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葡萄
老婦人端坐在床前,關切的問道,“瑾之,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薛宛宜默默在心裏回答了兩個字:想死。
但是明面上不能這麼說,別人會以為她瘋了。可她又着實不清楚安平侯府的情況。這位鬢髮斑白的老奶奶,是安平侯府的什麼人,她也不太敢確定。實在是令人頭痛至極。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一切都彷彿回到了初入皇宮的時候。離家之前,母親也是這般守在她的床邊坐了整整一夜,千叮嚀萬囑咐,“家裏不指望你在後宮出人頭地,能平安的保全自己,就是最大的福氣。遇到紛爭的時候,不要參與,大不了就裝傻。傻人有傻福。”
想到這裏,她鼻子一酸。入宮以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她想念母親,卻連母親的樣貌都有些記不清了。
“瑾之,瑾兒,你在聽祖母說話嗎?”
薛宛宜的思緒被老婦人的話音拉了回來。
她思來想去,既然已經來到這裏,已經成了顧瑾之,那就過好顧瑾之的日子,薛宛宜的一切,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做了這個決定,便不會再有回頭的機會了。
她瑟縮着眨了眨眼睛,用力又往後靠了靠,問出了第一個問題:“你是誰呀?”
老婦人被這個意外驚得差點沒坐穩。
“顧瑾之”的問題接踵而至,“這是哪裏?你們是什麼人?要對我做什麼?我這是怎麼了?”
房間裏的一眾丫鬟驚訝的捂住了嘴,有人悄然退出房間,跑出去報信兒。老婦人此刻卻鎮定起來,坦然道,“看樣子,瑾兒是驚嚇過度,得了失魂症了。來人,去請裴太醫過來。”
老婦人努力擠出慈愛的笑容,緩緩道,“瑾兒,這裏是安平侯府,你的家。你是咱們家的六姑娘,顧瑾之。老身——”
老婦人沉吟片刻,換了個說辭,“我是你的祖母,你父親安平侯的母親。”
“顧瑾之”表現的驚魂未定,小心翼翼的喚了一聲“祖母?”。
老婦人滿意的點了點頭。“六小姐大病初癒,你們就不要在這裏吵她休養了。都散了吧。”說著,便拄着拐杖起身離開,剛走了沒兩步,便立在原處蹙起了眉頭。“青碧,傳我的話,讓八小姐到祠堂再跪三個時辰。”
一個身着青衣的大丫鬟上前福了一福,旋即轉身離去了。她闔上門的一瞬間,薛宛宜分明感覺她朝自己深深地看了一眼。
雖然不知道顧瑾之是如何落魄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看老祖母的態度,薛宛宜也大概明白了幾分。多半和那個所謂的“八小姐”逃不了干係。
小時候在家裏,陽盛陰衰,三代唯有自己一個女娃娃,父親母親捧在手心裏呵護着,日日和男孩子們野在一處,養成了個直來直去的性子,也看不大懂旁人家女娃娃們的彎彎繞。可長大的薛宛宜畢竟在皇宮生活了幾年,這起子微末伎倆,她還是看的出來的。
老婦人由一眾人簇擁着,一步三搖的離開了。臨走之前交代了一句讓薛宛宜摸不着頭腦的話,“叫兩個葡萄過來伺候六小姐。”
什麼情況,這安平侯府的葡萄還能成精了不成?
正想着,一青一彤兩個丫鬟推門而入,跪在了她的床前。薛宛宜有點兒懵。
“青提,紅提,奉老夫人之命,前來服侍六小姐,聽憑六小姐差遣。”
原來,是這兩個葡萄啊。薛宛宜樂了。這老太太還挺有意思的。
“起來吧。”
“我渴了。”
青提聞言,起身到桌前倒了一盞茶,特意用手背試了試水溫,才送到“顧瑾之”手中。
薛宛宜接過茶盞,小啜了一口。抱着杯子,盯着兩個丫鬟,左看看右看看,看得兩個人都不好意思了。
紅提主動開了口,“掌事嬤嬤說了,小姐得了失魂症,叫我們好生照應。小姐有什麼想問的,只管問我們罷。”青提跟着點了點頭。
這個叫“紅提”的丫頭,是個爽利人。
薛宛宜索性裝傻裝到底。“方才人太多了,我不好問祖母,如今你們來了,我就問你們吧。”
“今年是哪一年?”
青提和紅提面面相覷,失魂症只聽過沒見過,原來竟是連年月都會忘掉啊,着實長了見識。
“如今是初元七年,臘月十九,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
臘月十九?薛宛宜望了望門口厚重的帘子,這才意識到屋子裏燒着地龍,難怪她感覺不到冷,甚至有些乾熱。
等等,初元七年,她是初元十年,太子登基選秀才入的宮。彼時顧瑾之,已經做了三年的太子妃了。又過了三年就被廢了皇后之位,再後來,就死了。
這樣算來,初元八年開春的選秀,顧瑾之就選上太子妃了?!
薛宛宜裹緊了被子,暗嘆自己時運不濟。顧瑾之前半生的富貴日子還沒來得及感受,就要馬不停蹄的去過她凄凄慘慘戚戚的後半輩子了嗎?
唉~且顧眼前吧。
薛宛宜垂着眼皮,接着問道,“我是為什麼成了現在這樣子的?發生了什麼事?”
這——,六小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讓人接不上話,場面一度尷尬的很。
“顧瑾之”乾脆指定了一個人來回答,“紅提,你說。”
紅提緊張的手指發顫,“小姐,此事還要等家主回來才能做決斷,我們做下人的,實在不好妄議主人是非。”
“我們只知道,六小姐同八小姐一道進宮去請安,不知怎的就掉進湖裏去了。回來以後就昏睡不醒,再後來,就到今日了。”
寒冬臘月,掉到湖裏去了?怪不得把顧瑾之凍的魂都沒了,這才讓自己這隻孤魂野鬼趁虛而入的吧。薛宛宜覺得事實既可憐又可笑。
安平侯府的小姐在皇宮裏游湖,還能出事,必定有人在背後搗鬼。真相,也只能等日後再慢慢去調查了。
薛宛宜十分認真的又提了下一個問題,“我們家有幾口人,都有誰?”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