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建輪窯

第二十二章 建輪窯

這次讓唐氏兩兄弟去登州引導難民到三段灣,顧二自己帶人在三段灣搭棧橋,並在海灘上紮下木樁,攔上鐵絲,建一個臨時營地。

難民們源源不斷的趕來,顧二安排人熬粥,發衣服,找地方休息。

招滿1000人就啟航一艘船,人運回基地休整三天後安排去修城牆。

顧二自己帶着一連戰士在臨時營地維持秩序,神船1號留在三段灣待命,神船2號和神船3號來回不停的運送難民及補給物資。

到十月中旬,已招回8000難民,顧二心中盤算一下,基地人數突破10000。

於是停止了招人,回到了關渡基地。

回到基地,把新招的勞力全部交給唐維吉帶着修城牆,顧二轉頭去忙他最惦記着的修輪窯的事。

磚窯廠那邊已經燒出了近100萬塊紅磚,足夠建一座輪窯了。

顧二設計的輪窯是24門,日產10萬塊紅磚。建這樣一個輪窯,需要60多萬的紅磚。

建輪窯有兩個部分的工程,一個部分是修建一個30米高的高大的煙囪,另一個部分是修建窯體。

顧二先畫好圖紙,從現有的燒窯工人中選了一些人建輪窯,又選一些人建煙囪。花一天時間用入夢培訓30名煙囪工,又花1天時間培訓70名築窯工,然後把圖紙發給工人,給了他們三天時間,讓他們好好的消化,琢磨如何施工。

黃大祥被顧二帶着參加了築窯工培訓。

三天後,進入實際施工操作,顧二親自指揮修建煙囪,黃大祥幫助顧二監督修築窯體工作。

70名築窯工正常工作,但煙囪工不行。隨着煙囪越築越高,有部分恐高的工人在腳手架上就站不住了,到了十幾米高之後,只有幾名工人能適應這個高度。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恐高的人你不能逼着他到高處去施工。

工人減少了,帶來的影響是修建速度減慢。

建煙囪的工作,因為有顧親自指揮,雖然慢,但還順利。但建窯體的工作,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第1次干這種工作,中間不免經歷了一些波折和返工。

費了很大力氣,到十一月底,輪窯建好了。

輪窯制磚與之前的方法略有不同,採用內燃磚的方法,在磚坯中加入煤粉,可以縮短燒制時間。

因為輪窯本身前面的幾個窯門就有烘乾作用,因此磚坯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涼曬幾十天,只需晾曬五六天就好了。

輪窯相比土窯,大大縮短了制磚時間,極大的提高了勞動效率。

安排黃大祥做磚窯廠的廠長,另選一個叫徐志邦的做副廠長,再安排一些班組長,配給200工人、7台攪拌機、10輛手推車做磚坯,30名窯工分三班倒燒窯,安排一個識字的做廠文書,交給他一套工作制度,要求文書每天安排時間對廠里的工人進行制度培訓,如有不聽安排或者培訓不合格的工人,以餓飯的方式進行處罰。

終於,崇楨元年十一月底,關渡基地獅子山磚窯廠正式運行,日產紅磚10萬,每天耗煤10噸。

另外,顧二又讓木工專門做了幾套制瓦模具,獅子山磚窯廠同時具備了制瓦能力。

這邊磚窯廠建設的很順利,那邊修築城牆的工作也已完成。

原來只有300人的時候,預計要6個月才能完工。後來隨着難民源源不斷的招來,最多時修築城牆的勞力多達8000人。在難民全部招回基地后,只花了10天時間就完成了城牆的修築工作。

修完城牆后,給採石場、石灰窯、伐木隊、煤礦、三個農莊各增加20人,以減輕原來的勞動強度。

基地建設渡過了最初的衝刺階段,勞動的安排不再以效率為最高目標,而是要張弛有度,讓大家感到生活的快樂。

在難民登記冊上,這一次召回的難民裏面有不少識字的,還有鐵匠、木匠、磚匠、瓦匠、皮匠、銀匠、金匠、錫匠、屠夫、廚子等各色匠人,顧二想人盡其用,讓關渡城不再象個難民聚居地,而真正象個城市。

因為現在人手充足,顧二對基地建設進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首先是擴充連隊。

趁着這次招來的人比較多,顧二從這批難民中選取了十七至二十歲的小伙600名,組成5個新兵連,在關渡城內劃了一塊地方作為訓練場和營地,由原來的連隊對這些新兵進行訓練。

當磚窯廠建設完成後,顧二抽出時間親自對這批新兵中識字的和訓練中表現不錯人員進行軍官培訓,在經過兩次入夢之後,完成了最基本的軍官訓練。

然後顧二將所有的連隊全部打散,安排了文比和武比兩場競賽,文比選連長和排長,武比選班長,在軍隊中表達了上層文武兼備、下層實力當先的用人導向。

年輕人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兩場競賽開展過後,軍隊中的競爭氣氛驟然熱了起來。

顧二將文比和武比中選出的人任命為連、排、班長,重新組建了六個連隊,發了新的制服,防刺背心和長矛。

連隊組建完成後,沿着兩條線路,開始對淡水河和基隆河流域進行探索。

其次是組建建築隊,由60個磚匠、60個小工組組成建築隊。

顧振漢對關渡城內建築進行佈局,對街道、下水道排列進行設計,計劃修建集體宿舍、個人宿舍、醫館、大食堂兼大會廳、澡堂、廁所等生活建築,修建木工房、紡織房、釀酒房、鐵匠鋪、倉庫等做工場地,修建辦公室、檔案室、會議室等各類行政場地,共80多幢房子,一千多個房間。

目前工作效率每個磚匠每天砌磚1500塊,合牆面12平方米,計劃一年內完成建房工作。另安排100人為工程隊,修建街道和下水道。

再就是組建各個工坊。

第一個就是紡織工紡。2000畝棉花已收穫,每畝產籽棉400斤,軋花過後得120斤皮棉,共得240000斤皮棉,一匹棉布大約12斤重,可織20000匹棉布。

純人工織布一天0.5匹,2萬匹布要花去4萬人工,需要約140個人工作一年。

另外織布之前需要先把棉花紡成線,純手工手搖紡線,一人一天只能紡一斤,將24萬斤皮棉全部紡成線,需要24萬個人工,得800人干一年。

這種工作效率肯定是顧二不能接受的。但機器動力織布目前既無那個必要,也不具備那個條件。

顧二採用的辦法是改良紡紗機和織布機。

紡紗機採用的是模訪珍尼手搖紡紗機,由原來一次紡一根線變成現在一次紡8根線,勞動效率提高了8倍。

對於織布機,使用飛梭技術,織布效率一子提高3倍。

顧二自己畫圖紙,到木工房,指導木匠做出他所設計的紡紗機、織布機、軋花機,調配軋花工6人、紡紗工110人、織布工50人組成紡織工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建基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回到明末建基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建輪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