御劍飛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