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終南捷徑(上)01

第三節 終南捷徑(上)01

翩然一隻雲中鶴,飛來飛去宰相衙。

——清蔣士銓

※※※

石越給蘇軾的感覺,此時可以用“深不可測”四個字來形容。所以對於李敦敏提到的,他表現出了一種相當的尊重,完全是用平等的態度聽石越等人介紹着的內容,並且不時的提出一些質疑,眾人把酒論文,直到天色全晚才依依惜別。

熙寧三年正月初三在土市子陳州酒樓與石越的偶遇,由此給蘇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給歐陽修的信中說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此子一出,學生亦當避其鋒芒,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然則學生雖有意在皇上面前舉薦此子,唯恐受阻於執政矣。”蘇軾中進士那年是歐陽修任主考官,因此他在歐陽修面前自稱為學生,算是變相的執弟子禮,因為宋朝嚴禁自稱為“門生”。而這個執政,自然是指王安石。他自知自己幾次上書,政見與王安石不合,這時候石越僅以詞名著稱,如果冒然舉薦,倘若王安石心懷芥蒂,反而對石越不利了。

在石越這一方面,由於石越是第一次見到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未免多了幾分興奮之意。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路手舞足蹈,興奮不已,便是話也格外多起來。

桑充國對他剛剛提到的“議會”顯得頗有興趣,不斷的向他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唐棣等人也是頗有興趣,石越免不得又要一一解釋。

“子明,以小弟看來,這個議會雖然是個好主意,但是如果議會成員全部是地方鄉紳,他們未必便不會和官府一起上下其手,魚肉鄉里呢。”桑充國了解得越詳細,疑惑就越多了。

柴貴誼也忍不住插嘴道:“我也覺得這個議會雖然看起來有種種好處,但要靠它解決所有的問題,心中總覺得有很大的漏洞。”

“不錯,士紳和官府狼狽為奸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若有議會,他們反倒可以用民意的借口來對抗官長了。”唐棣也有疑慮的地方。

石越本來覺得自己從三代之治說到民主議會制度,完全是個天才的猜想,心裏自有幾分洋洋得意。卻不料就是這些個最好的朋友間,尚且不能完全說服他們。借了幾分酒意,石越不以為然的說道:“你們的疑惑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也不是不可以解決的。可以用三級會議的形式嘛……況且,還有報紙的輿論監督呢。”

“三級會議?是什麼?”桑充國奇道。

“什麼是報紙?”

石越一下子冷汗就出來了,酒意全無。瞧瞧自己說了些什麼呀?但話已經說出來了,如果不說清楚,在這些好友面前,肯定不能過關。只好斟酢着說道:“這個三級會議,就是議會的組成由普通的農戶、地方士紳名流、各行業代……

表等等,各按一定的比例組成,這樣就可以避免劣紳和官府一手遮天了。”

“這個辦法好是好,但也有不好的地方,農者雖是國家之本,但是一般小民大字不識,在議會上無論說理還是什麼,肯定說不過讀過書的鄉紳,而且鄉紳大部分是族長族老,誰又敢和族長衝撞?”柴貴誼的見識倒讓石越吃了一驚。

本來所謂的民主議會制如果不是教育普及率達到一定水準、人們又擁有自由的傳統,要實行起來就相當的困難。宋代的家族制度雖然較唐代之前已大有不如,但是地方上依然是一種家族的傳統,民主議會豈是說行就行的?讓一個農民和他的族長族老在議會上對立,那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石越本來以為法國的三級會議可以成為一個參考,雖然心裏也知道執行起來千難萬難,可是萬萬想不到連柴貴誼這樣對自己頗為服氣的人也很難說服。

不過還沒等到石越回答,李敦敏先開口了:“景中兄所言不差,但那是往壞的一面去想了。我們在中說過,孔聖所謂的禮,其要義便是一個‘和’字,依我看,這議會的要義,仍然應當在一個‘和’字上。如子明兄所言,則議會之作用,是監督地方官橫行不法,欺下瞞上;督促地方官在政績上有所作為,防止庸庸碌碌之輩竊居高位。其實質不過是一擴大了的監察院,就算僅僅是士紳組成議會,只要能保證議會不被打擊報復,終不成一縣之士紳,個個良心喪盡,就沒有人敢說真話的。便是那壞人居多,這幾個好人亦可以向上一級議會和官府申訴嘛……”

眾人聽李敦敏說的也不無道理,也就都點頭稱是。其實蘇軾之所以沒有問難到這一層,也就是因為蘇軾挺相信士紳們的良知,倒不似桑充國等人對士紳們的良心頗有懷疑——但無論如何,從小學習着“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是不可能相信一個縣中的士紳都可能是壞蛋的。所以李敦敏一說,他們馬上就信服了。石越心裏雖然大喊“未必,未必”,卻不願意繼續深論下去了。畢竟民主議會制度不是一個單獨的東西,不是說單獨拿出來放在任何地方可以行得通的,說得越多,只怕毛病越多。這些事還是以後再說吧,現在想這麼多又有什麼用啊?

當下只淺淺的說道:“修文說得不錯,何況還有報紙呢,就算有人壞了良心,他們畢竟還不敢無視這天下的公理,只要有報紙敢說真話,那些貪官終難逃王法。”於是細細的把報紙的作用說了一遍,眾人無不拍手稱讚。

桑充國是眾人中間興趣最大的一個,“依子明兄所言,我倒覺得這報紙比議會更有用處。如此看來,子明買下這印書坊,竟是另有深意的。”

石越決然想不到自己……

因為偶然的靈感,借三代之治大發民主議會制的議論,又引出了和桑充國等人的一番對話,在後來對這個世界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回到家裏之後,他就把這件事給淡忘掉了,畢竟談論什麼民主議會,現在都是紙上談兵的事情。這清談高議,在石越看來,遠遠比不上做實事。成功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所以第二天他就把精力全部投入了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研發當中去了。讓他有點意外的,是桑充國竟然挺主動的來幫他的忙。

從泥活字到木活字,其中的技術難度並不大,何況石越還能給出許多的參考意見。而轉輪排字架的設計更是能夠大大提高排版的效率,讓那些活字印刷坊的工人讚賞不已。僅僅二十天左右的功夫,木活字印刷機等設備很快就搗鼓出來了。桑充國第一次參預到一件新技術的發明之中,顯得非常的熱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印書坊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少東家能幹、和氣,這些設備能夠這麼快製造出來,和桑充國調動起來的勞動積極性,也是分不開的。

但是石越在意的並不是這些,在他看來,木活字印刷仍然是一種簡陋的技術。既然技術上暫時無法有飛躍式的提高,那就應當通過更先進的管理手段來提高生產效率。在石越的設想中,應當是一個幾百人規模的大型印書坊,有些人專門製造活字,有些人專門排版,有些人專門較字,有些人專門印刷,有些人專門裝訂成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資,完全按流水線作業。如果規模足夠大的話,二十萬字的書二十天內就可以印刷出品。考慮到當時的書籍市場並未完全開發,許多人出書都是自己出錢雕版印刷,這樣一座印書坊的利潤是完全可以保證的。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技術上,也不在於桑家是否會贊成,且不說桑充國的影響力,單單是這件事上的利潤,石越就覺得自己有把握說服桑俞楚。在石越整個大的計劃中,印刷工業是一個重要的基礎,他是勢在必行。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現實,幾百個工人集中在一起,專門為一個商人做事,這種事情官府會不會許可就是一個未知之數了。

把這件事拿去和桑俞楚說時,桑俞楚笑道:“賢侄多慮了,官府雖有顧忌,但是那些工人畢竟不是我桑家的奴僕,幾百人也算不得什麼。生意做得大,自然要使喚的人也多。到時候各處官府送點孝敬錢就是了。這個不是問題。本來我擔心的倒是熟練的師傅的問題,如你這麼說,卻是我過慮了,每人做一件事,便是生手,很快就熟練起來了。我也省得和印刷坊行會打交道了,那些人規矩多得很。”

石越並不是一個事必躬親的人。既然事情說妥,他便不再多問,而是放心的交給……

桑俞楚去辦。以桑俞楚的精明,自然知道找一個夠精明的掌柜來幫他管理印書坊。其實木活字印刷最麻煩的事情就是刻活字,按石越的建議,則是由桑氏印書坊定下一個標準尺寸,然後分發到各個雕版印書坊那裏,向他們訂貨,每家各訂數百字若干,他們自己則只須要請幾個師傅以備不虞。這種方法讓整個印書坊的成本大幅下降,被桑俞楚稱讚不已。

但是石越在古代的第一本著述是沒有辦法交由這個全新的印書坊出品了,因為雕版工人的努力,在二月上旬,也就是搶在春闈之前,正式出版,出現在大街小巷的書店之中。在石越的堅持下,唐棣等五人的名字也排在石越之後,作為作者印在了封面上。這個封面是桑梓兒親自設計的,一頁紙上,說不盡的淡雅古樸。這套書從內容到質量,都可以說是上乘之作。想起之前的約定,為了表示尊重,石越親自把書送到了蘇軾府上。

儘管此時已是春闈之前,蘇軾已經接到任命,他和呂惠卿等人同為此次省試的考官,開封府又事務煩忙。但是蘇軾還是忍不住要搶先看一看這本……

齊集在開封準備參加省試的貢生們,抱着不同的心情,或自己掏錢獨買,或者幾個人合買,都想要看看石越等人的究竟是怎麼個樣子……

垂垂老矣的歐陽修因為蘇軾的推薦,早就等着這的出版,書店剛一上架,他家的書僮便買了回去……,轉載請保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新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節 終南捷徑(上)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