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內弘宇
這天傍晚,李國助回府,帶來一名叫大內弘宇的藩士。據介紹,這大內氏是南北朝時代九州探題、周防國管領大內內弘的後裔旁支,經足利幕府到江戶時代,大內氏已經衰落,家族也遷到阿波國,不過仍是當地以漢學傳家的大族。
阿波國在四國島東部,距肥前國也並不算遠,大內弘宇則自稱欲在九州平戶、博多再興家業,因其與博多彬家、高橋家皆有良好關係,與肥前國松浦郡伊萬里氏、大村氏又有聯姻,但與松浦氏則頗為敵對。
有鑒如此,李國助拉上大內弘宇去拜見了駐於平戶城的肥前上國介德川秀仁,得到允許可以放心地進行此次交易,為免松浦氏攪局,李國助想儘快完成這筆生意,於是當晚雙方再次洽談。
李國助主要對接趙欽文的貨,吃不下的再由大內弘宇總攬,於是趙欽文便先與李國助商談。劉儉只剩下三萬兩銀子的貨,直接與大內弘宇交換即可。
大內弘宇時年三十多歲,為人精明幹練,亦很有些豪爽,依照劉儉遞上的貨單,李國助的報價折本,當堂揮筆批複,署名用印,很快就辦妥了。
劉儉見此人如此乾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心中也生出幾分好感,笑着拱手道:“大內先生!劉某是初次出海前來貴國,所以帶的貨有點少,明年若再來,至少四十條五百料中等商船的貨量,不知大內先生可能一次吃下?”
“哈哈……劉桑!四十條船的貨太少,我在平戶就可以吃下,如果你帶來的貨多,可以直接運去博多灣,我可以聯絡彬家與高橋家一起收貨,你看怎麼樣?”
大內弘宇一陣大笑,劉儉卻有些不明白,疑惑問:“難道博多港沒有幕府官員監督么?還是說……大內先生在博多城可以一手遮天?”
“劉桑!這你就錯了,博多城可是駐有幕府將軍的,還有另一位德川秀忠將軍雖隱退,可仍居在高橋家的岩屋城,且另有天滿宮紫築太宰府的存在,你若運貨去博多港,至少價錢方面不會欺詐你。”
“呵呵……這麼說還真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啊!”
“主要是我在太宰府有些關係,劉桑!我看你雖年輕,卻更像是位武人,卻為何來做這商賈之事?”
大內弘宇也梳着月代頭,面相頗為粗豪,蓄着兩撇濃黑的八字須,眼光頗為獨到。劉儉尋思片刻,笑着坦言道:“大內先生還真是慧眼如炬,不瞞你說,劉某其實正是一位衛所武官,手裏也掌着幾千兵吧。”
“果然如此!”大內弘宇非但沒有忌憚顧慮,反而大笑起來,態度又熱情幾分,命隨從武士遞還貨單與報價折本,臉色一肅道:“劉桑!看在你是初來乍到,貨物也不多,我特地給了你更優惠的價格,你請過目。”
劉儉接過來一看,普通白絹七分銀子一匹,一般絲綢給價十一兩一匹,中等十八兩一匹,帶有刺繡的錦緞六十兩一匹,而硫磺出口價四分五厘銀子一斤;硝石五分銀子一斤;紅銅五分銀子一斤。
果品主要是蘋果、栗子、桂圓、核桃、魚乾、海帶、紫菜等,四厘銀子一斤,糧食也很便宜,稻穀、小麥、大豆、粟谷等,都是沒去殼的,五分銀子一石,的確是相當優惠的價格。
而大明國內的糧價,稻穀一石一兩二分銀子,大米一石要二兩到二兩五分,山陝甘一帶鬧飢荒,一石米更是賣到三兩四兩,而且有價無市。
“多謝大內先生!劉某因有軍務在身,明年多半只能派下屬前來,屆時當如何聯絡你呢?”
“劉桑便是不問,我也正要跟你說,大明船隊前來,通常要先到平戶補給,你們返回時,可到碼頭后美田町找一家叫霧之花的歌舞伎座,館主彬重榮是我的家臣之一,他會幫你打點好一切。”
大內弘宇說罷,對身側武士吩咐幾句,那武士便從攜帶的行李箱中取出一隻紅漆小木盒,上前恭恭敬敬地呈遞到案前,劉儉接過來打開一看,見是一枚四葉狀黃銅質地的菱形徽章,便收起交給董少元保管。
倭國藩士貴族一向視家徽為榮譽,非親信故舊一般是不會給予家徽為信物的,大內弘宇如此重視,劉儉心裏清楚,對方可能看重的是自己大明武官的身份,說不定還有什麼依賴的地方,不過交易講究等價交換,劉儉自是無所謂。
劉儉的貨物賬面計算交割清楚,趙欽文也與李國助辦妥,但還剩下一小半貨物,又繼續與大內弘宇交換,當晚就將應付的現銀一次給付,貨物交接則需要在碼頭進行。
。。。。。。。。。。。。。。
夕陽下,夾倉墩百戶所外也成了一片繁忙的大工地,原墩堡西、北兩面堡牆都被丁亘招募軍戶、屯丁拆除,依國初時撤置后留下的牆基再次復原,擴建成千戶所軍城,周長兩里七丈。
此時擴建的堡牆已建起一丈來高,以條石為基,地平面以上外砌青灰色城磚,以築以黃土,在有大筆銀子購進材料,人工不缺的情況,建築進度飛快。
宋友明接到喬縣令知會急匆匆趕回,卻見軍城工地南面,搬遷的軍營外另豎立起一片大柵欄,裏面圍着數百匹馬,軍士們正在給食槽加料上水。
“王百戶!王百戶!是申一斛回來了么?人呢?”
宋友明騎着馬連喊了兩聲,王百勝才聽見,小跑着迎了過來,笑逐顏開道:“申百戶剛回來,帶回五百匹馬,騎兵可又要擴軍了,我也想調去騎兵隊,就不知劉僉事若回來答不答應。”
“劉大僉事啊!嘿嘿……人在外面跑,這官職一直升,兵卻還沒練起來,能帶兵的也沒幾個,怕是不會答應你的,騎兵目前先組七個局練着,不過遲早要縮減,太燒錢了。”
因墩堡內都住着做工的匠人、屯丁,宋友明與王百勝一路說著話進了軍營,丁亘正在帳內接見申一斛,了解這次行商情況,見宋友明回來,兩人起身相迎。
“申百戶!單弘謨可把欠款給齊了?”
申一斛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道:“沒有!他哪給得起,還不是靠着咱們給貨發財?依我看就得另找幾家鹽商銷鹽才好,那啥的怎麼說來着……雞蛋不能放在一個得籃子裏。”
“呵!跑了幾回生意,學精明了。”宋友明啞然失笑,沉吟片刻邁步走到桌案后,取出一張白紙提筆在手,抬頭道:“那你把賬目報一下,這事不能含糊。”
“此行共運走精製白鹽三百引六萬斤,四分五厘一斤,扣除路上人吃馬嚼花費一百五十兩,得戰馬五百匹抵賬一萬七千五百兩,給現銀一萬九千三百五十兩,也就是說,姓單的還欠俺三萬九千兩。”
“三萬多兩啊!他今年怕是都給不清,正好新任的鹽課司副提舉葉季同到任了,喬縣令派人通知,我這才回軍墩的,自此鹽場產出,要經過鹽課司批給鹽商,不過批多少,怎麼往上級報賬,得咱們說了算。”
丁亘雙目一亮,笑道:“那便不再運鹽給姓單的,他還想買武器盔甲,這怕是居心不良,我說得等他把欠款還清再考慮,他沒辦法。”
“姓單的在河南歸德府,便是鬧事也輪不到咱們出兵立功,這一點好處都沒有,不過下次還是要放一點鹽給他,得讓他把賬還清。”
王百勝也附和道:“可不是么?與姓單的做生意養虎為患,只是這樣一來,咱們還得另找一條路子買馬才是。”
“有道理!不過這又不急!”宋友明點了點頭,又道:“我近日得陪葉提舉到信陽、濤洛兩處鹽場走一趟,石臼島寨后千戶所那邊暫時顧不上,丁百戶再派人去邊一趟,看那陳公節願不願意投效。”
丁亘搖頭道:“我看這有點懸,咱們劉僉事又沒回來,他陳公節巴巴跑過來,名不正言不順,自是不願來的。反正李百戶去那邊拉交情,他也沒為難,這就說明他還是有想法,可能想等個合適的時機。”
“不錯!要是陳公節能過來,這邊河海口修建碼頭之事就可以交給他打理,我就能騰出來負責軍械修理所的事,另外還要興建學館,整頓軍屯,至今也沒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