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道言淺見說

第九十三章 道言淺見說

若有半點誤解,誤解便產生幻想,幻想產生美。

——三島由紀夫

見過劉啟之後王允也沒閑着,竇太后可是大漢的實權人物,並且對自己這些年來也是十分的照顧的。

雖然因為劉榮的事情有些許膈應了王家人,不過王允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去探望一番,想了想王允便向竇太后的行宮走去。

此時的竇太后正在宮殿內誦讀《老子想爾注》。

(註:張道陵(34—156),字輔漢,原名張陵,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道教創始人。因其最初創立的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故又稱張天師。主要作品就是竇太后正在觀看的《老子想爾注》)

“飄風不終朝,趍雨不終日。不合清靜自然,故不久竟日也。”

“好呀好呀,沒想到王家小子對黃老學說也有如此研究。”

竇太后滿懷笑意的誦讀者,一面稱讚着書籍,一邊也對王允刮目相看。雖然王允這些年給她的驚喜從來不斷。

漢代建國初一直施行道家的無為而治,而竇太後作為三朝老人這個念頭在她心中更是深信不疑。

她見過漢初百姓生活的艱苦,大漢能有今日的興盛離不開道家的治國理念。同時這也是她對文帝的懷念。

正當她想繼續讀下去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宮女的聲音。“太后,槐里候求見。”

竇太后本想回絕的,突然想到槐里候不就是王允嗎?

“宣他進來吧。”

“諾”

不一會兒王允進殿後很自覺的找了個團蒲便跪坐起來,雖然殿內有椅子,甚至竇太后坐的還是休閑躺椅。

“行了行了,你不喜歡跪坐我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搬張椅子去。”

王允呲呲牙,“謝謝祖母。”

待到王允坐定后竇太后發問了,“聽說你去找啟兒了?”

“嗯,關於大漢軍制孫兒有個想法便找姑父商議一番。”

聽見王允的話竇太后眉頭一皺。

而後接着問到:“大漢今日的軍隊不行嗎?”

王允也沒打馬虎眼:“和孫兒心中所想還是有些許差距,孫兒想把大漢的軍隊打造成一隻仁義之師同時也是一隻虎狼之師。

但是姑父並不是太支持,當然這也是因為孫兒考慮問題沒有考慮全面。現在和姑父交流一番孫兒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了。”

聽見王允的回答竇太后的眉頭才舒展開,在她的心目中老的都是好的,這些久的國策都是大漢一步步變強的根本。如果這些小輩胡亂想動搖國本她肯定訓斥一番。

“嗯,明白就好。我大漢以黃老學說治國,這些年來老身是親眼看見大漢由弱到強。你們可別動那些花花心思。

再說了,祖母問你,“你在朝中可有官職?”

王允想了想,而後開口,“槐里候這個爵位算嗎?”

聽見王允的回答竇太后啞然一笑,“算,算個屁。你呀你,不為朝臣卻想插手國事。也不怕步子太大扯着自己。”

聽見竇太后這個過分“接地氣”的話語王允沒敢反對,只是撓了撓自己後腦勺尬笑。

“哼,別裝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小子的心思。鬼精鬼精的,在我勉強就裝傻。”

“來,給我說說你的想法?”

竇太后雖然不喜國事的更改,不過他對王允的想法還是挺感興趣的。畢竟王允給大漢帶來的這些新奇玩意至今都沒有讓他失望過。

“孫兒是這樣想的。。。。。。”

不一會兒王允將自己的軍校籌備計劃給竇太后複述了一遍,同時也講劉啟對他這個計劃的評論也說了一遍,不過對於劉啟身體的那一塊他確實略過了。

竇太后聽完點點頭,“你所說的軍民一家這個思想是極好的,不過啟兒說的也沒錯,我大漢邊境確實不安定。你這個想法註定難以實現,畢竟這些封王以及匈奴這些傢伙是真的不安生。”

不一會兒竇太后又開口到:“上次你給我看的那個《老子想爾注》我已經看完了,寫的是十分不錯。我老人家還以為你小子自會搞一些小發明,編一編故事。沒想到你對黃老學說也有如此研究。”

“嘿嘿,祖母繆贊了,其實孫兒也只是略懂,略懂。”

聽聞王允的話竇太后給了他一個白眼,“你還真是謙虛啊,什麼都是略懂略懂。不過你這些略懂卻是天下大部分的人花一輩子都完不成啊。”

“嘿嘿。”

“行了行了,你也別在我面前賣乖了。我和啟兒對你的期望都很高,以後你別讓我和啟兒失望就行了。多花點心思在黃老之學上,這是我大漢的根本明白不?”

有人說過,你同老人聊天要順着他的意思。老人家年齡大了,口頭上討討他們歡心,讓他們多開心開心是很有必要的。

“祖母說的在理,孫兒回去后定當多加研究黃老學說。其實孫兒有時候再讀黃老學說的時候越是讀的越多越發覺得自己的渺小,比起這些真正的大聖人孫兒就好像是這地上的灰塵一般。越是觀看越發覺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嗯”聽見王允的話竇太后心裏很是暢快。

“你能有這樣的見地老人家我很開心,反正你記得就行。想在大漢朝廷坐穩,這些東西你必須學透。”

“多謝祖母教誨。”

“嗯,還有其他事嗎?。”竇太后開口道。

“倒是沒什麼大事,只是回去着三個月一直在研讀《道德經》又有所感。寫了一些領悟,想請祖母品鑒品冠。”

“哦!”

聽見王允又有新書竇太后頓時來勁了。

“快快快,給我看看。”

若是一般人給她獻書她可能不屑一顧,但是王允的書她卻是每一本都很滿意。

王允也不賣關子,從自己的懷裏將準備好的書冊拿了出來。書冊上《道言淺見說》五個赤字映在紙面。

張三丰是金末元初至明永樂(一說明天順年間或清雍正年間)時期顯世道教學者、思想家、丹道學家,中國道教武當派、三豐派開山祖師。而這本《道言淺見說》正是他所著。

“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大抵不外四言:"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復返無為"而已。”

看到這裏竇太後點點頭,開篇便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好,好一個無為之後,繼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有為。這不正像我大漢這些年來無為而治卻讓大漢四海昇平嗎?”

王允陪笑應答,不過心中卻是吐槽到:“還四海昇平?要不是姑父把大漢內憂外患告訴我我差點信了你的邪。看來你這位所謂實權人物也不是太實權,這些都不知道。”

不過王允不知道的卻是其實這些都只是劉啟瞞着竇太后罷了,雖然劉啟很多時候廷議之後都會給竇太后彙報國家情況。不過更多的時候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竇太后看見的大漢就只是一個四海昇平的大漢。

王允以前本就不是歷史迷,對於漢初的文景之治他也只知道歷史書上書寫的那些所謂國家富強,百姓富裕。

甚至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后正好搭上劉啟的線,再加上槐里那片區也沒什麼豪強。所以他沒見過這個社會那些太過黑暗的一面。

其實也不是沒見過,比如以前衛青的生活,比如他“田盼叔叔”家斂財的手段。不過只是王允下意識的忽略了,因為這些施暴的人在給予他人陰暗的一面時又把美好的一面留給了王允。

本質上來說,王允也是一個豪強。只不過他這位豪強的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裕,沒有那麼多悲劇罷了。

沒過多久王允辭別了竇太後向着王美人行宮走去,走在路上時他還不斷回想自己走的時候竇太后對他說的話。“我看你也不小了,準備準備,過兩年把劉菱取了吧。你們定親這麼久了,也都不小了該結婚了。”

王允:“十二歲的我,不小了?(⊙o⊙)”

不過這話他沒說出來,只是在心裏誹謗。

不過王允走着走着發現自己好像走錯路了,現在王美人已經是皇后了,早就不住在丹景台了。沒多想,轉身他又向著椒房殿走去。

王允這樣在皇宮裏面一個人到處亂逛如果讓外人看見一定大吃一驚,不過這些宮殿的宮女以及內侍卻早就見怪不怪。

王允有時候也有人跟着,不過那都是幾年前的事了。只是因為自己不認識路找個人帶路罷了。

看見在路上一個人閑逛的王允這些宮女內侍一個個的都想去陪同,不為別的,只因為王允賞錢痛快。

“椒房殿”看着眼前鎏金的三個大字王允頓感總算到了,不得不說六月的太陽是真的毒辣。王允才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已經滿頭大汗了。

王允很快向著王美人行宮走去,不過剛到門口卻看見王美人送田盼出來。

當田盼走過王允身邊時田盼熱切的和他打了招呼,王允點頭微笑示意。並未太過熱情,田盼也沒在意,而後滿面紅光的離開了。

待到田盼走遠后王允來到王美人面前,“姑姑這是?”

王美人面色有些不自然,王允和田盼不對付他是知道的。王信是個老實人,以前田家對王家怎麼樣他也明白。

不過王家出了王允這個麒麟兒后風向便轉變了,田盼同王信的來往變多了。一口一個大哥這些也不在話下,而王信也早已原諒了田盼以前的那些。

只是對於王允這種油鹽不進的他也沒有辦法。

王美人看了看左右,神色有些許緊張:“進來說。”

說著王美人便回頭進屋,王允雖然不解,不過也跟着進屋。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強漢從傳道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強漢從傳道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道言淺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