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無量山下,西天取經
第300章無量山下,西天取經
李彌回返兜率宮,心中若有所思。
大羅金仙境界,並且掌握了“無相夢蝶”“開天闢地”兩大絕學的孫悟空,終於讓如來圓寂了一次,但卻沒能逼出來如來的極限。
如今的李彌,正版的盤古法身比無量金身要強,道行也比孫悟空高,能讓如來圓寂個七八次,但卻並不影響最終的戰果。
現階段的他,還真的打不過如來。
不過如來也不可能像鎮壓孫悟空一般鎮壓他,無相夢蝶李彌可以施展無數次,而非僅僅一次。
如此一來,雖然道行有高低,但卻是誰都無法奈何誰。
不過總體而言,肯定是如來佔據上風。
這樣的“道君”,這樣的佛祖,才顯得更加真實。
封神世界裏的一眾准聖,燃燈道人、陸壓、金靈聖母等,現在回過頭看來,不過是強大些的大羅金仙罷了,對於大道的掌控,遠遠沒到道君的層次。
這並非是說准聖不如道君,聖人不如道祖,而是封神世界不如西遊世界真實。
但是如來就真的是貨真價實的道君境界嗎?
李彌心中存疑。
三界滿天神佛,都以為三界就是唯一的世界,而太上就是開天闢地之祖,而不知有諸天萬界。
到底西遊世界真實,諸天萬界虛幻,還是諸天萬界真實,西遊世界虛幻?
李彌心中自然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也正是如此,他才有了和如來一戰的可能。
否則哪怕《開天造化功》再強橫,盤古法身再強大,李彌也不可能和高了一個大境界的道君抗衡。
如來很強,但沒有強到令人絕望的程度。
其他東華帝君、鎮元子大仙、燃燈古佛,自然還要弱於如來。
來到西遊世界的一千多年中,李彌表面上一直在佈局,其實修行也從未放下。
證得大羅金仙之時,掌握的十六條大道,如今已經擴展到了三十二道。
雖然也都只是淺顯的留下烙印的程度,但也非常了不起了。
在不確定最終走哪條道路之前,李彌是不會選擇向道君發起衝擊,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博愛些。
如以此來,未來才會充滿着無盡的可能。
才最有希望抵達道祖境界。
大夢之道就是這些年領悟最深的道,虛實變幻,有相無相,配上八九玄功,可以說是宇宙之大無處不可去,再無任何禁地絕境。
此次太上留下的試煉,最好的辦法並非以力而勝。
連如來都未必能夠戰勝,何況是靈山諸佛呢?
最大的勝利,是讓取經人都對佛法失去信賴,認識到“佛本是道”的根本道理。
給佛門最大的希望,最終卻要讓這希望破滅,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不過當最終取經人抵達靈山之時,還是要訴諸武力,那才是終極之戰,李彌必須早作準備了。
……
當滿天神佛在安天大會上盡情享樂之時,孫悟空卻正在無量山下受罰。
這一次,不再是還能露個頭顱出來的五指山,而是整個世界被壓縮到極致,唯一的極點之中建立起的恐怖牢籠。
無盡的幽閉黑暗,無窮的壓迫收縮,無邊的孤寂冷漠……
哪怕已經證得大羅金仙,這無量山下的磨難,對於孫悟空也太過險惡了。
“世尊如來,阿彌陀佛!”孫悟空帶着無盡的悲憤吶喊道。
此一戰,非戰之罪,雙方道行差距太大了。
初成大羅金仙,卻迎面撞上了已經是道君境界的如來,被對方的掌上佛國玩的一愣一愣,根本無法超脫。
就在此時,隨着一道金光,無量禪唱之聲響徹在孫悟空耳畔。
如來要用無邊佛法,將孫悟空徹底度化,如此方才能轉化成佛門至高護法神。
孫悟空根本不想聽,卻攔不住佛法不斷灌入他的腦海,要將一切舊有的心性和道法徹底洗鍊。
幸而在此時,曾經聆聽了千年之久的菩提祖師講道,也不斷迴響起來。
一邊是佛音禪唱,一邊是道法玄妙,如同永不停歇的交響樂,一直在孫悟空腦海中響起。
幾乎是在一瞬間,孫悟空就快被逼瘋了。
哪怕是選擇性接受道法,也會被佛法聒噪的根本無法入定。
唯一的選擇,就是毫無保留的接納,無論是道法還是佛法。
在經過了不知多少時日的煎熬之後,孫悟空終於不得不選擇佛道同修。
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師父似乎早就幫助自己打下了修行佛法的根基。
在佛音禪唱中的佛法,是如此的高大恢弘,慈悲為懷,在師父傳授的佛法,卻是如此的功利和無奈。
如今的孫悟空早已經不是剛出世時那般單純,那般天真無邪,他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思考。
如此不知過去了一百年,還是兩百年,孫悟空已經徹底習慣了佛音和道音,還能反思一下在天庭之中短暫的為官生涯。
以他的戰力,的確是天庭的巔峰,但卻始終沒能得到神仙們的尊重。
在一開始,武曲星君就讓自己做個弼馬溫,哪怕是打服了武曲星君,玉帝也非要自己去降服兄弟,最後封了齊天大聖,但是蟠桃大會卻不肯邀請自己。
為何?
就是蔑視,天然的看不起。
一口一個猢猻,一口一個妖猴,在他們眼中,自己什麼都不是,哪怕道行再高,戰力再強,也得不到尊重。
除非將他們全部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才能讓他們低下高傲的頭顱,開始敬畏自己。
因此這次大鬧天宮,孫悟空並不後悔,也不會選擇反思。
唯一遺憾的,就是修行時間太短了,做不到真正的三界無敵。
那如來老兒,圓寂一次,卻能輕鬆復活,哪怕千次百次也未必能將其真正打殺,這樣的敵人,的確非常可怕。
如來和師父比起來呢?
直到此時,孫悟空才突然意識到,自家師父居然也是如此高深莫測。
滿天神佛,也未必有幾個能比上師父的。
這樣的大能,怎麼可能籍籍無名?
在天庭交遊之時,滿天神佛,卻無一人知道什麼“菩提祖師”。
師父不可能像自己一樣,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必然有出身來歷。
而且整個方寸山上,除了自己,沒有一位師兄得到真傳,可以修行《大品天仙決》。
他們修行的功法,都只是普通的凡人道法,一旦羽化成仙,就算出師了,必須下山。
那麼師父的真正身份是誰?
而且太上老君,為何偏偏在自己偷吃仙丹時不在兜率宮?
為何八卦爐中七七四十九日,最終卻幫助自己證得大羅金仙果位?
迷霧太多了,孫悟空根本看不清,但卻知道,自己並非毫無依靠。
儘管師父絕不允許自己說出師承,但是孫悟空知道,自己是有靠山的。
那如來再怎麼強橫,對上師父,未必佔得了便宜!
想到此處,孫悟空孤寂冰冷的心終於有了些暖意,漫長的時光,似乎也有了希望,而非只是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牢籠。
就在孫悟空被壓在無量山下之時,西方靈山,盂蘭盆節。
佛門亦將主持下一次大劫的消息已經徹底傳開,佛法將不再局限於西牛賀洲,而是在整個南贍部洲傳播開來。
南贍部洲繁華遠勝西牛賀洲,人口也遠遠超出,一旦佛法在南贍部洲佔據主流,必然還能孕育出更多的佛陀果位。
因此下次大劫,是佛門大興的關鍵,而取經人的角色,更是重中之重。
一旦大劫終了,取經人必然成佛。
雖然靈山已經有數十位佛陀,但是沒人不想成佛。
因此如來適時宣佈,在此次盂蘭盆節上,舉行佛法辯論,最終勝利者,擔任取經人。
論宏願之道,靈山之上到處都是踐行者,一個個講的頭頭是道,心得非常之多。
但是論佛法總體,卻太過宏大,於修行之中的助益並不大。
因此雖然基本都能背下來,但卻並無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更是無法在原本經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
而金蟬子,卻徹底大放光芒,不但折服了所有羅漢菩薩,更是將數位佛陀都辯到無法開口的程度。
金蟬子已經通過大夢黃粱枕,連續輪迴三千六百次,如今早已經不只是象牙塔上的清修人,而是經歷了諸般磨難和考驗的大德高士。
雖然內心之中對於佛法的質疑越來越多,但是對於佛法的領悟也越來越深,甚至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思想。
種種真知灼見,讓他講的佛法是如此新鮮,卻也如此打動人心,因此毫無懸念的贏得了此次盂蘭盆節上的辯論。
“金蟬子,取經人就由你來擔任,佛法大興的重擔,就交到你的肩上了!”
如來欣慰的看着自己的二弟子,金蟬子已經洗卻鉛華,返璞歸真,論及佛法造詣,已經勝過了許多佛陀。
而且道行也飛速成長到了金仙後期。
這意味着一旦大劫功成,得封佛陀,未來更是有望再進一步,證得佛祖之位。
所謂的未來佛祖,如來寧肯交給金蟬子,而不是彌勒。
有了金蟬子這位未來佛祖,再加上孫悟空這位佛門護法,何愁佛門無法大興?
如來笑的很燦爛,靈山諸佛也都喜笑顏開。
面對佛門即將大興的情況,整個靈山都團結起來,眾志成城。
如來將這次大劫的名字已經定下——西天取經。
西天取經,一路上需九九八十一難,才能讓凡人知曉靈山之神聖,佛法之慈悲。
“西天取經”的總導演已經就位,就是觀音菩薩,男主角金蟬子和孫悟空也已經就位。
大劫之中,雖有殺劫,亦有功德。
佛門大興,必然會得罪道門,雖然此次賺玉帝一個極大的人情,但也要盡量化解道門的敵意。
因此八十一難之中,必然還要留給天庭和道門些,用來刷功德。
而且取經路上,也不能只是取經人和護法,還可以多個男配角甚至龍套。
“佛門要掀起大劫?西天取經?”新鮮落成,更加金碧輝煌恢弘大氣的凌霄寶殿上,玉帝陷入了沉思。
果然,到了如來收回人情的時刻。
於情於理,玉帝都無法阻攔。
反正佛門大興,倒霉的是道門,與他這個天帝影響不大。
天庭是整個三界的中樞,無論佛道,只要想要得天庭功德,都需上天庭入職,而無法另起爐灶。
過去天庭幾乎是道門的自留地,諸多仙神,基本都是聽調不聽宣,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
否則何至於讓一個妖猴踏碎凌霄,讓他大大丟臉?
如果說佛門大興是諸多菩薩佛陀進入天庭任職,取代道門,對於玉帝來說,也是極好的平衡。
哪怕佛門勢大,壓過了道門,大不了未來再平衡嘛,反正這一劫中,配合佛門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想到此處,玉帝已經做出決定,那麼自然而然要從西天取經之中分一杯羹。
這是他身為天帝應得的。
稍微一想,就選出了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都是玉帝親近之人,卻並無多少能力,唯一的優點就是忠心。
有此兩人加入取經小隊,自然而然就能分潤取經功德,雖然只是小頭,卻也非常可觀。
一旦玉帝通過,那麼八十一難自然不缺人前來分潤。
但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至少需要是大羅金仙級數,否則根本不配。
道門的大羅可不像佛陀那樣廉價,全部加起來,還比不上佛陀的數量,都是三界有數的大能。
“哦,如來前來拜見?”兜率宮中,李彌等到了如來:“快快有請。”
“貧僧見過太上!”如來親至,對李彌行了一禮。
哪怕到了如今的境界,隱隱約約的三界第一大能,如來也始終看不透太上,更是根本做不到開天闢地的可能。
但是孫悟空將他打入滅的那一棒上,卻隱隱約約着太上的影子。
這讓如來不得不防,八十一難中,怎麼也要給太上安排幾次賺功德機會,雖然太上不在乎,但這是規矩。
佛門誰都可以得罪,唯獨不能得罪太上。
畢竟說起來,哪怕他這位佛祖,也是太上“化胡為佛”的成果,太上也是他的老師。
也正是如此,太上一直以來才在佛道之間不偏不倚,否則哪怕偏安在西牛賀洲,佛門在一開始怕也是被道門大能給踏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