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一 週遊世界(二十六)歌德的人生
德國的名人非常多,但是龍星最崇拜的只有兩位:一位是馬克思,龍星已經遊覽了馬克思的故鄉;另一位就是歌德。龍星為什麼崇敬歌德呢?因為龍星認為他是那種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又得到了社會的充分的肯定,屬於擁有比較完美的人生的那一類人。龍星認為追求社會夢想或則其他夢想的人可以分為四類:第一種,既實現了自己的社會理想,又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第二種,雖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比如諾貝爾為了發明炸藥,除了自己負傷以外還造成了幾位親人的死亡。第三種,沒有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自己就為理想獻出了生命。他們和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一樣。這類人最令人感嘆。第四種,沒有任何夢想,卻享受社會的很多優越的待遇。這種人令人不齒。
龍星來到了坐落在德國魏瑪市弗拉恩普蘭大街拐彎處的歌德故居,是一幢米黃色的3層樓房。從1782年到1832年,歌德在這裏生活了50個年頭。1775年,26歲的歌德應魏瑪小公國公爵奧古斯特的邀請來到魏瑪,深受奧古斯特公爵的信任和愛戴,先後擔任過樞密顧問官和首相等職。1782年,歌德被賜予貴族身份,住在市內官邸,即現在的故居。故居的16個房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裝飾考究,富麗堂皇,是歌德接待達官顯貴的地方,如黃色接待室,用來接待、宴請顯貴,應酬交際;朱諾室曾接待過黑格爾、海涅和孟德爾遜等人,這些房間現在都按歌德生前的原樣陳列。而另一部分用於家庭生活的房間,則陳設非常簡樸,有小客廳、藏書室、卧室和工作室等。歌德一生中還熱衷於研究自然科學,包括地質、礦物、光、生物和解剖學等,他寫過《顏色學》一書。是他第一個發現了人的顎間骨,他還在光學上提出過新的理論。在故居里陳列着許多歌德親手製作的動植物和礦物標本。他的工作室里只有書桌、椅子和幾件傢具。歌德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他寫作用的一張斜平面桌子仍然擺在故居中。工作室的裏間是藏書5400多冊的書齋,現在也按原樣保留着。歌德在他狹窄簡樸的工作室里寫出了《浮德》、《威廉·麥斯特學習年代和漫遊年代》以及大量詩歌。歌德的卧室在工作室的隔壁,為一小長條形,唯一的窗戶向花園敞開。牆上掛着一些地質學和聲學的圖表以及溫度計、晴雨表和一個燈傘。室內只有一張床、一個小方桌和一把矮腳靠背木椅。1832年3月22日,83歲高齡的歌德就坐在這張椅子上停止了呼吸。故居里還藏有歌德的手稿、信件等。1885年,這所房子被闢為歌德紀念館,每年都有近百萬遊客前來拜訪。
龍星知道:歌德出生在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家庭。那是他少年的故居,現在也成為了紀念館。16歲時,他曾遵照父親的意願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他真正愛好的是自然科學和藝術。18世紀70年代初,他創作了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長詩《普羅米修斯》等作品,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殘暴和虛偽,吹響了叛逆的號角。歌德一生創作了150多卷作品,是一個與莎士比亞、但丁、托爾斯泰等人並駕齊驅的文學巨人。歌德很早就已經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在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馬。14歲時,他就想參加一個田園詩協會。同時,他也喜歡戲劇,因此在法國佔領期間他頻頻造訪法國劇院。1763年他在一場音樂會上見到了當時年僅7歲的莫扎特。
從1776年開始,歌德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階段。他作為樞密公使館參贊開始為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公國服務,並獲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務。他在大公送給他的帶花園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並按照公園的規格親自設計和建設了房子周圍的花園。他也在圖林根的伊姆河邊的自然風景公園的設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為園丁或實驗員,這樣我該多幸福啊。”1779年他被提升為樞密顧問。他接受比他年輕8歲的大公卡爾·奧古斯特的讓他在微型小國魏瑪任職的建議是為了進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議會中歌德的職權越來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擔任公務之後——一直是他關注的領域。1780年6月23日,他成為魏瑪共濟會分會:阿瑪利亞分會的學員,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為正式會員,1782年4月2日升任會長。在他升遷的幾周后,阿瑪利亞分會不得不停止工作,因為當時共濟會的活動遇到了敵對情緒。
1782年大公把一所婦女廣場邊的房子租給歌德,1792年它最終被送給了歌德。在這裏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婦女廣場邊的花園也是詩人自己建設的。(1885年,歌德的最後一名孫輩後代和繼承人去世后,這所婦女廣場邊的房子就被宣佈為國家博物館。眾所周知,歌德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傑出的思想家。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個科學研究者,而且涉獵的學科很多:他從事研究的有動植物形態學、解剖學、顏色學、光學、礦物學、地質學等,並在個別領域裏取得了令人稱道的成就。
1784年歌德在人類的顱骨旁發現了顎間骨。雖然法國科學家魏克·達蘇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經發現,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1788年回到魏瑪后只任劇院監督,政治上傾向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寧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着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飛躍,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的晚年,歐洲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法國革命掀起了全歐洲性的革命高潮,先進國家的工業革命突飛猛進,工人運動已經興起,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廣泛流傳,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遍及全歐。這些情況促使歌德的眼光突破德國的狹隘世界,更多地注意到全歐洲、甚至世界的變化,更多地接受社會新思潮。這些都有助於他克服前一時期思想上的狹隘性。1795年他開始了與席勒的友誼。席勒最初是作為歷史學教授來到耶拿的。他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1805年席勒去世。在埃爾富特召開諸侯大會之際,拿破崙一世接見了歌德,並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龍星認為:歌德擔任了重要的職務,為社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他又推動了狂飆突進運動,為德國的思想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獲得社會的充分肯定的同時,歌德也沒有遇到太大的挫折。龍星很羨慕歌德這樣的人生。
讓龍星感到以外的是:歌德對中國還有濃厚的興趣。據講解員說,歌德從1813年10月始,把興趣集中到了遙遠的中國。他先後在圖書館借閱了10多種有關中國的書籍。其中有中國遊記和中國哲學方面的著作。他通過英法文譯本讀了一些中國小說和詩歌,如《好逑傳》、《玉嬌梨》、《花箋記》、《今古奇觀》等。他—直想把《好逑傳》,寫成一部長詩;讀過《趙氏孤兒》之後,受到啟發,他又計劃寫一部戲劇。1827年至1829年間,他便寫了14首題名為《中德四季晨昏吟詠》的抒情詩,抒發了他對東方古國的憧憬。通過接觸中國的文學作品,歌德從中看到人類共同的東西。他在同助手愛克曼的談話中闡述了他對中國的理解:“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情感方面,幾乎和我們—樣;只是在他們那裏,一切都比我們這裏更明朗,更純潔,更合乎道德……”他從中國文學談到德國文學與法國文學,進而提出了“世界文學”,這一全新概念。他說:“我愈來愈深信,詩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使它早日來臨。”值得一提的是,20年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學”這—概念。龍星知道歌德還對中國文學有興趣並有深入的研究后,對歌德更加喜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