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更新時間:2010-03-15
第八十七章
洪寶強一拍桌子,道,“那我就和你們德意志締結這個正式盟約,不過,卡莫多閣下,你可千萬要記得了,盟約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拿到軍火製造業的所有技術和工業基礎,盟約的期限不能少於十五年。”
卡莫多愕然望去,洪寶強卻再也不給他爭論的機會了,擺擺手,“這就是我的最後決定,卡莫多,請立即將我的意思傳達給德皇陛下,告訴他,這次合作的主動權,我已經交還給他了,至於能否達成,那就看他如何抉擇了。”
洪寶強對於花費大筆金錢來快速提高禁衛軍的軍火工業基礎,沒有覺得太過心痛,要知道禁衛軍所代表的仍然是落後的清帝國,想要奮起直追,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現在已經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了,如果還不努力,遲早還是被人欺辱的下場。
沒有人知道洪寶強現在在想什麼,都覺得洪寶強實在太敗家了,花出去的金錢數以千萬計,光聽着都直打冷戰啊!而換回來的呢?在有些人看來,幾乎就是廢銅爛鐵,毫無用處,還不如換點馬上能用的槍械大炮呢!
作為禁衛軍政府最高首腦,作為一個獨裁者,洪寶強目前的表現是令他所領導的政治集團非常不滿意的,但是不論是官僚集團還是其他什麼人,卻對此無可奈何,因為洪寶強有足夠的威望和實力。
洪寶強憑仗是什麼?他擁有軍隊的完全效忠;他擁有中國近五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崇高聲望,裹挾着洪寶強的無上威望,有些事情很正常的就提上了議事日程,湘軍,李鴻章,左宗棠,駱秉章,這四個昔日偽清高層立即成為了大反派,人們曆數這些軍閥夥同異族禍國殃民的罪行,用各種方式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目的只有一個——戰爭。
現在局勢的發展差不多算是非常之明朗,禁衛軍在邊境早已集結了大批野戰軍團,各支部隊的首長對自己所需承擔任務早已清清楚楚,沿着軍事分界線一字排開,甚至就連對面的敵軍對此也是心照不宣,人人都在等待戰爭正式打響的哪一刻。
所以說,對於這場戰爭,以禁衛軍的軍事實力,勝利是沒有任何疑意的,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軍隊的補給,兵員多數是北方人的陸軍軍團在南方地理形勢下的作戰困難、氣候、水土的適應、疾病和瘟疫的控制問題。
實際上,就在禁衛軍發動戰爭之前,不少人覺得打不打都沒有什麼意思,老早就獻城投降,而且就在不就之前,禁衛軍西線賴文光所部在江西還曾和湘軍大打出手:雙方在湖北發生遭遇戰,隨後戰鬥規模立即擴大,禁衛軍取得壓倒性優勢,並逼迫湘軍不斷向湖南方向撤退,最後,湘軍將領鮑超親率主力和賴文光展開會戰。
是役,禁衛軍軍隊利用優勢的內河運輸投放能力,搶先佔據戰場,隨後向匆匆集結的鮑超發起攻擊,陸軍炮火連同內河水軍猛烈轟擊湘軍部隊,在突如其來的炮火猛烈轟擊下,湘軍頓時被打散,隨後禁衛軍全軍壓上,用最簡單的步兵推進戰術成功擊潰敵主力,並在之後的兩天追擊中幾乎全殲其剩餘部隊。
鮑超在數十親兵衛隊的拚死護衛下突出重圍,算是逃出生天了,隨後在岳州組織兵力嚴陣以待。
對於這場規模不小的戰爭,不論是禁衛軍還是湘軍,給出的反應都相當低調,總而言之看上去給人的印象就彷佛是發生了一場小小地邊境衝突,洪寶強給出的解釋是:湘軍已經徹底腐朽了,湘軍高層已經無法掌握手中這支軍隊了。
可以說,現在的禁衛軍,民間輿論高呼開戰,總參謀部早已準備妥當,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公元一八七零年春天,鑒於沸騰飛揚的戰爭呼喊,禁衛軍首腦洪寶強終於頒發了向湘軍也就是大湘帝國宣戰的詔書。
早已準備妥當的禁衛軍各軍團立即出動。其中,西線禁衛軍第二軍賴文光所部,約三萬人向湖南方向緩緩推進,意圖奪取湖南全境;禁衛軍第三軍張宗禹所部約兩萬餘人,協同作戰,進軍湖南。
此次作戰,禁衛軍共動用兩個主力野戰軍,主力部隊共五萬餘兵員,出動大小火炮一千六百餘門,加上隨同進軍的各地投降部隊、輔助民團部隊以及徵用的壯丁,總兵力近乎十四萬。
面對着如此強大的戰爭機器,對面之敵幾乎聞風喪膽,各野戰兵團按照既定進攻路線一路推進,沿途竟無一絲停滯,而戰爭爆發之前,當面與其對峙的敵之一線守軍,遠遠地望見禁衛軍進軍的塵土,便撥馬而逃,沿路各地地方守備部隊非走即降,不論勢力歸屬,但凡地方官員不是掛印潛逃,就是遠遠的遣使飛馬遠迎數十里,攜城投靠。
這一切的發生,安三的情報部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各種收買,煽動,搗亂行徑無所不用其極。
戰爭自一八七零年三月初爆發,到四月月底,禁衛軍陸軍各支部隊一路攻擊前進,長達數千里的戰線上,竟無一人膽敢率軍相抗,湖北、湖南、等大片土地被納入禁衛軍版圖。
戰爭勝負毫無懸念可言。
因此,當禁衛軍剛剛過江,湘軍各路守軍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蜂擁投降,而除此之外,投誠官兵還踴躍帶路,各地關隘就算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不等禁衛軍招降,投誠官兵就大聲喝罵,督促同僚開門投誠。
禁衛軍大部隊如同武裝遊行一樣,一槍未發,一戰未打,敵軍自動變成了友軍,帶路的帶路、前驅的前驅、甚至就連輜重補給都有友軍自動包攬了。
負責一線指揮的禁衛軍將領如夢似幻,昏昏噩噩揮軍疾進,直到湘軍各路將領請降之後,方才慌忙派人通知江北的炮兵部隊停止炮擊,以免把剛剛變成戰友的敵人給誤傷了。
禁衛軍凌晨四時時分發起岳州戰役,天色剛剛放明,就已兵臨城下,鮑超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幾萬大軍就只剩下內城的三千多人了。
鮑超集團軍的迅速潰敗,震動了整個南方,消息傳來,人心惶惶,湘國上下不知所措,緊急召集群臣議對,數百官僚束手無策。
曾國荃勃然大怒,痛罵群臣誤君,然朝堂之上卻一片默然,此刻,奉命前往江北議和的欽命大臣至今未歸,但禁衛軍卻離長沙不到兩百里。
其實,大湘皇朝仍擁兵三十餘萬,坐地數千里,僅在長沙至湘北一線,就佈防了二十萬大軍,而當面之敵軍自北方遠征而來,全軍不過七萬人,其中一線部隊甚至還不到五萬,但君臣朝野上下,竟無一人言戰。
公元一八七零年七月十九日,湘軍首腦自縛出城三十里,向禁衛軍西線兵團軍長賴文光奉上皇帝玉璽,率四省投降。
八月初,禁衛軍下詔,封前湘國首腦為違命侯,命令他即刻率全家啟程,在五百禁衛軍的監視下遷居濟南,並命令其朝中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正三品以上官員遷山東,向洪仁玕留守報到。
當大湘皇朝覆滅之時,左宗棠仍在福建境內,聽聞噩耗,如同五雷轟頂,他所出身的湘軍就這樣被禁衛軍所征服了?消息入耳,幾乎就像是晴天霹靂,他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跨地千里坐擁數十萬大軍的湘軍竟然一場大戰未打就投降了,而禁衛軍攻勢之猛、推進之快,也真令他始料不及。
就在此刻,左宗棠的兩萬大軍仍在邊境附近,行軍將近一個月,但路途遙遠,道路不暢,補給不濟,士兵不適應當地地理氣候,速度緩慢到了極點,只好沿路劫掠,順便勒索地方官員,聊以補充,但現在湘軍忽然投降,部隊幾乎瞬間就陷入了絕境。
左宗棠憂心忡忡,但是現在不論怎麼做也都遲了,禁衛軍還未趕到,左宗棠兩萬大軍就已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一路之上,逃兵成風。
但凡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這一戰雖然還沒有開打,但左宗棠卻已經輸掉了,等待他的似乎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