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恥辱啊!
“國丈,朕即將前往前線,御駕親征,錢糧不稱手,能否暫借十萬兩白銀?來年秋收之後必當全額賠付!”
為表恭敬,崇禎特地衝著國丈拱了拱手。
十萬兩現銀,國政府應該是完全可以拿出的。
有了國丈的十萬兩白銀借款,其他人訂個一萬到三萬兩當不成問題。
九十萬兩的原定計劃不好說,但六七十萬兩應該還是可以的。
國丈周奎本在一旁默不作聲,試圖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這下被崇禎直接點名,顯然是沒辦法逃脫了。
“什麼?十萬兩?!”
一聽一品大員、首輔皇上的要求也不過就是三萬兩而已,到他這兒就突然變成了十萬兩,國丈不由驚呼出聲,然後趕忙拒絕道:
“皇上這十萬兩白銀,數額未免太大了!老夫雖然一輩子辛勤經營,但這麼多年下來也沒見過十萬兩的白銀啊。您這一下子要我捐出十萬兩,不如把我賣了得了。”
作為生意人,周奎怎麼可能聽崇禎一句話,就乖乖捐出十萬兩?
府上的現銀自然是遠遠超出這些,甚至五十萬兩都綽綽有餘,但是錢要是借給朝廷,那何時才能回來?
而且其他官員都只能借出幾百兩,他一個富家翁國丈爺,要是拿出十萬兩,那得多遭人嫉恨?
儘管皇帝單獨衝著他一個人開口,明顯寄予厚望,但國丈也還是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拒絕了。
“呼!”
崇禎情不自禁的長出了一口氣,牙齒緊緊的咬在了一起,卻還是只能盡量情真意切。
“國丈,朕是代表朝廷向你藉著十萬輛白銀,等到來年的時候便會立馬歸還。你府上若有現銀,便都借給朕,朕不會虧待你的!”
“啟稟陛下,微臣府中是真沒有這麼多的現銀啊!”
周奎趕緊哭窮。
“這幾年來戰亂不定,商鋪屢屢虧損,加上生意周轉需要維繫,還有不少庫存淤積手中,就算是眼下加急變賣家產,臣也不可能拿出十萬兩來啊!”
在他府上,現銀也就只有五六十萬兩而已,加上珠寶等貴重,也不過百多萬兩。
若是一下子借出十萬兩給皇上,那他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雖然他的女兒是皇后,但正是因此,他不撈錢都是虧了,更何談給朝廷十萬兩現銀?
“那你能拿出多少銀子?!”
剛才才在大臣面前吃了個釘子,本以為最好說話的國丈,居然也如此搪塞他!
崇禎此刻滿懷怒火,但為了能夠集齊白銀激活太祖法寶,也只能暫且忍耐着又問了一句。
“這個嘛......千兩,”這兩個字剛出口,趙奎便看見崇禎滿臉的怒色,明顯要發火了,於是趕緊改口,“萬兩,臣願借出一萬兩現銀!”
這個數字,雖然比原本預期的足足少了十倍,但是相較於首輔等人的數百兩已經好了很多了。
於是,崇禎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不過對這個數字他並不滿足。
“那便暫定一萬兩現銀吧,之後若再加也是可以的。諸位大臣也都可以先說一個保底之數,實繳可以再加。”
這樣的金額肯定是滿足不了崇禎,畢竟若是群臣借出來的都只有這麼一點,那他甚至連太祖法寶都無法激活!
要是沒辦法激活太祖法寶,那他御駕親征,除了鼓舞士氣之外,就真的沒有任何作用了,甚至稱得上是去送死。
哪怕是為了擋住闖賊的進攻,護住大明的命,自己的命,他也必須借到足夠的錢!
於是他一聲令下,便讓周圍伺候着的太監帶上紙筆,前去下面登記臣子借款的金額。
然後他便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灼灼的盯着正在被太監詢問借款金額的臣子們,試圖讓他們多捐一些。
在皇帝的視線威壓之下,不少臣子報告借款時,也情不自禁稍稍多說了那麼一點點,以免少得突出,被盛怒之下的皇上泄憤。
但是就算這樣,等到統計出來,所有大臣所借金額加起來,也仍然不過十萬出頭,距離法寶所需遠遠不足!
‘皆怪首輔與國丈!’
看着這個遠遠低於自己預期的數目,崇禎額頭的青筋一跳一跳。
平日裏不見這些大臣們為國出力,以妙計安頓天下,那也就罷了。
畢竟朝堂之上大多數也都是些酒囊飯袋,不然他朱由檢也不至於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連換了二十任首輔!
現在不過是讓他們將平時貪污的錢借一些出來為國效力,竟然全都吝嗇到差十倍百倍!
‘不能發怒,不能發怒。’
崇禎極力的壓抑着自己的怒火,同時在心中不斷想着,還有哪裏可以弄到錢。
這一轉眼之間,就瞥到了立在一旁的東廠太監王之心。
太監?!
崇禎眼前又是一亮。
魏忠賢正是被他給扳倒的,太監能貪到多少錢,崇禎當然一清二楚。
王之心雖然無論是權力還是勢力都遠不如魏忠賢,但這麼久下來,他手上應當也有不少存銀吧?
扳倒魏忠賢的錢,全都被東林黨給吞了,現在王之心沒倒,借點錢而已,萬兩白銀總拿得出來!
於是崇禎轉頭便看向了王之心,盯着王之心說道。
“王伴伴,現在正是國家危難之際,你也算是朕的臣子,你覺得你應該借多少出來?”
“奴才,奴才願出五千兩!”
“只有五千兩?”
“這......給臣幾天時間,臣變賣家產,應當能拿出八千兩。”
“朕說個數,你三日內湊齊,一萬兩白銀!”
“陛下,奴才真沒這麼多啊!”
“不夠那便找人去借!朕不相信你執掌東廠,卻拿不出區區一萬兩紋銀!”
王之心聽了崇禎這話,明顯全身一晃,但卻只能苦澀地應了下來。
一萬兩白銀對於沒多少權勢的王之心來說,已經接近全部家財的百分之五,這一下子拿出來,着實心疼得不行!
但是陛下說到這樣的地步,他也只有應是了。
之後的崇禎一個一個核對着官名人名以及借款金額,對那些村民家中頗有積蓄,但卻一毛不拔的臣子都給點了出來,強令增額。
但在他們一個個據理力爭以及其他大臣的附和幫襯之下,崇禎的所作所為幾乎毫無作用。
所有勛貴一個個過完,名單上的金額總數都才十大幾萬,按照這個金額來算,別說充能太祖法寶三次了,就是充能一次都根本不夠!
要是不能弄到更多錢財,大明這就真的沒救了!
崇禎心裏清楚,下面的大臣有一個算一個,家財都是所報出的十倍不止,但是他們就是不肯借錢。
他咬着牙,但是看着團結一心吝嗇不借的群臣,卻又當真無能為力。
大明,難道因為借不到銀子這個可笑的理由,撐不下去?
恥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