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晉定公 第42節 求賢若渴
晉國歷史上,看來實在是找不出第二位比趙鞅更急需人才的主了。
中行氏、范氏被滅后,逃往齊國,其族人紛紛跟隨流亡去了齊國,許多人因此而成為齊國的農民,耕作于田間。
趙鞅回想起自己與這兩大家族鬥爭的種種往事,感嘆道:“鳥雀入海而成蚌蛤,野雞入河而成大蛤,黿鱷魚鱉均因勢而變。唯有人是不會變的,着實可悲!”
家臣竇犨正在身邊,他微笑着對趙鞅道:“主公,臣聽說:君子應哀嘆不得賢人,不要哀嘆缺乏錢財;應哀嘆德行不足,不要哀嘆得不到寵愛;應哀嘆名聲不美,不要哀嘆不能長壽。
象范吉射和中行寅,因為不體恤百姓的苦難,謀求私利,擅政晉國,最終導致其子孫族人流落到齊國務農耕地。這就如同原本是祭祀宗廟的牛,現在變成在田畝中辛勤耕作的牛。這就是人的變化,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
趙鞅聽后連連點頭,尤其是聽到竇犨說君子應該哀嘆不得賢人後,想起中行氏、范氏有不少家臣,才能出眾。如今沒落於民間,流亡於國外,應該想方設法招之前來,委以重用。
趙鞅主意已定,親自草擬了一份用人名單,準備派人前去邀請。但史黯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故意問趙鞅:“主公,您希望讓范氏、中行氏的這些良臣做什麼呢?”
趙鞅聽着覺得既好氣又好笑:“啊?只要是良臣,那就得好好提拔使用啊,這難道還要問么?”
史黯也笑了,他繼續問:“但是,您怎麼肯定這些都是良臣呢?”
趙鞅有些詫異,道:“難道這些人都不是嗎?他們有的精於謀略,有的精通騎射,有的善於領兵,有的專於管理,怎麼不是良臣了?”
史黯正色道:“主公,這些人在臣的眼裏,根本算不上什麼良臣,所以臣才會問主公這些問題的。臣聽說,事奉君主的人,應當勸諫君主之過失並幫助其改過,讚美君主之善行並鼓勵其堅持,意圖奉獻自己之才能並為君主建功立業,舉薦賢人並遴選能臣為君主所用,講述善惡成敗之事以供君主參謀。
真正的良臣,要用文德來引導君主,幫助君主實行正道,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勞,不惜犧牲生命以捍衛君主。君主採納之則在朝任官,君主不納之則辭官而退。
但是,主公您看,范氏、中行氏這些臣子,主人在位而不能匡正其主,以至使其遭到禍難;主人流亡而不能使其獲得安定,甚至棄君而去。這難道是良臣?”
趙鞅有些不服氣道:“但他們不是一直跟隨在他們的主人身邊嗎?寧可為農也一直追隨,怎麼不算是良臣呢?”
史黯道:“但是,主公您現在去邀請他們,他們如果肯來,便是背棄自己的主人。如果他們不肯來,那主公您豈不是白費心機了?”
趙鞅聽后是如夢初醒,向史黯深施一禮道:“您說得對啊,志父敢不聽從?”
志父,是趙鞅取得晉陽保衛戰後為自己取的一個自稱之名,意為立志報仇雪恨,立志揚趙氏之名於民族之林。這一次與史黯的對話,令他舉一反三,想起了一個人,當即命令將那人抓起來,宣佈將此人沉入黃河淹死。
殺一個人,場面搞得很大,趙鞅專門作了精心安排。當時,現場人山人海,趙氏家族有頭有臉的人、所有的趙氏家臣都來了,趙鞅還邀請了一大批的士大夫現場觀看。
這個人是誰?趙氏家臣鸞徼!趙鞅欲處死鸞徼的消息傳出后,很多人不解,因為一直以來,這位鸞徼深得趙鞅信任,為趙鞅辦了不少事,是趙鞅身邊的紅人。
黃河邊上,趙鞅命人將五花大綁的鸞徼押上來,面對人群朗聲道:“鸞徼,事奉志父多年,也深得志父信任。但是,這些年來,鸞徼又做了些什麼呢?志父曾經愛好音樂女色,鸞徼就給志父提供;志父曾經愛好宮室台榭,鸞徼就為志父修建;志父曾經愛好寶馬良馭,鸞徼就替志父找來。
如今,志父渴求賢士人材,已整整過了六年了,可鸞徼不曾舉薦過一個人。鸞徼這是在幹什麼?他乾的,都是助長志父之過的事,是抑制志父之德的事,是阻撓志父欲成大業的事!這樣的人,留着又有何用?
諸君今日在此,以此為誡吧。志父只希望諸君能夠時時提醒志父,幫助志父改過,輔佐志父之業,舉薦各類良材吧。”
說完,趙鞅命人將鸞徼沉入黃河。見趙鞅如此嚴格要求自己,如此嚴格要求家臣,眾人無不感嘆不已。是的,這是一位明主,追隨他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就這樣,趙鞅身邊的賢人能士越來越多,趙鞅非常高興。更令他欣慰的是,隨着自己的良臣增加,一些追隨自己多年的家臣,紛紛讓賢,將更好的機會留給新人。
趙鞅車右叫少室周,有一次聽說有一位叫牛談的人武藝高強,便約請牛談比武,結果輸了。少室周立即向趙鞅舉薦了牛談,告訴趙鞅,牛談為車右,可以更好地履行好車右之職,更好地保護趙鞅。
趙鞅大為感嘆,然後便是任命牛談為車右,同時也提拔了少室周,任命少室周為家宰,負責管理整個趙氏家族事務!任命大會上,趙鞅對少室周的評價是這樣的:“知賢而讓,可以訓矣。”
知賢而讓賢,象這樣的人,當然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為得到良臣賢士,有一次趙鞅問壯馳茲:“志父想得到東方賢才,先生熟悉東方列國,請問東方列國有哪些人是稱得上賢能呢?”
壯馳茲,晉國大夫,趙氏家臣,壯姓鼻祖。此時見趙鞅下問自己,深施一禮道:“臣要向主公表示祝賀啊!”
趙鞅愕然道:“先生還未回答志父之問,何來祝賀?”
壯馳茲恭敬答道:“臣聽說:國家之將興,君子自以為有很多不足之處;國家將亡,小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現在主公您掌管晉國國政,能不恥下問,象這麼重要的問題,都來諮詢臣這樣的小人,而且是為了尋求賢能之士,臣怎麼不因此而祝賀主公您呢?”
所以說,趙鞅當政所展現出來的人格魅力,讓很多人對趙氏家族忠心不二。史料還記載了一件事,讓彙集到趙鞅身邊的賢臣能士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