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驚人的巧合

第13章驚人的巧合

首先、釋放奴婢。宇文邕親政當年便下詔:“江陵所獲俘虜充官口者,悉免為民。”宇文泰當年曾經把南方梁朝的江陵收入囊中,西魏的國土面積迅速增加,但是戶口數卻並未隨之增長。原因是江陵的大量人口,全都作為戰爭俘虜,被押解到了關中,淪為了奴婢。大量人口淪為奴婢,這無疑束縛了生產力,同時也加劇了社會矛盾,加劇了胡漢的矛盾。宇文邕顯然看到了這一點,於是果斷下令凡是在江陵之戰後淪為奴婢的,一律赦免。

緊接着,建德二年,宇文邕再一次下詔釋放奴婢,這一次範圍更廣,凡是河南諸州的百姓,被北齊擄掠為奴婢的,不問官私,一律赦免。這樣一來,國家的戶口數開始增加,人多了自然好辦事,一來發展了生產力,二來增加了國家財政稅收,同時也緩和了社會矛盾、矛盾。

當然,宇文邕還不忘解決“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宇文邕要求,各個州縣的長官,都應該督促農業生產,不要延誤了農時,甚至要求各級官吏親自帶領農民耕種。就連宇文邕自己,也要下地,也扛過榔頭,也拉過犁,這叫做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宇文邕也特別體諒老百姓,如果遇到災荒,也要減免租賦,賑濟災民。同時,宇文邕也下令引用黃河水,發展水利,灌溉關中平原。

另外,宇文邕也特別提倡節儉,對自己非常自律,吃穿用度,都非常簡樸,從不奢靡浪費,不僅不大興土木,甚至還要把很多沒用的宮殿建築,全部拆毀,以節約耕地。我們引用一段史書的記載:“身衣布袍,寢布被,無金寶之飾,諸宮殿華綺者,皆撤毀之,改為土階數尺,不施護棋。其雕文刻鏤,錦繡纂組,一皆禁斷。後宮繽御,不過十餘人。”

這是宇文邕對自己的節儉要求,對自己的臣民和百姓,同樣如此。宇文邕多次頒佈節儉詔,要求各級官吏,以及百姓,無論飲食用度,無論婚喪嫁娶,都應該節儉為宜,嚴禁地方向中央上貢奢侈貢品。

軍事方面。

周武帝宇文邕剛一親政,便召集眾多高級將領,進行講武,以及大閱兵,檢驗軍隊,嚴格紀律,組織大量軍事演練,以此對軍隊進行整訓。

而在軍事方面,最重要的變革,是在對府兵制的改革上。

宇文泰之時,創建了府兵制,國家最高軍事指揮權,分別掌握在幾大柱國手中,他們各成體系。西魏的時候,皇帝是傀儡,以宇文泰為首的幾個將軍掌握軍事權力,且相互制約,這並無問題,但是現在皇帝已經不是傀儡了,宇文邕成了真正的天子,那麼,這一軍事結構就對皇權形成了致命的威脅。

於是,宇文邕下詔:“改諸軍軍士並為侍官”。這條詔令明確表示,所以的兵士,你們服從的不再是自己的長官了,而是皇帝本人,所有的軍事調遣,都歸皇帝所有,皇帝是唯一的最高統帥。

緊接着,宇文邕又頒佈了第二條詔令:“募百姓充之,除其縣籍,是后夏人半為兵矣。”一來大規模的增加了兵源,軍事數量明顯增長,二來招兵的範圍不再局限於鮮卑胡人以及那些關中豪強。漢人武裝,在軍隊中的比例不斷擴大,漢人成為了軍隊的主力,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胡漢的矛盾,曾經那些被打壓的漢人開始翻身從軍,進而影響當時的國家治,這無疑是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舉措。

宇文邕和郭榮啊,兩位大周天子,為他人做嫁衣的兩大悲情人物

要是上天肯讓他們活到五十歲。。。

難道真如庸俗佛教徒所說,是他們滅佛得罪了天地?

楊堅號稱還做了一個夢,說宇文邕託夢給他,因為自己滅佛得到報應在地獄受苦吃不消,要楊堅大做法事為他超度,我呸啊,宇文邕找誰訴苦也輪不到楊堅這個原來的親家後來的滅族大仇人!

宇文邕親政當年,曾經多次召集群臣百官,以及大量儒生、道士、和尚,召開教信仰大會。在大會上,舉行了激烈的辯論,爭論諸教的優劣。最後,宇文邕對儒釋道三教進行了排序,“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到了建德三年,周武帝宇文邕正式下詔,滅佛。

南北朝時期,是一個佛教鼎盛的時期,比如著名的梁武帝,多次捨身佛寺,大臣們只能用錢去贖買皇帝。而杜牧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更是這個時代佛教盛行最真實的寫照。

伴隨着佛教盛行而來的是寺院經濟的大規模擴張,以及大量人口藏匿寺院。當時全國僧尼的數量以百萬計,這些人不種地,不參與勞動,也不用服役,很多人都投身於寺院。出家的人越來越多,佛寺也越來越多,所佔用的土地也越來越多,這全部都是國家資源,而這些資源都在無形的浪費。而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也正是基於此種考慮,這就叫做“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

這是周武帝宇文邕經濟上的考慮,另外也有上的因素。因為要做到思想統一,就必須漢化,漢化已經成為主流,漢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學,佛教是外來的宗教,非中國本土,既然要尊儒,那也就意味着必須滅佛。而儒家的思想是什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上的尊儒,同樣也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確保中央集權。

除了經濟和兩方面的原因,它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這個原因其實是一個人,這個人是這場滅佛運動幕後真正的推手,此人叫做衛元嵩。

衛元嵩,四川人,本來也是個和尚,但是他不吃齋,不念佛,不甘於寺院裏清苦的生活,他喜歡結交權貴,愛出風頭,而且還頗有學問,不僅能寫詩作賦,還懂陰陽數術,於是很多人都迷信他。另外,衛元嵩此人還頗有一番魏晉名士的,魏晉名士普遍放蕩不羈,無視禮法,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據說就是“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而衛元嵩也有樣學樣,整天在街頭無所事事,佯狂放蕩,時不時之乎者也念念經,說幾句誰也聽不懂的胡話。而衛元嵩之所以這麼做,目的很簡單,就是炒作。

事實證明,衛元嵩的這一番炒作是非常成功的,很快,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四川地區,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衛元嵩也逐漸覺得,四川這塊地兒已經不夠自己施展才華了,衛元嵩本着夢想有多大舞台就多大的信念,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長安,他不僅要忽悠四川人民,還要繼續忽悠全國人民。而他一到了長安,就宣佈還俗,且著書立說,宣揚儒學,鼓吹君權之上,批判佛學和道學。

所謂神人,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衛元嵩就是這樣的人。緊接着他又向當朝皇帝宇文邕提出建議,要求裁汰無用的寺院和僧侶。宇文邕也聽說了衛元嵩的事迹,越是邪乎的人,往往越是有某種才能,宇文邕看了他的意見,似乎覺得也蠻有道理,但是宇文邕表面上並沒接受這條建議,因為這個時候掌權的還是宇文護,宇文邕還無法大展拳腳。不過,宇文邕記住了衛元嵩這個人,也記住了他的這番看似荒誕的理論。

就在宇文邕誅殺宇文護之後,宇文邕終於想到了衛元嵩,於是便迅速提拔衛元嵩,封賞衛元嵩為蜀郡公,迅速參與到了浩浩蕩蕩的滅佛運動之中。在這場滅佛運動中,衛元嵩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不僅給予宇文邕滅佛的理論指導,而且還身體力行的參與滅佛運動,我們可以說,這場運動的最後成功,衛元嵩是功不可沒的。但是在這場滅佛運動之後,衛元嵩這個人,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就像是人間蒸發了,還真有點神仙下凡的感覺。就連《周書》的作者令狐德棻都說衛元嵩“史失其事,故不為傳”,這個人太過神秘,都沒法給衛元嵩立傳。

周武帝滅佛一事,在歷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是“三武滅佛”中的之一,而歷代史學家,對此也是頗多讚揚,都是以積極的態度來稱讚此事。但是,史學家的眼睛裏,往往是純學術地去考究歷史、解讀歷史,他們往往缺少感性,更多的是理性認識。

滅佛,對於國家來說是一樁好事,可是對於那些虔誠的佛教徒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其中,就包括了楊堅和獨孤迦羅。直到現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就對周武帝滅佛深不以為然,甚至直指周武帝是昏君。甚至在歷朝歷代的佛家典籍里,就有人說北周是因果報應,因為宇文邕滅佛,所以北周最後短命而亡。

而楊堅夫婦一家在走出宇文護陰影的同時,也在經受着信仰的考驗。或許,在楊堅的腦海里,依稀想起了七歲時智仙的那句囑咐,“如果有一天佛法淪滅的話,你一定要擔負起振興佛法的重任。”楊堅頓時感覺到了一種無能的感覺,他根本沒任何權力,他根本插手不了朝政,面對信仰被踐踏,他只能選擇沉默。這種無能的感覺,不斷刺激着楊堅,他已經受夠了這種被人驅使的感覺,他不想再繼續被別人所駕馭,而要擺脫這種狀況,就必須掌握權力。在楊堅的心底,逐漸燃起了對權力的渴望。

是外交方面。

宇文邕在外交上的作為,概括起來就是南和陳朝、北結突厥。

西魏攻取江陵之後,梁元帝蕭繹被殺,只有自己的小兒子逃了出去,後來在建康被武將陳霸先擁立,直到公元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建立陳朝。而到了周武帝登基之初,手握北周權柄的宇文護,便派出使臣和陳朝達成了睦鄰友好的雙邊關係,十多年下來,北周和陳朝一直關係和睦,而宇文邕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維持這樣的友好關係。

而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游牧民族,叫做突厥,而突厥的可汗叫做阿史那俟斤,史稱木杆可汗(名字很奇特)。在宇文邕剛即位不久,宇文護便推行和平外交政策,突厥可汗也有意和親,最後,宇文邕便迎娶了木杆可汗的女兒,這便是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雖然是個突厥人,卻溫文爾雅,舉止端正,就連宇文邕都不得不對其尊敬有加。但是,這畢竟是一樁聯合婚姻,二人並無多少感情積澱,宇文邕雖然對阿史那皇后並不討厭,卻也談不上喜歡,直到成功誅殺宇文護,親政之後,宇文邕便對阿史那皇后更加疏遠。

這一切都被一個人看在眼裏,這個人找了個機會便對宇文邕說:“現在四方並不安定,突厥又如此強盛,我們還有求於突厥,不能破壞了關係,所以,希望您以蒼生為念,好好對待阿史那皇后,就算您真的不愛皇后,那也要裝裝樣子啊。”宇文邕聽完之後,幡然醒悟,現在四方戰亂,可不能壞了和突厥的聯姻關係,於是,宇文邕從此不再疏遠阿史那皇后,並且對阿史那皇后更加疼愛。

說起來,也許大家都不相信,向宇文邕提出這一建議的人,還是個不滿十歲的小女孩。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女孩,竟然能夠說出如此有城府的道理,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如此周詳的考慮啊,何況是個黃毛丫頭。不管你信不信,歷史就是如此。

這個小女孩便是宇文邕的外甥女,是宇文邕的姐姐襄陽公主和北周定州總管竇毅的女兒,此人後來嫁給了李淵,成為了唐朝的開國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她的兒子,歷史上稱其為太穆皇后。歷史往往有很多驚人的巧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唐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隋唐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驚人的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