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鄉村
從芒什省往伊勒一維萊訥省,完全是因為一條鄉間公路。我們回巴黎本應朝西的,卻順着這條公路往南了。因為什麼呢?真的找不到理由,只是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吧。看着原野上那些幾百年也不曾改變的石頭小屋,以各種造型和角度出現,它們被雨水淋過後,有着幽暗的色彩,就像是從泥土裏生長出來的,與一棵棵樹或一片片樹組合成大地上的風景,勾起人寂寂的情緒。幾乎看不到新樓。叫不上來名字的樹木,外觀有點像樟樹,它們一身新綠,或立於平緩的山坡,或聚集低地。
陽光、雨和藍得發黑的雲,互相變着戲法,交替着出現。這是五月的法蘭西最常見的氣候。即便晴空萬里,也得帶着雨傘出門,突然而至的雨會把你淋個透濕。除此之外,手裏還得拿件外衣,一旦太陽離你而去,寒氣就會逼面而來。我查過緯度,巴黎竟然比哈爾濱還要偏北。這就是為什麼法國的紳士形象總是手裏撐着一把長柄傘,手肘上還挽着一件外衣。
但是,在伊勒—維萊訥省鄉村你別想看到人影。彷彿法國農民已從土地上消失。想看看今天法國農民是個什麼樣子,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奶牛是有的,羊也成群成片的,但沒有放牧的人,它們自由而悠閑地在草地上吃着草。百年老屋難以聚成村落,它們散在各處,三三兩兩,也不見人進出。碰到過二三台拖拉機在路上走,顯得很稀罕,有的後面掛了耕地的鏵犁,有的拖了高高一車廂紮成桶形的草,讓人找回一點鄉村的感覺。每次我都想看清楚拖拉機上的人,但都面容模糊,一晃而過。我想,他們一定是農民了。
記得去楓丹白露森林邊的巴比松,那可是米勒畫過《晚鐘》的地方,19世紀中葉的農民與土地是渾然一體的,像梵高說的,他們是泥土的兩種形式。那個低頭祈禱的婦女與站在她身邊靜默的男人,與大地一起融入暮色之中,他們與泥土的那份親切和諧真的令人感動。那情景散發出濃濃的鄉土的詩情。柯羅《蒙特芳丹的回憶》畫的也是那裏的風光。在巴黎奧賽博物館,曾面對這幅畫:湖面與樹林瀰漫著銀色之光,像薄薄的晨霧輕顫,母子仨在樹旁採集着什麼,自然的靈性散發出淡淡詩意。但是,眼前的巴比松,再也沒有《晚鐘》裏的婦女了,房屋變成了一間間畫廊,展銷的畫沒有一幅與巴比松有關;街道也是乾乾淨淨的,停滿了車。進入村口的森林,古木依然蒼鬱,但柯羅的那份親切與熱愛,就像從空氣中蒸發了。一切都離開了泥土,人與土地遠了,再也沒有了那樣的關係。那使異鄉人也不會感到孤獨的泥土一樣的質樸品格,我不知道上哪兒去尋覓。想尋找農民,想尋找土地,但大地上空空蕩蕩。
從巴比松回巴黎,大片又肥又壯的油菜花、小麥和菜地,一眼望不到邊際,但視野里見不到一個人。只有路面上跑着的車。誰能把這片土地拉得近一些呢?我被一種荒蕪又無助的情緒包圍着。
我們寧可迷路,也從大路往小道上開。但路邊出現的房屋也與巴比松一樣,你無法找到泥土的痕迹,以及農具的蹤影。
德國南部之行,從慕尼黑去阿爾卑斯山的天鵝堡,途中,夕陽如染。丘陵上的村莊分外迷人。經不住誘惑,我們停車,走進一座村子。一棟一棟被樹木與鮮花環繞的木屋,稀疏地散落在草地,像別墅一樣,哪有半點農村的氣味,就連國內許多度假村也沒有這樣的詩情畫意。但是家居生活的氣息,依然讓人感覺到一種自然與親切。
在馬路的一邊,我看到了一個敞開的大院,看到唯一的一台拖拉機停在那裏,齒輪上還帶着泥巴,修理間、堆草的房、農具房,還有院子裏三個正在嬉戲的孩子。我感到了這個院落與土地的關係,那份共同的青草味、共同的泥土的氣息,它是與某一片山坡地相維繫的。我沒有猶豫就走到了他們中間,我與站在院子裏的那對中年夫妻打過招呼,就自個去看那些農用房了。
他們全家注視着我。剛才的那份從容慢慢地在消失。我想解釋一下自己的行為,光靠手勢無濟於事,我舉着的手本能地變作了揮手告別的動作,只得退了出來。
想起朋友跟我誇耀過的話,他可以隨便去人家家裏坐,去別人家裏吃飯,就因為這,他隱居到了鄉村。可那是在中國的鄉村。他的那份幸福到了遙遙的西方我才感受到。
只有路不會拒絕人,雖然走得有點寂寞,卻可以依着性子,任由它帶領,悠閑自得地走下去,走向不可知的遠方。
伊勒一維萊訥省的丘陵地貌只有微微的起伏,視野依然開闊無垠。道路就像土地的一部分,隨坡地起伏着。內心裏覺得親切。也許,大西洋的花崗岩海岸會突然出現,也許,我已經進入了布列塔尼半島。我想像着古老的法蘭西的生活場景,感受與猜測着一個民族的性情與地理上的關聯。
一座中世紀的古老城堡出現了。它離公路是如此近,像迎面撞上的。抬頭仰望,那緊挨在一起的兩座塔樓,仍看不到它的頂。迫不及待把頭伸出窗外,那高聳的塔樓,立於陡峭的花崗岩之上,岩石的下面是一條河流。連接兩座圓形塔樓的城牆有四層樓高,它依河流形成自然的曲線。塔樓頂又建了兩個小的石亭,一大一小,像打開的傘,圓錐形與八角形的頂反射着天空幽藍的光。塔樓與城牆布有一個個瞭望孔。下車才發現,城牆順着河流伸向更遠的地方,那裏方形、圓形的塔樓林立。河流繞城一圈,入口是一個拱狀的單門,進城堡只有一座橋,由雙吊閘和壕溝保護着。橋下三架巨大的水車在水流的衝擊下依然依依呀呀轉動着。在漫長的中世紀裏,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城堡誰能攻下?
千年之前的歐洲,大片的土地還只有流動遷移的自由民,沒有什麼國家。漫長的中世紀,依然是林立的小國,相互間的交戰幾乎從沒停過。古堡把那段遙遠的歷史拉到了眼前。它的每一道縫隙里都深藏了廝殺聲、吶喊聲,隱含着勝利的狂歡與失敗的哀號……
找到了地名賦雪(Fouge
es),又急着翻地圖,在布列塔尼(B
itta
y)、梅因(Mai
e)和諾曼第(No
ma
dy)交界的地方找到了它的位置。這裏果然是中世紀布列塔尼公國東部的邊境,一個經常爆發戰爭的地方。1166年,英國人佔領了布列塔尼,法蘭克人要奪回它,於是,英國人開始修築城堡,先從人口開始建起,竟建了300年。建到最後,出現了火炮,最後興建的拉爾夫和蘇瑞尼塔樓,它的基部牆厚達到7米,牆上修有無數個碉堡。1373年,英法百年戰爭,法國又征服了布列塔尼。
想像那個紛紛建立城堡的年代,村落之間,農民們只要抬頭就能看見它們巍峨的側影。農民在土地上耕種着小麥、土豆,像談論着他們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一樣,傳說著城堡里發生的故事。它們依然是鄉村的風景。直到坡地上的鐘樓建起來了,高大的教堂也成了一道風景,每周都吸引着農民們走進那個封閉而神秘的空間。於是,它們開始與土地構成另一種不同的關係。由於商業與後來的工業,人們拋下土地,向城堡集中,房屋漸漸密集起來,形成了城市。但歐洲的城市依然沒有完全捨棄鄉村:低矮的石頭的房屋,大片的樹木,廣場不用水泥與泥土隔斷,而是保留了砂土,讓它散發著泥土的氣息,還有花園、草地、河流、噴泉……在賦雪,農民們把自己種養的穀類、家畜送來這裏交易。走私販子在這裏販賣食鹽。人們又用皮革代替氈,開始製造鞋。工廠越建越多,進城的人成千上萬……賦雪就這樣從一個城堡變為了法國的一個中型城鎮。
農民就這樣一批一批進入了城市。遼闊的土地也不用人力去耕作了。農民,成了一個職業,而不是身份——生存和命運與古老的土地聯繫在一起。不變的只有土地,還有幾百年前修砌的石頭的房屋。
我想起那年穿越西藏無人區的情景,那些形同南方的山水,讓人眼裏不斷產生幻覺:湖的岸邊、山的埡口,人和村子不時出現;事實是那裏沒有一個村落一個人。當我面對大片的莊稼、成群的牛羊,卻突然找不到人時,我的感覺同樣難以真切:它怎麼也沒有人了呢?19世紀的鄉村繪畫,悠遠年代的城堡,就不僅僅只是藝術與歷史,它們是另一種生活現場,是證明。
一種簡單卻充滿了溫情與詩意的生活已經或正在離我們遠去,我想。大時代也是夢想一樣的時代。
離開賦雪繼續西行,陽光燦爛。腳下是無邊無際的平坦土地。瘋長的莊稼,幾乎把車掩沒。道路彎曲着,犁開滾滾綠浪,我們就像跟隨它深入一個荒涼的大草甸。不禁感嘆:法蘭西,好美好不寂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