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無所有
朱高煦說到這裏,蹙眉不語,心中又隱隱作痛。因為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正是這一戰後方才得知他的長兄燕世子朱高熾已在北平大婚,那位世子妃張氏閨名晗,她,就是幾年來讓朱高煦日思夜想傾慕於心的女孩---。
唐駿見朱高煦閉上眼睛半晌無話,思緒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屍山血海的戰場中,書房裏的空氣瞬間凝固了。此情此景唐駿自然不敢搭這個話茬,只是瞟了一眼朱高煦那略帶滄桑又剛毅不阿的臉和紅潤而稜角分明的唇色,沒事,還算正常。便將穴位上的銀針一一取下,接着又開始做疏解脈絡的按摩。
還是朱高煦自己打破了室內的寂靜,他睜開眼角微翹眸黑如墨睫毛長長的眼帘望着唐駿矜持的一笑,說道:
“唐先生,你怕是聽煩了吧?這都是本王早年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了。”
唐駿急忙答道:
“王爺說哪裏話來,草民正聽得津津有味呢。原來當初聖上“靖難”竟有這許多不得已的苦衷,王爺少年英雄令人敬佩!”
接着稍一停頓又解釋道:
“非是草民八卦好奇,存心冒犯打聽王爺的私事,實是草民行醫多年,曉得這天下之病的起複轉歸多關乎七情六慾。王爺這病緣於心情不舒,若得以使鬱悶之氣盡情抒發一吐為快或許能得以痊癒。草民出身唐門,祖輩行醫,信守患者至上,最重醫德,萬不敢辱沒家門將王爺私隱泄露出去。”
“哦---,本王信得過你。”
建文四年(1402年)7月13日,燕軍攻入皇宮,建文帝朱允炆在宮中放火自焚不知所蹤。燕王朱棣登基為永樂皇帝,隨後大封百官,冊封燕王妃開國功臣徐達之女徐妙云為皇后,但是卻沒有隨後冊封燕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天子的家事既是國事,面對諸王和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立儲君,朱棣一直在推脫。
朱高煦知道這是父皇心中還記得當初對自己的承諾,同時父皇下旨在京師最好的地段給他造了一座氣勢恢宏富麗無比的府邸煦園,還把自己的天策軍三衛賜給朱高煦做護衛。但礙於皇祖父定下的立嫡立長的傳位制度,因此忌憚滿朝文臣言官,他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的時機。
可是這個時機並沒有到來,永樂二年四月,朱棣下旨冊立燕世子朱高熾為太子,封次子高陽郡王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聞之如墜雲霧心中失落,不由暗想:長子,長子,有這麼重要嗎?哪怕他是個瘸子又體態臃腫多病?父皇是“靖難”登基,他就不是長子,只是嫡子。
朱高煦為此難以淡定,卻又有苦難言。難道一母所生的親哥哥就是這樣靠着比自己早生了兩年,就得以即陰差陽錯的娶走了自己中意的女人,又名正言順的佔有了父皇早已有意許給自己的太子之位?但他雖傷心還不至於絕望,因為這並不是最後的結果。憑着“靖難”的功勛,他感覺的到父皇這只是權宜之計。“漢王”,這可是西漢皇帝劉邦稱帝前曾經的封號,從父皇給自己的這個封號上就看得出,父皇心裏其實並沒有放棄他,還是看重於他的。
朱棣幾次北征都是帶朱高煦于軍中,永樂八年征韃靼於飲馬河,二皇子漢王朱高煦在此與蒙古黃金家族的韃靼汗王本雅失里大戰數十回合,本雅失里戰敗,盡棄輜重牲畜,僅帶七騎西逃,被瓦剌邊境的瓦剌軍堵住無路可逃,本雅失里中箭身亡。朱棣因此老懷大慰意氣風發,登上極北之地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下了一副十六個大字的御制銘:“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可是通古博今的朱高煦仍不免時常思量起西漢大將軍開國功臣,以十面埋伏一舉名揚海內威震天下的軍事家淮陰侯韓信,后因功高震主被呂后誅殺,臨刑時曾仰天長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心中雖悲苦於“既生瑜而何生亮?”但不管怎麼樣,朱高煦卻還是相信只要父皇母后的恩寵在,自己就有依靠,當無後顧之憂。
只不過眼下卻是形勢比人強,現在朱高煦是一即將遠去的藩王,朝中那些勢力小人以前對自己趨之若鶩卑躬屈膝,可是聞聽聖上旨意即刻漢王府被冷落門可羅雀。為了避免人走茶涼,也為了還能經常見到那個心中仍然十分惦記卻已經成為太子妃的張晗,朱高煦絕不願意離開父皇身邊離開京師朝堂遠去就藩雲南。他知道母后的心意對父皇甚是重要。
“我有何罪?要讓我去萬里之外?”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聽得朱高煦在慈母面前的一番哭訴,母后徐氏也明白了這個“靖難”中數次救父,戰場上打死打生功勛卓著的二兒子心裏的感受和委屈。安慰他說:
“兒子,豈不聞聖人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將相本無種。你父皇四十歲被逼“靖難”,九死一生才得來今天,是何等的不易。為人子,為人臣眼前要盡忠盡孝。你還年輕,不必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要守得住寂寞,以平常之心登高望遠才是。”
頗識時務的太子朱高熾聞知也向父皇求情,所以在朱棣的默認下朱高煦得以留在朝堂,並沒有去雲南就藩。
可是塞翁失馬安知禍福?世事難料,不久,朱高煦終於感悟到;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榮耀,哪怕他曾經光芒萬丈,終究還是會有一天被人們徹底地忘掉。
永樂五年母后不幸突然病逝。永樂七年北征,永樂八年征交趾。使得父皇最信任的大將,曾與朱高煦同生死共患難在父皇面前極力支持立朱高煦為太子的丘福、朱能、王真等戰死疆場,朝堂上的“靖難”武將功臣,漸漸隕落稀少。從永樂十年起父皇北征也不再帶朱高煦,而是改帶十幾歲的皇長孫朱瞻基。就是那個阿諛父皇心懷叵測討好太子的內閣大學士解縉,他稱之的“好聖孫”。
因為在那位一無是處的皇太子身上,唯一還讓父皇感到滿意的就是這個皇長孫了。也許在不得已之下是他讓父皇看到了一點希望,兒子不濟,再看看孫子吧。朱瞻基因此被立為皇太孫。
解縉卻得隴望楚甚至還自認為有功於立太子,不知進退的幾次奏請要漢王朱高煦儘快離京就藩,觸碰到朱棣的痛處,被斥責為“離間天家骨肉”,遂借故將解縉貶黜出京。朱高煦也是睚眥必報,得知解縉趁朱棣北征入京師“私謁太子”,遂密報與父皇,下解縉於詔獄。
患難之時見兄弟真情,這時還是父皇的親信錦衣衛都指揮使紀綱善解人意,替朱高煦報了一箭之仇。
朱高煦想到紀綱不由地一笑,這個“靖難”時替父皇牽馬墜蹬對父皇唯命是從,奴僕一般的大明現時朝堂上威風八面令群臣噤如寒蟬的能臣,可是父皇肚子裏的蟲子,最知上意。他明白這皇太子也好,皇太孫也罷,其實在朱棣心裏都是極為的勉強,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皇上還放不下類父的次子朱高煦,所以朱高熾父子能不能修成正果還尚在兩可。而目前看來不得意的漢王朱高煦卻如龍困淺灘,但只要朱棣在,就有可能說不上幾時就會一飛衝天,為了自己的富貴長遠,他豈能坐失這個從龍的機會。
這次自己病重幾乎不治,還是幸虧他多方查訪,設計請來蜀中名醫唐駿為自己治好了病。前不久紀綱來看望自己還曾面帶幾分狡黠討好地說:“怎麼樣?這唐駿不賴吧?王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下打聽過了,這唐駿已離家多年,與蜀中唐門未有聯繫,他即已進府,王爺不如留住他。唐門醫藥聞名天下,在下曾讓他給小妾配製了一副避子葯,甚是奇效,一年多了硬是沒有懷孕。在下還聽說,他還能配製一種葯可以讓久病無望的病人沒有痛苦的慢慢死去。他難得有這樣的才能也是王爺用得着的人。”
這紀綱還真是陰狠,當年就是他派人將獄中的解縉百般折辱最後用酒灌醉,使其凍死於雪中。私下裏處置朝中大臣,這可是犯忌諱的事,事後得知父皇為此有些不快,為了避嫌朱高煦收斂了幾分。但是朱高煦的手下卻不懂得這個道理,依仗漢王府的勢力飛揚跋扈,在外面神氣得很。
一天,有幾個士兵外出購物與商家發生糾紛大打出手,恰巧被巡城的五城兵馬司指揮徐野驢擒獲就要帶回治罪,朱高煦聞訊趕來表示叫士兵認罪認罰,但徐野驢還真就驢,明目張胆就不給情面,堅持帶走。二人為此發生言語衝撞,接着徐野驢便以下犯上跟漢王的隨從動起了手。朱高煦知道這徐野驢原是東宮禁衛頭領出身,這分明是自恃東宮太子近衛身份對即將遠去就藩的漢王朱高煦不放在眼裏,想到此不禁恨從心頭起,惡朝膽邊生。一怒之下朱高煦居然使出神鷹鐵爪將徐野驢毆打致死。
朝中御史言官聞聽炸窩紛紛就此上書彈劾,漢王縱兵搶掠,紀綱與漢王朱高煦勾結為禍,目無王法無故害死大臣,漢王囂張跋扈,欺凌文士,侮辱斯文,還私下招募三千私兵操練水軍不隸籍兵部,漢王擅用皇攆行為僭越不軌等等洋洋洒洒十大罪。漢王犯了眾怒,朱棣一見不由得火大,立即命人剝去漢王冠服,囚於西華門,言稱要將其廢為庶人。
奉天殿上,東宮太子朱高熾涕淚交流的為朱高煦求情,萬安宮趙王朱高燧也隨之苦苦哀求,朱棣只得宣朱高煦進殿聽候處置。
朱高煦頭髮披散一身白衣進得殿來,曲膝跪倒在地,面容慘淡,忽得一笑,用手將上衣撕開,輕聲言道:
“父皇得了江山,便不疼愛兒臣了嗎?”
朱棣望着朱高煦胸前的好幾處傷疤,頓時感到心中酸楚疼惜不已。是的,那最大的一處傷疤,就是當年大戰浦子口時所傷,那士兵的長矛若是再偏離半寸,再用力一點,朱高煦就當即斃命。朱棣收斂起自己的情緒,雙眼微眯,緩緩而言:
“削漢王左右兩護衛,即日去樂安就藩。”
朱高煦伏地叩頭道:
“謝父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