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總序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浙江蕭山人,卓越的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家。他自幼聰穎好學,兒時即讀《資治通鑒》等史書,時人稱為“神童”。蔡東藩14歲中秀才。1910年進京朝考以優入選,第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數月後即託病回鄉,其後長期以寫作和在小學教書為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輾轉避難,長期流離在外,於1945年3月5日(日本投降前夕)逝世。

自1916年起,蔡東藩用10年的心血和驚人的毅力,寫就了《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又名《歷朝通俗演義》,包括《前漢演義》《後漢演義》《兩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史演義》和《民國演義》,共11部,21冊,1040回,約600萬字。這套書時間跨度自秦朝到民國九年,涵蓋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全套書主本信史,旁征野史,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是通俗史的經典之作。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出現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蔡東藩也因此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蔡東藩主張遵循正史,在這套書中,他嚴格地做到了“無一事無來歷”“以不使觀者往往為所惑亂”。該套書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取材謹慎,嚴格追求歷史的真實性。蔡東藩對中國歷史作過深入的研究,他熟悉典籍,為人又十分謹慎,甚至養成了“考據癖”。有這樣良好的基礎,他寫歷史演義,才能“語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節均有歷史記載作為根據。這套作品還大量穿插了瑣錄,以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蔡東藩不屈於強權,在編撰《民國演義》期間,曾收到恐嚇信及子彈,書局也因此要他“隱惡揚善”,但蔡東藩仍不改其初衷。而在寫到一些秘史逸聞時,蔡東藩則以正史為經,以逸聞為緯,並對逸聞多加考證,以傳神之筆,描述了既不失真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時,本書的語言淺顯易懂。蔡東藩在講述歷史的同時,用自己的生花妙筆,演繹了一段段有聲有色的白話故事。此外,作者對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和點評也隨文附出,自寫自批自評,使該書具有“義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所以這套演義既具有“史”的真實性,又具有“文”的生動性;既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又可以當作入門民族歷史的讀物來品讀。

跟其他的史書相比,蔡著有着不可替代性,它不僅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尋求歷代興亡的“關鍵”,勸善懲惡,褒是斥非,還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套書以王朝的興替為主線,側重於改朝換代的前因後果,因此,從了解歷史沿革的角度上來看,這套書相當不錯。但如果想了解其他方面,比如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細節,它就不能滿足了。另外,由於時代的局限性,作者有一些觀念過於陳腐,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1916年,蔡東藩的《清史演義》出版后,便立刻風靡海內外,並多次再版,累計銷量超過千萬冊。據說毛澤東很愛讀蔡東藩的歷史演義,顧頡剛、二月河等歷史學家和作家也非常推崇這套歷史讀物。

此次出版,編者結合了市面上的各種版本,並根據正史進行考證,務求延續蔡東藩嚴謹的作風,將繁體改為簡體,並消滅其中的字詞及標點的錯誤。而對原書中蔡東藩自批自評的特色,則毫無遺漏地保存下來了。

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喜歡。

編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