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註釋:
初:初生,這裏說人剛出生的時候。
性:性質、個性,是指個人先天具有的素質和性情。
本:原本、本來。
善:善良。
習:學習,也指長時間在某種環境下養成的特性。
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格和脾氣也是接近的。只是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和環境不同,性情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心解
人性本善
作為《三字經》的開篇,“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中包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關於人性本質的探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就這一哲學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西方社會佔有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就是“原罪”。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們必須接受耶穌,必須要向主懺悔,然後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獄裏的各種磨鍊之苦。在我國儒家學派內部,主要存在三種觀點:性善、性惡、有惡有善。
性善論是孟子的觀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證明。在《孟子·公孫丑》中,有這樣一段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惻隱之心,是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覺得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種自省的心態;辭讓之心,彼此謙讓、謙退;是非之心,要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孟子在這裏主張,天賦人性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並認為這“四心”亦即所謂“良心”便是仁、義、禮、智的萌芽,即“四端”。如果沒有這四種心,人和動物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性惡論是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所倡導的理論。荀子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
王充從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比較正確地揭示了人性與教育、環境的關係,充分地肯定了教育、環境對人的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性問題上,王充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論”,也不同於荀子的“性惡論”,而是提出人性有善惡之分。他認為,由於先天稟氣的不同,人的生理素質是有差異的。他說:“實則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也就是說,人性有善有惡,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樣。
性惡論以人性本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可以說,兩者的思想內核是相同的,只是孟子和荀子因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而引發的不同思考。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還認為人性不僅是善良的,而且總是向著善的方向發展的。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是不變的規律,正確的引導是關鍵。這也就是說後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謂的德育,主張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化人們。這同樣適合我們現在的教育。
“性相近,習相遠”是孔子的觀點,出自《論語·陽貨》。孔子將先天的“性”與後天的“習”相聯繫。他認為人的天性相近,只是因為“習”的緣故而有“上智”與“下愚”的分別。這裏的“習”並不單指學習,而更側重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這個意思。這裏說的“環境”幾乎可以囊括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一切。其中,父母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前幾年一則“媽媽,我為你洗腳”的廣告感動了無數國人,也讓我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只是對子女嚴格要求,不注意自我修養,不僅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註釋
苟:假如。
教:教育、訓導。
遷:發生變化、改變。
道:方法、規律。
貴:注重、重視。
專:專一、專心致志。
如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讓人性不變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要專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時時刻刻都不能放鬆。
心解
以教為先
愛護子女是父母的天性,那麼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愛護呢?是一味的放縱,還是精心的教育?下面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左傳·隱公三年》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初年,衛庄公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州吁。州吁“有寵而好兵”,飛揚跋扈,任意妄為。雖然也有大臣規勸庄公要注意對兒子的教育,不要一味放縱,否則後果會很嚴重。但是庄公並沒有採納,依舊任其胡作非為。庄公去世后,太子完(就是衛桓公)即位。第二年果然發生了州吁殺害衛桓公自立的事件。起因只是州吁過於驕奢,衛桓公就訓斥了他一頓,結果州吁就逃出衛國,聯合從鄭國逃出來的公孫滑,集合衛國的逃亡者回國殺了衛桓公,自立為君。州吁驕橫好兵,鬧得國內怨聲載道。鄰近的諸侯聯合起來討伐州吁,把他消滅了。庄公的溺愛反而使州吁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這個故事從反面告訴了我們教育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有效、正確的呢?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使一個人形成系統而健康的人生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教之道”就要“貴以專”。所謂“專一”應該包含橫向和縱向兩層意思,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將學習作為一生的目標和追求,“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半途而廢;另一方面還要專心致志,學一樣成一樣,不要淺嘗輒止。
我國先人很早就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他天生雙目失明,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除了在音樂方面造詣非凡,他還是位傑出政治活動家和博古通今的學者,時人稱其“多聞”。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劉向所著的《說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將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嘆氣道:“我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有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可再想學也太遲了吧!”師曠不以為然笑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晉平公有些生氣了:“哪有身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師曠趕緊解釋:“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聽說,少年時好學,如同初升的太陽一樣精力充沛;壯年時好學,如同中午的陽光,還很強烈;老年時好學,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小心前行。儘管燭光微弱,但總比摸黑強吧。”平公一聽,連連點頭稱讚:“說得好。”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短短几十年就可以學得完的呢?難怪莊子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感嘆。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現代人呢?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瞬息萬變,我們面對的時代變化速度是空前的。人們要適應變化的世界,就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據統計,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產生的,知識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電池一樣,會隨着時間和使用而逐漸流失。因此,人們需要不斷“充電”。比爾·蓋茨就講過一句話:在21世紀,人們比的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在現今的企業環境裏,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這並不意味着明天這個職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來防患於未然。
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很多故事來說明專心致志的重要性。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他在繪畫方面超人的才華。後來,在母親的教育下,唐伯虎拜師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專門學習繪畫。天賦很高的他很快就掌握了繪畫技藝,得到老師沈周的稱讚。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結果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終於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從此潛心學畫,終成一代名家。
“專一”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它需要人一生的堅持和付出。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時的鬆懈很可能就會使我們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註釋
昔:過去、以前。
孟母:孟子的母親。
擇:選擇。
子:兒子,這裏說的是孟子。
機杼:織布機上用來穿針引線的梭子。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紡織機的布匹來教育兒子。
心解
孟母教子
“孟母三遷”的故事最早記載於西漢劉向所撰的《列女傳》中,即“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他們家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就常常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孟母就帶着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居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做些謙讓食物遵守禮儀的遊戲。這時候,孟子的母親很滿意地點着頭說:這裏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於是他們就在那裏長久地居住下來。孔子曾經說過:“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與仁相處是完美的,不選擇與仁相處,怎麼能是明智的呢?這些都說的是環境對成長的影響。
現代社會也一直演繹着“孟母三遷”的故事。現在如火如荼的“陪讀”、出國潮等現象就是實際的例子。為了給孩子一個有利的成長環境,父母不惜放棄家園、放棄工作,來到外地陪孩子讀書。經濟基礎好的家庭則會千方百計地將孩送到國外“深造”。還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進名校”——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將孩子送到所謂的“名校”中去。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開始向他們灌輸這樣的思想:上小學要進“重點小學”,上中學要上“重點中學”,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名牌大學”。現在各式各樣的學校排行榜更是讓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固然“名校”的師資條件和學習氛圍會優於一般的學校,但是家長也應該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受攀比思想的影響,為了所謂的“面子”,給孩子平添了很多壓力呢?
“子不學,斷機杼”依然說的是孟子的故事。在孟子年齡稍微大一些的時候,有一次讀書厭倦了,他就逃學回家。他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跟過去一樣。”孟母十分生氣,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把織布用的梭子折斷,扔在了地上。孟子見狀害怕極了,趕忙問為什麼。孟母說:“我織布要一根根織,一寸寸織,才能完成一匹布。你的學習也像織布一樣,只有不分晝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學業未成就厭倦了,就像我剛才折斷的梭子一樣,沒有梭子,還能織布嗎?這是前功盡棄呀!”孟子聽了很受震動,從此一天到晚勤奮學習,沒有停頓。後來他拜子思門人為師,成為孔子儒家學說的繼承者,被後代人尊為“亞聖”。同時,這個故事也形象地說明了“貴以專”的道理。
在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母親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作用,極為顯著,孟母和岳母就是其中的楷模人物。她們重視子女教育、教子有方,被歷代人們譽為“母儀”。前人將我國古代母教概括為五個方面。一、注重言行:母親的言行將對子女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我國古代的母親很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舉止。二、注意環境:《顏氏家川》中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行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小時候所受的環境影響,會自然而然形成品德。三、反對溺愛:古時強調母親不能對子女嬌慣溺愛。“慈母敗子”成為古代母親的座右銘。四、寓教於喻:古人特別注意在教育兒童中運用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某些道理。五、教子清廉:進入仕途是古代絕大多數知識分子的選擇,我國古代的母親教訓他們的為官清廉,不能憑藉職權貪污受賄。這在現在社會依然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註釋
竇燕山:名禹鈞,生活於五代末年,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座山名叫燕山,所以後人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
義方:品德正直、教育有方,后指家教。
俱:都。
揚:傳揚出去。
五代時期,竇禹鈞品德高尚,而且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聞名後世。
心解
教育有方
要想真正了解這四句的含義,就要先講一下竇燕山的故事。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期的人。他出生於富貴的家庭。年輕的時候品格低下,經常仗勢欺人,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有貧苦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斗出,大斗進,小秤出,大秤進。雖然積攢的財富越來越多,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心裏非常着急。一天晚上,他死去的父親託夢給他,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昭著,如果你還不悔改,不但無子而且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挽回的可能。”
竇燕山醒來之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暗自下定決心要棄惡從善,廣行善事。他在家裏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裏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如今你的功德很多,後有五子齊登科甲,你的壽命會到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他的妻子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分別起名為:儀、儼、侃、爾、僖。
之後,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後人稱之為“五子登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聽說這件事情后還特地賦詩一首:“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竇燕山的故事之所以流傳至今,除了他教育的五個兒子全部中舉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五個兒子全部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有史書的記載為證。據《宋史》記載,宋太祖趙匡胤除了非常賞識竇燕山的長子竇儀的學識之外,還對他的品德讚美有加。他曾對大臣說:我認為在朝中的官員里,竇儀最為穩重謹嚴,家教良好,兄弟和睦。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高超的學識,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下面的反面例子,也許能讓我們更為深刻地體會這一點。
相信大家對蔡京和秦檜兩個人不會太陌生。蔡京是北宋末年的權臣,在位期間搜刮百姓、排除異己,對上又曲意逢迎,以保官位。他的行為終於激化了統治者與老百姓之間的矛盾,導致了宋江、方臘起義。秦檜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提起他們,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三個字“大奸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們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呢?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黃庭堅和米芾。他們的書風自成一格,時人推崇備至,列於四家,向無異議。唯獨列於四家之末的“蔡”,究竟指誰,卻歷來就有爭議。一說是蔡襄,一說是蔡京。在元代陶家儀所著的《書史會要》中有這樣一段話:其(蔡京)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這充分反映了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書史會要》中也有對秦檜書法的評價:“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中欄上刻其所書‘玉兔泉’三字,亦頗有可觀。”而且,我們今天應用廣泛的宋體字正是秦檜所創。可見,對於孩子的德育往往比智育更為關鍵。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註釋
養:哺養、培養。
過:過失。
嚴:嚴格教育學生。
惰:失職、懈怠。
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失職了。
心解
師長的責任
這四句話說的是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上的義務和責任。人們經常把父母對孩子的培養稱為“養育”,即包括“養”和“育”兩部分。家長不僅要滿足孩子的物質方面的需求,還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古人有“發智在師,育善在家”的說法,意思是老師的主要責任是啟迪、開發孩子的潛能、授予學業,而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以及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人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我國古代,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女子通常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因此父親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更為突出。《三字經》中較多地強調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現在,父親和母親的作用同樣重要,但往往分工不同。所謂“嚴父慈母”也是這個意思。下面就用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達·文西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的畫家。他的畫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經典。達·文西畫蛋的故事也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而他所以能夠成為如此有成就的畫家,和他父親的正確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達·文西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是在父親比埃羅的撫育下成長的。兒童時代的達·文西,喜歡大自然的景色,經常攀登懸崖,並且對畫畫很有興趣。有時,他獨自一人坐在草叢中,用心地觀看五花八門的花草樹木以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然後回家細心臨摹。開始畫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時間久了,他畫的那些東西漸漸有了畫意,鎮上的人們都稱他小畫家。一天,鄰居拿着一塊木板來到鎮上,交給了比埃羅,說:“請你家的小畫家在上面畫些東西。”比埃羅當即答應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沒有告訴兒子。過了幾天,達·文西發現家裏有一塊空白的木板,就想在上面畫畫。畫什麼呢?他想來想去,就將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畫了上去。畫成后,他拿去給父親看。父親看到上面畫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小東西。不僅數量多,而且結構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羅高興極了,心想孩子是真的有畫畫的天才。於是,他決心支持孩子去學習藝術,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名畫家。比埃羅十分重視名師的指導作用。為了使孩子取得名師的指導,他特地同兒子一起去佛羅倫薩拜訪當時頗有名氣的畫家、雕刻家羅基奧。經過比埃羅的一番介紹,加上達·文西本身的才華,羅基奧才答應收下這個小徒弟。通過勤學苦練,達·文西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畫家。
我國漢朝陳萬年教子的故事就是反面的典型了。陳萬年是朝中的重臣,靠溜須拍馬、欺上瞞下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的兒子陳咸卻是一個剛正清廉的官員。一次,陳萬年把兒子叫到床前,教他讀書。結果到了半夜,陳咸打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一看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麼?”陳咸說:“你說的話的意思我都曉得,就是要我對上司拍馬屁、討好,僅此而已!”陳萬年頓時啞口無言。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后就走進學校,接受老師們的系統教育。在古代,兒童入學前都要在“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前磕頭,可見老師地位的崇高。古時還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以房子打比方來形容自己和老師的關係。他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以望到盡頭。他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守了六年。尊師重教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會貫穿一生。時代的進步和社會心理的變化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經不是“嚴格”兩個字可以包容的。面對家長和社會的挑剔,老師也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註釋
非:不是。
宜:適宜、應當。
何為:能做什麼呢?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不認真讀書,到年紀大的時候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心解
刻苦勤學
這四句話是說人們應該從小就認真學習。戰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荀子的經典作品《勸學》就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意義。荀子認為學習可以提高、改變人的素質,使人智慧明達、言行無過、增長才幹。另外,他在《勸學》中用形象深刻的語言闡述了學習應持的態度是:逐漸積累、堅持不懈、專一不躁。“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等經典詞句流傳至今。唐代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顏真卿也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更是將從小不好好學習的後果一語道破,值得後人警醒。
按照傳統的教育理論,十三歲之前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古人還特彆強調背誦的功夫。如果你有心翻看一下古代文學家的生平,你就會發現他們在幼年時代就可以將很多我們視之為“艱澀難懂的東西”倒背如流了。現代人也非常重視孩子早年的智力開發。從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家裏牆上貼滿的認字識物的張貼畫,再到高高堆起的光盤,無不顯示着父母的良苦用心。除了幼年的啟蒙教育外,父母還會要求孩子要不斷地學習,不要因為取得一點成績就停下學習的腳步。方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方仲永家裏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有一天忽然哭着要書寫的工具。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刻寫了四句以贍養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為主題的詩,得到了大人們的讚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都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哲理都有值得稱道之處。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對他父親以賓客之禮相待,還有的人用錢來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於是每天帶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仲永繼續學習。當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他的詩作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又過了七年,仲永已經和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了。方仲永的天賦遠遠超過其他人,但是由於沒有繼續學習而最終落得“泯然眾人矣”的結果,淪為千百年來父母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三國時期風起雲湧,英雄輩出。吳國的大將呂蒙就是其中之一。憑藉赫赫戰功,他得以身居要職,但是學識卻沒有一點長進。一次,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進一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鑽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去深鑽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哪一個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於是呂蒙開始學習。一天魯肅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這麼晚才看到事物的變化呢!”後來,魯肅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這一段佳話也為後人留下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提醒人們永遠不要放棄學習,尤其是在今天的資訊時代,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古董”,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
我們沒有方仲永那麼高的天賦,如果連呂蒙那樣學習的決心也沒有的話,我們還會有什麼作為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註釋
玉:沒有經過加工和雕飾的玉石。
琢:雕刻、打磨。
器:器物、用具。
義:義理、道理。
玉石不經過打磨和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求上進,就不能明白道理。
心解
學習的意義
這四句用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接受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性。古代時的人們認為玉石是很寶貴的,而且有佩戴玉的習慣,所謂“君子比德於玉”。玉像仁一樣溫和潤澤,像勇一樣不屈不撓,像智一樣有條有理,像信一樣始終如一。一塊藏在岩石中的玉石要變成一塊精美的玉器,除了要有“伯樂”的欣賞之外,還要有能工巧匠的琢磨。同樣,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離不開師長的“琢磨”。
岳母刺字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那麼一代名將岳飛又是怎麼教育他的兒子岳雲的呢?由於當時金兵的侵略燒殺,岳雲從小與父母分離,顛沛流離。在他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岳飛將其編入部將張憲的隊伍中,當一名小卒,並對他“約法三章”。在岳飛的嚴格教導下,岳雲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有一次,小岳雲與將士一起騎馬進行爬山練習,不小心馬失前蹄摔倒在地。岳飛見了大怒,並指責岳雲說:“這全是平日練習不認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戰場上,豈不誤了國家大事?”當即下令將他推出去斬首。眾將士急忙求情,希望念其年幼,能夠法外開恩。儘管如此,岳飛最後還是下令將岳雲打了一百軍棍。從此岳雲更加刻苦練習,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也成為一代名將。岳雲固然是一塊質地不錯的玉石,但是只有經過岳飛的精心雕琢才能成為貨真價實的美玉。
除了師長的教育,還需要自己主動地學習。在談到學習的重要性時,英國著名的文學家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那麼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學習能夠開闊視野。讀史使人明智,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讀詩使人聰慧,因為詩句是最充滿智慧且精闢的語言;演算使人精密,因為數學會讓心細如髮;哲理使人深刻,因為你可以獲得更為深刻和多元的看問題角度;倫理學使人有修養,因為那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的結晶;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因為只有懂得邏輯你才能出口成章。
學習能夠豐富人生經驗。每天世界上都會發生成千上萬件事情,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活動區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親身經歷所有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從書本和別人那裏學習,從而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
在當今社會,學習更是生存的一項技能。只有不斷地學習,你才可以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只有不斷地學習,你才能不被時代拋下;只有不斷地學習,你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是現代人必須要面對的現實。