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137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13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就是讓那些投降派面紅耳赤的《夏日絕句》!】

【史上能與之媲美的,只怕唯有宋初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了: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項羽:“沒想到啊,千年之後竟然有一婦人懂我!”

劉邦:“雖然我不喜歡項羽,也不希望他能撤往江東來個捲土重來,但我真的佩服這個李清照了!”

則天女皇:“壯哉,李清照!誰說女人就不能建立功業了,朕看這李清照,比趙宋那一幫子廢物都像男人!”

趙匡胤:“別開地圖炮啊!我敬你是前輩,但你也不能肆意詆毀我們老趙家吧?”

趙光義:“就是!我也曾主動出擊過,只不過沒打過嘛!”

趙佶:“我能說話嗎?我是沒準備好,如果讓我準備好了,有岳飛那幫子猛將,我也……”

眾人:“滾!”

趙明誠:“其實,你們都不如我摸得清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那一年……”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獨自棄城而逃。三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上。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絕句》以吊項羽。】

李清照:“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如此,方才不愧為頂天立地的男兒!”

趙明誠:“你是不是在諷刺我獨自逃跑呢?”

李清照:“夫君是否想過,如果人人都如你這般苟且偷生,則山河何日能復,蠻夷何日才能驅逐出去?”

趙明誠:“都如項羽那個莽夫一般自刎,我大宋豈不是更沒有機會了嗎?官家和朝中奄奄諸公豈能不如你的見識?”

李清照:“這是一種氣魄,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一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魄啊!我大宋,聰明人太多了,這樣的莽夫太少了啊!”

【趙明誠無言以對,也許,趙構和那一幫子投降派也無言以對吧?】

【但您以為,李清照只是偶爾感慨了一下,又轉回了她的鶯鶯燕燕,那就大錯特錯了。】

【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劉豫在金人扶持下,建偽齊政權。李清照有詩斥之曰:“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意思是說:西漢和東漢本來就是承接關係,中間卻多出來個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長了個無用的肉瘤一樣。所以才有嵇康這樣彈着廣陵散慷慨赴死的英雄,他在臨死前寫文章批責那些不遵守法紀綱常的人。】

【這首詩,對偽齊政權進行了大膽而辛辣的諷刺,每每讀之,慨慨然有大丈夫之氣也!】

【而趙宋呢,那些還滯留在江北的遺民呢,或是跟劉豫暗通款曲,或是欣欣然投入了劉豫的懷抱。】

【紹興二年,李清照迎來了她人生的低谷。】

【在某些人的預想中,此時的李清照該消停了吧?應該老老實實地待在屋子裏,顧影自憐,傷春悲秋了吧?】

【沒事的時候,吟誦一下“人比黃花瘦”,不再跳出來給大老爺們兒礙眼,不再鼓搗大家抗金,豈不妙哉?】

【可她不!】

【經過短暫的平復,李清照迅速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之後,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把眼光投到對國家大事的關註上。】

【紹興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簽書樞密院事韓肖胄和工部尚書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滿懷激情地作古詩、律詩各一首為二公送行。】

【其中古體詩《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的末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表達了反擊侵略、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比之陸放翁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更多豪情!】

【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錄後序》的寫作。十月,避亂金華,寫成《打馬圖經》並《序》,又作《打馬賦》。】

【其辭曰:佛狸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

【雖為遊戲文字,卻語涉時事。借談論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關戰馬的典故和歷史上抗惡殺敵的威武雄壯之舉,熱情地讚揚了像桓溫、謝安等忠臣良將的智勇,暗諷南宋統治者不識良才、不思抗金的庸碌無能,寄寓對收復失地的願望,抒發了個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再作《題八詠樓》: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意思是:登上八詠樓遠望逸情,放下對國事的憂愁,把它留給後人。這裏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戰略地位足以影響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名為寫景,實則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一句“江山留與後人愁”,更是把趙宋最後一塊遮羞布給撕扯了下來,堪稱千古絕唱!】

【與此同時,她創作了另外一首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全詞一喝三嘆,語言優美,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

【紹興十三年(1143年)前後,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於朝。】

【越十餘年,約在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懷着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

【一代奇女子,就此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北宋文壇的最後一抹光輝,也就此卸下帷幕。】

【而李清照,終將以她婉約的詞、慷慨的詩,為後人所紀念所稱道。】

“為什麼我的心裏酸溜溜的?”

“別說了,我也是。”

“我只知道李清照是個寫詞的,沒想到她還如此剛烈,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啊!”

“巾幗咋啦,比那些沒卵的慫包強上一萬倍!”

“都怪趙佶趙構這兩個狗賊!否則,李清照也不會孤苦而死!”

“對!還有那些打着仁義道德旗號的投降派!”

“還有王灼、朱彧、胡仔那些封建衛道士,對李清照改嫁一事嗶嗶個沒完!真特么不是個東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典藏歷史:開局盤點十大明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典藏歷史:開局盤點十大明君
上一章下一章

137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