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揚州。【求月票,求打賞】
走在林間的小道上,朱元璋因為心中的憂患解決,心情看起來很不錯。
一邊走着,一邊對身邊的劉伯溫問道:“伯溫哪,想出主意了嘛?”
劉伯溫一愣。
還要想什麼主意?
不由的皺着眉頭看向朱元璋,問道:“皇上讓臣想什麼主意啊?”
朱元璋一笑,道:“咱跟你說過了,咱已經想出了授封將帥的辦法,但是還沒有想出制約他們的主意。”
劉伯溫點點頭,道:“賞而不能制,就暫時不要賞。”
見劉伯溫如此,朱元璋直接說道:“咱還是那句話,直說。”
劉伯溫瞧着自己實在躲不過,只好乖乖的對朱元璋拱手,道:“皇上,恕臣斗膽,臣以為,那些嬌兵悍將功勛部舊,是根本沒法制的。”
“大凡一個王朝新建之後,它所賴於奪天下的那些將士也就價值已盡,甚至可以說是,,,,,用廢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神色有些凝重道:“有這麼嚴重嘛?”
可劉伯溫卻堅定的點了點頭,道:“皇上,那些將士在奪天下時,有多大的功績,到治天下的時候就會有多大的麻煩,多年來他們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們長於破壞,而短於建設。”
“他們多年鄙棄詩書,藐視綱紀,又自以為是天子的袍哥,功勛齊天哪。皇上既然坐了天下,他們自然就該好好的享受。”
“一旦沒了仗打,他們能夠重回故里,種地打糧嘛?”
“所以,他們覺得朝廷更應該好好的恩養他們。”
劉伯溫的這些話,都是說朱元璋的那些兄弟們。
朱元璋的心中雖然還是忍不住的有些不喜,但他也明白,劉伯溫說的對。
他所說的每句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兒里。
這時,劉伯溫則繼續說道:“皇上,大明剛剛建國,仍然是民不聊生,滿目焦土。哪有偌大的國力去恩養他們啊?”
“一旦恩養不成,他們豈不冤屈,能不鬧事,甚至是害民取利,鬧出兵變嘛?”
劉伯溫的話,已經越來越嚴重。
將勛貴們日後可能出現的禍患說了個清清楚楚。
見那劉伯溫瞧着自己,朱元璋面無表情的說道:“接著說。”
劉伯溫輕輕點頭,道:“皇上,古往今來多少朝代都是毀在了嬌兵悍將的手中,此類教訓,青史不絕啊。”
朱元璋立馬詢問道:“那照你的話,咱應該怎麼辦呢?”
劉伯溫當即回道:“賞封之後,即行裁撤。”
“皇上可以學習趙匡胤所為,杯酒釋兵權。”
隨着劉伯溫的話說完,朱元璋的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臉色凝重的同時,緩緩朝着前方走去。
看着沉默下來的朱元璋,劉伯溫站在原地,長長一嘆。
金陵城。
李府。
李善長正在桌前親自為自己的老母吃着東西。
還親切的詢問道:“好吃嗎?”
“好吃。”
聞言,李善長頓時一笑。
在李善長精心的照料下,很快老母便說道:“吃飽了。”
見此,李善長笑着點點頭,然後對着身邊的下人僕從使了個眼色。
下人們立馬來到老壽星身邊,將她連同自己的長椅,抬了回去休息。
看着這一幕,一旁的胡惟庸急忙奉承道:“李公忠孝之誠,無人可比呀。”
可李善長卻一笑,隨後對着胡惟庸說道:“好了,現在咱們可以隨便吃了。”
“來,請。”
說著,二人便端起一杯酒。
喝完,李善長瞧着這一桌的酒菜,不由的感慨道:“多少年沒這麼安靜的吃過飯了。”
“看看,這樣多好啊。”
胡惟庸則說道:“可不是嘛,憑李公的高德厚望,要把母壽辦的驚天動地容易,可要辦的這般清雅,神人不知,可太不容易了。”
李善長道:“我就是不想讓他們知道,要不,賀客壽禮會把這宅子給我擠破了。”
“來,請。”
可就在這時,遠處的府外突然傳來了一陣的敲門聲。
聽到這聲音,李善長便看向了胡惟庸。
胡惟庸見此,忙說道:“母壽的事情,屬下沒有跟別人透漏過一個字啊。”
李善長也是無奈的嘆口氣,道:“真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啊。”
隨着李善長來到門前,那大門一開,以湯和為首的淮西將領們一個個擔著禮品站在了門外。
在見到李善長的同時,眾人紛紛笑着拱手道:“給相國老娘拜壽了!”
“恭喜相國老娘百年壽辰!”
見此,李善長也忙回到:“多謝多謝。”
說完,便看這為首的湯和說道:“湯帥,這......”
湯和聞言,一笑,道:“我有什麼辦法,大伙兒要來,我又攔不住。”
“再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老母百年壽辰,你瞞什麼呢?”
一旁的藍玉等人也是喊道:“就是嘛,相國的老娘就是咱淮西子弟老祖宗,對不對!”
“對!”
“.......”
聽着眾人的話,李善長也是忙陪着笑,不過還是說道:“湯帥,今天實在不好意思,寒舍這啥都沒有準備呢。”
湯和直接說道:“要你準備什麼?你只管敞開院門就成啊。”
隨後指着身後,說道:“李先生,我把東城三家酒店的酒菜全都給你包下來了,來呀,都抬進來!”
一時間,眾人身後頓時湧進來不少的人。
還有的正是那酒店的下人小兒。
一個個肩抗手拿。
見此,李善長也是沒有辦法。
只好笑臉相迎。
而這時,跟他走在一起的湯和,則說道:“我已經想通了,這不管上位怎麼猜忌,咱們哪,只要把握住一條,不犯王法就成。日子照過,酒照喝,要知道,有多少弟兄們沒有活到今天哪。”
一旁的李善長聞言,也是暗暗的點了點頭。
而湯和則又笑道:“所以啊,咱們得活的滋潤,活的開心呀,是不是。你看看,來了那麼多的弟兄。今天啊,就在你這兒好好的熱鬧一次。”
聞言,李善長忙道:“多謝湯帥!”
就在金陵城李善長的府上歌舞昇平時。
此刻的揚州。
朱元璋坐在轎子裏,通過窗帘看到了外面的場景。
一個個枯瘦如柴的百姓,如鬼祟一般隱藏在四周的斷壁殘垣中。
看到這一幕的朱元璋,心中一驚。
他急忙叫停了馬車,走了下來。
與此同時,隨着朱元璋走下,另外幾個馬車中的朱標劉伯溫等人,也都紛紛走了下來。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朱標不由的好奇問道:“父皇,不是說揚州快到了嘛,揚州在哪啊。”
可朱元璋卻直接說道:“就在你腳下。”
聽到這話,朱標不由的看向了自己的腳下,正好看到了腳下所踩的草叢中,有着一架白骨。
頓時心中一驚,朝後退了兩步。
看着眼前這一幕,朱元璋雙手拽起自己的衣袍,小心的朝着前面走去。
在來到這斷壁殘垣當中后,一個個骨瘦如柴的百姓也都聚了過來。
遠處,也隨着朱元璋到來的消息傳出,一名滿身都是補丁的官員,跑了過來,然後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說道:“揚州主薄魯明義,率全城百姓叩迎聖駕。”
對於這裏殘破不堪,朱元璋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因為他就是看到了上報的奏摺,才來的這裏。
可是,讓他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這魯明義竟然說全場的百姓都在這裏了。
不由的驚問道:“揚州的百姓都在這兒?”
魯明義道:“是!”
“總共十八戶人家,都在這兒了。”
可朱元璋還是不能相信的說道:“鼎鼎大名的揚州城,就剩下十八戶人家了?!”
魯明義道:“是。”
“還有二十一顆樹,活着的樹。”
聽着這話,朱元璋實在有些不能接受。
一旁的眾人們也都無法接受。
尤其是那呂昶,他急忙站出來對那魯明義問話道:“魯明義。至正初年,揚州城尚有十七萬口居民,兩萬餘頃耕地,處處舞榭歌台,日夜風流艷曲,它們都到哪兒去了呢?”
魯明義則委屈的說道:“稟大人,它們都在高草里荒漠裏......”
朱元璋見此,長長的一嘆。
“唉,咱接到奏報,說揚州城房無一間,地無一壠,咱還不信,現在看來.....”
說到這裏,朱元璋也說不下去了,對那魯明義問道:“府衙在哪?”
魯明義指着一旁類似廟宇一般的屋子,說道:“這便是。”
朱元璋大手一揮,道:“去府衙。”
魯明義急忙起身,為朱元璋引路。
此時的揚州府衙中,門口懸挂的牌匾早已沒有了任何的顏色,彷彿就是懸挂了一塊空白的板子一般。
而在那府衙之中。
淅淅瀝瀝的小雨還順着屋頂灑進。
四處可見破漏的屋頂。
府衙的正中央,是兩個石像。
似乎是當初什麼教留下來的神像。
不過如今也已經顯的破舊不堪。
正當朱元璋四處查看着這破舊的府衙時,那魯明義也不知道在哪裏找了一把搖搖晃晃的椅子。
雖然看着隨時都會踏,但這已經是唯一一把還可以坐的椅子了。
連忙給朱元璋抱了過來。
朱元璋走到那椅子旁,用手搖了搖,隨後也不在意,小心的坐了上去。
也在這時,劉伯溫朱標以及各位皇子們也都走了進來。
見此,朱元璋立馬說道:“都給咱好好聽着。”
說完,便對着身邊的魯明義喊道:“魯明義。”
“皇上。”魯明義拱手道。
朱元璋則問道:“揚州過去是魚米之鄉,何至於此啊?”
魯明義道:“其一,兵禍連年,致使田地荒蕪。”
“其二,元軍屢過揚州,每過皆雞犬不寧。”
“其三,揚州百姓從至正元年起,便到處流亡。”
“即使有地,也無法耕種。”
聽到這話,朱元璋不緊眉頭一皺:“有地不種,還叫什麼農家?咱小時候鄉鄰即使明天要死了,今天也還在田地里勞作呢。”
面對朱元璋的質問,魯明義卻道:“臣,當時不在揚州。”
而一旁的呂昶,則急忙來到了朱元璋的身邊,拱手彎腰道:“臣,明白原因了。”
朱元璋立馬問道:“那你說。”
呂昶道:“兩個字,苛政!”
“四十多年前,臣剛到戶部,就看到元廷每年加租,比如一畝地能打出兩擔穀子,各種租卻能收到三擔有餘。致使百姓越種地越貧窮,越勤勞越無望。”
“久之,都不願種地了。”
“到了至正八年,朝廷的賦稅竟然收到了五十年後,一直收到了百姓的孫子輩了。”
聽着這話,朱元璋則問道:“你還記得那些賦稅的名目嘛?”
呂昶道:“大半記得。有人丁稅、田畝稅、割頭稅、秋稅、冬稅、工稅、器料稅、五禽稅等等,大約三十多種吧。”
“就這還不算一年四時三節,以及元帝、元后、太后及嬪妃的生辰節慶。”
“到那個時候還要另外加收稅賦。”
聽着這話,朱元璋立馬問道:“民情如此不堪,朝廷再蠢,也應該調整朝政啊!”
可呂昶卻無奈的說道:“朝廷為了剿滅義軍早已不顧一切了,為征軍費,只能是殺雞取卵,劫財於民。再加上各地貪官污吏從中取利,暗中加征。”
朱元璋道:“怎麼個加法?”
呂昶道:“比如,戶部頒旨,萬歲節要到了,朝廷每戶人家孝敬五十錢,此旨傳到州府,便會是一百錢,傳到縣鎮,便會是一百五十錢。”
“等到衙門官吏下來收取的時候,便是兩百錢。”
“最終上繳給朝廷的,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都落到了各級官吏手中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道:“官吏為何如此的貪暴?難道衙門裏就沒有清官了嘛?”
呂昶無奈的說道:“苛政之下絕無清官!”
“因為朝廷早就斷了官吏們的餉銀,為官不貪,自個兒也會餓死啊。”
聽着呂昶的這些話,在場的眾人都是觸目驚心。
而朱元璋則對着身邊那些皇子們說道:“現在你們應該知道何為世道,何為民生,何為揚州了吧?”
聽着朱元璋的話,這破舊的府衙中,每個人都沉默了。
想想,一個國家連一個清官也沒有,這真是讓人心驚,心寒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