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前往西域
明玉把梵文版的《楞伽經》抄錄在紙上以後,便來到黃袍老僧身前,行了一禮。說道:“大師,小子這幾日抄寫佛經以來,自感收穫頗豐。怎奈家中尚有家慈等候,俗話說:“母在不願游。”為了避免家慈擔憂,小子這就要歸家了。所以今日小子特來辭行。準備回歸家裏侍奉老母,鑽研佛經。”
黃袍老僧聽完明玉的解說之後,笑了笑對着他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的一片孝心赤城,貧僧怎會阻攔,那就恭祝小施主此行一路平安。”
明玉點了點頭,便開始收拾自己這幾日抄寫的所有經書。
兩刻鐘以後,明玉收拾完畢,便告辭離開了少林寺。
他騎馬走在少室山的林間小路上,心中不由的為以後玄陽觀的發展打算着。想到:“若是自己想要在這群雄並起的武林中,將道門發揚光大,恐怕只靠着這一本,只修內功不修招式的《九陽真經》,是萬萬不可能的,自己還需要多方準備一番才行。”
其一,就是底蘊,就像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和藏經閣的那海量經書一樣,這些都是一個門派底蘊的一種表現,自己如果想要發現自己的門派,恐怕這些底蘊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就是人才,如果只靠自己和明書二人,就想把玄陽觀發展壯大,那是萬萬不可的。但是像原書中的全真教那樣,什麼人都要的話也是不行。看來以後得走精英路線才行。
想罷以後,明玉便開始回憶着,原書中都有哪些厲害的道門的武功。
這金老書中道門武學,最牛的莫過於逍遙派的武功秘籍了。只是也不知道現在的靈鷲宮,還存不存在了,如果存在的話,憑自己的這兩把刷子,那肯定是想都不要想了。
索性自己接下來也沒有什麼緊急的事情,不如前往西域去看看。如果此行能有所收穫,那不就發了。
明玉主意已定,便夾緊馬腹,一陣風般的向西域的方向趕去。
兩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明玉也終於風塵僕僕的,來到了天山的腳下的一處小鎮。他牽馬步入了小鎮,尋找着酒樓準備飽餐一頓歇歇腳。不一會兒,他在小鎮的街道旁發現了一處酒樓。
走進酒樓,隨便找了一處空位坐了下來,點了一桌酒菜,便悶頭吃了起來。
這個時候明玉的腦海里,也不停的思索着自己的心事。
自從進入西域以來,這半個月的時間裏,明玉也在不停的打聽着天山縹緲宮的消息。可是被問到的人,紛紛表示沒聽過這個地方。
明玉不由的心中想着,縹緲宮不會是消失子了歷史的長河裏面了吧。要不然怎麼會一點消息都沒有。
“起來,給本大爺讓座。”砰地一聲,一隻腳踏上了明玉邊上的板凳上,一柄刀也示威一般杵在了桌上。
武俠世界裏,酒樓果然是個多事之地啊。明玉鬱悶地想到,只是沒料到這種事情讓自己碰到了,看了看其他幾張空桌子,明玉奇怪地盯着身邊圍着的那幾個三大五粗的漢子說道:“旁邊不是有空位置么?為什麼叫我讓座?”
“老子就是想坐你這位置。”明顯是頭目的漢子說道:“你這兒風景好,識相的快點給老子讓開,省的挨揍。”
另外幾個漢子也互相調笑道:“我們老大最討厭這種油頭粉面的公子哥,今天算他倒霉。”
“這小子,一副兔兒爺相,肯定夾着卵蛋灰溜溜滾了。
........
明玉雲淡風輕的笑了笑,
不再理會身邊的地痞,拿起筷子夾起一塊美味,慢悠悠的送入自己的口中。
“艹!”身邊地痞發現自己被這個小子無視了,臉皮一陣抽搐,拿起旁邊小兒臂粗的哨棒,一棍子便往明玉么後背上打去。
明玉的腦後彷彿長着眼睛一樣,舉手便接住了哨棒。一拉一甩之間,就把這個大漢放到在了地上。
其餘地痞一見明玉居然敢反抗,也紛紛拿起手中的哨棒,向著他走了過來,把他圍在了中間,準備好好教育他一番。
酒店裏的其餘食客們,一見幾位大漢的樣貌,紛紛跑出了酒肆,彷彿避瘟疫一樣。
明玉也不慌張,打起了一套前世學過的武當綿掌,和幾個地痞戰在了一起,一刻鐘后這批流氓紛紛倒在了地上。
明玉走到領頭的大漢身前,蹲了下來拍着他的嘴角。問道:“說說吧,為什麼要找我麻煩,還有你們究竟是什麼人居然敢這麼肆無忌憚的在大街上行兇。”
領頭大漢被嚇壞了,縮了縮腦袋,顫顫巍巍的說道:“少俠饒命,少俠饒命。我們只是看少俠孤身一人,這才敢上前欺辱,沒想到少俠武藝如此了得。這才..這才...”
明玉笑了笑說道:“好了,你也不必緊張,叫你的手下收拾一番這裏。
起來,咱們一起好好聊聊。”
說著便走回了剛才的那張桌子坐了下來,叫來顫顫巍巍的小二,叫他重新上一桌酒菜。
領頭大漢不敢遲疑,吩咐完手下之後,便來到了明玉身前站定。
明玉也不在意,揮手叫他坐下說道:“你們可是一直生活在這天山腳下?”
領頭大漢趕忙說道:“少俠,小子姓薛,他們都叫我薛三,我們是這天南鎮的村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
明玉一聽大漢如此一說,來了精神。問道:“哦,祖祖輩輩都在這裏?那我問你,你可曾聽聞過縹緲峰在哪裏?”
大漢一聽明玉問起了縹緲峰,趕忙左右看了看,小聲的對着明玉說道:“少俠你知道縹緲峰?縹緲峰就在天南鎮北面一百里的群山之間。
我聽我爺爺說過,大約六十年前,來了一批中原的武林人士,他們一道此地便齊齊上了縹緲峰。聽說他們在哪裏殺得血流成河,最後縹緲峰就燃起了一陣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連天南鎮當時都看的清清楚楚。從那以後老人們都說哪裏死了很多人,不吉利也就再也沒有人去過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