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攻常熟趙德勝活捉士德 取
第二十一章攻常熟趙德勝活捉士德取徽州胡大海追殺窮寇(8頁)
吳王取得江陰后,朱元璋對宋思顏、馮國用說道:“之前,張士誠北有淮東高郵、泰興二城,南有浙西長興、江陰二邑。皆其要害之地。長興踞太湖之西口,陸路可通廣德諸府;江陰頭枕大江,扼守姑蘇(蘇州)、通州(今南通)水路之門戶。我們取長興,張士誠的步騎之軍不敢出廣德覬覦宣州、歙縣;得江陰,張士誠的水師不敢溯大江上金山(代指鎮江)、焦山(代指鎮江)。今日兩地為我所有,他侵犯我之捷徑已絕。”
馮國用建議說:“如今,常熟是張士誠與江北聯繫的唯一通道,若攻下常熟,對上王今後控制大江南北皆有裨益。”
朱元璋微笑道:“爾與我想到一起了。常熟、無錫是平江(今蘇州)北面兩個生死之門,一個扼守水路,一個扼守陸路,張士誠都安置了重兵。即使做好足夠的準備也不一定輕易取得。攻常州就是一個教訓。我想,先不攻城,直接攻佔它的北面江岸。之後,再設法攻城。”
宋思顏贊道:“上王想的甚是!攻堅則軔,乘暇則神。①”
隨後,朱元璋派出探子偵察了常熟的軍情,得知守城主帥是張士德。他與宋思顏、馮國用商議出了一個減少傷亡的攻城策略,由宋思顏將此策寫在白絹上,放入一個錦囊。
朱元璋命令領兵元帥徐達攜左翼左副元帥趙德勝攻打常熟,隨行參戰的有鎮撫(隨徐達降級)丁德興等。
吳王把一個錦囊交給徐達,並說:“常熟乃張士誠的重鎮,爾先令德勝攻常熟水師,若勝,方可打常熟。那時,可打開錦囊看信。”
朱元璋手下的趙德勝在和州攻打雞籠山的陳埜先時,連拔兩寨,攻打鎮江又率兵攻破苗軍水寨,並且時間較短、代價較小,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定他善於攻打山寨、水寨。
1357年秋七月,甲戌朔日(初一),趙德勝攜丁德興率部襲擊了長江南岸常熟海虞鎮的“周國”水師。
趙德勝首戰告捷,俘獲戰馬五十匹,戰船三十艘。自此,吳王紅軍封鎖了張士誠的水路門戶。這時,徐達打開錦囊看信。
吳王在信中指示說:佔領海虞,方可攻打常熟。但諸事須備,以新策攻城。宜教德勝誘士德出城交戰,彼不知德勝,必輕敵,較易取勝。爭取生擒。
於是,徐達把密信拿給趙德勝看過,由他挑戰張士德。
七月丙子日(初三),經過充分地準備,徐達、趙德勝及丁德興率部自海虞鎮出發,沿着通江望虞河的東邊南下,到達謝橋村后,沿着一條名叫福山塘的小河相伴的鄉道直達常熟正北門。
常熟(今屬蘇州市),別名虞城、琴川。三國歸晉后,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隸屬吳郡,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
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七年(341年),海虞縣西北面的南沙鄉改為南沙縣。是時,常熟地域並存海虞、南沙兩縣。
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縣,縣治之地築南沙城(今常熟福山鎮),是為常熟縣名之始。此地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歲得常稔”,故名常熟。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4年),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隸屬吳郡。五代十國期間,常熟屬吳越國。
宋代,常熟屬兩浙路平江府(今蘇州),境內設9鄉。
元成宗(鐵穆耳)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屬平江路(今蘇州)。
常熟城在元末前一直是土城。元朝時實行禁止漢人築城或補城的政策,直到元末彭瑩玉(彭和尚)起義爆發后,元朝廷才下令全國各地修城、築城防範。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常熟才開始砌築磚城。
常熟城西靠虞山,西城一大半城牆砌築在山坡上。它南臨昆承湖,北望長江。自古就是“七溪流水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入海”是指進入長江。
元末常熟城帶有蒙古包的特點,基本呈圓形,沒有牆角。周長大約5625米,有陸門7個、水門5個。
清代時,東門叫雲湯門,東南偏門叫迎春門,南門叫巽宮門。虞山腳的西門叫阜成門,虞山上的西門叫臨山門,靠西的小北門叫臨江門,正北門叫望海門。
5個水門皆通護城河。西門南側有一水門(屬於上水關),是從虞山西邊北入長江的望虞河沿着虞山南麓引水由此入城,通過一條小乾渠流進一條連接南北走向的大幹渠。
南門西側有一水門(即南水關,亦屬上水關),城南昆承湖水溢而出時經元和塘小河流入此處護城河。水進南水關,經過穿城的大幹渠到達北城水門(下水關)。
東南門南側也有一水門(亦屬上水關),護城河的水流進此門,分別流入大幹渠和一條通向東水門的小乾渠出城。
東門南側有一水門(屬下水關),城中的部分廢水、雨水由此門流出。此處護城河與流向東北進入長江的一條小河相通,雨季時可以分洪。
北門(望海門)西側有一水門(即下水關),城中的水從此門流出進入福山塘小河,一直通到謝橋鄉處的望虞河再入長江。
趙德勝持馬槊單騎出列。其槊桿長6尺(約1.9米)。上好的槊鋒有八個面,具有明顯的破甲棱。槊棱的鋒刃長達50~60厘米,遠遠長於普通的槍類、矛類武器。
槊主要是為了應對漢末以來越來越強大的重裝騎兵、披甲戰馬。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遇上破甲槊,一擊即破。
趙德勝走到正北門前不遠處,高聲大喊:“張元帥,你揮師大江南北,攻城拔寨,威震朝野。有種就出來,和我趙德勝單打獨鬥!”
張士德鷙勇有謀,為張士誠攻克不少城池,居功至偉,故而驕橫自負。他站在城頭看見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將領在叫陣,而徐達帶領部隊卻離得較遠,至少有15丈(約47.5米),不像有詐,心想:我先宰了你這個傢伙,給徐達一個下馬威,再閉城堅守。
於是,張士德帶領幾個親兵出城,使用一把掩月刀與趙德勝交戰。幾個回合之後,不分勝負,張士德才明白趙德勝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臂力很大,不好對付。又戰了三個回合,張士德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
突然,趙德勝虛晃長槊,再翻腕使用七分力前刺其右胸,將張士德擊落馬下,仰面朝天。趙德勝未用全力,馬槊刺破鐵甲,張士德沒有受傷。其親兵趕緊衝上來打算營救,趙德勝的八尺長槊已經頂住張士德的腹部,喝令道:“休要妄動!再過來我就殺死他。”
這時,趙德勝手下的小將帶着幾個士兵已經沖了過來,將張士德扭住。
張士德的親兵慌忙回城,緊閉城門。一戰大捷,徐達下令回營,派人把張士德押送應天府,交給朱元璋。
常熟城牆距離護城河19米左右。從10米遠開始隱蔽三排短弓手都綽綽有餘。
翌日凌晨,徐達把雲梯車、擋箭牆和短弓手集中安置到正北門東側的城下,天一亮,即刻發起進攻。集中兵力攻擊一點的戰術再次發揮威力,加上主帥被擒、周軍軍心浮動,將領指揮無方,常熟城當天即被攻克。
在常熟虞山西北湖橋,明朝時立了一塊《梁國趙武桓公神道碑》。碑文為明朝大臣宋濂所寫。其中寫道:“秋七月丙子,攻常熟,張士德出(城)挑戰,公麾兵而進,士德就縛。士德,士誠之弟也。遂征望亭、甘露、無錫諸寨。”
常熟距南面偏西的隆平府(今蘇州)約39公里,離西面偏南的無錫約42公里,無錫距離東南的隆平約42公里。三座城連線,成為一個倒三角。
朱元璋不急於馬上攻打張士誠的國都隆平府,仍然採取步步為營的蠶食策略,他命令徐達先攻打無錫州。佔領無錫,則和常熟互為犄角。進攻,可對隆平府形成鉗形攻擊;退守,可以相互支援。
“周國”的軍隊攻佔無錫前,無錫城牆均為土牆。唐朝末年,築造的土城規模還比較大。開有四門。
東門叫熙春門,約位於“亭子橋”西南方,今日解放東路東林廣場的西北側。
南門叫陽春門,約位於今南長街“陽春橋”處護城河的內側。
西門叫梁溪門,約位於“西門橋”東側,今日解放西路與人民中路交匯處。
北門叫蓮蓉門,約位於“蓮蓉橋”東南方,今日解放路(西路、北路)與中山路交匯處。
無錫古城藉助古運河及當地河網之溪作為護城河,形狀很不規整。平面圖上以護城河作為輪廓,很像烏龜的側形。至今,這個形狀基本上沒有變。一些地名猶存。
龜頭位於東南,即沿城東今日“靈山後花園”處的古運河南下到“妙光橋”,拐向西南一段路再折向西北的南門“陽春橋”,經過“寶塔橋”直到現代“南長橋”的東北面。
尾部在西北,即從今日現代餐廳“錫金人家”西側的濠水到北端現代“茶餐廳”東北側的濠水。這段護城河西面被南北兩條溪流夾住的“江尖公園”就是無錫古“龜城”的小尾巴。
從“茶餐廳”的濠水向東拐過北門的“蓮蓉橋”折過北面的現代通匯橋直到“思古亭”西南的濠水,算是“龜城”不大好看的臀部輪廓。
濠水從此處向東偏南經過“鑒古亭”、“鑒古廊”、“流輝亭”、“雲林”、“光復門”、“長春亭”、“北倉門旅遊碼頭”到“現代花城”小區東北角,再南下經過人民東路“亭子橋”、學前東路“槐古橋”直到“靈山後花園”處,勾勒的輪廓線則是“龜背”。
古濠水(環城河)從“南長橋”沿着解放南路外側向西經過“淘沙橋”、“清揚橋”、“體育場橋”、“西水關橋”到城內“前西溪路”的西頭,再北上經過西門(梁溪門)的“西門橋”、“縣前西街”現代橋到“錫金人家”,勾勒的輪廓線屬於“龜腹”。
唯一不像的就是這塊西南緣的“龜腹”太鼓(前西溪路的西頭是它的頂點)。無錫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這隻“龜”也許吃的太飽了。
1356年,“周國”佔據無錫后,張士誠下令用磚石砌築城牆。輪廓基本未變。《無錫金匱縣誌》記載:元末無錫城“周圍九里,城高二丈。”
元代“九里”約合5132米,“二丈”約6.3米。這個高度包括了牆堞,是宋元大多數縣城城牆的高度,不算高。
明洪武元年(1368年),無錫官府修繕了城牆,周長1620丈,高2丈,4門皆建城樓。1620丈正好是宋元的9里。
那時城牆的具體位置,東牆、北牆和西牆的北半部距離上述護城河較遠,是在當今解放東路、解放南路、解放西路、解放北路構成的環城路的內側。只是個“龜殼”的側形,無頭無尾。準確地說,像個貝殼形狀。
1357年七月的一天,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徐達、趙德勝及丁德興從常熟出發,揮師無錫。
他們順路先佔領常熟城西南約20公里的無錫甘露鎮、繼之攻克無錫城。接着,佔領隆平府(今蘇州)西北運河邊的望亭鎮。
攻克常熟、無錫后,特別是活捉了張士德,朱元璋非常欣喜,下旨將徐達下屬所有將校晉陞一級,即恢復到原職。丁德興升回管軍總管,徐達改任左翼元帥府統軍元帥,鎮守無錫。
無錫是隆平府(今蘇州)的西北門戶,是京杭運河邊的一個重鎮,水路陸路均可南下直達隆平。失去無錫,張士誠感到壓力山大,加上最得力的股肱之臣、親兄弟張士德被擒,他更是垂頭喪氣。
張士德被押到應天府(今南京)后,吳王朱元璋以禮相待,提供佳肴美味,等待其自願投降。然而張士德不食不語。張士誠派人打探其情況后,告訴了母親。
母親得知老二絕食,非常心痛,對張士誠說:“爾寫封信給朱元璋,說吾願每年供糧十萬石,絹布一萬匹,和彼永結友善,請彼放了士德。”
張士誠按照母親的要求做了,但是這個條件沒有把朱元璋當作君王,表示臣服,吳王沒有答應。張士德因為被軟禁,無所事事,但又不甘心降服朱元璋,於是秘密留給張士誠一封遺書,勸他歸順朝廷以便攻打應天府,為其報仇。隨後絕食而死。
七月戊寅(十七)日,朱元璋命令右翼統軍大元帥胡大海、廣興翼統軍元帥鄧愈聯合攻取徽州路及所轄縣城。跟隨胡大海參戰的有分樞密院院判耿再成、管軍總管郭子興、萬戶吳復等。
胡大海、鄧愈首先攻佔績溪縣。績溪隸屬徽州路,位於旌德縣南面,直線距離24公里,是徽州的北大門,與徽州的直線距離25公里。佔領此城后,鄧愈暫時留守績溪。
七月庚辰(十九)日,統軍大元帥胡大海攜耿再成、郭子興等沿着驛道南下進軍徽州。
徽州路治所設於歙縣,屬於路、縣兩署同城。歙縣城因山勢地形而建,背靠東面的白際山脈西邊一麓,面對在西面、西南環繞自身的新安江支流。城東的山麓接近江岸。在城北3.5公里處的山水之間有一條大約1公里長的沿江驛道進入北郊。隨後,地勢逐漸開闊。如果在沿江驛道設置關隘,那真是易守難攻。
大概因為歙縣城遠離長江,位於山區邊緣,比較偏僻,又幾十年沒有戰事,元軍沒有對城防作加強的考慮。即使長江南北的起義烽火連天,徽州地區似乎還是偏安一隅,守軍將領幾乎處於麻木狀態。這正應了一句古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歙縣古城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
秦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嬴政始稱皇帝,實行郡縣制,始設歙縣,屬會稽郡。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屬新安郡。自唐代以來,徽城鎮一直是郡、縣或州、縣治所安置地。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把徽州升為徽州路,轄婺源州(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路治與縣治同在一城。
歙縣宋元古城周長約2875米。城牆周長約2500米,城東的北半部山體長約375米。城牆因地形山勢而建,極不規整,平面基本呈右弦半月形。
北城牆長約250米,開設一門,叫新安門。
西面的弧形城牆長約756米,到南門的太平橋北端瓮城東止,與西面環繞的一段江水相對。中部開設一座西門,門頭有城樓,叫仁和樓。重檐歇山頂,八個檐角飛翹。進入此門的左邊是有名的“徽園”。
西南面城牆長約731米,從南門瓮城直到“半月”的下尖角,與由西北至東南流向的練江平行。
東面城牆長約763米,沿着現在城東的壕城路西側直到中和街東頭的東門。總高6.3米。城頭高約5米,比較矮,不利於防守。牆堞高約1.3米,遮掩到人體的胸部。
明代時,歙縣城向東擴建。東門城牆向東面突出成弧形,並向東南方延伸形成一個“狗頭”,周長約3875米。平面輪廓外形像一條蜷縮側卧的狗。西南面城牆形成其背部。西面的弧形城牆成了“狗”的臀部。不見“狗”尾巴,呈現的斷頭則是北面城牆。東面弧形的城牆像“狗”的腹部。
清代乾隆年間,歙縣人吳梅顛作了一首《徽城竹枝詞》,將歙縣縣城的形貌及城內的知名建築作了比較形象的描繪——
府城近水隔華屏,半個圈兒似月形。
添竹縣城成滿月,兩城夾着斗山亭。
縣治相傳眠犬形,慶鍾鍾子是金陵。
打鐘打得鈴兒響,犬不貪眠性子靈。
府署來龍象七星,魁杓亭聳兆文明。
斗山文會最高敞,恰對五城如學擎。
背倚黃山青矗矗,前臨練水碧鱗鱗。
塘開甲乙丙丁字,賈作東西南北人。
“府署”是指明朝建造的徽州府府衙。明代時,根據朱元璋“高築牆”的國策,在歙縣城帶有瓮城的南門內增建了府衙內城,形成了縣治城(外城)套着府治城(子城)的風格。府城城樓叫作譙樓。因在南門內,故而又叫南譙樓。
南門外有一座橫跨練江的十六孔石橋,叫作太平橋。橋長268米,高9.5米,為安徽省內最長的古橋,是徽州西面所轄縣休寧、黟縣、祁門進入歙縣城的要道。
練江經過太平橋、漁梁壩、紫陽橋、車輪灣後向南至浦口村與黃山市流來的率水匯合,然後形成新安江。
胡大海率部由績溪縣南下,順利進入歙縣北郊,到達新安門前。
守軍元帥八思爾不花和建德路(今浙江建德市)的萬戶吳訥不僅沒有加強城防,還比較輕敵。紅軍到達北郊,八思爾不花居然出城迎戰。
胡大海一馬當先,搶先出陣。他使用一桿錐槍,威力可破鐵甲。宋代有書云:“錐槍者,其刃為四棱,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之麥穗槍。”
在馬上交手幾個回合,驍勇的胡大海靈活使用錐槍“攔、拿、扎”的槍法,刺死了身披鐵羅圈甲的八思爾不花。元軍膽戰心驚,據城堅守的信心已經渙散。
鐵羅圈甲戰服因外形為一圈甲片、一圈皮片而名。其條形甲片內層為牛皮,條形皮片內層為鐵片。製作精美,短箭難以射穿。
再說攻城。當時,有位池州前官員學正,名叫朱升,辭官在歙縣石門開館講學。為了使徽州一城百姓免受戰爭之害,他冒着箭鏃穿心的危險走到城樓下,曉之以義,動之以理,說服了守城的另一個元帥福童,使他開城降附。
萬戶吳訥及文臣阿魯厭、李可膺不願投降,帶領所部撤出東門,沿着新安江北面山間驛道向東南方的遂安縣撤退。他們以為吳軍的目的是佔領城池,況且山路難走,不會追殺。
新安江穿越白際山脈流向東南方的遂安、淳安縣。白際山脈,位於今天安徽省黃山市東南的皖浙交界處,是兩省的界山。主峰擱船尖海拔1481米。白際山因高聳如雲接天之際而得名,是黑白徽州的起源地。白際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北接天目山脈,南連懷玉山脈,氣勢巍峨。其山脈主體位於今黃山市休寧縣、歙縣和浙江省淳安市境內。
遂安古城又稱獅城,與相鄰淳安古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
1955年10月,當時的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1959年4月30日,淳安、遂安兩縣29萬人移民他鄉完畢。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從此,這兩座歷史悠久的浙西古城,悄然淹沒於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之後,在千島湖東北角設立新淳安城。
再說吳訥等元臣。他們經過白際山中的南源口村、薛潭村和深度村的山谷驛站后,以為平安無事了。萬萬沒有想到胡大海竟然“宜將剩勇追窮寇”,攜郭子興追過武陽鄉(今屬歙縣)后,在田坑嶺追上元軍。田坑嶺位於新安江北面一條支流的東邊,驛道沿着嶺腳的江邊向南延伸。在這處狹窄的地方,雙方展開你死我活的拼殺。最後,多數元兵戰死,少數墜落江中,吳訥自殺。
從五月初到七月,吳軍將士接連攻城略地,戰果輝煌,使得吳王心情極為舒暢,決定封賞有功將士。
七月壬午(二十一)日,朱元璋晉陞一批將領。
晉陞廣興翼統軍元帥鄧愈為行樞密院判官(元廷職俸正五品);管軍總管郭子興為右翼統軍元帥,康茂才為秦淮翼水軍元帥。
晉陞萬戶吳復為戍城統軍元帥,調到無錫駐守。以便徐達左翼軍轉戰各地。
七月乙酉(二十四)日,朱元璋抵達徽州城視察。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在那裏設置雄峰翼元帥府,命鄧愈鎮守。
隨後,朱元璋召見徽州儒士唐仲實,問道:“漢高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天下於一,其道何由?”
唐仲實答道:“不嗜殺人,故能定天下於一。然以今日觀之,民尚未得到休養生息。還難以定天下。”
朱元璋解釋說:“我積少而費多,取糧於民,甚非得巳。但是皆為軍需所用,未嘗以一毫奉己。民之勞苦,我恆思,其所以(讓民)休息(休養生息)之事。何曾敢忘!”
后又召見池州前學正朱升,詢問平天下的良策。
朱升答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他與當年汪廣洋所言略同,但是多了三個字——“緩稱王”。
朱元璋很愉悅,任命他為幕府參議。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徽州路休寧縣(今黃山市休寧縣)陳霞鄉人。至正元年,登鄉試貢生,后考中進士。過了四年,得授官職池州路學正,但拖至五十二歲才赴任。他整治儒學腐敗,制訂校規,促使池州教學秩序穩定。
三年後(1354年),朱升放棄官位,向南歸去。因池州兵荒馬亂,於是移居歙縣石門開館講學。
跟隨吳王朱元璋后,成為明朝開國功臣,官至翰林院大學士。
朱升死後葬於鹽城。墓碑高大,超過墓頂,寓意“高築牆”。方石砌築的圓柱形墓身較高,墓頂封土成圓錐形,整體像座糧倉,寓意“廣積糧”。
八月丙申日,右翼統軍大元帥胡大海攜耿再成攻克離歙縣直線距離27公里的休寧縣。隨後奉命南下攻打徽州路婺源州(今江西婺源縣)。
出發不久接到徽州危急軍情——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從二品)、義兵元帥楊諤勒哲率軍十萬進犯徽州,於是立刻返回支援鄧愈。
諤勒哲不了解徽州(歙縣)的地形地貌。環城的新安江支流最窄處也有139米寬,沒有橋。唯一可以進入的北郊,從東邊山腳到西邊江岸,最寬不過500米。諤勒哲只好帶領一萬兵馬進入北郊。
胡大海利用狹窄的有利地形,在城北紮營,擺開防禦陣勢。元軍鎮撫呂才搶先出陣和胡大海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就被胡帥的錐槍刺死。諤勒哲看見胡大海如此驍勇善戰,自知不是對手,下令撤退。
註釋:
①攻堅則軔,乘暇則神:管子語錄。《管子·制分》云:“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暇則神。”“軔”指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