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封賞
王浩這一撤就從京城郊外一直撤到他們最初登6的港口。誰也沒想到王浩會撤出這麼遠這等於是把先前打下的地盤全都讓了出去。如果說有好處那就是萬一事有不諧時可以很方便地乘船回中原。下面的人都對王浩的這種行為很不理解認為王浩這是仔賣爺田心不疼。但王浩沒心情跟他們解釋依然是我行我素。
回到港口之後王浩又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大肆封賞風暴軍的中的倭人。尤其是沒去京城佔便宜的三千倭人更是被越級提拔不是被封為領主就是當上了高級軍官。
領主這個官職很有王浩的特色就是每人都管理一個縣大小的地盤地盤上絕大部分事務都由城主自己做主。除了每年上繳一半的收入給王浩手下不準有過一千人的軍隊之外其他的就沒人管你。你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為所欲為簡直就是土皇帝一般。
由於倭國的面積不大王浩他們佔領的地盤更小所以不可能把三千人都封為領主。剩下的這些人就只能當軍官了。不過他們得到的實惠也不小風暴軍即將擴編預計將達到十萬人的規模。
這十萬人將會被分成七個部分除王浩親自帶領的四萬人之外其他六萬人又被分成六個獨立的軍團各不同屬卻都完全由倭人做主。從上到下都是倭人將領。漢人將不再插手。只是這六萬人都被部署在前線直接面對倭人天皇手下地勢力。可即便如此也是難得的高官了!
這樣的封賞簡直讓受封的倭人差點狂!這可比搶來多少金銀珠寶都值錢。相比之下那些自行去京城搶劫的人就失落地多了。這些人不但把搶到手地財寶大半丟在了京城。而且還全都被留在了王浩親自指揮的四萬人當中。雖然擴編之後也都能當上軍官。可上面有王浩這尊大神還有其他漢人主子總是不那麼自在。
通過這場封賞倭人更加明白了王浩的用意就是乖乖跟在他屁股後頭。就有大大的好處想自作主張的將來就會吃大虧。至於反抗那就更不要想了王浩雖然討厭親手摺磨人但他並不反對別人替他出手。現在還跟着王浩地倭人。大多都親手處置過那些造反的同胞那些人的死相至今仍歷歷在目。所以還是乖乖地做主子的奴才吧!只要乖順好處就大大地!
分封完畢王浩是輕鬆下來了。領地不用他管理倭人天皇打過來了也有別人抵擋他正好可以逍遙自在。可是他自己喜歡逍遙他手下的那些漢人未必和他一樣。見王浩的分封沒有他們地事就忍不住提意見了。
王浩自己本身不喜歡權勢對有野心的人也就不怎麼喜歡。但這些人畢竟是自己的同胞不能不理會只好在港口附近又劃出一片地方來讓他們也都當領主去。反正港口周圍好幾百里的地方都被王浩預留出來了免得萬一控制不住那些倭人領主有人膽子長毛想要做點什麼也有迴旋的餘地。那些想過土皇帝癮的漢人就都在外圍給他們劃出去一塊。讓他們給自己當屏障也不錯。
王浩如此不做為。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反對的在他們看來。就應該把天皇趕盡殺絕才能安枕無憂。但令狐沖也是個懶人能安安穩穩地逍遙他也不願去辛辛苦苦地打仗。這兩個神教身份最高的兩人下了這樣的決定下面地人就是再不願意也沒辦法。
抱着徹底產出倭寇這樣偉大理想遠道而來的漢人不贊同王浩的態度倭人也同樣不贊同。尤其是被王浩封為前線的六個萬人軍團的倭人軍官更是渴望戰鬥。他們在軍中不打仗哪來的好處?所以在招募夠了士兵之後就紛紛上書要求“北伐”!
對手下這麼高的求戰熱情王浩也不能置之不理。既然大家都想打仗那就打吧!
王浩用人的原則和別人不一樣他不看人的地位高低出身的門派資格地老幼而是看這個人地能力。尤其是在對待自己人的時候更是如此。因此他分別召見了所有願意上戰場地人用面試的辦法觀察他們的能力將有勇有謀有決斷的人破格提拔起來擔當統帥的職位。其他人若是想上戰場就必須聽從他們的指揮。
在王浩看來能獨當一面的只有三個其中一個是白道門派的弟子一個是官軍中的百戶剩下的一個雖然是神教弟子但也只是某個分舵的副舵主。
他們的武功未必很高明但頭腦清醒行事果決絕對是做大事的料。於是在王浩的力挺下三人的地位得到極大地提高。想上戰場的人也都平均分配在他們的麾下誰要是不服那就在家裏休息吧。
漢人當中提拔了三個統帥前線的六個軍團也被分成三部分分別歸屬三個統帥指揮。這一次王浩又給了倭人很高的地位六個軍團的軍團長都成為副統帥地位僅次於三個統帥。他們雖然沒有指揮漢人高手的權利但表面上的地位卻在漢人之上了。這讓倭人對王浩的忠誠度再次提高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三個統帥各自統領兩個軍團各兩萬人馬分成三路佈置在三個方向上。怎麼打都由他們自行決定王浩不干涉他只看最後的結果。這樣一來本就渴望打仗的各路人馬哪裏還按耐得住?立即再起兵鋒向北攻擊還擁護天皇的地方。
前面打的怎麼樣王浩不在乎。不管勝敗對他來說都沒什麼反正死的都是倭人。無事一身輕的王浩在港口住了下來每天不是釣魚就是游泳吃的都是海鮮住的都是別墅身邊還有三個大美女陪着日子過得無比逍遙。轉眼間王浩在倭國已經住了半年。這半年逍遙日子過的讓他的體型都有些變了肥肉增加了不少。雖然還稱不上是胖子可也富態多了。
可是日子雖然過的逍遙但王浩還是有些住膩了。這裏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王浩總是強烈思念恆山無色庵外的那個草廬。再加上此時也到了能行船的季節王浩就開始打算回中原了。
但不等王浩動身前線突然傳來大敗的消息。三路共六萬風暴軍在天皇手下十餘萬大軍的圍剿下損失慘重只有兩萬多人撤了回來。天皇趁勢反攻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推進了百餘里。
無奈之下王浩只好讓令狐沖帶領港口的四萬軍隊到前線主持大局同時出徵兵令把自己地盤上的成年倭人男子從田地里拉出來塞給他們一把粗製濫造的刀或者一根槍桿還帶毛刺的長槍就把他們推上戰場。
王浩這種不計後果的大規模徵兵員立即讓風暴軍的人數暴漲到三十萬但田間巷頭就只剩下女人和孩子了乍一看還以為到了女兒國。繁重的生產任務缺少了大量壯勞力讓生產水平大幅度下降。但王浩才不在乎這些反正餓死誰也不會餓死漢人。
三十萬隻經過簡單訓練的農民被拉上了戰場能不能打勝這一仗王浩心裏也沒數。反正他是本着能怎麼禍害就怎麼禍害能怎麼糟蹋就怎麼糟蹋的心思來統治這片土地的。不管將來把這個亂攤子丟給倭人天皇還是大明都跟他沒多少關係讓別人頭疼去吧。
前線的消息還沒傳回來王浩就又開始想回家的事了。可是讓他惱火的是不等他動身朝廷又派人來了。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知是出於對開疆拓土的興趣還是對王浩這個人的興趣一直對倭國的形勢非常關注。即使是在不適宜出海的時間也一直保持着對倭國時局的關注為此不惜犧牲了不少人的性命在往來倭國的海路上。就連王浩玩兒膩了想回家的心思皇帝都知道了。這道聖旨正是為此而來。
和以前一樣宣旨的太監沒膽子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讓王浩跪拜而是面帶諂笑地將聖旨直接遞給王浩讓他自己看。王浩接聖旨也同樣有經驗了反正他看不太懂上面文縐縐的詞句接過聖旨就直接遞給任盈盈要她解釋給自己聽免得自己費那個腦子。
任盈盈看過聖旨后臉上露出似怒非怒似笑非笑的表情來說道:“皇上真是好算盤滴水不漏啊!”
王浩問道:“怎麼了?聖旨里說什麼了?”
任盈盈道:“皇上說給你兩個侯爵的爵位讓你選一個是平倭侯一個是鎮北侯。如果你選擇當平倭侯就可以世代鎮守倭國並且可以用說書先生的說法就是聽調不聽宣。如果你選擇鎮北侯就要到邊塞去侯府建在山西大同負有守邊之責。”
王浩聽了也是搖頭微笑說道:“皇帝還真看得起我直接給我封了個侯爵。我這也算是封侯拜相了吧?光宗耀祖啊!說起來平倭侯顯然比鎮北侯的權利大得多可以說得上是自立為王了。不過倭國已經被我禍害成這樣了誰都知道我不願留在倭國。皇帝故意給我兩個相差這麼大的職位讓我選不就是看準我想回家嗎?得了那我就哪個也不要照舊做我的江湖草莽去!盈盈你願不願意捨棄貴夫人的榮華和我去做乞丐婆?”任盈盈嬌媚地白他一眼隨手將聖旨扔給了傳旨的太監像扔垃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